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義務兵與志願兵(4k)

當年,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奇功偉績。

靠着魏武卒,吳起不僅攻下函谷關,還奪取了秦國黃河西岸的五百多裡土地,將秦國壓縮到了華山以西的狹長地帶。

其中陰晉之戰,就是那場最爲著名的以五萬大破五十萬的戰役。

只是正如之前所說的一樣,魏武卒的選拔極其嚴苛。

士兵身上必須能披上三重甲(就是重甲的別稱),手執長戟,腰懸鐵利劍,後負犀面大櫓,50弩矢和強弩,同時攜帶三天軍糧,半天內能連續急行軍一百里的士兵,纔有資格成爲武卒。

先不提要選拔出符合這些要求的人有多難。

同時魏武卒成本也太高了,國力、物力損失巨大,元氣大傷,尤其是精銳的魏武卒的損失,是短期難以恢復的。

魏武卒選拔要求高,訓練、裝備的成本非常昂貴,維護成本也很高,強盛時期的魏國還是可以負擔的,當然更重要的是,形成戰鬥力的魏武卒真正的靈魂是那些富有戰鬥經驗的老兵,他們豐富的戰鬥經驗和作戰技巧是十分寶貴的財富,無法通過硬性彌補。

訓練、培養的週期很長。

導致魏武卒的神話無法被重現。

而到了宋朝,就又走了另一個極端。

開國之初,宋朝募兵還算有些門坎。

可沒過多久,宋朝統治者之中的一些大聰明,自認爲發現了一個絕妙策略。

那就是每到災年的時候,就把所有青壯力全部都招募爲兵。

統治者認爲,這樣一來,災民裡就只剩下老弱了,就不可能揭竿反抗。

至此以後,災年招募流民和饑民當兵,成爲了宋朝一項傳統國策。用來專門防止災年爆發農民起義的對策。

此外,健壯的罪犯也刺配當兵,特別是充當廂兵。在兵源枯竭的情況下,統治者也往往強行抓夫,給民間造成很大的騷擾和痛苦。

正是這種騷操作,導致慫宋士兵數量雖然多,可戰鬥力卻低的一塌糊塗。

別說周圍各種環伺的強大外敵了,就連國內的農民起義軍、純純草臺班子拉起來的部隊的戰鬥力都不如。

楊憲知道募兵制的演變,自然也知道朱標在擔心什麼。

楊憲看着朱標開口笑道:“我們採用的既不是府兵制,也不是衛所世兵制,更不是單純的募兵制。”

“咱們大明接下來要走的是一條全新的兵役制度,是義務兵役制與志願兵役制相結合的全新的新型兵役制。”

對於朱標來說,又是兩個全新的名詞。

“義務兵役制?志願兵役制?”朱標開口問道。

楊憲點了點頭,開口道:“咱們朝廷可以規定,但凡是大明在籍的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都要義務強制去大營裡接受爲期1到2年的軍事訓練,這便是視爲義務兵,義務兵朝廷照發兵餉,可以按照當年大明百姓平均收入發放。”

“這樣一來,即便是日後真的有一天出現兵源不足的情況,臨時招募,那樣招募到的兵,也比直接去地裡招募農夫要強得多,畢竟所有成年的大明子民都接受過軍事訓練。”

對於楊憲總能想出別人想不出的事情這一點,朱標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所有成年大明男子需得義務服兵役,這舉措,在朱標看來完全是劃時代的。

楊憲接着開口道:“在這些義務兵中,對那些平時表現優異、訓練有素的,朝廷方面便可以直接對其拋出橄欖枝,讓其留隊,將其變爲職業軍人。當然這種選擇是雙向的,可以讓其自由選擇留在軍中,還是回到鄉里。”

朱標一邊聽着楊憲的話,一邊在心裡默算着。

現在大明,在籍人口有六千多萬,只算男丁的話,也有三千餘萬!

當真按照楊憲的這個說法,以年齡劃定一道坎的話,義務兵,也就是預備役的數量將常年能夠達到一千萬以上。

而且這一千萬義務兵,全都是可戰之兵!

