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適才況且握住她的腳,只是撫摸一下,就讓她有觸電之感,身子都有些發軟了,心裡更是一蕩,這種滋味倒是未曾經歷過。

“還有這說法?哦,也是。”

況且猛然想起來,的確是如此,難怪蕭妮兒睡覺時總是穿着繡花鞋,說是睡鞋,其實就是加厚的布襪子。

明清時男人對女人的腳都有一種畸戀,類似於後世對女人**肥臀的畸戀,女人即便跟丈夫在牀上,也一定要穿着睡鞋,只有兩相歡愛時,纔會允許丈夫摸她的腳。

女人洗腳時更是偷偷關起門一個人洗,即便自己的女性家人也要揹着,腳似乎已經成了女人第二性特徵。

這種風氣還是從宋朝時開始興起,也有人說是南唐後主李煜開創的先河。李煜有個寵愛的妃子,既擅長舞蹈,腳型又好,李煜就在大殿上擺放一朵朵金蓮,讓這位妃子在金蓮上起舞,美其名曰“步步生蓮”。

這只是有史可查的對女性腳部畸戀的一個特例而已,而在民間傳說中,秦漢時早有先例。

西漢成帝因縱慾過度,後來換患上**,哪怕最愛的皇后趙飛燕也無法令他雄風依舊。可是成帝迷戀上趙飛燕的妹妹趙婕妤的腳,只要握住趙婕妤的三寸金蓮,他的陽剛之氣就會油然而生。

況且想了想,漢成帝可能是歷史考證中對女性腳部產生畸戀的第一人。況且對此無法理解,正像他無法理解對**肥臀過度畸戀一樣,左羚固然是豐腴絕美,卻也跟**肥臀四字搭不上,她全身上下符合黃金比例,美在勻稱和協調。

石榴的反應讓他既感意外,卻又有了新發現,石榴的性感區不會在腳部吧?他心裡不乏惡意地想着。

即便明清時腳是女人的第二性特徵,卻也不能說明女人的性感區就在這裡,這是兩回事。

“壞蛋,你還笑?”石榴急忙穿好鞋,心還在砰砰跳着,臉上更是嬌羞無限,好像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似的。

“這有什麼啊,咱們可都是訂過婚的,又不是苟且。”況且涎着臉湊上前笑道。

“訂過婚也不行,結婚前不能這樣。”石榴亮出原則。

“那結婚後呢。”這顯然是沒話找話了。

“那也不許你經常這樣,不許再談這個了。”石榴羞的要不得。

“好吧。”況且也不逗弄她了,反正他沒有這種畸形的心理需求。

“你沒摸她的腳吧?”石榴忽然又臉上帶霜。

“誰啊?”況且被問住了,條件反射的反問道。

“還問誰,你是不是摸過許多啊。”石榴又惱了。

“我誰的也沒摸過,根本沒這喜好,這也沒什麼可摸的啊。”況且有些着惱道。

“沒這喜好?”石榴有些不信,男人不都好這口嗎?

她看看況且的表情不像作假,這才放心,她其實是想問況且跟李香君獨處一室時是不是也動手動腳的。

況且真的不明白她是問左羚還是李香君,抑或蕭妮兒。

他剛纔的話也不盡屬實,他雖然沒有對腳的畸戀,卻也摸過蕭妮兒腳,不但是腳,蕭妮兒的全身他都摸過、親過,只是因成年鎖在身,無法進行最後一步而已。

“你們兩口子真是恩愛啊,抓住一切機會親熱,一點時間都不浪費。”屋門開後,絲絲嬌笑着走進來。

石榴和況且一時沒有回過味來。

“不好意思,沒打擾你們吧?”絲絲又假意作態地打量二人。

也就是她敢直接推開況且、石榴獨處的房門,她跟這二人都太熟了,哪怕他們真的親熱時被她看見也沒什麼。

況且臉色很是淡然,他的確不以絲絲貿然推門爲忤,他跟絲絲、秋香的關係已經親密到超越男女界限了。這種關係很微妙,也很難具體描述。他甚至有時會遐想,以後跟左羚的關係會不會也是這樣,如果真是這樣,那可真是很幸福的事情。

