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

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

“那依楊卿看,該如何安排宗室問題,才更爲妥當。”朱標開口問道。

楊憲伸手指向大殿那些大米,開口道:“如皇上、殿下所見,七八代之後,宗室人口便會達到一個相當驚人的地步。”

“皇上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只是不全面而已,臣以爲,奉國中尉之後,也僅有嫡長子能夠繼承爵位,其餘諸子,朝廷將不再負責供養。這些宗室子弟,得由他們自己找尋出路。”

聽了楊憲的話後,朱元璋臉色立馬變得複雜起來,來回不停踱着步,顯然還是有些遊移不定。

楊憲看着朱元璋,只能繼續曉之以理,道:“皇上,臣曾聽聞過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爲了讓宗室制度能夠良性運行下去,爲了能夠照顧到更多的皇室宗親。”

“臣私以爲,皇室不能再只發俸祿,而不幹事了。這樣下去對宗室子弟來說,也絕不是好事情!”

“光給他們發放俸祿,只會滋養出他們惰性。您想想,這些宗室子弟生來就含着金湯匙,領着鉅額的俸祿,什麼都不用幹。換位思考一下,到時候又有多少人還會努力奮進。”

楊憲的對策,簡單來說,就是不能讓這些皇室宗親們閒着沒事做。

即便是皇子皇孫,也要幹活。

不幹活,就沒有俸祿。

這一次,朱元璋終於把話聽進去了。

因爲楊憲是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尤其是那一句“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更是在朱元璋耳邊振聾發聵。

朱元璋是不想讓自己的子孫後代過得苦,可同樣不想讓他們變成一個什麼都不會,只知道吃朝廷祿米的豬。

望子成龍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所有爲人父母的共同心願。

朱元璋也不例外。

可確實如楊憲所說,如今這個宗室制度要是不改的話,到時候不知道會多出多少個只知道混吃等死的不肖子孫來。

楊憲見話題烘托到這,差不多了,話鋒一轉,帶回到他想要說的正題上來。

楊憲開口說道:“因此陛下提出分封諸王一事,我是第一個贊同的,只不過微臣建議,諸王的封地均應設在現如今的大明版圖之外。”

“咱大明的龍子龍孫們不應該只是爲國戍邊,而是應該爲大明開疆拓土。”

既然在朱元璋分封諸王這件事上,已經無法改變,那麼楊憲要做的就是將這件事引到好的方向上去。

這些日子,楊憲一直在考慮這件事情。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有時候壞事反而能變成好事,萬惡的分封制度同樣能夠變成擴大華夏民族在整個世界話語權的最有效手段。

楊憲想要達到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朱元璋通過對皇子們的分封,去搶佔更多的地盤。

到最後只要華夏民族將全世界都佔領下來,哪怕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地區最後脫離了中央統治,可最起碼這些地區形成的也是華夏民族爲主體的國家。

這樣總比原時空,讓那些西方人佔據那些地盤,並且掌握世界的話語權要更好。

後期如何管理,那是後期的事情。

楊憲現在考慮的,只是儘可能多的搶佔地盤。

朱元璋眼神閃爍,顯然已經意動了,如今差的只是最後的臨門一腳。

楊憲抓準時機從懷中拿出一個卷軸,然後在朱元璋和朱標好奇的目光中,將其緩緩攤開。

而則一動作,就將會是絕殺。

“這,這是?!”

隨着那幅卷軸緩緩展開,朱元璋和朱標二人臉上都是露出無比震驚的神情,目光則是再也無法從上面移開。

片刻後。

朱標率先開口問道:“楊卿,你這上面畫的可是地圖?”

因爲他在上面看到了大明的字樣,雖然這幅地圖畫的很粗糙。

朱元璋也跟着轉頭看着楊憲。

楊憲點了點頭,回道:“沒錯,這便是如今這整個世界的地圖。”

“你說這個是全世界的地圖,我們大明只佔據了其中這麼一小塊的地盤嗎?”朱元璋不可置信道。

可地圖上,大明周邊的國家都在,東北高麗、東南的東瀛,南部的錫蘭、爪哇.

這些顯得這份地圖又是無比的真實。

可偏偏這張地圖上,絕大多數的地方,朱元璋和朱標連聽都沒有聽過。

比如美洲、歐洲、非洲.

這些地方又是哪裡?