別小看那短短一到兩年的訓練時間。

楊憲的話還沒有說完,讓朱標更加震驚的還在後頭。

楊憲接續開口道:“有了義務兵的基礎,要不了十年,各個地方都會有大把退伍的義務兵。到時候,可以讓縣衙將這些登錄在冊,組織起一個相對鬆散的民兵組織。其目的是爲了讓他們不至於離開軍營時間太久,而將軍營裡那一套東西徹底丟了。讓縣裡一年組織訓練一次即可,訓練的時候,衙門也可以對這些民兵發放一些補貼。”

“這樣一來,如果萬一哪一天,大明真到了危急存亡之際,需要大量士兵。在退役後,無論之後他是成了廚子,還是酒樓小廝,抑或是商人各行各業,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老兵。”

“如有戰事,這些都是招之即用的老兵!”

對於楊憲提的這一套新的兵役制度,朱標是徹底服了。

朱標都不敢想象大明一旦如此變法之後,將會發生何等翻天覆地的變化!

至此大明新的兵役制度的骨架是已經定下來了,剩下的便是往裡填充血肉。

其中有很多可以講的。

朱標怕自己一下子記不住這麼多,不知不覺間已經開始拿了紙幣在一旁記錄,生怕漏了什麼。

比如提高職業軍人的待遇,如果說義務兵的軍餉只需要和大明百姓平均收入持平就行的話,那麼留隊的職業軍人,待遇就還要往上拉一截。

除了錢之外,榮譽這些精神方面的東西,同樣不能少。

要向社會灌輸,一人從軍,全家光榮的思想。

可以要求當地衙署向那些職業軍人家庭發放嘉獎狀,同時稍微給一些物資獎勵。

當然以往那種讓罪犯充軍的刑法,自然是要取消了,古代軍人形象低下,這點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在楊憲看來,就讓這些罪犯在牢裡打螺絲就行了。

他們配當軍人嗎?!

然後就是給軍人設置一條可以看到的逐步晉升的路徑。

畢竟誰也不願意一輩子只做一個大頭兵。

等到楊憲說完的時候。

天色都已經暗了下來。

朱標只能在神候府留宿。

晚膳的時候。

朱標和楊憲探討起了此次小琉球虐殺漁民的事件。

楊憲講的很簡單,軍隊改革肯定不是一時間可以完全落實的,可那些等待正義的漁民們不能再等了。

大明決不能讓自己的子民心寒。

無論是任何時刻。

在楊憲看來,這一次是壯大大明民族凝聚力的最佳時刻。

對小琉球島的這一戰,不僅要打,而且還要打得漂亮!不僅打得漂亮,更要進行大肆宣傳。

讓整個大明的百姓,讓大明周邊的那些小國們都看看,隨意得罪大明的下場將會是什麼!

“領軍帶隊的將領,殿下其實可以考慮一下年輕人。小琉球不過是彈丸之地,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難度,完全可以給年輕人一些歷練,比如中山王的世子徐允恭,他跟在中山王身邊這麼多年,大大小小的戰役也參加過不少,也是時候拉出來試一下成色了。”

楊憲看着朱標,開口笑道:“總不能每次打仗,都要指望那一幫子淮西老弟兄嗎。”

軍事學院那邊想要見成效,也得需要時間積累。

如今想要應急的話,最快的辦法自然就是像楊憲講的這種多用年輕將領。

翌日清晨。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天還未亮,朱標便是帶着下屬出城坐車回京。

在列車上,朱標又仔細回想了一下楊憲昨日說的那些話。

如今軍隊改革變法,這個法該怎麼變,朱標已然大致找到了方向,雖然具體細節尚待考究,但是這種事情,最難的其實就是確立方向,至於那些細枝末節的事情,那是中書省那些大臣們需要考慮的事情。

還就就是正像楊憲所說的,出兵小琉球島刻不容緩。

不能寒了大明子民的心。

回京後,朱標馬不停蹄,直接進宮。

這時朱元璋剛下朝,換了一身素服正準備用飯。

只不過喝的不再是馬皇后熬的粥。

因爲馬皇后仍舊和朱元璋生氣,打冷戰。

駙馬都尉歐陽倫被賜死後,安慶公主竟然選擇上吊自殺。

要不是宮女發現的及時,這才救回一條命來,如果沒有那名宮女的話,這後果不堪設想。

可咱老朱在聽到這個消息後,非但沒有絲毫表現出對自己女兒的關心,反而是大怒道:“讓她死,讓她死去!她願意給那個王八羔子殉葬,咱絕不認她這個女兒。”

