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萬稅,萬稅,萬萬稅!

山西被大同賊子給佔了,

洪承疇的平西大軍敗了,

就連洪承疇本人就逃跑去河南了。

美其名曰爲聖上分憂解決河南流寇之患,那河南的流寇怎麼來的?

而且河南有成國公朱純臣的十幾萬大軍在,用得着你那兩萬人入河南去平流寇?

崇禎氣的是眼前一黑,渾身都在發抖!

只感覺這大殿裡是寒風呼嘯,凍得他骨髓都要被凝固了。

這大明到底是怎麼了?

爲什麼自己挑選的臣子總是這樣讓自己失望?

爲什麼自己就是打不贏張好古那個活曹操?

難道是自己錯了?

不可能!

我可是太祖洪武皇帝的血裔,是大明的皇帝,從小飽讀聖賢詩書,少時就聰慧無比,長大了更是被不知道多少大儒包圍着。

他朱由校呢?

一個只知道去玩什麼奇技淫巧的昏庸之人,最後竟然是他成了皇帝!

朱由校能治理好大明嗎?

什麼中興之帝,什麼納仁大可汗,他要是真的那麼厲害,怎麼會養出來張好古這個活曹操!

朱由檢惱怒着,再看看滿殿羣臣,此時這滿堂朱紫的文武大臣們,這些衣冠禽獸正氣凌然的東林君子們,正在毫無形象的對着敵黨破口大罵。

一個個吹鬍子瞪眼,殿內是吐沫星子橫飛,這個罵那個閹黨,那個說這個貪污朝廷軍餉,還有說這個拖延後勤,那個是賊子內應的。

看着這大明歷史上出現過無數次的景象,朱由檢一開始還覺得是滿殿羣臣都在爲了大明社稷而憂慮,都是一些忠直良臣,現在再看來,朱由檢只覺得他們吵鬧。

滿堂大丈夫,竟無一人能有治國安邦之言!

“哎”

深深的嘆了口氣,朱由檢算是對這些人死心了。

一旁的司禮監稟筆王承恩連忙上前:“皇爺,您可要保重龍體啊。”

“朕乏了,莫要管他們了,扶朕回去。”朱由檢聲音有些沙啞。

王承恩也顧不得其他,連忙扶起朱由檢,幾個小太監跟在後面,擁簇着他們的崇禎皇帝離開,而這時,滿殿羣臣還吵得厲害,無一人發現他們如此努力表演想要取悅的對象,早就走了。

直到一個小太監匆匆回來傳話說皇爺病了,命羣臣散朝,並讓內閣抓緊給出一個收復西北,應對遼東的法子來,這時羣臣才面面相覷。

朱由檢病了,真的病了。

倒不是身體出現了什麼問題,純粹就是心病。

朱由檢這一病,內閣大學士們就難受了,溫體仁、施鳳來、楊嗣昌三人皺着眉頭,如今大明的局勢實在是不好啊。

西北的甘陝已經失陷,山西又被史可法給打下了下來,如今史可法的兵鋒可以說直指直隸了。

而山東還有周遇吉牽制着朱純臣的大軍,朝廷布置在直隸的兵馬眼下相當一部分都要調到西邊去進行防禦,甚至這都不一定夠!

溫體仁皺着眉,看着內閣裡那還是前朝張好古執政時期留下的輿圖和沙盤,他實在是不知道如何處置,只能是皺着眉裝深沉了。

施鳳來也是不知道如今該如何是好,撫須眯眼,也是不發一言。

其實倒不是這兩人真的什麼也不懂,相反,他們雖然不是精通軍略但起碼也粗懂一些,但正是因爲懂一點,才知道如今大明直隸的局勢多麼危險。

也正是知道這一點,才愈發不敢說話,生怕自己的佈置一不小心就成了導致大明京師淪陷的罪人。

楊嗣昌也是無奈,他看向溫體仁和施鳳來:“要不,從南邊調兵?”

