第821章 朱由校的質疑:不尊聖旨的新軍,還

公函,自然是內閣公函。

大明的內閣本就是屬於廢丞相後的產物,初期只有擬票權沒有決策權;到了中期,內閣權利急速擴大,在萬曆朝張居正時達到頂峰,權利在六部之上,內閣首輔兼着吏部尚書,成爲名副其實的宰相,乃至掌握軍權;而張居正死後,內閣的權利雖然有所削弱,但依舊不小。

畢竟萬曆朝後期萬曆皇帝幾乎不上朝,而萬曆朝之後僅僅經歷了一個泰昌朝,隨後就是朱由校的天啓朝了。

朱由校和神宗朱翊鈞一樣,一開始都是年輕皇帝,需要內閣輔政,內閣的權利非常大。

神宗登基時才九歲,全靠張居正輔政,這也是爲何張居正權利巨大的原因,畢竟軍政擔子一肩挑,權利能不大嗎?

而朱由校這一朝也有張好古,兩代內閣首輔倒在新黨手裡,張好古一躍成爲大明首輔,新黨執掌朝政,而朱由校當時更專心科技,因此軍政之權同樣操於內閣首輔之手。

例如新軍設立、軍餉供給、錢糧裝備、軍事體制、主官任命等等,全部是張好古等新黨一手操作建立,加上大同書院出來的學子充斥大明村鎮基層和北方及中原、江南各省,因此張好古的實際權力比張居正說起來還要大。

畢竟張居正時期還要和太監馮保合作,依靠李太后在後宮作爲支撐,這三人才是萬曆朝前期的三巨頭。

而萬曆新政也是有這三位在才得以實行下去,纔有了萬曆中興。

李太后是定海神針,在萬曆皇帝朱翊鈞年幼無法理政時,代皇帝給了張居正權利讓其成爲實際首輔,總攬大權;而馮保是司禮監老大,掌管着批紅和蓋印,因爲內閣雖然主政,但票擬需要批紅蓋印,因此張居正和馮保也是合作關係。

可以說若沒有這三人,就沒有大明萬曆中興,更沒有萬曆初期的新政一說,而萬曆朝的內閣運轉,可以說是大明朝獨一份的。

“我看誰敢!”

朱由校一直覺得新軍在掌控之中,可眼下看來,新軍將領竟然不奉聖旨!

這到底是個別現象還是所有新軍都如此?

劉光統問道:“若是去各府宣旨,調各府的兵馬來能否可行?”

不過一份到了朱由校手裡,一份到了內閣張好古手裡。

“就說新軍桀驁,抗旨不尊,言語只有內閣而無朝廷,多有悖逆之言。”

將領們點了點頭,他們新軍可不是無依無靠的。

“五十萬暴民就在營內,本官奉勸你一句,快快將那日圍攻蜀王的那些暴民拉出來,盡數斬了明正典刑,餘下的押解遼東發配從軍。如此,本官還能認你們是朝廷的忠臣,若是繼續抗命不遵,休怪本官不講情面了。”

收起摺子,張好古說道:“這件事,本閣會調查清楚的。”

張好古看着顧炎武的臉色有些不好看,忍不住笑道:“什麼情況,寧人這是遇到煩惱了?”

陰沉着臉放劉光統和紀閔帶着錦衣衛離開大營,一衆將領臉色都不怎麼好看。

劉光統和紀閔臉色更難看了,他們是真的沒想到,這些新軍將領竟然真的敢對着他們拔刀!

而朱由校收到了劉光統和紀閔的聯名摺子,臉色也是變得微妙起來。

新軍竟然以內閣公函沒有首輔蓋印爲理由拒絕奉旨!

但誰讓現在是天啓朝呢,武夫地位拔高,之前那些臭丘八現在都成了大明幹臣,國之英雄了;相比起來只會之乎者也,看起來胸有韜略實際上毫無點墨只會空談抨擊時政的文人地位急速下降.

如今當官可不看你八股文,國學、格物、農桑、商業各方面都要考察,而且監察極嚴也不許擴充田畝置辦家產,曾經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和萬頃良田的好事已經沒有了。

誰把新軍將領當成什麼都不懂的丘八泥腿子,那誰纔是傻子。

“元輔,平叛大營送來的摺子,您看。”顧炎武將摺子遞給張好古。

朱由校有些遲疑,諸將聯名,爲何摺子是給張好古而不是直接遞到自己這裡?

