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疑心重重的朱由校,必須要讓張好古

皇爺越來越有世宗皇帝的樣子了。

魏忠賢擔憂的看着朱由校,腦子裡第一個想法就是這個。

當然,越來越有世宗皇帝的樣是往好了說,直白點就是已經有半瘋的潛質了。

但世宗皇帝不是修仙修瘋的,是嗑藥磕瘋的。

而朱由校,他純粹是自己嚇自己。

不過朱由校登基以來,遭遇的各種手段的確不少,包括御膳房下毒差點把朱由校給藥死,又例如首輔親自讓韃虜入關把朱由校困在真定。

至於其他的刺殺下藥,各種手段朱由校都經歷過。

但當時朱由校身邊有人啊,錦衣衛都是可靠之人,而且朱由校一般在皇宮裡待着,都是張好古在外主事,有張好古遮風擋雨下,朱由校其實很安全。

可現在朱由校自己把張好古給逼走了,君臣之間既然決裂,有了裂隙,那人與人之間在想恢復信任就不可能了,裂隙就是裂隙。

一塊磚斷了你哪怕合起來起來,也是有一道縫啊。

“如今滿八旗已經恢復到了十八萬以上,而蒙八旗也有不下四萬。”

“遼東方向,聽宮裡人說,劉光統和紀閔攛掇陛下逼明公與皇太極開戰。”張瑞圖說道。

袁崇煥說道:“明公,就怕朝廷扯皮推諉啊。”

袁崇煥說道:“明公,陛下逼我軍倉促與皇太極決戰,顯然有內情,陛下又不是不知兵的人,如此冒進決戰,豈不是讓我軍陷入險境?”

張好古笑道:“知道了,知道了。”

劉光統也是說道:“正是如此,陛下。當今局勢危機,張好古如今領兵在外,遼東、遼南加上其所帶之兵已不下二十萬!不提新軍,遼南、遼東之兵鎮守邊關對抗韃虜都是難得的精銳。如今張好古有此雄兵,其一旦打算對陛下圖謀不軌,大明天下就要風雨縹緲,爲今之計,當令二虎相爭啊。”

張好古倒是十分和藹:“公公所來何事啊?”

可如今張好古在外,加上和皇帝的矛盾,若是皇帝有意拖延,加上舊黨推諉使絆子,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也就是張好古坐鎮中樞,狠狠清理了幾番朝堂之後,這種事才消失。

“看我作甚?叫使者進來吧。”張好古笑道,他也想看看這朝廷來使什麼意思。

張好古看了黃宗羲一眼,隨即看向眼前的輿圖:“我等出來爲的是什麼?爲的是平定韃虜。我等的目的達成了嗎就要回去?”

袁崇煥說道:“明公,若我等不奉聖旨,那便是逆臣,可我等若奉旨,那必是順了那些奸賊之意,陷入險境啊。”

“如今蒙古三鎮在義州、北鎮,隨時可逼近遼河套。”

張好古笑道:“孫相不是傻子,這一戰意味着什麼旁人不清楚他還不清楚嗎?耽擱了前線戰事,那滿清可就真有可能困龍昇天了。”

盧象升冷哼一聲:“劉光統,紀閔,兩個小人,等明公回來,再收拾他們!”

“大戰之前,朝廷就已經在儲存軍械甲冑,莫說四萬套,就是十萬套,朝廷也有。隨後我披個條子,讓後面運上來便是。”

這一塊磚不管怎麼說都不是原來的模樣了。

張好古笑着安撫曹文昭:“你是蒙古總督,此戰你最關鍵的,就是坐鎮察哈爾,讓蒙古各部不要有不該起的心思。”

就算張好古說自己願意和朱由校重歸於好,朱由校自己都不會再如以往一般相信張好古了,人心就是這樣,隔着肚皮,一旦生疑就再也回不去了。

“如今皇太極派阿巴泰率正藍旗鎮守鞍山,屯兵兩萬;派多鐸率鑲藍旗與兩旗蒙古鎮守遼陽,屯兵四萬;滿達海率鑲紅旗鎮守本溪,屯兵兩萬。”

如今主弱臣強,張好古還領兵在外,朱由校就算有心想清理京師內的新黨勢力都不敢輕易下手了。

看着一個個插着八旗旗幟的兵人被放在鞍山、遼陽、本溪等地,衆人的神情也是嚴肅起來。

“此次陛下強令我軍與皇太極決戰,就是這二人出的主意,想讓我們和皇太極兩敗俱傷。”

就算是塗上米漿重新粘起來,那也是有一道疤啊。

看着憤憤不平的衆將,張好古神色淡然:“諸位,靜心!”