“南邊調兵?調兵進來那些人可就不太好控制了啊。”施鳳來皺眉說道。

他可是知道崇禎朝這些衛所兵的德性。

溫體仁則是嘆了口氣:“唉,施閣老,如果不從南邊調兵,直隸可就難保了。”

施鳳來點了點頭,表情似是無奈又似是欣喜:“那,就從湖廣、江浙、兩廣、川貴調兵北上吧。”

楊嗣昌又說道:“嗯,湖廣、江浙爲第一批,先調十萬兵將進京。”

溫體仁搖了搖頭:“十萬不夠,應付不來如今的局勢,先調二十萬吧。”

施鳳來深深的看了溫體仁一眼,二十萬兵!

這可是要把湖廣和江浙給掏空了啊。

楊嗣昌沉吟着:“也行。”

顯然,溫體仁看的很明白,大明朝廷存在,京師之地不失,他們纔是尊貴的閣老,才能保全家眷和土地,他們的權勢是不能有失的。

如今一切的重心都是保住直隸。

只要直隸還在,只要河南不失,南邊和朝廷還能聯繫的上,失去陝西山西,失去山東影響真的不大。

左右不過三四個省,大明南北兩京一十三省,其實精華都在中原和東南,例如河南、湖廣、南直隸、浙江。

山東也是精華之地,但丟掉一個,並不會造成大明的局勢崩盤。

如今只要能保住直隸,南國的兵馬源源不斷抵達北方,朝廷就能積蓄實力,等待反攻。

甚至說句大逆不道的,他們可都是南人啊,北方打爛了管他們南國什麼事?

萬一真的局勢危機,大同賊子打到京師了,讓陛下跑到南直隸不就行了?

那應天府可是大明的南都,也是京師嘛。

本着各自那不能說的想法,三人找來了兵部尚書劉鴻訓,向他敘說了三人的想法。

然而劉鴻訓眉頭一皺,當即否決:“不成!”

“湖廣、江浙兵馬入京極容易尾大不掉,那些兵馬若是在直隸撒起野來幾位考慮過影響沒有?莫忘了,朝廷如今可沒多少錢糧了,二十萬大軍入直隸,吃喝拉撒如何解決?”

“更何況若是這些人裡有人一鼓動,一些心懷不軌之人趁機鬧事,二十萬大軍再反了.”

溫體仁有些不高興了:“如今不調南國兵馬北上,眼下這危局該如何解決?”

“史可法的十萬賊軍已經在山西,兵鋒直指直隸;周遇吉也帶着七八萬虎狼在山東,與成國公大軍對峙;北邊草原上的那些蒙古騎兵數次襲擾邊關,顯然是在牽制朝廷兵馬;直隸已經被三面包圍,岌岌可危了!”

劉鴻訓嘆了口氣:“溫閣老,這些我都明白,可朝廷沒錢再養活二十萬大軍了啊。”

楊嗣昌忽然說道:“加稅,還能加稅,再養活個三五十萬大軍,應當不是問題,只要儘快解決直隸的危機,到時候再免了賦稅即可,如今朝廷有難,百姓多辛苦辛苦也是應該的。”

三人很清楚,劉鴻訓是兵部尚書,三人的辦法哪怕得到朱由檢同意,皇帝下了中旨,內閣附印蓋章,但兵部不同意依舊可以拒詔。

他們可不是張好古執政時期那高效運轉的強勢內閣,劉鴻訓是無法抵抗張好古,但抗住他們的壓力還真不難。

劉鴻訓沉默着,忽然說道:“調二十萬大軍可以,但不能只從湖廣和江浙調,不然這些地方的兵將抱團,朝廷難以掌控指揮,而且如果其將領日生驕橫,難免尾大不掉。”

“朝廷需從湖廣、浙江、江西、福建、四川、兩廣各調兵馬入京,這樣既不會讓他們擰成一團,方便朝廷掌控,也不會讓南方各省沒有兵馬使用。”

溫體仁笑了:“劉部堂此言,老成謀國,可行。”

施鳳來和楊嗣昌也是點頭:“嗯,可行。”

劉鴻訓也是看開了,既然這三人想要調南方兵馬入場,他也必須要有一直可用的力量來使用,那就廣從南方選兵,他堂堂兵部尚書,總能收攬一批軍將來用。

四人聯名給朱由檢上了摺子後,朱由檢並沒有第一時間接見四人,而是拿着摺子在寢宮陷入了沉思。

溫體仁、施鳳來、楊嗣昌、劉鴻訓在殿外候着,靜等着朱由檢的召見。

四人足足等了半個時辰,才聽到小太監說話:“幾位閣老,皇爺召見。”