此話一出,劉光統和紀閔臉色都變了,的確,大明朝的內閣公函其他不提,涉及軍事都要以首輔蓋印,首輔不蓋印起碼也要有次輔和諸位閣老的蓋印纔對,哪有現在這樣內閣首輔和次輔的蓋印一個沒有的?

說着,劉光統對着順天府的方向拱了拱手:“本官可是帶着陛下密旨來的,更何況還有兵部文書,內閣公函,爾等竟然想抗旨不尊?!”

劉光統怒道:“將此地的暴民發配遼東從軍就是爲了朝廷徵遼大計!郎平宇,你真要違抗聖意?”

因此司禮監稟筆掌印的權利實際上已經被大大縮小了,畢竟魏忠賢也被認爲是新黨一員啊。

“這些人到底是真的朝廷使者還是.”

顧炎武擰着嘴,終於是說道:“只是有些鬱悶。”

“當然是真的。官身我們驗了,印綬我們看了,聖旨、公函都在,他們是朝廷的使者。看那一隊錦衣衛,繡春刀,飛魚服,鞋子是東廠的官靴,這是東廠緹騎,朝廷使者的衛隊。他們自然是真的。”郎平宇說道。

劉光統不斷點頭:“不錯,必要陛下撤了這些人的軍職再好好炮製他們!”

一般人面對這樣的誅心之言和忠君大義之下早就慌了,但郎平宇卻是義正言辭道:“二位大人可能不知道,新軍內部自有制度,此乃陛下允許,目的爲訓練出天下一等的強軍。”

如今劉光統的聖旨與之前朝廷聖旨不一,更何況還說要劉光統作爲監軍。

雖然這麼想着,但劉光統還是從袖子裡取出朝廷內閣公函來,將其交給郎平宇。

很快,張好古趕到武英殿,朱由校很直接的將劉光統和紀閔的摺子遞過去:“師父看一看吧。”

開玩笑,新軍建立以來,何曾有太監或文官監軍一說?

又何曾有不通軍事的文臣爲一軍主將之說?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大明新軍可不會和之前的衛所兵三大營一樣。

這三句話問出來,堪稱誅心之言。

一時間大帳之內竟然是殺氣騰騰。

雙方收刀之後,紀閔似笑非笑的看着郎平宇:“朗將軍,好自爲之吧!”

新黨三巨頭有人認爲是首輔張好古、次輔張瑞圖、司禮監魏忠賢;也有人認爲是首輔張好古、次輔張瑞圖、戶部盧象升,更有甚者把新軍的曹文昭、黃得功、周遇吉、方雲出、趙玉琪、韓耀威、王大山稱之爲新軍七大將等等。

劉光統不拿出這份公函來還好,眼下拿出了這份公函反而證明了問題。

“難道本官堂堂三品都察院副都御使和紀大人這兵部侍郎拿着聖旨還調不動你們嗎?!”

這是在新軍大營,這些新軍可不認他們這些守舊黨的官,在這裡危險太大了,還是速速離開的爲好!

“放他們走。”郎平宇說道。

而到了天啓朝,朱由校本就是成年登基,年輕氣盛,待人也誠,朱由校對張好古抱着全部的信任,張好古也回以鞠躬盡瘁,君臣不疑自然也就不需要後宮和太監參與了。

新軍內部的思想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朱由校深思着,他不想去問郎平宇是爲何不奉聖旨,是因爲內閣公函有問題,還是爲了維護之前的聖旨又或者爲了那五十萬百姓,他只知道自己的旨意郎平宇沒有去照做,這就是罪!

難道這些丘八不知道他們是朝廷重臣嗎?

幾個三品的武將,還想和他們都察院副都御使、兵部侍郎比不成?!

“爾等是要對抗朝廷嗎?!勸你們莫要自誤!”紀閔厲聲喝道。

到了一鎮都統,三品大將這一級別,精通軍事,熟讀兵書都是基礎,如今新軍內部的步兵操典、騎兵操典、炮兵操典乃至校尉一級的中堅軍官的軍事教學培訓可都是這些大將合作編纂總結出來的。

劉光統忍不住了:“爾等是要造反嗎?!”