“眼下我軍新添了六萬正卒,其中那兩萬關寧鐵騎尚且好說,軍馬甲冑齊全,上陣即可殺敵。可餘下那四萬兵還需要武器甲冑,否則以遼東分給他們的那些鴛鴦戰襖和那些破爛火器刀劍,上戰場就是送死。”黃宗羲很好的負責起了大軍的後勤,此時正給衆人說着情況。

太監將聖旨取出來,陪着笑:“張相爺,有陛下的旨意。”

東西尚且如此,更何況人呢?

這話的意思,就差沒直接說故意讓張好古打敗仗葬送那二十萬大軍了。

十八萬八旗兵,四萬蒙古兵,這實力可是真的不弱。

“更何況天還踏不下來,陛下的壓力也給不到你們,一切事我頂着呢。”

“若是明公敗了,我等可就危險了。”

張好古如此有把握,袁崇煥也就放心了。

當即紀閔就說道:“陛下,如今當務之急,正是如魏公公所言,讓張好古抓緊與皇太極開戰。”

君視臣如仇寇,臣又當待君何如?

張好古笑道:“陛下的心思,我還是能猜出幾分的。不過有句話他倒也說的沒錯,那就是我們沒多少時間拖延,不然給皇太極更多的時間來籌備,那我們的損失也越大。”

張好古點點頭,命人安排騎士下去休息,撕開密信查看之後,對好奇的衆人說道:“盧相和張相說,陛下最近親近副都御使劉光統和兵部侍郎紀閔,這二人一直與陛下密謀,對我等不利。”

送走了太監,張好古將聖旨擱在一旁:“陛下還是這麼心急啊,這才離開京師多久,陛下就已經是等不及了。”

衆人正說着,忽然外面有侍衛稟報:“大帥,朝廷使者到了。”

黃宗羲說道:“明公,依學生之間,不如班師回朝!”

“朝廷使者?”

其餘大將也是紛紛說道:“不錯,如今皇太極已經佈置妥當,正打算以逸待勞,若我軍輕敵冒進那必然遭重。”

至於眼下?

“前兩年我大明一直在對外貿易,精力放在了南洋和東夷上,而皇太極則趁機重整兵馬恢復實力,加上本就有部分蒙古部落投靠他,讓皇太極重整了滿八旗和蒙八旗。”

張好古點了點頭:“四萬套軍械裝備,這個問題不用操心。”

曹文昭又是說道:“明公,此戰需要我配合什麼?”

萬一張好古沒領着新軍去打皇太極,結果整合了遼東兵要來個清君側他可怎麼辦?

“魏伴伴,如今張好古收服了遼東兵,他若是轉頭來找朕,那可怎麼辦!”朱由校只感覺自己非常的無力,原本想着是讓張好古和遼東軍閥去僵持消耗,自己好在後面重新收拾朝堂,畢竟有遼東軍閥牽制着,張好古也不敢輕易回軍。

“更何況如今朝廷纔多少兵馬?他握着天下近三分之一的兵馬在外,豈能不引人忌憚引天下人議論?”

“陛下在宮中如何想,能左右得了這前線嗎?”

很快張瑞圖和盧象升聯合修書一封遣人也飛快送往遼東。

朱由校思索了片刻:“叫劉愛卿和紀愛卿來看看吧。”

曹文昭也是狐疑着:“陛下在皇宮,如何知前方戰事,這作戰應當將帥臨機應變纔對啊。”

太監看着這些大將們質疑聖旨,忍不住是戰戰兢兢,而張好古則是安撫道:“公公不用害怕。”

袁崇煥到地圖旁開始介紹:“大家看。”

一路上戰戰兢兢到了督師府,看到滿堂都是披甲武將後更是惶恐不已。

很快,就有太監領了聖旨帶着錦衣衛急匆匆出城向着遼東趕去,而這一幕自然瞞不過京師之中的衆人。

至於軍械裝備,更是各種推諉,以壞充好更是比比皆是,哪怕是邊軍的裝備也有半數是殘次品。

朱由校嘆了口氣,有些頹然的坐在龍椅上:“朕何嘗不知如今只有讓張好古這鴆虎和皇太極那惡虎相爭大明天下才有一線生機。可張好古他領大軍在外,滿朝文武盡是其黨羽,朕如今是如履薄冰,如何能強令他出兵啊。”

太監見了張好古,當即說道:“奴婢見過張相爺。”

“更何況眼下新軍訓練尚爲熟悉,軍官與士卒之間互不相識,這樣上前線作戰豈不是必敗無疑?”