進入寢宮,四人躬身行禮:“臣等參見陛下。”

然而,這一躬身,四人本以爲能聽到朱由檢很快的說“諸卿免禮”,結果四人又是躬着身子,聽不到朱由檢的一言一語。

寢宮內,只有朱由檢默默翻着摺子的書頁聲和四人有些難受的呼吸聲。

終於,朱由檢開口了,聲音有些嘶啞:“諸位閣老,免禮,賜座。”

四人這才直起身子長舒了口氣,躬身大半天,他們這腰可是難受的很啊。

而這一下,四人也是又一次體驗到了朱由檢的喜怒無常,反覆無度,對天威難測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這位崇禎皇帝,也許真的對儒學愛慕到了極點,喜歡到了極點,對他們這些大臣也是掏心掏肺,但他可不是什麼蠢人啊。

坐在軟凳上,經歷了剛纔那一出,四人也不敢坐的太結實,只是屁股稍稍挨着凳子,生怕一會兒反應不及。

朱由檢沉聲問道:“如今,必須要從南國調兵了。”

楊嗣昌說道:“陛下,如今直隸的局勢,比較土木堡之戰後的直隸,也好不到哪裡去了。”

楊嗣昌說的還是很有水準的,是比土木堡之後的直隸,這意思就是皇帝陛下您可不是英宗那個蠢貨,您是力挽狂瀾的代宗啊。

朱由檢微微皺眉:“局勢危機,朕是知道的,但危險到了這個地步,楊卿莫不是危言聳聽?”

楊嗣昌連忙說道:“陛下,請聽臣一一述來。”

“如今大同賊子看似兵分兩路,實際上是三面包圍。”

“西邊有史可法的甘陝兵馬兵進山西,東有周遇吉的山東兵馬,而北面,薊鎮邊關已經有軍報送達,漠南的蒙古諸部有蠢蠢欲動的跡象。”

“如此,看似大同賊子是隻動了西北一路,但成國公大軍被牽制在河南山東一線,史可法又逼近直隸,逼得朝廷不得不調兵西防,如此直隸必然空虛!”

“而此時若是北邊的漠南蒙古各部南下,薊鎮恐怕支撐不了多久,到時候難免重演瓦剌圍城,而那個時候,朝廷可無山東的備倭兵可調了。”

“而且陛下,遼東可還有着數萬虎狼呢,這柄尖刀,可一直抵在朝廷的咽喉之上啊。”

聽着楊嗣昌的敘說,朱由檢也是深感局勢危機,但他表現的很沉着:“從南國調兵,何人統率?”

劉鴻訓出列說道:“陛下,臣的意思是,從南國各省分別調兵入京,各省兵馬入京,基層軍將隨行,入京後直接充入京營,由朝廷兵部統轄,另選大將統率。”

劉鴻訓的意思就是仿效嘉靖時調南軍入京,由朝廷管轄,北人掌管,組建新的京營兵馬。

朱由檢點了點頭,又問道:“如今朝廷可還有錢糧供給?”

施鳳來說道:“陛下,臣等的意思是,加稅!”

“加稅!”朱由檢又皺眉了。

哪個太平盛世的王朝會不斷加稅啊?

朱由校的時候朝廷可是不斷減稅乃至免賦,到了他這,要不斷加稅,這名聲可就徹底壞了啊。

“先帝時,朝廷屢屢減免賦稅,輕徭薄賦,遇到大災甚至免稅數年,百姓交口稱讚,曰仁。”

“爲何到了朕這,就要不斷加稅?百姓豈能不怨聲載道,說朕暴戾?”

朱由檢提出了自己的憂慮。

楊嗣昌愣了愣,隨即說道:“陛下,前朝之所以動輒減免賦稅,實際上都是賊子搞出來遮人眼目的玩意罷了,說是免稅,但免得都是那些本就不值錢和收不上來的賦稅,真正的賦稅,前朝一直收着,而且收稅甚重!”

