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建立政務員體系(4k)

朱標忽然開口道:“楊卿方纔講過,想要真正解決胥吏之害,就是讓那潭死水給流動起來。”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這道理朱標當然懂。

“楊卿方纔說要打通胥吏的上進之路,讓胥吏有希望上進。可就算不限制他們參加科舉,以他們其中絕大部分的人實力也考不上新式科舉,時間一長,這潭水不還是死水嗎?”朱標開口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眼下這些讀書人之所以會遊手好閒、酗酒鬧事,不正是因爲他們這批人就是被新式科舉淘汰下來的那批人嗎。

既然如此的話,那麼給他們參加科舉的機會,還是沒有用啊。

不過是一切回到了最初的原點罷了。

在朱標看來,如果朝廷仍舊無法給這些書生提供足夠大的晉升空間的話。

那麼即便是,朝廷採用了楊憲提出的這個方法,發動變法,時間一長,這些書生自覺上進無望之後,恐怕也會選擇和胥吏同流合污。

選調生考試則是各組織各部門向各高校選調品學兼優的大學生向基層工作,與公務員不同的是,選調生是各級領導幹部後備選人和重點培養對象,從中選出優秀分子,逐級補充到各級領導幹部隊伍中去。

但是在楊憲的梳理下,竟然逐漸閉合,甚至有了一絲兩難自解的意思。

原本平靜的中書省頃刻間炸開了鍋。

公選考試,顧名思義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幹部的考試。其招考對象爲符合一定基本條件和專業條件的社會在職人員,對報考人員的政治、學歷、專業、工作經歷等條件要求較高。

“這樣一來,胥吏之害自然迎刃而解。”

士大夫的傲慢,在骨子裡就鄙夷這些只是“粗通文字”的胥吏。

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纔好,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政務員,我們可以給他們設置各種級別,每三年提升一級,每年考覈優秀,則是可以縮減半年時間。每提升一個級別都能夠提高與之對應的俸祿,等到政務員級別提升到頂,便可以考覈升吏爲官。”

同時也讓他們這些胥吏有了歸屬感。

因爲全國上下,如此多的政務員,他們的工資全都由朝廷給,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每一件事都不是小事。

全國舉行的新式科舉,類似後世的公選考試和選調生考試。

將胥吏擡出賤籍。

楊憲要做的是將後世成熟的公務員體系套在如今的大明身上。

一旁的朱元璋仔細聽着楊憲和朱標的對話,越琢磨越覺得這事情辦得妙。

也就只有如今的大明,擁有這樣的財力。

這樣兩種選拔機制並行,不僅僅是讓胥吏這潭死水活起來,整個大明的風氣也會隨之發生重大的變化。

新式科考對於這些讀書人而言,是後世領導口中的大餅,是天上的月亮,欺騙一時可以,可終究無法欺騙一世。

“然後由各地政務員考試院,根據各地各班房衙門,提交的政務員需求,出具政務員考試公告,讓天下讀書人蔘加選拔。其中文化基礎,是所有政務員必須要考的。這種層次的考試,對於這些讀了十多年聖賢書,知農時,曉天倫的讀書人來說,綽綽有餘。”

中書省這些官員,都是讀書人出身,自然不可能看得起胥吏。

畢竟事關大明基業,可馬虎不得。

不愧是朱標,能夠想到這一層。

楊憲接着開口說道:“以後這政務員,可不再是胥吏那樣的賤籍,而是旱澇保收的鐵飯碗。因此自然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我們可以和如今的科舉一般,在各地設置政務員考試。由各省份各自招錄政務員。”

要知道他原本只是想要從楊憲這裡得到如何安置那些書生的法子,沒想到如今順帶着連潛在隱藏的胥吏之害都給解決了。

鬧事的書生與隱患的胥吏,看似兩樣毫不相干的事情。

朱元璋和朱標兩人,在聽完楊憲的話後,整個人愣在了原地。

當朱元璋的一紙詔令傳入中書時。

政務員體系,把原本的這些胥吏納入到官僚體系當中,讓他們吃皇糧,這樣一來,朝廷便是能夠對他們進行直接管理,等於是直接加強了朝廷對基層的掌控力。

而朱標的大腦也在飛速地吸收楊憲所說的話。

楊憲方纔只是指明瞭一條正確的路,其中很多地方講得都很籠統,因此還是有一些細節的地方,需要朱標來慢慢補充。

他想要不高興都難。

如今的新式科舉,就是這種模式,選的是官。

可他還是高興的太早了。

“想要這些傳統的讀書人,通過新式科舉,獲得官職,確實是太難爲他們了。可山不來見我我自去見山。”楊憲微微一笑,接着開口說道。“他們既然做不到靠自己的本事入仕,我們朝廷主動把他們納入到官僚體系當中。”