這話落到馬皇后耳裡,認爲朱元璋這話就根本不是一個父親能夠說得出口的話。

馬皇后希望朱元璋不僅做好一個好皇帝,同時也好做好一個好父親。

在這一點上,夫妻倆產生了衝突。

朱元璋當然也想當一個好皇帝,可當好皇帝和好父親相沖突的話,那麼他將會毫不猶豫捨棄後者。

這麼多子女,如果說感受父愛最深的,那也就只有太子朱標了。

這也是爲什麼後世會有這麼一種說法,朱元璋在他其他子女面前是皇帝,在朱標面前是父親。

朱標看着朱元璋獨自一人坐在桌子前小口地喝粥,看着自己父親一臉憔悴地樣子,就知道父母之間的冷戰還沒有結束。

“父皇。”朱標腳步匆匆走到朱元璋身前,行了一個禮。

朱元璋擡起頭看了朱標一眼,嘴角微微揚起,露出笑容:“一大早就從揚州趕回來了吧,早飯還沒吃吧,坐下來一塊吃點,有什麼要說的,邊吃邊說就得了。”

不等朱標開口,朱元璋便是示意內侍官給朱標也拿來了一副碗筷。

“兒臣領命。”

父子兩人坐在桌前。

整個大明權力最大的兩個人,難得享受一段安靜的親子時光。

飯後,朱標放下手中的碗筷。

開始向朱元璋稟報此次揚州的所得。

朱元璋越聽眉頭皺得越緊,要知道畢竟衛所制是他和劉伯溫一手創立的,而且還是他一直以來引以爲傲的制度。

可即便如此,在朱元璋聽完朱標的表述後,認清了衛所制度的缺點。

在他看來只要是爲大明百姓好,爲大明好,什麼都可以改。

就算是他自己親手製定的國策,也沒有例外。

朱元璋沉默了半晌,開口道:“老大,你先和兵部以及大都督府大致擬一個章程出來,這件事我會讓保兒幫你的。”

無論是哪朝哪代,凡是關於軍中的變法,都是絕對的國之大事。

慎重一些沒有錯。

而改革第一步,就是大都督府的改制,自然需要如今身爲大都督李文忠的鼎力支持。

“父皇,還有就是小琉球島,楊卿的意思和我們一樣,就是一個字,打!”

“而且要打的漂亮,楊卿說,通過這一戰能夠讓整個大明的百姓變得更加有凝聚力,讓大明的所有子民因爲自己的這個身份而自豪,讓他們知道無論他們身處何處,身後都有咱們這麼一個強大的國家在挺着他。”朱標開口道。

“說得好!”朱元璋眼睛一亮,大聲讚道。

接着朱標又是將楊憲提出讓年輕將領試煉的建議。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後,直接開口道:“準了!你這就讓人下旨,讓徐達的兒子和保兒的兒子一起去吧!”

“是,父皇!”朱標領命下去。

京城,中山王府。

在成了中山王世子之後,徐允恭並沒有變得更加快樂,反而變得有些玉玉。

彷彿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目標。

因爲他更加嚮往的是軍旅生活,他想要的是和自己的父親一樣,靠自己的雙手去立下不世之功,封侯封爵。

而不是靠着父輩的蒙蔭。

事實上,徐允恭完全不用那麼努力,他以後是鐵定繼承他父親徐達的爵位的。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可他卻完全提不起勁。