石榴卻是心裡咯噔一下,她根本沒在意絲絲的闖入,而是知道絲絲緊急闖入一定是有什麼事發生了。

“怎麼了?是不是有什麼事……”石榴問道。

“才聽人回報,鄭家啓動了萬里急傳。”絲絲神色肅然,甚至有些沉重。

“萬里急傳?是個什麼東西。”況且發懵。

“鄭家只有關係到家族存亡的大事時或者關係到家族的興衰,纔會動用萬里急傳,就是幾日內以最快的速度把消息從北京傳遞到福州。”絲絲解釋道。

“這……這跟咱們有關係嗎?”況且還是不明白。

“但願沒有,只是巧合,如果不是巧合,這就說明鄭家準備動用全族的力量對付你了。”絲絲說到最後,聲音在空氣中顫抖着。

“動用全族的力量來對付我?爲了什麼,就因爲我差點揍了那傢伙一頓?”況且感覺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石榴也不相信。其一是不相信鄭家會爲一件雞毛蒜皮的事情大動干戈,其二是不相信有人敢在南京興風作浪。他們無視中山王府的存在麼,向中山王府發起挑戰,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他們不知道嗎?

“你別大意,現在雖然還沒什麼證據,但我感覺就是衝着你來的。”絲絲坐下,自己倒了杯茶喝了兩口,酥胸起伏不定。

她心裡很恐懼,感覺這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只有周家、雲家這些商界巨族才真正瞭解沿海那些走私海盜家族有多麼龐大、多麼可怕,即便周家雲家跟他們相處也都是花錢買平安,絕不願意跟他們起衝突。

“就因爲一點點衝突,他們就要玩命?海盜也太瘋狂吧。”況且還是不信。

“問題可能就出在你當衆說出他們家是海盜家族,這事無論在朝廷上層還是商界,都不是秘密,可是隻能私下裡說,不能公開說,你當衆說出,他們會當作你是挑戰他們的底線。”絲絲解釋道。

“我就是瞎猜的,哪兒知道他們家真是海盜家族啊。”況且笑了。

他沒感覺害怕什麼,也根本沒必要害怕,在海上可能不是海盜的對手,但在陸地,他相信能對付一切敵人,不管是什麼家族,當然也包括海盜家族。

他的底氣來自於鳳陽一戰,那時候的敵人已經強大到令人膽寒心落,甚至生不出半點抵抗的念頭,這種陣仗他都經過了還有什麼可畏懼的呢。

南家已經讓他得罪死了,估計每個南家人都盼着他早日下十八層地獄,可他卻好好的活着,活的很滋潤。南家哪怕面臨家族敗亡的結局,終究還是不敢對他下殺手。

另外他對絲絲說的話也有質疑,鄭家即便是想對付他,頂多也就是嚇唬嚇唬他,沒必要動用整個家族的力量吧。

“你這樣一說,我還真感覺臉上有光,值得一個海盜家族傾全力對付我。”況且慨然笑道。

“你不知道自己的能量,鳳陽那件事可是太多人都知道了,另外你在七殺手中安然回來,然後七殺就此消失不見,這些事情在很多人眼中都是謎,所以我才預感鄭家有可能會全力對付你,置死地而後生,向來是海盜家族做事的原則。”絲絲道。

石榴說道:“他們應該知道,在南京一帶對付況且就是跟中山王府作對,他們也不會不顧忌這個吧。咱們畢竟不是他們的死對頭啊。”

“管他呢,讓他們來吧,我接招就是。”況且索性半躺在椅子上,翹起二郎腿,一副悠閒自得的樣子。

絲絲苦笑,知道沒法說服他,何況即便說服他又能怎樣,如果事情演變到了那一步,中山王府自然會對況且實行全面保護,那樣的話況且只能再次躲進烏龜殼裡一段時間了。

“你們不瞭解這些家族,他們一旦瘋狂起來就沒人性了,倭寇是怎樣的你們也該知道一些吧,他們實際上就是隱身的倭寇。”絲絲雖然覺得是做無用功,還是儘量提醒況且。

“我出去一下。”石榴起身出去。

王府派來對她貼身保護的女侍衛就在隔壁,她過去把事情簡約說了一遍。

女侍衛首領笑道:“這事我們已經知道了,王爺親自派人傳來的消息,不過石榴小姐放心就是,我們會監視他們的一切動向。另外在南京轄區,別說一個鄭家,就是整個海盜聯盟全部出動咱們也不怕,王府一千鐵血侍衛、兩萬鐵甲軍不是擺設。當年平倭寇朝廷沒動用咱們,這次他們如果送上門來,正好新賬舊賬一起算。”