“哼!我們走!”劉光統最終還是服軟了。

“你們到底是不是朝廷的新軍,聽不聽陛下的旨意!”

很快紀閔和劉光統的聯名奏摺就派人飛馬送回了京師順天府,同時郎平宇等平叛將領的聯名奏摺也送到了順天府。

郎平宇展開公函一看眉頭就皺起來了,這份公函的確是和密旨內容一樣,上面的硃筆批紅和司禮監蓋印也毫無問題,但是這份公函的內閣蓋印卻不是內閣首輔或次輔任何一人的!

按理說這些事一般的知府都不一定能清楚,這幾個丘八怎麼如此瞭解朝廷運轉和規矩?

劉光統和紀閔還是把新軍看成了之前的明軍,他們根本不清楚新軍和之前明軍的區別,新軍內部自有規矩體系,而且新軍對基層將士都要求能認字識字進行基礎的讀書識字教育了,更何況將領一級,尤其是一鎮都統,鎮守一省的大將這個級別?

更何況新軍調動,管黃立極和喬允升什麼事?

“可他們帶來的旨意,竟然沒有首輔的蓋章。而且還要我等殺了那數萬百姓,這可都是朝廷之前明旨釋放的。”一位都統說道。

可二人根本沒想到郎平宇對一些朝廷的規矩這麼瞭解,本來一份公函發下去,一些什麼都不懂或半懂不懂的就直接點頭哈腰按內閣的公函行事了,可這些新黨的武夫怎麼不一樣呢?

張好古笑着打開摺子,看着看着,眼睛微眯起來,又看了看顧炎武,顯然是知道爲何顧炎武有這份鬱悶了。

劉光統看這些武夫一個個面色不善的模樣,心裡也是緊張無比,但他還是強做鎮定喝到:“爾等什麼意思?!”

看着郎平宇的神情,紀閔內心有些緊張,忍不住問道:“朗將軍,有什麼問題嗎?”

新軍自成體系朱由校是清楚的,爲的就是摒棄那些舊黨和權貴,不讓那些只知道貪贓枉法胸無韜略的庸才混賬壞了朝廷唯一能打的軍隊。

說完,劉光統就感覺自己問了個白癡問題,如果各府兵馬有用,還用得着朝廷費大力氣編練新軍嗎?

紀閔很無奈的說道:“我等還是給陛下寫摺子吧。”

郎平宇說道:“二位大人,這公函倒是沒什麼問題,批紅和蓋印也正常,但什麼時候內閣的公函不是以首輔或次輔的蓋印下發,而是以兩位內閣閣臣的名義下發了?”

郎平宇皺眉:“這也是我憂慮的,這些人來者不善,先派人盯着點,我給元輔寫信去。”

一想到這些,劉光統就暗自嘆息,大明文官的好日子怎麼就一去不復返了呢?

而離開了平叛大營後,紀閔和劉光統臉色都很難看,紀閔說道:“如今這些新軍將領不聽朝廷旨意,我等如何做事?”

朱由校思索着,對一旁的魏忠賢說道:“去,把師父請來。”

但不管怎麼說,天啓朝是革新黨在執政沒錯的,而天啓朝的政令也都是尋常國事內閣自己就定了,軍國大事內閣商議後票擬給朱由校,朱由校也不會反對。

劉光統和紀閔本來以爲新黨的這些將領頂天也就懂點文墨,會打仗,和之前的武夫沒什麼兩樣,畢竟都是臭丘八。

朱由校看了看魏忠賢,又看了看摺子,忍不住笑道:“這兩個人,朕讓他們辦事,辦不好反而把罪過推到新軍頭上了,新軍怎麼樣,朕還不清楚嗎?”

張好古慢慢翻着摺子,將摺子看完後,從袖子裡逃出來另一份摺子遞上去:“陛下,這是西南平叛諸將的聯名摺子。”

更何況郎平宇這個時候還統轄三萬新軍,管着五十萬曾經揭竿造反的百姓,郎平宇想做什麼?!