“前朝能不斷減免賦稅,糧草充足,是前朝託天時之利,無本朝這麼多天災。”

“天災非人力所能阻,前朝時便言什麼冰河期,天災頻現,天啓七年、天啓八年、天啓九年.屢有大災,足可見一斑。”

“而到了本朝,這個冰河期愈演愈烈,此非陛下之過,乃是天災如此,天災不斷,百姓受苦,朝廷不斷救災,糧草自然缺乏。”

聽了這番話,朱由檢心裡好受多了。

是啊,天災又不是因爲我這個皇帝的緣故纔出現的,前朝時期天災就不斷啊。

例如那河南的大洪澇,他那先帝哥哥都親自跳進去擋洪峰了。

這小冰河期是前朝就有的,和他無關,他頂多是受到了牽連。

溫體仁又出列:“陛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有劫難,以爲歷練。陛下御極以來,仁德廣佈,天下臣服。如今雖有天災,但非人力所能阻;而人禍,則是賊子有心挑撥。”

“此等天災人禍,正是上天給陛下的警兆和歷練,實爲告知陛下大明有妖孽出,污染天下。只待陛下力挽狂瀾,撥亂反正,滌盪奸賊,重理朝綱,天下必然恢復太平,大明四海必定安定。”

朱由檢聽了又是不斷點頭,是啊,天災是示警,人禍是磨練,這都是老天爺警醒他,大明朝出妖孽了,要亡國了。

那妖孽是誰,還用說嗎?

肯定是遼東的活曹操張好古啊!

如果他不是妖孽,那大明哪來的妖孽?

總不可能是崇禎朝這滿朝的東林君子,忠直良臣吧?

總不可能是大明的勳貴武將,士紳良民吧?

一定是張好古!

就是那個活曹操,先是蠱惑了先帝哥哥,弄什麼新政新法破壞了祖制,這才惹得天怒人怨,如今天災不斷,張好古又鬧出人禍,這都與我無關啊,我朱由檢只是被老天推到了這個位置,來撥亂反正的!

沒錯,我,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就是天命之子,爲蒼天所鍾,撥亂反正!

想到這裡,朱由檢心情也好多了,他看向四人:“若是加稅,百姓又要受苦了啊。”

可不是麼,如今大明天災不斷,各地流民頻頻,又有士紳勳貴欺壓百姓,惹得無數人家破人亡,這大明的百姓這幾年誰不苦?

一個比一個苦!

這個時候如果再加稅,還有幾人能活?

溫體仁則是說道:“陛下,大明庇護四海,養活萬千百姓,這億萬黎民都是陛下的臣子,是託了陛下的洪福才能生活。如今朝廷有難,臣子爲陛下分憂是本份。”

“苦一苦百姓,朝廷扛過這一關去,再免稅也就是了。”

楊嗣昌更是說道:“陛下,如今朝廷的危急,正是需要天下人一起用心盡力的時候,陛下坐鎮中級,我等朝臣在朝中調度四方,地方官吏提供糧草,將士前線用命,百姓豈能不盡一份力?”

“苦一苦百姓吧,這個罵名,我來擔!”

朱由檢眼前一亮,好臣子!

是啊,大明如今的危機,可不是要所有人一起用心用力的去解決?

加加稅,收上錢來,朝廷就有辦法解決此次危機了啊!

楊嗣昌又說道:“陛下,天下大亂的根源,說到底還是前朝,若不是前朝出了一個奸臣妖孽,大明也到不了如今這一步。”

“朝廷缺錢缺糧,都是那妖孽奸賊搞出來的,戶部億萬金銀憑空消失,大明銀行的庫存金銀失蹤,大明寶鈔淪爲廢紙,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那妖孽霍亂天下的明證!”

“陛下,不能猶豫了,如果朝廷不能果斷處置,掃蕩妖孽,大明社稷必然崩壞,天下黎庶都要遭殃啊!”

施鳳來猛地瞪大眼睛,楊嗣昌你這個混賬玩意!

不懂爲尊者諱,直言先帝有失也就算了,你幹嘛閒着沒事提戶部那十幾億金銀失蹤?

你是不是覺得戶部這個差事好當?!

自己站出來顯得磊落還要踩我一腳?