黃宗羲更是直言說道:“明公,皇帝居心不良啊。”

“而在後方,又有薩哈廉率正紅旗兩萬鎮守撫順,其長子豪格率一萬蒙古兵坐鎮鐵嶺作爲退路,自己和多爾袞親帶兩黃旗和鑲白旗六萬兵馬坐鎮瀋陽。”

“加上中軍四鎮並六萬遼東兵,我軍可動用的兵馬,比皇太極多多了。”

袁崇煥還不知道朝廷裡那些官嗎?

正說着,門外又有侍衛稟報:“大帥,盧相派人送來密信。”

衆人狐疑着,隨即看向張好古。

魏忠賢看着這一幕,心裡忽然有些難受,皇帝和朝廷大臣商量着如何坑害朝廷的兵馬,還是在對外的戰事上,這要是傳出去,天下人又會如何想?

朱由校沉思片刻才說道:“內閣那邊,是走不通了,朕直接下發中旨,逼張好古抓緊與皇太極決戰,否則就斷了他的錢糧!”

袁崇煥臉色變了:“此乃國戰,我等是爲了大明天下才在此爬冰臥雪與皇太極血戰沙場,而陛下竟然想着讓我等和皇太極兩敗俱傷,甚至樂意看到我們失敗?那我等和將士們沙場搏命又是爲了什麼?”

而此時的遼東,張好古正與曹文昭、袁崇煥等人開會。

袁崇煥一看聖旨就怒了:“此戰乃滅國之戰,遼東苦寒,大軍需徐徐圖進,以免遭遇波折,怎能輕易就與皇太極決戰?”

紀閔思索着說道:“陛下,張好古此人,雖然是亂臣賊子,但顯然還是顧忌名聲臉面的。陛下發中旨,他還能直接抗旨不尊?到時不提天下人,他手下的兵馬就要軍心浮動。”

“看地圖,元素,說一下如今的情況。”

很快劉光統和紀閔趕來,二人聽了事情經過後也是意識到眼下情況有些危險了。

“根據瀋陽地區錦衣衛的探報和我軍打探到的消息,如今的皇太極實力並不弱。”

“這鞍山、遼陽、本溪就形成一個三角防線,將滿清的瀋陽牢牢護在後方,而這三個點加起來有超過六萬八旗兵和兩萬蒙古兵,其中騎兵不下四萬,可以互爲犄角相互支援,一旦攻打一地,另外兩地可快速馳援。”

“唯有他們打起來,二者騰不出精力來顧及其他方面,陛下才能趁機火中取栗啊。”

張好古拿起一個插着大明日月旗的兵人放置在海城的位置上:“在海城到鳳城這段區域內,有遼南三鎮。”

“更何況此戰乃我大明與滿清的滅國之戰,滿清生死之際必然拼死抵抗,讓明公帶着尚未訓練完的兵馬去和皇太極決戰,這是想坐視明公戰敗啊。”

“叫人進來。”

“我等還需給明公去信一封,讓明公專心前方戰事,朝中自有我等爲之周旋。”

“聖旨無內閣蓋印,此中旨便是矯詔,更何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請公公回稟陛下,前線戰事就不勞陛下操心了。”

內閣之中,張瑞圖看着爲大軍籌措後勤充當大總管的盧象升,平靜的問道:“盧相,你可知陛下昨夜急匆匆命人出城了?”

魏忠賢遲疑着說道:“皇爺,要不就以朝廷錢糧不足,天下急需穩定爲理由讓張好古立刻去與滿清皇太極開戰?”