朱元璋和朱標二人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朱標嚥了一下口水,開口道:“楊卿,不是我不願意相信你。只是伱的這張世界地圖,實在是太震撼了。我能否問一下,這張地圖,你是從何而來的。”

對此楊憲也早已準備好說辭了。

只見他面色不改道:“不知皇上和殿下,可否還記得土豆這些作物來自哪裡?”

“楊卿之前說過是海外。”朱標開口回道。

楊憲點了點頭,接着開口道:“事實上,我在誠意伯之前,在我小時候還有一個老師。那個老師正是來自海外的西夷人,他叫做麥哲倫,他是一名航海家。”

“這幅世界地圖的初稿,正是經過他半輩子的航海經歷所繪製,然後再經過我的改良。當時,他還曾經留給我一本航海日誌,那本日誌裡記錄着他周遊世界各地見聞知識。我現在的很多知識,就是來自我老師的那本日誌。”

聽了楊憲的話,無論是朱元璋還是朱標,都是大大吃驚。

他們沒想到自己還僅僅將目光盯着中原這塊地時,竟然就有西夷人將目光放眼九洲了。

楊憲將朱元璋他們的表情看在眼裡,接着開口道:“西夷人很早之前便開始航海,開始到處侵佔領地,他們劃分整個世界,甚至開始爲他們發現的大陸命名!”

楊憲說着伸手指着大明那一塊,畫了一圈,開口道:“就好像咱們大明所處的這片土地,就被他們命名爲亞洲。”

“什麼?!”

聽了楊憲的話,朱元璋勃然大怒,道:“這些夷人安敢如此!”

要知道朱元璋骨子裡是有着強烈的大漢民族主義。

在朱元璋的意識中,始終都有一股天朝上國的優越感。

這一點從明朝對異族的稱呼之中便可以看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這些其實都是蔑稱,意味着野蠻人的意思。

就和現在喊黑人黑鬼,喊韓國人棒子,喊日本人小鬼子差不多。

楊憲這麼做,只是爲了徹底激起朱元璋的雄心大志而已,讓他的目光放遠一點,不要再只是守着自己那個小破家了。

楊憲想要通過打開朱元璋的眼界,從而沖淡他心中根深蒂固的家天下思想。

事實上,一直要到一百年後,大航海時代纔要到來。

楊憲口中的這個便宜洋人老師麥哲倫,這個時候怕是還沒有投胎。

而楊憲的話,果然起到了效果。

讓一羣野蠻人來命名自家地盤。

這對於洪武大帝朱元璋來說,是奇恥大辱。 這些夷人再強,能有北元人強不成?

北元人天下無敵的鐵騎弓馬,如今都不是我們的對手。

這讓朱元璋如何能忍受得了。

站在一旁的朱標也是面色鐵青,道:“自古以來,咱們就是中國,中央之國,位居九洲中央。”

“從這張九洲地圖上也可以證明這一點,因此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理應叫做中州纔是。”

“微臣也這麼認爲。”

楊憲開口道:“可話語總是軟弱無力的,我們在這說,改變不了他們在西方這麼稱呼我們。只有當我們的馬蹄,當我們士兵,真正到了他們那片土地上。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這片土地叫做什麼。”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楊憲一番話,將朱元璋和朱標講的熱血沸騰。

朱元璋看着眼前這份世界地圖,心裡想着,如果全世界都是大明治下,那麼他的子子孫孫們便再也不用擔心。

楊憲要是知道朱元璋此時想法,怕不是要直接氣得吐出血來。

不過好在,不管目的爲何,在諸王分封一事上,他們最終意見達成了一致。

第二日。

五更天,早朝。

奉天殿前。

羣臣依據品級排列好隊列,陳懷義站在隊伍中,臉上一臉決然,心中已然存了死志。

昨天他回去後,想了整整一個晚上。

最後只給自己備下了一口棺材。

陳懷義認爲這是身爲御史言官自己的職責。

如果因爲害怕死而不上諫,那還做什麼言官!