就差沒直接問新軍是聽皇帝的還是聽張好古的了。

紀閔上前一步,冷聲道:“我等的官身已經驗明,陛下的密旨你也看了,本官且問你,到底聽不聽朝廷旨意!”

沒看見魏公公身爲司禮監掌印兼稟筆都得加入新黨麼?

郎平宇則是冷聲道:“朝廷平叛大營,軍事重地!一應事務由本將操持,受內閣指揮。二位突兀造訪,公函漏洞百出,本將懷疑你們是遼東的探子,目的是爲了逼反此地的五十萬百姓,使我大明西南生亂好無法按時征討遼東!”

劉光統顯然也是知道這一點,見這些新軍將領見了聖旨還要內閣公函是暗自惱怒,這大明朝到底是陛下說了算還是他張好古說了算?!

雖然這麼說着,但朱由校的心卻是沉了下去,自己的聖旨,竟然調令不動新軍了。

因此在天啓朝的內閣運轉,實際上和萬曆朝又不一樣,因爲在萬曆朝新政是太后、司禮監、內閣首輔三巨頭在執行,到了天啓朝,是皇帝朱由校放權,全權由新黨執政,軍政操於內閣之手。

大帳內的動靜驚動了外面的守衛,大帳外的錦衣衛們也與明軍將士僵持起來。

其餘將領看了這份公函後看劉光統和紀閔的神情就有些不對勁了,一位協統更是直接問道:“劉大人,紀大人,這份公函怎麼來的?二位沒有內閣首輔或次輔的蓋印公函,僅僅是一份兵部的文書外加這份公函,莫不是來消遣我們的?”

郎平宇笑道:“本將也要上奏朝廷,看看你們到底是何來路!”

抽刀聲成片響起,大帳內的錦衣衛,將領親衛紛紛拔刀互相對峙,而一衆將領校尉也紛紛抽刀拔劍與劉光統紀閔身邊的錦衣衛對抗着。

這種涉及軍事任務變更乃增設舊黨監軍的事情還是第一次遇到,若是沒有內閣公函,新軍可不會承認劉光統。

“信不信本官這就上奏朝廷,下了你的權!”

新軍是朱由校維持新政,維持自己統治的根基,如今天下四十七鎮新軍,就是朱由校最大的本錢。

區區正三品的雲南僉事指揮使,放以前莫說他堂堂三品都察院副都御使,就是五品知府也能調動的了;自堡宗開始明代武官見文低三級,五品千戶都要被七品縣令指揮來指揮去,文官纔是大爺。

魏忠賢看着朱由校的臉色,忍不住問道:“皇爺,這.”

“如今二位拿出來的東西,不符合朝廷法度,更不符合軍中制度,本將有理由懷疑二位到底有沒有得到陛下的允可。”

接過摺子看了看,朱由校忍不住笑了:“這麼說,他們抗旨不尊,倒是爲了朕着想了?”

他有沒有受人指使?

“錦衣衛,拿下這些叛逆之輩!”

郎平宇忍不住冷笑起來:“不講情面?本將與你們有什麼情面可講?本將與安南賊子死戰昆明府,血戰沙場的時候,諸位大人在哪呢?”

“爲了維護朝廷的法度,爲了維護朕的聖明,爲了西南穩定朝廷大局,好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朕記得師父不是說過,軍隊最重要的就是奉命行事,要令行禁止嗎?朕這旨意下去,爲何不執行?爲何這份摺子又會送到師父手裡?”

“朝廷的新軍,不尊朝廷旨意,不管是何理由,這都是罪!西南平叛大軍竟然沒一個人奉旨行事,全部違抗聖旨,朕都忍不住懷疑這新軍,還是朕的新軍嗎?”

“師父,可否給朕一個解釋?”

魏忠賢驚愕的看着朱由校問出的這一系列話,他整個人已經渾身冷汗,這是怎麼了?

這對君臣就這樣要決裂了?!