劉光統和紀閔當即俯首:“陛下聖明。”

太監也不是傻子,誰不知道如今情況不比以前啊,以前君臣和睦,張相爺坐鎮中樞時,天下太平,身爲皇宮內侍去了哪都受人尊敬。

太監連忙說道:“奴婢曉得,曉得。但是張相爺,陛下還說,朝中今年錢糧不足,恐怕支撐不了前線耗日持久的戰事,讓張相爺速戰速決。”

“尤其是多鐸,帶着四萬兵馬鎮守遼陽,爲三鎮中樞,可居中調度。”

黃宗羲此話一出,衆將臉色都變了,顯然他們都沒想到,他們要在前方血戰爲了大明的天下,可大明的皇帝卻已經打算把他們害死了。

很快一名騎士風塵僕僕進來,呈上密信:“這是盧相和張相的密信,請元輔親啓。”

盧象升點點頭:“張相說的不錯,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今我軍佔優,當步步爲營,寸寸蠶食,征戰之事哪有着急的?”

說好的十萬兩軍餉,剛撥下去,出了戶部就八萬了,再出了兵部就六萬了,然後各層經手,到了前線還有四萬就算他們有良心的。

是啊,如今張好古剛剛收服遼東兵,軍心尚未安定,輜重路線也沒有打通,此時讓張好古速戰速決,不僅糧道有危險,而且新依附的兵馬也會生出疑心,生怕自己被當成了炮灰,如此一來軍心不穩,兵將生疑,此戰張好古縱然是天神下凡都贏不了的。

“陛下自己都不要大明的江山了嗎?”

見衆人疑惑,張好古將聖旨傳下去:“大家都看看吧。”

劉光統繼續說道:“陛下還可以讓人削減他的糧草供給,逼他不得不與皇太極開戰!”

盧象升握筆的手一頓:“去了何方?”

黃宗羲冷笑道:“袁總督,皇帝不是不要他的江山,他是隻要他一家一姓的江山。皇太極又入不了關,影響不了他的皇位。而我們在皇帝看來纔是威脅,能借此把我們和皇太極都削弱,皇帝自然樂意。至於天下萬民是何感想,這北地遭受韃虜荼毒多年的百姓是何感想,皇帝在意嗎?”

很快,傳旨太監進來,這傳旨太監也是不得不來,硬着頭皮到了遼東後,處處都是訓練的兵馬和行進的騎兵,而整個錦州更是已經被戒嚴,街道上都是披甲執銳的甲士巡邏。

張瑞圖輕嘆了口氣:“明公剛剛收服了遼東兵馬,如今正在加緊訓練,此時兵馬尚未嫺熟,而皇太極手下的八旗兵生於白山黑水,佔據地利。”

到時候,朝廷就可以藉着張好古戰敗的理由打擊其威望,而損兵折將的新黨也必然元氣大傷,朱由校也有機會拿捏張好古和新黨了。

也不玩什麼沐浴焚香,擺案跪地領旨了,太監直接將聖旨送到了張好古手裡,張好古攤開一看,忍不住笑了:“陛下倒是”

“自從去年得知我大明要籌備征戰遼東開始,皇太極又再度擴兵備戰,一方面抓野女真,一方面強徵兵丁。”

“每逢大事,當臨危不亂,心有靜氣。”

張瑞圖笑道:“如此最好,明公領大軍在外,我等便高枕無憂。”

可眼下遼東軍閥都沒了,如今投鼠忌器的就變成自己了啊!

“放心吧,就算孫相受到了絆子,軍械錢糧也不會斷的。”

“朝中的壓力給不到前線,諸位也不用擔心物資糧餉,這些東西我早在前年就開始籌備了,真當朝廷爲了這一戰就準備了一年?”

“直隸、山東、遼南有足夠的糧草和軍械支撐這一仗,足夠我軍打兩年有餘。”

“而且,誰說我們就一定打不贏了?”

“諸位莫忘了,在皇太極的滿清國裡,尚且有我大明的百萬大軍啊。”

(本章完)