陳懷義擡起頭,看了一眼楊憲的方向,臉上露出不屑的神色。

在他看來楊憲簡直就是讀書人的恥辱。

在這件事發生之前,陳懷義還是頭號楊憲的支持者。

要知道當初楊憲北伐擅自調動遼東兵馬時,陳懷義就曾上書表明自己的立場,楊憲此舉無罪。

陳懷義又看了一眼隊伍最前頭的李善長和胡惟庸他們,臉上露出失望的神色。

他原本期待着,楊憲日後進入中書省,徹底打敗以李善長爲首的淮西一黨,在陳懷義心中,這些淮西勳貴們就是朝廷的毒瘤。

可如今他希冀之人,已然與那些他不恥之人一樣,自甘墮落。

這又如何能夠讓他不氣憤呢,這也是爲什麼當時在誠意伯府,陳懷義會表現得如此過激的重要原因。

“開朝!”

太監尖細的唱和聲,打斷了陳懷義的思緒。

隨着唱喝聲響起,奉天殿大門緩緩開啓。

陳懷義低着腦袋,跟在羣臣的隊伍中,魚貫進入大殿。

大殿之上,朱元璋已經高居龍座之上,俯視着衆大臣。

對於朱元璋的早到,衆人臉上沒有露出絲毫奇怪的表情,彷彿早已習慣如此。

在勤勉這一點上,歷史上少有能強過朱元璋的帝皇。

“天輔有德!”

“海宇咸寧!”

“聖躬萬福!”

羣臣三呼。

朱元璋微微擡手。

“諸卿平身!”

“謝萬歲!”

簡單禮畢後。

朱元璋看着殿下衆臣,開口道:“近些日子,京城上下流傳着各種風言風語。趁着今日早朝的機會,咱就想把話給說明白了,否則的話,列位愛卿猜來猜去的,這一件事啊,就往往變成好幾件事,這不是給自己惹麻煩了嗎。”

“諸位皇子都已經長大成人,該讓他們擔當重任,爲國效忠了。經李相和列位臣工的再三進諫,咱決定給他們分封親王。”

話音落下。

整個奉天殿,立馬變得寂靜無聲。

那些淮西將領們,臉色變得有些難看,因爲在他們看來,朱元璋分封諸王,就是在變相削減他們手中的兵權。

雖然這一幕,他們早就有所預料。

可當現實來臨時,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這個時候,只有李善長第一個反應,大聲道:“皇上聖明,臣等恭賀皇上。”

有了他帶頭。

大殿上其他衆臣,也只能是跟着喊道:“皇上聖明,臣等恭賀皇上。”

至於是否真心恭賀,那就只有他們自己心中知道了。

就在羣臣的一片恭賀聲中,一道不合時宜的聲音,忽然響起。

“皇上,皇上,萬不可擅行分封啊!”

羣臣中,陳懷義走了出來,跪在大殿上,磕頭大聲喊道:“此事往往不行啊,皇上,皇上!”

劉伯溫見狀立馬也跟着站了出來,大聲呵斥道:“陳懷義,滿嘴胡言,還不趕緊退下!”

李善長看到這一幕,臉上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李善長心中想道,劉伯溫啊,劉伯溫,以後我倒要看看你們浙東一黨,要如何和我鬥。

要知道陳懷義可是出身都察院的御史言官,是你劉中丞的下屬,先天便會被打上劉伯溫的標籤。

其他人就會想啊,陳懷義這番話,是不是不只是代表他個人的意見,更是代表着你劉伯溫的意見呢。

以李善長對朱元璋的瞭解,朱元璋是一定會這樣想的。

想到這,李善長嘴角微微揚起,不着痕跡地看向站在身旁不遠處的楊憲,見楊憲一臉平靜,彷彿事不關己的樣子,心中搖了搖頭。

雖然有才華,可終究還是太年輕了。

難道他認爲陳懷義出事,最終不會波及到自己嗎?

到時候就算朱元璋不這麼想,可淮西一黨的大臣們也會有辦法讓朱元璋往他這邊去想的。

(本章完)

