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得道者多助

夜深了,袁珙還沒入睡。他今晚住在玄奘寺,人卻在佛塔上站了半晚上。

天氣晴朗,漫天的星星叫人眼花繚亂。袁珙卻一邊瞧着繁星,一邊在掐指算着。他在做相士時,學過一種觀天象的秘法。他站在這裡算了半晚上,只覺南方大將氣運衰微,恐有劫難!

但他一想到徵安南的主帥是漢王,便打算甚麼也不說,嘴角漸漸露出了一絲笑意。

……

雲南的五月間,天氣晴朗的白天已有點熱了。朱高煦身上蓋着一張被褥,躺在書房旁邊的小院廊房裡,正在睡覺,他額上浸滿了汗,眼珠子在眼皮裡動彈着、就是沒睜開,臉也漲|得通紅。

在夢裡,他覺得自己還是個小孩兒。周圍的夥伴在玩一個遊戲,便是有好幾個孩兒約好,大家是一夥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合夥之後總得玩點活動,活動便是一起去毆打一個落單的小孩兒。

不幸的是,他就是那個落單的小孩兒。他有點不愛說話,但也沒招惹誰,被毆|打的原因也不明所以,大概只有一個原因:他不是別人“一夥”的。

他心裡充滿了憤怒和戾|氣,他揮起拳頭想反擊那些孩兒,然而總覺得拳頭太小、力氣不夠大,打不過別人於是心裡更加惱火……

“王爺!王爺……”一個聲音忽然從天而降。

朱高煦一翻身爬了起來,看見一個身材單薄、皮面白淨的宦官站在面前,片刻後他纔回過神認出了此人,正是王府上的宦官黃狗。

“蓋着被褥睡着了,真熱!”朱高煦用袖口擦了一把汗道。他馬上又覺得眼皮在跳,總覺得渾身哪裡有點不對勁。

黃狗彎下腰侍立在那裡,附和了一聲,抱着拂塵道:“京師送聖旨來了,人已迎到前殿,正等着王爺哩。”

朱高煦馬上站了起來,低頭一看:“拿身像樣的衣裳來。”

沒過一會兒,朱高煦便穿好了紅袍烏紗帽,趕去了承運殿。

這陣子,不到十天就會有一道聖旨下來,都是皇帝叮囑朱高煦的各種事,大到怎麼收買安南人心、小到行軍飲食,都會寫信過來。不過皇帝的信就是聖旨。

芹站劇變,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四個月,然而朱高煦還沒出發。因爲兩路大軍約好了要一起上,東路軍最遠從浙江等地調兵,來得慢;兩路的各地軍隊漸漸聚集了二十餘萬,都需要時間……不過主要還是考慮季節。

朱高煦在承運殿按照禮儀接旨,接到的並不是寫在綢緞上的正式詔書,而是一封信,朱棣親筆的信。上面的內容是,令諸軍於七月前攻入安南國境內,併力求在明年二月之前結束戰爭。

因爲在溼熱地區,春夏兩季容易發生瘟疫,戰爭最好選冬季,不僅少病、還少雨。

……元明兩朝以來,漢人在雲南、四川、廣西等土司地區的活動,已積累了大量經驗。此時的人們已不像以前的古人、會對南方瘴氣談之色變,大夥兒已有了一定的見識。

雖然文書裡仍會寫瘴氣,但人們已逐漸意識到,所謂瘴氣是一些疾病。林子裡的吸血蟲會讓人生病,溼熱季節可能出現痢疾、瘟疫。

郎中們擬出了蒿草泡水等方子,還記錄了各地土人的土法,用來治療疾病;並用隔離病人、燒開水、重視茅廁佈局等法子來預防瘟疫。

這些對付“瘴氣”的手段,並不能完全隔絕瘟疫,但南方漢人在各地的死亡比例、已比當地土人還低。連京師皇城裡的皇帝,都知道怎麼避開瘟疫了。

西南諸土司、安南國等地的人口也不少,若是漢人沒辦法的瘟疫,當地人只會更慘!