第276章 炮轟洛陽,兵圍福王府!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第245章 不交稅,罰沒土地,分!勾結邪教,第406章 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第550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660章 王師入滇,平亂西南第811章 蜀王:泥腿子祖輩少交的租子,這一第704章 揪出叛徒,剿滅阿速部!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421章 史可法無罪,有功,擢升三邊總督!第334章 孫承宗的大震撼:新政一來,百姓的第621章 一個普通蒙古人的幸福生活!第202章 朕餓了!第903章 功德林內,衆人覆盤,感嘆大明日落第495章 朝廷國策暖人心,一個普通寒門學子第117章 殺,讓他們放心大膽的殺,朕就是他第301章 給朱由校開開眼,什麼叫先富帶動後第851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44章 皇上,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你被人當第369章 蒼天有眼懲治朱家王朝?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368章 蒸汽機初步成功,天啓大爆炸!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728章 天啓十一年,一個新時代正在宣告它第69章 賑濟災民!第709章 瘋狂的京津馳道股票!第308章 孫傳庭殺瘋了,一路凱歌,接連不斷第695章 大明不需要出賣女人來換取前程第351章 狠狠挖,挖出百萬頃土地!第148章 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第530章 微服私訪!第219章 捅破天了,張好古此僚,實乃儒家最第509章 殺瘋了,京師震動!第78章 千秋之後,吏筆如刀又如何?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321章 絕命,給努爾哈赤的致命一擊!第336章 大震撼,天啓五年的收入——一億五第374章 被岳父坑慘了的朱由檢!第10章 張好古不來拜會恩師,恩師可以拜訪張第560章 大明不差錢,朱由校的雄偉藍圖!第558章 還俗狂潮!第394章 努爾哈赤造成的苦果,就只能讓皇太第724章 老摳周奎——給崇禎十兩,花幾百萬第749章 大明人口統計,一萬萬六千萬人,九第138章 真定府暴亂!第628章 大明好,真叮部的新生第829章 彈指鎮壓遼東軍閥,擔驚受怕的朱由第155章 朕之肱骨,豈可受凍於酷寒?第90章 宋時洪太尉放一百零八魔星,今日張好第647章 捷報抵京,張公有後,我大明雙喜臨第728章 天啓十一年,一個新時代正在宣告它第821章 朱由校的質疑:不尊聖旨的新軍,還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520章 國之棟樑!第882章 天下大亂,誰爲蛟龍?誰爲真龍?第75章 大明不變法,天下百姓千千萬,人人都第491章 打死魏大中,朱由校:活該,打的好第454章 炮轟孔府!第178章 朕欲容之彼蒼者天豈能容乎?罪該萬死第414章 捷報頻頻,朱由校的大驚喜!第727章 朱由校的野望,朕要看看全世界!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250章 舉報,張好古的大危機!第99章 人人皆知,人人不言,只有師傅說點真第149章 血債,破防了,趙南星的噩夢!第800章 德川家光:這就是失敗的感覺嗎?第793章 東邊的鄰居不聽話,那就往死裡打!第779章 法不責衆?你太小看元輔了!第684章 絕大手筆,萬世計劃第693章 嚴刑峻法方彰顯新政之恩威第527章 天啓七年的財政收入——四千多億!第106章 朕,要大開殺戒!第504章 張好古一脈,喜好殺人!第655章 引寇自重,黔國公,我勸你善良!第882章 天下大亂,誰爲蛟龍?誰爲真龍?第638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第474章 蓋棺定論,給孔府修史,把罪惡曝光第431章 誰要窮鬼的錢?誰有錢掙誰的!第503章 這狗皇帝和張好古當真是一條心!第211章 往東林黨的心臟上插刀子!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183章 清君側,武定侯府反?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230章 呂純如城頭殞命,張好古入城抄家!第394章 努爾哈赤造成的苦果,就只能讓皇太第388章 張好古不死, 大家都要死!第770章 市場飽和了?那就搞個大明版雙十一第471章 朱由校:來,朕給你們瞧瞧,什麼叫第123章 人頭滾滾,傳首全國,敢貪者,就是第601章 遼南大捷!誰敢說朝廷敗了?!第93章 我對大明愛的深沉,恰如大明愛我一般第363章 當年朱元璋在這裡斬了李善長,今天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621章 一個普通蒙古人的幸福生活!第7章 天子問卷,評分第一!第670章 萬國來朝,重現盛唐氣象第736章 蒸汽船下水,大明重下西洋的曙光!第632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223章 相爺高,御史硬,皇老爺又高又硬!第198章 朕不知道什麼是仁德寬恕,朕只知道
