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仿範公法

第93章 仿範公法

沒過幾天,李善長憂心的事,終於落地了。

壞消息是,他一開始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太子殿下果然事先知道海外稻種無法繁育的事情,而且找到了新的救災方法。

好消息是,他認爲這個方法是天方夜譚,一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農作物,說是可以當做主糧,而且張口就是畝產幾千斤?

換誰也不信。

李善長在心裡輕嘆一聲,終於可以睡一個好覺了。

人的本性就是這樣,比起已知的問題,更加害怕未知。

因爲未知,代表着不知道解決方法,不知道事情有多嚴重,因爲無法掌握情況而產生恐懼感。

之前的李善長就處於這樣的狀態。

這些日子,他一直在憂心這件事,幾乎沒有睡上一天安穩覺。

而對於拔掉已經種下的稻苗,改種土豆一事,李善長只能是在心裡罵一句。

“楊憲,誤我大明啊!!!”

朱家父子,他自然是不敢罵的,只能是將矛頭對準了推行土豆種植的楊憲。

事實上,不僅是李善長。

在胡惟庸刻意煽風點火下,大部分官員都是這個態度。

對於沒有真正見識過土豆、吃過土豆的他們來說,楊憲的所作所爲,讓原本幾府之地的水稻也沒了。本來靠着這些水稻豐收,即便不能完全解決此次災情,可起碼能夠少死很多人。

另一邊。

揚州府衙。

因爲救災一事,這些日子,朱標沒少往這邊跑。

有時候,甚至還會直接住在這邊。

“楊卿你的意思是提前收留那些難民?”朱標開口問道。

楊憲點了點頭,開口道:“眼下災情還未徹底爆發,可以提前引導三晉之地的一部分百姓來南邊。這樣一來,可以緩解壓力,到時候災情徹底爆發開來那一波不至於壓力太大,超出當地衙門可承受範圍。”

朱標點了點頭,這個道理他懂,就和泄洪一樣。

只是,來南邊,來哪裡呢?

哪個城市可以容納這麼多百姓?

朱標開口問出了自己的疑問。

楊憲笑道:“我說的不是別的地方,就是揚州。太子殿下只需要讓人告訴他們,南邊有一個城市可以給他們吃飽飯,穿好衣,有地住就行。而他們要做的就是工作,一天工作五個時辰,換取足夠的糧食,我想他們沒理由拒絕。”

“朝廷這邊需要做的,就是派人將他們分批運到揚州來。”

楊憲提出這個方案的時間節點剛剛好,雖然旱災已經註定了三晉之地這些百姓們今年顆粒無收,可這個時候還未到秋收時節,家裡存糧還夠吃幾天。

這個時候的三晉百姓,心裡無疑是絕望的,只能眼睜睜看着家裡米缸裡的米不斷見底,而無能爲力。

楊憲這個方案一出,對他們來說就是一道劃破黑暗的曙光。

而這些百姓這時嚴格意義來說,還不是真正的災民。

不會像災民那樣,處於秩序崩塌的狀態。

朱標遲疑了一下,最後點了點頭,開口道:“好,就按楊卿的辦法來。如果到時候治安方面出現問題,我會讓父皇直接從京城調兵。”

楊憲開口笑道:“揚州府轄下三個營,近五千兵馬,治安問題太子殿下完全不用擔心。”

朱標能不擔心嗎,揚州離京城這麼近,萬一出現什麼意外,誰也擔待不起。

如果這個提議不是楊憲提的,朱標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答應的。

“楊卿這是要效仿宋範公的以工代賑之法嗎?”朱標開口道。 宋仁宗在位時,范仲淹當時在杭州做最高行政長官。

恰逢那年,江浙地區因天災饑荒,百姓餓死者、流民無數。

范仲淹採取的措施之中,其中有一條關鍵舉措便是大興土木,以工代賑。

范仲淹勸說寺院趁勞動力成本低,興修寺院,自己也大修各種官府衙門建築,爲流民提供工作崗位。

按照史文記載,

“貿易飲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於公私者,日無慮數萬人。”

以工代賑之法,按現代人來看自然是哪哪都好。

可這在古代卻並不好實施。

這也是爲什麼古代各朝各代,幾乎沒人用這一政策的原因。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我國古代是農業社會。

對於大部分老百姓來說,他們的工作就是種地。

災荒之年,大旱一場,土地皸裂,種啥啥不活。

本身就是沒有足夠的糧食,讓百姓們做工並不能產生更多糧食,所以還是要大量撥下救災糧。

相比於單純讓百姓們苟活,一些米湯,甚至麩糠就夠了。

而以工代賑,既然要讓這些災民們幹活,起碼得讓他們吃飽有力氣。

因此以工代賑,朝廷這邊反而要投入更多的救災糧。

這與朝廷賑災的根本目的,相背離。

對於朝廷來說,只需要不產生大量流民,引起地方暴亂就行。

這時就有人會問了,以工代賑,勞動力多低廉啊。

范仲淹就是這麼想的,可是你看看他的那些“工”,全都是像修葺寺廟和衙門建築一類事情。

沒辦法產生很大的收益。

還是那句話,農業社會,並沒有那麼多的“工”,或者說有價值的工種可以提供。

范仲淹的行爲,毫無意外引來了監察官員的彈劾。

彈劾奏章裡講,范仲淹不想着如何救災,反而大興土木工程,損耗民力。

正是因爲知道這些,朱標纔對楊憲的做法表示擔憂。

只是他的擔憂對於楊憲來說完全是多餘的,因爲揚州大開發本身就需要大量的人,趁着這個時候勞動力低廉,不僅可以省下一大筆錢,同時還能順帶把功績點給賺了。

“揚州這邊真的需要這麼人嗎?”朱標開口問道。

楊憲笑道:“我還怕人不夠呢。”