第795章 出王師,伐不臣!第417章 朱由校的成就——大明版中日韓貿易第756章 顫抖吧!南洋,天朝上國回來了!第109章 生機勃勃,萬物競發之境界!第238章 跳腳的東林黨,二百萬兩銀子的買賣第673章 狗皇帝要被打臉了!第101章 下定決心,朕要分地!第874章 顫抖吧!孔家!你農民爺爺又回來了第113章 滿朝文武破防了,朕,昏君也!第650章 重現《大誥》風采,抓官入京!第880章 兩線作戰,震怒的崇禎第150章 宣判趙南星,貪腐,通匪,犯上作亂第270章 不費一兵一卒,炸死努爾哈赤!第751章 新商稅,元輔又對自家下刀子了!!第767章 四夷震動,民生安定四海鹹服,天啓第310章 毒妻炸子之仇,努爾哈赤入關!第345章 三司會審,廢掉功勳集團!第566章 天子之怒!第485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752章 商稅改革!第20章 治遼!第706章 鐵路開,大規模融資的開始!第140章 清官的力量,老百姓的心中有桿秤,第470章 萬人上書,請廢衍聖公!第789章 銀價雪崩!朱由檢(哭腔):銀子,第90章 宋時洪太尉放一百零八魔星,今日張好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第66章 給大明的官員制定一個KPI!第143章 新政不能停,否則,萬劫不復!第505章 大同生員威武!第567章 朕來給你主持公道!第665章 安南國都沒了,還敢要我大明雲南嗎第540章 水來了!第879章 幹崩二十萬,大破崇禎!第864章 大明暴亂,揭竿而起!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396章 史無前例的大勝仗!第34章 神乎其神!第764章 王者氣度,大東亞聯盟!第812章 誰也別想好過,都得把租子給王爺交第164章 狗賊張好古帶頭不上朝,還有天理嗎第355章 禮部的全面改制,教育,出版,內宣第847章 封王,遼王張好古第611章 漢化蒙古!第644章 草原決戰,明軍威武第681章 朕,好殺人!第672章 新政不是請客吃飯,新政是你死我活第525章 雜交水稻,徐光啓的這些年!第291章 不給宗室輸血了,宗室還得上供朝廷第28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662章 天火焚城,燒個白茫茫大地徹底乾淨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421章 史可法無罪,有功,擢升三邊總督!第409章 大開城門,喜迎王師!第272章 晉商全都該殺, 朕發誓,必定要踏平第134章 火上澆油,讓趙南星給葉向高當衆道第125章 大仁不仁,朕放過一個狗官就是對着第416章 出城三十里迎張相,天大殊榮!第260章 走私番薯的幕後黑手,浮出水面!第189章 恍若朱元璋重生,嚇破膽的功勳們!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614章 北方狼族,衲都那顏的野望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40章 魏公公堵門敲詐!第818章 蜀王朱至澍死了!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662章 天火焚城,燒個白茫茫大地徹底乾淨第160章 幾個腦袋啊?敢打皇上?第130章 趙老爺家分地嘍!第529章 京師四大水庫完工,豐功偉績!第501章 捨命一死爲君王!第145章 暴怒的朱由校:狗日的趙南星,你就第761章 大明國企,鐵飯碗來了!第82章 新政組合拳,把御史當狗!第252章 你以爲我殿試的考題誰泄露的?先下第852章 天下蒼生!第537章 從重,從嚴!第336章 大震撼,天啓五年的收入——一億五第94章 仁君!第608章 遼南人口暴漲!第14章 只見過魏公公收禮,你見過魏公公送禮第431章 誰要窮鬼的錢?誰有錢掙誰的!第838章 爲今之計,必須要換個皇帝了第29章 光宗耀祖!第769章 大明仍有危機,皇上還需努力!第213章 衣錦還鄉!第576章 廢賤籍!第21章 殿試第171章 午時已到,全部坑死!第668章 安南國主,真·千刀萬剮!第471章 朱由校:來,朕給你們瞧瞧,什麼叫第166章 糧價暴漲,瘋狂!第311章 入關,一戰滅明?第617章 給蒙古人分地,這草原上,以後也要第858章 軍士暴亂,天下震動!第226章 血債,不共戴天!第261章 震撼的大明羣臣,天啓四年,接近五第637章 名場面,遼東第一男槍單殺林丹汗