翌日清晨時分。

“政務員考試題目,自然不用像如今新式科舉這般困難,而是以選拔合適的政務員爲目的。各班房衙門可以按照自己需求,向各自州府政務員考試院事先申請,他們需要何等專業人才,人數又是多少。”

如果是原本的大明,這個政策是不可能推行得了的。

准許天下各郡縣生員入吏籍。

找到了解決辦法的朱元璋,心情不由得大好。

“我們要徹底改變如今的胥吏模式,讓朝廷也給這些胥吏們開一份工資,這些人拿了朝廷的錢,日後甚至還能在朝廷做官,既給了他們約束,也給了他們希望。我將其稱爲政務員體系,以後這些胥吏完全可以改一個全新的名字,便是政務員。爲國家朝廷推行執行政務的人員。”

而楊憲如今要推的政務員考試,就是後世公務員考試。

因此雖然將胥吏打入賤籍有朱元璋的乾綱獨斷,但是朱元璋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地將此政施展下去,自然也少不了這些士大夫的推波助瀾。

洪武朝的胥吏雖然沒有成氣候。

但是洪武朝的整個士大夫集團,仍舊是一股強大到可怕的力量。

胥吏的地位低賤,其實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士大夫的小算盤,“以賤壓良”。官員們在剝削百姓,壓迫百姓,榨取民脂民膏時,胥吏是直面百姓,作爲執行的那個人,這樣胥吏就處在社會官民矛盾的前列,不得不和百姓產生尖銳的衝突,把胥吏的地位壓低:他們是賤,而百姓是良,如此被胥吏欺壓的百姓就有了心裡平衡。

還有就是吏作爲具體的行政辦事人員,在主官昏聵的情況下,就能僭取很多權力,爲了防止他們太胡作非爲,所以特意壓低了他們的政治經濟地位,讓他們終身呆在基層,這樣便不會對權貴階層,也就是士大夫階層產生威脅。

中書省內,所有的文官都在死死地盯着坐在主位的李善長。

這些年來,朝廷推出的各項新政,從賦稅改革、科舉改革.等等舉措,其實意圖已經很明顯。

只是這幫子士大夫的心裡仍舊不願意相信,朝廷的目標會對準他們。

直到這一次,推出的政務員體系。

則是將最後一層遮羞布都給挑沒了。

等於是直接明瞭告訴他們,就是要收走他們這些士大夫手中的權柄。一千多年了。

這天下自文景以降,都是靠士大夫治理天下。

收了士大夫的權柄,你老朱家靠誰來坐這天下啊!

上位啊,上位,你究竟要做什麼啊。

這些改革,改來改去,這最後每一拳不都是錘在你老朱家自己的身上嗎?

這天底下,竟然會有這麼離譜的事情嗎?!

李善長坐在位置上,神情幽暗,晦澀難明。

朱元璋準備對如今的胥吏體制進行改革的消息,很快便是傳遍了整個京城。

官員們私底下都是議論紛紛。

一場官員的私底下聚會。

酒過三巡,徹底打開了話匣子。

其中一名官員率先聊起了話題。

“諸位同僚,你們可是聽說了?陛下聽信了楊憲的話,如今正命太子殿下連同中書省各部籌備政務考試,說是什麼,考試取吏,朝廷給錢。我聽了中書省的同僚講,新的政務員官吏條列,甚至還可以由吏升官!”

“荒謬!”一旁的胖官員臉上寫滿了憤怒,他大聲斥罵道。“這些賤吏爲官,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話。”

“賤吏?胡大人的消息怕是太落後了,難道不知道陛下要把胥吏給擡出賤籍嗎?”身旁另一位官員冷笑道。

“我等務必要力勸皇上,斷然不可如此,否則,天下必將大亂!”