朱由檢陰沉着臉,終於說道:“如此,那邊調南方諸省兵馬入京填充京營,另徵平賊餉,以供大軍使用。”

第38章 有錢好辦事兒,東林黨上鉤!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592章 遼東何人不通明,瀋陽城中有內應!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860章 反了反了,出山海關找張相爺去了第154章 你這是欺君之罪,你家裡這麼多地,第372章 衆志成城,補天裂!第589章 他們如何禍害大清的?就跟禍害大明第486章 今日之責任,全在《東林報》!第675章 反了,狗皇帝帶頭造反了!第589章 他們如何禍害大清的?就跟禍害大明第901章 拿下揚州,再無揚州十日!第158章 豬撞樹上了,你撞朱上了!第162章 打碎幻想,舉世爲敵!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291章 不給宗室輸血了,宗室還得上供朝廷第899章 明軍,呵呵,明軍第899章 明軍,呵呵,明軍第38章 有錢好辦事兒,東林黨上鉤!第167章 狗皇帝下場,糧價能跌了?五倍糧價第32章 向東林黨宣戰!第702章 什麼叫巔峰大明將士啊!(後仰)第428章 願做張氏門下一走狗!第121章 顫抖吧!黃老爺們!青天來了!第69章 賑濟災民!第329章 凌遲,誅九族,論功行賞!第694章 新政,解放婦女!第614章 北方狼族,衲都那顏的野望第628章 大明好,真叮部的新生第311章 入關,一戰滅明?第315章 正面敗敵,生擒阿敏!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863章 崇禎:要朕反思?反思個鬼!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789章 銀價雪崩!朱由檢(哭腔):銀子,第93章 我對大明愛的深沉,恰如大明愛我一般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462章 吏筆如刀,直斥孔府,六十四代家奴第247章 激動的大明老農:皇上來了青天就有第378章 大明老農:皇上對我好,我是發自內第745章 東林黨進化了!積極開拓了!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726章 吐血的崇禎?有這麼虧待女婿的大善第770章 市場飽和了?那就搞個大明版雙十一第615章 1629年的火箭車見過沒?第849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838章 爲今之計,必須要換個皇帝了第689章 無法無天,你看看張相爺收拾不收拾第190章 再苦一苦功勳,讓他們帶頭交稅!第795章 出王師,伐不臣!第219章 捅破天了,張好古此僚,實乃儒家最第410章 什麼叫人民的軍隊啊?(後仰)!第165章 糧食危機?大明版兩白一黑之戰!第589章 他們如何禍害大清的?就跟禍害大明第291章 不給宗室輸血了,宗室還得上供朝廷第703章 新黨內部有叛徒第825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161章 嚴辦錦衣衛!第433章 沒錢搞大棚?沒關係,可以貸款嘛!第31章 熊廷弼!第379章 周奎當場叛變:狗一樣的東西,你也第863章 崇禎:要朕反思?反思個鬼!第6章 木匠皇帝上套了!第422章 羞憤欲絕,當朝撞死!第686章 太祖,成祖,復活了!第461章 禮樂崩壞,狗皇帝的全力支持!第396章 史無前例的大勝仗!第840章 朱由校病危,張相爺回京第130章 趙老爺家分地嘍!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686章 太祖,成祖,復活了!第642章 連夜潤大明,皇太極的屠刀!第864章 大明暴亂,揭竿而起!第285章 自請廢王,還有這好事兒?第303章 暴富的正興縣,朱由校的大基建計劃第542章 大震撼,天啓封神!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624章 兩百年了,蒙古再現成祖爺的風采!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696章 一個妓女的新生活!第29章 光宗耀祖!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353章 震撼大明,要麼老老實實交代,要麼第124章 永定縣見聞,一邊是血流成河,一邊第491章 打死魏大中,朱由校:活該,打的好第557章 佛祖也得給大明繳稅!第623章 民心在我,四萬蒙古男人齊卸甲!第806章 亂了的東瀛纔是好東瀛!第77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屬,股市震盪第677章 狗皇帝到河南了!第825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789章 銀價雪崩!朱由檢(哭腔):銀子,第740章 打,打到他全軍覆沒爲止!第485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第547章 張好古,自今日起,我與你恩斷義絕第287章 削藩王,一鯨落而萬物生!第548章 公然決裂,朝堂爭鋒!第826章 朕,要封師傅一個王!第606章 潤!潤!潤!大清國的百姓潤大明!