第795章 出王師,伐不臣!第417章 朱由校的成就——大明版中日韓貿易第756章 顫抖吧!南洋,天朝上國回來了!第109章 生機勃勃,萬物競發之境界!第238章 跳腳的東林黨,二百萬兩銀子的買賣第673章 狗皇帝要被打臉了!第101章 下定決心,朕要分地!第874章 顫抖吧!孔家!你農民爺爺又回來了第113章 滿朝文武破防了,朕,昏君也!第650章 重現《大誥》風采,抓官入京!第880章 兩線作戰,震怒的崇禎第150章 宣判趙南星,貪腐,通匪,犯上作亂第270章 不費一兵一卒,炸死努爾哈赤!第751章 新商稅,元輔又對自家下刀子了!!第767章 四夷震動,民生安定四海鹹服,天啓第310章 毒妻炸子之仇,努爾哈赤入關!第345章 三司會審,廢掉功勳集團!第566章 天子之怒!第485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752章 商稅改革!第20章 治遼!第706章 鐵路開,大規模融資的開始!第140章 清官的力量,老百姓的心中有桿秤,第470章 萬人上書,請廢衍聖公!第789章 銀價雪崩!朱由檢(哭腔):銀子,第90章 宋時洪太尉放一百零八魔星,今日張好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第66章 給大明的官員制定一個KPI!第143章 新政不能停,否則,萬劫不復!第505章 大同生員威武!第567章 朕來給你主持公道!第665章 安南國都沒了,還敢要我大明雲南嗎第540章 水來了!第879章 幹崩二十萬,大破崇禎!第864章 大明暴亂,揭竿而起!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396章 史無前例的大勝仗!第34章 神乎其神!第764章 王者氣度,大東亞聯盟!第812章 誰也別想好過,都得把租子給王爺交第164章 狗賊張好古帶頭不上朝,還有天理嗎第355章 禮部的全面改制,教育,出版,內宣第847章 封王,遼王張好古第611章 漢化蒙古!第644章 草原決戰,明軍威武第681章 朕,好殺人!第672章 新政不是請客吃飯,新政是你死我活第525章 雜交水稻,徐光啓的這些年!第291章 不給宗室輸血了,宗室還得上供朝廷第28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662章 天火焚城,燒個白茫茫大地徹底乾淨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421章 史可法無罪,有功,擢升三邊總督!第409章 大開城門,喜迎王師!第272章 晉商全都該殺, 朕發誓,必定要踏平第134章 火上澆油,讓趙南星給葉向高當衆道第125章 大仁不仁,朕放過一個狗官就是對着第416章 出城三十里迎張相,天大殊榮!第260章 走私番薯的幕後黑手,浮出水面!第189章 恍若朱元璋重生,嚇破膽的功勳們!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614章 北方狼族,衲都那顏的野望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40章 魏公公堵門敲詐!第818章 蜀王朱至澍死了!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662章 天火焚城,燒個白茫茫大地徹底乾淨第160章 幾個腦袋啊?敢打皇上?第130章 趙老爺家分地嘍!第529章 京師四大水庫完工,豐功偉績!第501章 捨命一死爲君王!第145章 暴怒的朱由校:狗日的趙南星,你就第761章 大明國企,鐵飯碗來了!第82章 新政組合拳,把御史當狗!第252章 你以爲我殿試的考題誰泄露的?先下第852章 天下蒼生!第537章 從重,從嚴!第336章 大震撼,天啓五年的收入——一億五第94章 仁君!第608章 遼南人口暴漲!第14章 只見過魏公公收禮,你見過魏公公送禮第431章 誰要窮鬼的錢?誰有錢掙誰的!第838章 爲今之計,必須要換個皇帝了第29章 光宗耀祖!第769章 大明仍有危機,皇上還需努力!第213章 衣錦還鄉!第576章 廢賤籍!第21章 殿試第171章 午時已到,全部坑死!第668章 安南國主,真·千刀萬剮!第471章 朱由校:來,朕給你們瞧瞧,什麼叫第166章 糧價暴漲,瘋狂!第311章 入關,一戰滅明?第617章 給蒙古人分地,這草原上,以後也要第858章 軍士暴亂,天下震動!第226章 血債,不共戴天!第261章 震撼的大明羣臣,天啓四年,接近五第637章 名場面,遼東第一男槍單殺林丹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