這句話,代表瞭如今絕大多數官員的心聲。

原本科舉改革,雖然同樣是在動搖他們的權利,可畢竟新式科舉,也是科舉,即便不再是用四書五經、八股取仕。

而且新式科舉,招錄的人數畢竟有限。

而這一次,是整個大明的胥吏改革。

範圍之大、人數之多,都是這些士大夫一時間無法接受的。

給了這些胥吏上升通道,等於是變相分走了他們的權利。

官員們爲了維護自身的利益,自然就開始展開行動。

太和殿。

朱元璋一連看了十幾本奏摺了,眉頭越發緊皺。

這些奏摺的內容出奇的一致。

這些官員都是堅決反對吏考,更是反對朝廷把銀子拿出來養這些小吏,說什麼,這些賤吏怎麼可以沐浴天恩,至於升吏爲官,則抨擊得更爲強烈。

有些是站在天下士子的角度,說科舉取士,讀書人寒窗十年苦讀,一舉躍龍門,纔有官做。如今那些胥吏,不用通過科舉考試,也有了當官的機會,這樣做豈不是會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有不要命的勇士,說朱元璋此舉是動搖國本,動搖江山社稷,甚至爲此不惜擡出了前元。

問朱元璋,是否忘記了前元的教訓。

如果是其他人,或許還真就被百官給勸退了。

可洪武大帝,向來就有乾綱獨斷的魄力與決心。

對於清流文官來說,他們最討厭的就是朱元璋這種雄主了。

因爲這樣的君主,不太可能被文官給忽悠、欺騙。

作爲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強勢無人可比。

這大明的百萬大軍,就攥在他老朱手裡。

老朱不是那種猶豫的人,而是執行力超強的那種。

一旦做出了決定,就一定要執行下去。

朝廷百官反對又如何?

朕是皇帝,朕說了算!

老朱後世子孫中,嘉靖雖然權謀天賦點滿,可少了絕對力量的支撐,有時候權謀就會顯得蒼白無力。

中書省。

見朱元璋即便是面對百官的勸諫,依舊我行我素,李善長眼裡滿是失望。

獨夫!

在他看來,朱元璋就是一個獨夫。

“李相,現在我們該怎麼辦?”中書省全體官員,此刻都將目光看向了李善長。

大明開國以來,文官們就沒有如此齊心過。

如今浙東黨,劉伯溫隱退回青田老鄉養豬,宋濂則是重病在家。

羣龍無首。

因此往日裡,浙東與淮西兩黨爭鬥也不復。

按理來說,李善長其實不算是正經通過科舉爬上來的文人。

要知道在前元,他可是科舉落榜的。

如果放在以往,在那些清流眼中,李善長這些淮西出身的文臣,那能算是文官嗎?

那就只是那筆的驕兵悍將罷了。

只是如今,原本的清流領袖劉伯溫、宋濂他們都已經退出了朝廷、

因此現在,李善長就是真正的文官領袖。

面對全體文官的期待,李善長緩緩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我去見陛下,勸陛下收回旨意。”