第276章 炮轟洛陽,兵圍福王府!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第245章 不交稅,罰沒土地,分!勾結邪教,第406章 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第550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660章 王師入滇,平亂西南第811章 蜀王:泥腿子祖輩少交的租子,這一第704章 揪出叛徒,剿滅阿速部!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421章 史可法無罪,有功,擢升三邊總督!第334章 孫承宗的大震撼:新政一來,百姓的第621章 一個普通蒙古人的幸福生活!第202章 朕餓了!第903章 功德林內,衆人覆盤,感嘆大明日落第495章 朝廷國策暖人心,一個普通寒門學子第117章 殺,讓他們放心大膽的殺,朕就是他第301章 給朱由校開開眼,什麼叫先富帶動後第851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44章 皇上,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你被人當第369章 蒼天有眼懲治朱家王朝?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368章 蒸汽機初步成功,天啓大爆炸!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728章 天啓十一年,一個新時代正在宣告它第69章 賑濟災民!第709章 瘋狂的京津馳道股票!第308章 孫傳庭殺瘋了,一路凱歌,接連不斷第695章 大明不需要出賣女人來換取前程第351章 狠狠挖,挖出百萬頃土地!第148章 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第530章 微服私訪!第219章 捅破天了,張好古此僚,實乃儒家最第509章 殺瘋了,京師震動!第78章 千秋之後,吏筆如刀又如何?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321章 絕命,給努爾哈赤的致命一擊!第336章 大震撼,天啓五年的收入——一億五第374章 被岳父坑慘了的朱由檢!第10章 張好古不來拜會恩師,恩師可以拜訪張第560章 大明不差錢,朱由校的雄偉藍圖!第558章 還俗狂潮!第394章 努爾哈赤造成的苦果,就只能讓皇太第724章 老摳周奎——給崇禎十兩,花幾百萬第749章 大明人口統計,一萬萬六千萬人,九第138章 真定府暴亂!第628章 大明好,真叮部的新生第829章 彈指鎮壓遼東軍閥,擔驚受怕的朱由第155章 朕之肱骨,豈可受凍於酷寒?第90章 宋時洪太尉放一百零八魔星,今日張好第647章 捷報抵京,張公有後,我大明雙喜臨第728章 天啓十一年,一個新時代正在宣告它第821章 朱由校的質疑:不尊聖旨的新軍,還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520章 國之棟樑!第882章 天下大亂,誰爲蛟龍?誰爲真龍?第75章 大明不變法,天下百姓千千萬,人人都第491章 打死魏大中,朱由校:活該,打的好第454章 炮轟孔府!第178章 朕欲容之彼蒼者天豈能容乎?罪該萬死第414章 捷報頻頻,朱由校的大驚喜!第727章 朱由校的野望,朕要看看全世界!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250章 舉報,張好古的大危機!第99章 人人皆知,人人不言,只有師傅說點真第149章 血債,破防了,趙南星的噩夢!第800章 德川家光:這就是失敗的感覺嗎?第793章 東邊的鄰居不聽話,那就往死裡打!第779章 法不責衆?你太小看元輔了!第684章 絕大手筆,萬世計劃第693章 嚴刑峻法方彰顯新政之恩威第527章 天啓七年的財政收入——四千多億!第106章 朕,要大開殺戒!第504章 張好古一脈,喜好殺人!第655章 引寇自重,黔國公,我勸你善良!第882章 天下大亂,誰爲蛟龍?誰爲真龍?第638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第474章 蓋棺定論,給孔府修史,把罪惡曝光第431章 誰要窮鬼的錢?誰有錢掙誰的!第503章 這狗皇帝和張好古當真是一條心!第211章 往東林黨的心臟上插刀子!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183章 清君側,武定侯府反?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230章 呂純如城頭殞命,張好古入城抄家!第394章 努爾哈赤造成的苦果,就只能讓皇太第388章 張好古不死, 大家都要死!第770章 市場飽和了?那就搞個大明版雙十一第471章 朱由校:來,朕給你們瞧瞧,什麼叫第123章 人頭滾滾,傳首全國,敢貪者,就是第601章 遼南大捷!誰敢說朝廷敗了?!第93章 我對大明愛的深沉,恰如大明愛我一般第363章 當年朱元璋在這裡斬了李善長,今天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621章 一個普通蒙古人的幸福生活!第7章 天子問卷,評分第一!第670章 萬國來朝,重現盛唐氣象第736章 蒸汽船下水,大明重下西洋的曙光!第632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223章 相爺高,御史硬,皇老爺又高又硬!第198章 朕不知道什麼是仁德寬恕,朕只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