各個小區建築工地需要人,各個工廠需要人,最後實在不行,還可以修路。

那條計劃中的京揚公路,也差不多是時候可以動工了。

楊憲一邊說,朱標在一旁聽着,越聽越震驚。

“太子殿下放心就是了,到時候如果真的實在容納不了,還能把這些百姓送往各地的羊毛加工廠,提早爲今年的冬天做準備。”楊憲開口道。

(本章完)

287.第284章 真是妙啊!李相!(4k)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240.第238章 大明軍神倒了295.第291章 權責統一(4k)第149章 懷疑人生沈萬三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第369章 討萬國檄文第369章 討萬國檄文第382章 臣不想找死,臣只想進諫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170.第170章 舔一舔第112章 朕有降龍之力?!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第386章 潘多拉的魔盒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241.第239章 滿載而歸!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第373章 等水開第128章 稅制改革!(第三更)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67章 血戰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第115章 這可是免死鐵劵啊!153.第153章 會淹死人的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第63章 失利!第324章 真正的勇敢(4k)258.第256章 究竟誰在爲百姓做事274.第272章 倭人治倭第54章 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進了第46章 上京,賣菜!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第8章 製鹽大業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第34章 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有衣服穿192.第192章 斬草除根(4k)第112章 朕有降龍之力?!第375章 史書上不好寫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第108章 科舉改革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第112章 朕有降龍之力?!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第319章 你什麼檔次,跟我吃一樣的菜餚?!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265.第263章 鄉村振興計劃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237.第235章 十八路“諸侯”第52章 韭菜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第20章 第一次見面第76章 下面沒有了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第381章 新的權力中心241.第239章 滿載而歸!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193.第193章 子子孫孫無窮盡也(4k)第341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4k)第18章 還有比用銀子換功績點更便宜的事情?193.第193章 子子孫孫無窮盡也(4k)275.第273章 禮物第19章 外地來的土包子第126章 大明榜樣175.第175章 勳貴們的掙扎第76章 下面沒有了第40章 京城紙貴第144章 給大明首富的一點點震撼第140章 窮病第62章 大明之幸209.第208章 莫名就被大儒記恨上了第13章 奇貨可居第360章 並非“仁君”(4k)第67章 血戰第38章 醉話成真,無煙竈293.身體不適,再請一天假259.第257章 耀眼的太陽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94章 災民還算人嗎?第43章 應對盜版的三倆計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第100章 這是什麼神仙日子?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第36章 民風第328章 你有免死鐵券,好,那我就殺你兩次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無法注意到低到土裡的174.第174章 加封太傅第101章 幹得好啊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182.第182章 欺天了(4k)第38章 醉話成真,無煙竈
287.第284章 真是妙啊!李相!(4k)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240.第238章 大明軍神倒了295.第291章 權責統一(4k)第149章 懷疑人生沈萬三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第369章 討萬國檄文第369章 討萬國檄文第382章 臣不想找死,臣只想進諫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170.第170章 舔一舔第112章 朕有降龍之力?!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第386章 潘多拉的魔盒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241.第239章 滿載而歸!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第373章 等水開第128章 稅制改革!(第三更)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67章 血戰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第115章 這可是免死鐵劵啊!153.第153章 會淹死人的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第63章 失利!第324章 真正的勇敢(4k)258.第256章 究竟誰在爲百姓做事274.第272章 倭人治倭第54章 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進了第46章 上京,賣菜!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第8章 製鹽大業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第34章 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有衣服穿192.第192章 斬草除根(4k)第112章 朕有降龍之力?!第375章 史書上不好寫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第108章 科舉改革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第112章 朕有降龍之力?!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第319章 你什麼檔次,跟我吃一樣的菜餚?!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265.第263章 鄉村振興計劃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237.第235章 十八路“諸侯”第52章 韭菜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第20章 第一次見面第76章 下面沒有了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第381章 新的權力中心241.第239章 滿載而歸!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193.第193章 子子孫孫無窮盡也(4k)第341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4k)第18章 還有比用銀子換功績點更便宜的事情?193.第193章 子子孫孫無窮盡也(4k)275.第273章 禮物第19章 外地來的土包子第126章 大明榜樣175.第175章 勳貴們的掙扎第76章 下面沒有了第40章 京城紙貴第144章 給大明首富的一點點震撼第140章 窮病第62章 大明之幸209.第208章 莫名就被大儒記恨上了第13章 奇貨可居第360章 並非“仁君”(4k)第67章 血戰第38章 醉話成真,無煙竈293.身體不適,再請一天假259.第257章 耀眼的太陽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94章 災民還算人嗎?第43章 應對盜版的三倆計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第100章 這是什麼神仙日子?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第36章 民風第328章 你有免死鐵券,好,那我就殺你兩次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無法注意到低到土裡的174.第174章 加封太傅第101章 幹得好啊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182.第182章 欺天了(4k)第38章 醉話成真,無煙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