“你們也多小心一些,海盜都是亡命之徒。”石榴有些被絲絲嚇着了。

“真的沒事,他們頂多搞點小動作,也不會討得好去,要是真的搞大動作,就是造反了,到那一步就可以徵調官軍平叛。”女侍衛首領顯然對中山王府的神威無限自信。

“那就好,你們回去也跟王爺稟報一下。”石榴又追加了一句。

女侍衛首面含微笑,雙手抱拳。

石榴回來對絲絲、況且說了女侍衛首領的話,絲絲這才安心。這條消息至少說明一旦真的跟鄭家對決,中山王府會全力支持況且,這樣況且的安全也就有了保障。

山雨欲來風滿樓。海盜勢力真的要殺將到南京來了嗎?

第三百六十三章 蘇東坡轉世重生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驚無險除後患(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千機老人論因果第二百八十九章 都御史暗藏殺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宦官垂涎蕭妮兒第五百二十四章 葡萄美酒情人醉第二百二十三章 祝枝山顯露真身第二百九十九章 況且裝病不出門(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小君的記憶碎片第五百三十三章 文賓杯酒來道歉第三百八十九章 成年鎖鎖住童貞第一百一十章 蕭妮兒質疑況且第六百五十三章 香君如願做模特第三百四十九章 唐伯虎落筆成詩(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秋香有了主心骨第七百三十三章 滿街告示赦元兇第六百七十二章 左羚坦誠說懷孕第三十六章 張太嶽所薦何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國公夫人起邪念第一百五十三章 內室上演鴻門宴第二十七章 中山王府來人第五百五十章 鄭氏王牌爲何物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芳皆爲誰而來第六百六十六章 長途奔襲救左羚第七十一章 神醫疑是天外客第七百四十一章 惡魔留言提條件第七百一十一章 撫院門前看金榜第二百九十七章 況公子怒掀酒桌第七百一十九章 況且着手查懸案第一百五十九章 神醫初入侯爵府第六百九十九章 國公夫婦扮公婆(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鹽幫效力謀遠慮第二十六章 周癲子口出禪語第三百六十四章 唐伯虎挑戰況且第一百零八章 左小姐語出驚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文賓維護兄弟情第三百四十六章 況且智鬥唐伯虎第六百二十章 石榴鍾情玄武湖第六百二十章 石榴鍾情玄武湖第六百一十四章 聖上意細思極恐第三百零五章 小王爺狂扁幕僚第六十八章 擺開陣勢鬥藥方第五十九章 蹊蹺的人間蒸發第一百八十章 德清法師拜左府第三百七十六章 況且徹悟點睛法第六百四十三章 鳳陽事發令人憂第二百五十八章 周鼎成邯鄲學步第一百九十六章 屋裡人性命堪憂第一百二十二章 兩女孩針鋒相對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夫人死裡逃生第七百三十七章 考驗意志的夜晚第一百九十六章 屋裡人性命堪憂第三百一十四章 涮羊肉一鳴驚人第八章 都是猛龍惹的禍楔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師生重提無頭案第七百一十七章 況且決定鬥惡鬼第四百四十一章 況且再試金針術第六百二十八章 況且再施神醫手第五百一十三章 衆人夜遊秦淮河第六百一十章 況公子金口玉言第七百零五章 周鼎成謀劃出逃第一百一十二章 左家父女鬧翻臉第四百章 蕭妮兒愁喜交加第三百七十四章 地下賭場開盤口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明有了火鍋吃第五百四十五章 八擡大轎娶秋香第七百四十二章 衆官員無計可施第四百五十二章 況且研製六神丸第一百零七章 況且順勢摸了底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王爺探問況且第一百零九章 入住新宅是禍福第五百六十九章 國公爺升堂斷案第一百八十九章 小君話說藏寶圖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國公府見小君第三百九十七章 秋香自願當模特第二百四十章 兄弟久別喜相逢第一百五十五章 左羚上門尋畫像第六百三十四章 蕭妮兒心存憂慮第七百五十一章 況且初入國子監第六百五十六章 李香君羅衣半退第二百九十六章 況且是個坑貨嗎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位神人忽現身第一百四十八章 鳳陽知府審妖案第二百八十六章 綁匪幕後人現身第一百一十章 蕭妮兒質疑況且第二百八十五章 雲絲絲難言實情第五百七十一章 官軍劫殺護衛隊第四百五十一章 春天真正到來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侯府二弟現真身第四十九章 心心相印終有期(上)第三百八十章 南監來人認師弟第四百九十二章 況公子拒收大禮第五百四十九章 海盜家族有邪性(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況且再遇上官燕第六百零五章 石榴心病未消除第八十一章 禪僧智永鐵門限第五百七十九章 江南才子再聚首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張殘方看不懂第二百零四章 天慈大師說舊事