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第389章 教教他什麼叫天理倫常第8章 製鹽大業186.第186章 大捷!(4k)第24章 秋收第90章 算計第61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第87章 這個人究竟是誰?第94章 災民還算人嗎?第147章 真買樓第104章 野望158.第158章 我說是就是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第382章 臣不想找死,臣只想進諫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第371章 我怎麼從來沒有聽過有這麼一尊菩薩第108章 科舉改革第3章 把官府建在百姓的心上第20章 第一次見面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259.第257章 耀眼的太陽第114章 飲鴆止渴161.第161章 大明第一份報紙!第368章 做這個時代的太陽第84章 奶香炊餅第301章 雄主之治國,則爲之計深遠(4k)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187.第187章 若是漠北也丟了,我們還能去哪第1章 開局一隻雞第374章 菩薩慈悲,想要超度更多人第341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4k)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第322章 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4k)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210.第209章 儒子不可教!第49章 古代識字率第313章 不愧是咱的兒子!(4k)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252.第250章 貴賓服務第356章 做醫生能救大明(4k)第13章 奇貨可居第57章 洪武三年冬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第56章 古董羹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第386章 潘多拉的魔盒197.第197章 救贖之道就在世界地圖之中(4k249.第247章 超越諡文正的誘惑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第66章 新的可能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145章 通往揚州的天字號車廂234.第232章 整個日本都爲之瘋狂!第385章 百官哭,總好過百姓苦第133章 意外驚喜278.第276章 揚州烤鴨(4k)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第312章 高麗新的王(4k)第127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204.第203章 蒸汽機的原理第105章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301.第296章 選錯了對手(4k)229.第228章 大明軍隊進村啦!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341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4k)185.第185章 韃子們,時代變了(4k)第332章 義務兵與志願兵(4k)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第315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上)第104章 野望第368章 做這個時代的太陽155.第155章 心中當有尺第80章 可堪國師221.第220章 望遠鏡的妙用第40章 京城紙貴284.第281章 所謂成長,就是讓人變得越來越第310章 西部大基建(4k)第76章 下面沒有了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147章 真買樓第326章 兄弟們啊,上位呀,還是對咱們親(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147章 真買樓291.第288章 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第387章 身後名第305章 聰明的胡惟庸(4k)153.第153章 會淹死人的253.第251章 爲個人牟利,爲家牟利,爲國牟第99章 仰望星空199.第199章 權與錢的初次合作(4k)第75章 有些相遇第3章 把官府建在百姓的心上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287.第284章 真是妙啊!李相!(4k)
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第389章 教教他什麼叫天理倫常第8章 製鹽大業186.第186章 大捷!(4k)第24章 秋收第90章 算計第61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第87章 這個人究竟是誰?第94章 災民還算人嗎?第147章 真買樓第104章 野望158.第158章 我說是就是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第382章 臣不想找死,臣只想進諫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第371章 我怎麼從來沒有聽過有這麼一尊菩薩第108章 科舉改革第3章 把官府建在百姓的心上第20章 第一次見面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259.第257章 耀眼的太陽第114章 飲鴆止渴161.第161章 大明第一份報紙!第368章 做這個時代的太陽第84章 奶香炊餅第301章 雄主之治國,則爲之計深遠(4k)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187.第187章 若是漠北也丟了,我們還能去哪第1章 開局一隻雞第374章 菩薩慈悲,想要超度更多人第341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4k)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第322章 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4k)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210.第209章 儒子不可教!第49章 古代識字率第313章 不愧是咱的兒子!(4k)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252.第250章 貴賓服務第356章 做醫生能救大明(4k)第13章 奇貨可居第57章 洪武三年冬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第56章 古董羹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第386章 潘多拉的魔盒197.第197章 救贖之道就在世界地圖之中(4k249.第247章 超越諡文正的誘惑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第66章 新的可能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145章 通往揚州的天字號車廂234.第232章 整個日本都爲之瘋狂!第385章 百官哭,總好過百姓苦第133章 意外驚喜278.第276章 揚州烤鴨(4k)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第312章 高麗新的王(4k)第127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204.第203章 蒸汽機的原理第105章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301.第296章 選錯了對手(4k)229.第228章 大明軍隊進村啦!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341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4k)185.第185章 韃子們,時代變了(4k)第332章 義務兵與志願兵(4k)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第315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上)第104章 野望第368章 做這個時代的太陽155.第155章 心中當有尺第80章 可堪國師221.第220章 望遠鏡的妙用第40章 京城紙貴284.第281章 所謂成長,就是讓人變得越來越第310章 西部大基建(4k)第76章 下面沒有了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147章 真買樓第326章 兄弟們啊,上位呀,還是對咱們親(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147章 真買樓291.第288章 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第387章 身後名第305章 聰明的胡惟庸(4k)153.第153章 會淹死人的253.第251章 爲個人牟利,爲家牟利,爲國牟第99章 仰望星空199.第199章 權與錢的初次合作(4k)第75章 有些相遇第3章 把官府建在百姓的心上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287.第284章 真是妙啊!李相!(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