這些日子,徐達去邊境巡視去了。

徐允恭這次沒有跟去,留在王府,他都快閒出毛病來了。

很多武人就有這個毛病,完全閒不住。

他不知道的事,就在這時,一封旨意正在往中山王府而來。

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第67章 血戰第86章 小區建設第12章 成天平地242.第240章 失態的朱元璋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224.第223章 燒鵝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第146章 首富進揚州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252.第250章 貴賓服務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第113章 好好幹,未來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201.請病假一天第131章 洪武五年春第322章 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4k)220.第219章 所謂倭亂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290.第287章 向儒家開炮(4k)279.第277章 黃桃罐頭(4k)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第81章 達摩克斯之劍290.第287章 向儒家開炮(4k)第143章 沈家姐弟第319章 你什麼檔次,跟我吃一樣的菜餚?!157.第157章 壽宴第68章 你懂什麼叫墨菲定律嗎第32章 羊毛加工作坊第323章 等船來,等花開(4k)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88章 欺君罔上?第10章 驕兵悍將第378章 洪武步槍從來就不是什麼這世上最大的殺器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第311章 東瀛與高麗(4k)第389章 教教他什麼叫天理倫常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93章 仿範公法295.第291章 權責統一(4k)267.第265章 論情報的重要性第134章 上山下鄉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第352章第334章 裁撤老兵(4k)第1章 開局一隻雞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258.第256章 究竟誰在爲百姓做事第149章 懷疑人生沈萬三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第121章 沉默,沉默,還是沉默第394章 沒有朱元璋的時代,只有時代的朱元璋(大結局)第55章 四則運算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198.第198章 父與子(4k)第63章 失利!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13章 奇貨可居185.第185章 韃子們,時代變了(4k)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277.第275章 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276.第274章 大明第一期專利侵權案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第53章 第一場雪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第55章 四則運算第98章 賑災的兩道生命線265.第263章 鄉村振興計劃295.第291章 權責統一(4k)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111章 二皇子殿下,你再想想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第379章 聰明人有時候要是笨起來,比誰都蠢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227.第226章 少女第一次仰望星空第379章 聰明人有時候要是笨起來,比誰都蠢第24章 秋收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234.第232章 整個日本都爲之瘋狂!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第321章 咱想念劉先生了(4k)第382章 臣不想找死,臣只想進諫295.第291章 權責統一(4k)241.第239章 滿載而歸!第20章 第一次見面第369章 討萬國檄文
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第67章 血戰第86章 小區建設第12章 成天平地242.第240章 失態的朱元璋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224.第223章 燒鵝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第146章 首富進揚州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252.第250章 貴賓服務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第113章 好好幹,未來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201.請病假一天第131章 洪武五年春第322章 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4k)220.第219章 所謂倭亂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290.第287章 向儒家開炮(4k)279.第277章 黃桃罐頭(4k)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第81章 達摩克斯之劍290.第287章 向儒家開炮(4k)第143章 沈家姐弟第319章 你什麼檔次,跟我吃一樣的菜餚?!157.第157章 壽宴第68章 你懂什麼叫墨菲定律嗎第32章 羊毛加工作坊第323章 等船來,等花開(4k)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88章 欺君罔上?第10章 驕兵悍將第378章 洪武步槍從來就不是什麼這世上最大的殺器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第311章 東瀛與高麗(4k)第389章 教教他什麼叫天理倫常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93章 仿範公法295.第291章 權責統一(4k)267.第265章 論情報的重要性第134章 上山下鄉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第352章第334章 裁撤老兵(4k)第1章 開局一隻雞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258.第256章 究竟誰在爲百姓做事第149章 懷疑人生沈萬三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第121章 沉默,沉默,還是沉默第394章 沒有朱元璋的時代,只有時代的朱元璋(大結局)第55章 四則運算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198.第198章 父與子(4k)第63章 失利!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13章 奇貨可居185.第185章 韃子們,時代變了(4k)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277.第275章 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276.第274章 大明第一期專利侵權案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第53章 第一場雪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第55章 四則運算第98章 賑災的兩道生命線265.第263章 鄉村振興計劃295.第291章 權責統一(4k)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111章 二皇子殿下,你再想想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第379章 聰明人有時候要是笨起來,比誰都蠢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227.第226章 少女第一次仰望星空第379章 聰明人有時候要是笨起來,比誰都蠢第24章 秋收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234.第232章 整個日本都爲之瘋狂!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第321章 咱想念劉先生了(4k)第382章 臣不想找死,臣只想進諫295.第291章 權責統一(4k)241.第239章 滿載而歸!第20章 第一次見面第369章 討萬國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