第三百六十三章 蘇東坡轉世重生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驚無險除後患(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千機老人論因果第二百八十九章 都御史暗藏殺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宦官垂涎蕭妮兒第五百二十四章 葡萄美酒情人醉第二百二十三章 祝枝山顯露真身第二百九十九章 況且裝病不出門(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小君的記憶碎片第五百三十三章 文賓杯酒來道歉第三百八十九章 成年鎖鎖住童貞第一百一十章 蕭妮兒質疑況且第六百五十三章 香君如願做模特第三百四十九章 唐伯虎落筆成詩(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秋香有了主心骨第七百三十三章 滿街告示赦元兇第六百七十二章 左羚坦誠說懷孕第三十六章 張太嶽所薦何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國公夫人起邪念第一百五十三章 內室上演鴻門宴第二十七章 中山王府來人第五百五十章 鄭氏王牌爲何物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芳皆爲誰而來第六百六十六章 長途奔襲救左羚第七十一章 神醫疑是天外客第七百四十一章 惡魔留言提條件第七百一十一章 撫院門前看金榜第二百九十七章 況公子怒掀酒桌第七百一十九章 況且着手查懸案第一百五十九章 神醫初入侯爵府第六百九十九章 國公夫婦扮公婆(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鹽幫效力謀遠慮第二十六章 周癲子口出禪語第三百六十四章 唐伯虎挑戰況且第一百零八章 左小姐語出驚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文賓維護兄弟情第三百四十六章 況且智鬥唐伯虎第六百二十章 石榴鍾情玄武湖第六百二十章 石榴鍾情玄武湖第六百一十四章 聖上意細思極恐第三百零五章 小王爺狂扁幕僚第六十八章 擺開陣勢鬥藥方第五十九章 蹊蹺的人間蒸發第一百八十章 德清法師拜左府第三百七十六章 況且徹悟點睛法第六百四十三章 鳳陽事發令人憂第二百五十八章 周鼎成邯鄲學步第一百九十六章 屋裡人性命堪憂第一百二十二章 兩女孩針鋒相對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夫人死裡逃生第七百三十七章 考驗意志的夜晚第一百九十六章 屋裡人性命堪憂第三百一十四章 涮羊肉一鳴驚人第八章 都是猛龍惹的禍楔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師生重提無頭案第七百一十七章 況且決定鬥惡鬼第四百四十一章 況且再試金針術第六百二十八章 況且再施神醫手第五百一十三章 衆人夜遊秦淮河第六百一十章 況公子金口玉言第七百零五章 周鼎成謀劃出逃第一百一十二章 左家父女鬧翻臉第四百章 蕭妮兒愁喜交加第三百七十四章 地下賭場開盤口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明有了火鍋吃第五百四十五章 八擡大轎娶秋香第七百四十二章 衆官員無計可施第四百五十二章 況且研製六神丸第一百零七章 況且順勢摸了底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王爺探問況且第一百零九章 入住新宅是禍福第五百六十九章 國公爺升堂斷案第一百八十九章 小君話說藏寶圖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國公府見小君第三百九十七章 秋香自願當模特第二百四十章 兄弟久別喜相逢第一百五十五章 左羚上門尋畫像第六百三十四章 蕭妮兒心存憂慮第七百五十一章 況且初入國子監第六百五十六章 李香君羅衣半退第二百九十六章 況且是個坑貨嗎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位神人忽現身第一百四十八章 鳳陽知府審妖案第二百八十六章 綁匪幕後人現身第一百一十章 蕭妮兒質疑況且第二百八十五章 雲絲絲難言實情第五百七十一章 官軍劫殺護衛隊第四百五十一章 春天真正到來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侯府二弟現真身第四十九章 心心相印終有期(上)第三百八十章 南監來人認師弟第四百九十二章 況公子拒收大禮第五百四十九章 海盜家族有邪性(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況且再遇上官燕第六百零五章 石榴心病未消除第八十一章 禪僧智永鐵門限第五百七十九章 江南才子再聚首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張殘方看不懂第二百零四章 天慈大師說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