說完這句話後,李善長便是帶着所有文官的期待,往皇宮走去。

皇宮,太和殿。

朱元璋正在處理政務,很顯然這些日子,臣子們連連上奏反對,讓他的心情也不太好。

這時聽到內侍官的通報,說是韓國公求見。

朱元璋沉吟了一下,即便是知道對方有可能是因爲胥吏改革一事前來,可他還是選擇了接見。

“臣李善長,拜見陛下。”李善長走進大殿,看着朱元璋行禮道。

第350章 四個女人一臺戲(4k)第12章 成天平地第136章 無垢琉璃珠204.第203章 蒸汽機的原理第321章 咱想念劉先生了(4k)第356章 做醫生能救大明(4k)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第149章 懷疑人生沈萬三第97章 我希望在那一天,別人也會把我當成是291.第288章 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第8章 製鹽大業第371章 我怎麼從來沒有聽過有這麼一尊菩薩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197.第197章 救贖之道就在世界地圖之中(4k第309章 狗鏈(4k)第80章 可堪國師第112章 朕有降龍之力?!第23章 天字第一號勳貴295.第291章 權責統一(4k)272.第270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47章 心裡苦的人160.第160章 破府抄家第139章 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第73章 說話!198.第198章 父與子(4k)第311章 東瀛與高麗(4k)198.第198章 父與子(4k)第371章 我怎麼從來沒有聽過有這麼一尊菩薩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161.第161章 大明第一份報紙!第131章 洪武五年春183.第183章 不想學趙匡胤,更不做劉邦(4k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220.第219章 所謂倭亂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第96章 拉着當朝二品下工地做苦力第141章 現代科學實驗151.第151章 天價代理費第379章 聰明人有時候要是笨起來,比誰都蠢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第133章 意外驚喜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第309章 狗鏈(4k)第46章 上京,賣菜!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第2章 文明科技系統第23章 天字第一號勳貴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第364章 航海王(4k)第322章 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4k)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56章 古董羹164.第164章 神蹟282.第279章 日本求和(4k)第333章 島是寶島,但需要清清藤壺(4k)第12章 成天平地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第373章 等水開166.第166章 草原第96章 拉着當朝二品下工地做苦力第102章 你是好人第378章 洪武步槍從來就不是什麼這世上最大的殺器第52章 韭菜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第82章 不敢貪 不能貪 不願貪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第68章 你懂什麼叫墨菲定律嗎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160.第160章 破府抄家第96章 拉着當朝二品下工地做苦力第37章 徐達買衣171.第171章 冰棍治病第56章 古董羹249.第247章 超越諡文正的誘惑277.第275章 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第332章 義務兵與志願兵(4k)第352章第394章 沒有朱元璋的時代,只有時代的朱元璋(大結局)第340章 天意自古高難問(4k)第63章 失利!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240.第238章 大明軍神倒了227.第226章 少女第一次仰望星空236.第234章 少女當家172.第172章 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第76章 下面沒有了第87章 這個人究竟是誰?第55章 四則運算第322章 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4k)第340章 天意自古高難問(4k)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來了?第79章 我對錢沒什麼興趣
第350章 四個女人一臺戲(4k)第12章 成天平地第136章 無垢琉璃珠204.第203章 蒸汽機的原理第321章 咱想念劉先生了(4k)第356章 做醫生能救大明(4k)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第149章 懷疑人生沈萬三第97章 我希望在那一天,別人也會把我當成是291.第288章 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第8章 製鹽大業第371章 我怎麼從來沒有聽過有這麼一尊菩薩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197.第197章 救贖之道就在世界地圖之中(4k第309章 狗鏈(4k)第80章 可堪國師第112章 朕有降龍之力?!第23章 天字第一號勳貴295.第291章 權責統一(4k)272.第270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47章 心裡苦的人160.第160章 破府抄家第139章 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第73章 說話!198.第198章 父與子(4k)第311章 東瀛與高麗(4k)198.第198章 父與子(4k)第371章 我怎麼從來沒有聽過有這麼一尊菩薩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161.第161章 大明第一份報紙!第131章 洪武五年春183.第183章 不想學趙匡胤,更不做劉邦(4k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220.第219章 所謂倭亂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第96章 拉着當朝二品下工地做苦力第141章 現代科學實驗151.第151章 天價代理費第379章 聰明人有時候要是笨起來,比誰都蠢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第133章 意外驚喜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第309章 狗鏈(4k)第46章 上京,賣菜!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第2章 文明科技系統第23章 天字第一號勳貴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第364章 航海王(4k)第322章 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4k)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56章 古董羹164.第164章 神蹟282.第279章 日本求和(4k)第333章 島是寶島,但需要清清藤壺(4k)第12章 成天平地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第373章 等水開166.第166章 草原第96章 拉着當朝二品下工地做苦力第102章 你是好人第378章 洪武步槍從來就不是什麼這世上最大的殺器第52章 韭菜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第82章 不敢貪 不能貪 不願貪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第68章 你懂什麼叫墨菲定律嗎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160.第160章 破府抄家第96章 拉着當朝二品下工地做苦力第37章 徐達買衣171.第171章 冰棍治病第56章 古董羹249.第247章 超越諡文正的誘惑277.第275章 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第332章 義務兵與志願兵(4k)第352章第394章 沒有朱元璋的時代,只有時代的朱元璋(大結局)第340章 天意自古高難問(4k)第63章 失利!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240.第238章 大明軍神倒了227.第226章 少女第一次仰望星空236.第234章 少女當家172.第172章 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第76章 下面沒有了第87章 這個人究竟是誰?第55章 四則運算第322章 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4k)第340章 天意自古高難問(4k)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來了?第79章 我對錢沒什麼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