第38章 有錢好辦事兒,東林黨上鉤!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592章 遼東何人不通明,瀋陽城中有內應!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860章 反了反了,出山海關找張相爺去了第154章 你這是欺君之罪,你家裡這麼多地,第372章 衆志成城,補天裂!第589章 他們如何禍害大清的?就跟禍害大明第486章 今日之責任,全在《東林報》!第675章 反了,狗皇帝帶頭造反了!第589章 他們如何禍害大清的?就跟禍害大明第901章 拿下揚州,再無揚州十日!第158章 豬撞樹上了,你撞朱上了!第162章 打碎幻想,舉世爲敵!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291章 不給宗室輸血了,宗室還得上供朝廷第899章 明軍,呵呵,明軍第899章 明軍,呵呵,明軍第38章 有錢好辦事兒,東林黨上鉤!第167章 狗皇帝下場,糧價能跌了?五倍糧價第32章 向東林黨宣戰!第702章 什麼叫巔峰大明將士啊!(後仰)第428章 願做張氏門下一走狗!第121章 顫抖吧!黃老爺們!青天來了!第69章 賑濟災民!第329章 凌遲,誅九族,論功行賞!第694章 新政,解放婦女!第614章 北方狼族,衲都那顏的野望第628章 大明好,真叮部的新生第311章 入關,一戰滅明?第315章 正面敗敵,生擒阿敏!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863章 崇禎:要朕反思?反思個鬼!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789章 銀價雪崩!朱由檢(哭腔):銀子,第93章 我對大明愛的深沉,恰如大明愛我一般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462章 吏筆如刀,直斥孔府,六十四代家奴第247章 激動的大明老農:皇上來了青天就有第378章 大明老農:皇上對我好,我是發自內第745章 東林黨進化了!積極開拓了!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726章 吐血的崇禎?有這麼虧待女婿的大善第770章 市場飽和了?那就搞個大明版雙十一第615章 1629年的火箭車見過沒?第849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838章 爲今之計,必須要換個皇帝了第689章 無法無天,你看看張相爺收拾不收拾第190章 再苦一苦功勳,讓他們帶頭交稅!第795章 出王師,伐不臣!第219章 捅破天了,張好古此僚,實乃儒家最第410章 什麼叫人民的軍隊啊?(後仰)!第165章 糧食危機?大明版兩白一黑之戰!第589章 他們如何禍害大清的?就跟禍害大明第291章 不給宗室輸血了,宗室還得上供朝廷第703章 新黨內部有叛徒第825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161章 嚴辦錦衣衛!第433章 沒錢搞大棚?沒關係,可以貸款嘛!第31章 熊廷弼!第379章 周奎當場叛變:狗一樣的東西,你也第863章 崇禎:要朕反思?反思個鬼!第6章 木匠皇帝上套了!第422章 羞憤欲絕,當朝撞死!第686章 太祖,成祖,復活了!第461章 禮樂崩壞,狗皇帝的全力支持!第396章 史無前例的大勝仗!第840章 朱由校病危,張相爺回京第130章 趙老爺家分地嘍!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686章 太祖,成祖,復活了!第642章 連夜潤大明,皇太極的屠刀!第864章 大明暴亂,揭竿而起!第285章 自請廢王,還有這好事兒?第303章 暴富的正興縣,朱由校的大基建計劃第542章 大震撼,天啓封神!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624章 兩百年了,蒙古再現成祖爺的風采!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696章 一個妓女的新生活!第29章 光宗耀祖!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353章 震撼大明,要麼老老實實交代,要麼第124章 永定縣見聞,一邊是血流成河,一邊第491章 打死魏大中,朱由校:活該,打的好第557章 佛祖也得給大明繳稅!第623章 民心在我,四萬蒙古男人齊卸甲!第806章 亂了的東瀛纔是好東瀛!第77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屬,股市震盪第677章 狗皇帝到河南了!第825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789章 銀價雪崩!朱由檢(哭腔):銀子,第740章 打,打到他全軍覆沒爲止!第485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第547章 張好古,自今日起,我與你恩斷義絕第287章 削藩王,一鯨落而萬物生!第548章 公然決裂,朝堂爭鋒!第826章 朕,要封師傅一個王!第606章 潤!潤!潤!大清國的百姓潤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