朱高煦認爲,大明暫時還未有漢唐的影響力,但文明程度是在歷史發展中不斷進步的。

王妃郭薇知道朱高煦又要出征、去蠻荒之地,經常憂心忡忡。朱高煦便是用這些見識去寬慰她,於是在這方面瞭解了不少東西。

……朱高煦接完旨,騎馬帶上儀衛隊出了王府,便去昆明城各校場巡視自己的人馬。

這次戰爭,將會是朱高煦掌握軍隊人數最多的一次。

西路軍隊,最終人數將達到十萬五千之衆!計有四川都司的衛所軍七萬、蜀王護衛軍五千、雲南都司的衛所軍兩萬、漢王護衛軍一萬。這是朱高煦直接統率的人馬。

東路軍朱能部,還有十餘萬人,此番征伐安南國,動用的軍隊非常之多;當年“靖難之役”,燕王聚集了北方諸衛、以及朵顏三衛蒙古人,人數最多時,正軍總共也就二十餘萬。

雲南府城的城南校場上,無數將士正頂着豔陽在塵土中吶喊操練。朱高煦在一羣武將的環繞下,穿着大紅色的圓領袍,他騎馬在萬軍中巡視,分外顯眼。

校場上的士卒大多個子不太高,他們身穿甲冑、被曬得滿頭大汗,卻是精神抖擻,士氣高昂。朱高煦留意觀察了一番,覺得這股人馬必定是能戰之兵!

“雄起,雄起……”遠處的一大片將士,不知怎地用方言高聲喊起來了,氣勢十分雄壯。

朱高煦一邊看,一邊頻頻點頭。

身邊一員大將說道:“四川都司的兵堪戰,洪武時三千官軍便可破土司軍數萬。”

朱高煦隨口道:“人道蜀中天府之國,百姓懶散,不想將士如此兇悍。”

那大將笑道:“只川西成都府,千里平原沃野,自古富庶、百姓閒懶、道儒興盛。不過諸衛所,多在四方山區要津之處,川東崇山峻嶺、川南山水縱橫,屯軍將士與百姓耕種生計肩挑背扛,個個都能流血流汗。彼地百姓又敬鬼重武,常不懼死。殿下手握四川都司精兵,必能旗開得勝!”

朱高煦聽罷點頭道:“言之有理,受教了。”

大將忙抱拳道:“不敢不敢。”

一行人便騎馬來到了傳來吶喊聲的地方。一員大將帶着一衆人策馬迎來,那人翻身下馬,抱拳執軍禮道:“末將指揮使李讓,拜見漢王殿下!”

朱高煦坐在馬上抱拳回禮。這時身邊一個人小聲說道:“之前,此人是瞿能麾下武將,跟着瞿能征伐過建昌月魯貼木兒,還去過北平……”

“哦!”朱高煦發出一個意味深長的聲音。

他頓時想起瞿能正在巫山和王貴在一塊兒,但身邊的武將當然不知道這些內情……在外人看來,瞿能打過北平,便是燕王一系的敵人。

朱高煦又問道:“將士們爲何大喊?”

李讓抱拳道:“方纔有文官在軍中,當衆說起安南國胡氏辱|殺我大明使臣,屠戮明軍將士。校場的官軍將士無不義憤。”

他身邊另一個武將憤憤道:“我們必得討回顏面,不給大明朝廷和四川鄉親丟臉!”

“龜|兒子硬是要得,喊了大明皇帝老漢,格老子看一哈有好凶邁。”另一個武將道。

周圍的武將們面色茫然,根本沒聽懂。朱高煦反而聽懂了,他笑罵道:“莫要嘴上厲害,上了戰場都別慫!”

衆將聽罷一陣“哈哈哈”大笑。有武將大聲道:“漢王勇武威名,天下無人不知,俺們跟着漢王幹,必勝!”

人羣裡又是一陣吶喊。

朱高煦擡起雙手,讓衆人稍稍平息下來,這才說道:“不久大軍便會開拔南下。我父皇三番五次說過,咱們是正義王者之師,弔民伐罪!所以本王要告誡諸將,王師南進,只爲懲戒胡氏逆賊、逃回公道正義,而非與所有人爲敵!

故諸將必得約束將士,不得濫殺無|辜、不得隨意劫掠。得道者多助,此戰便無敗之理。”

衆將紛紛抱拳應允,各種腔調夾雜其間。

朱高煦看了一眼李讓,過了一會兒還發現了大理城的總兵官徐韜;身邊更有個武將叫陳剛的、是姚廣孝那邊的奸諜。

朱高煦便不動聲色道:“我大明朝驅除韃虜、恢復漢家衣冠,乃億兆臣民之主,天下正朔。不管你們是四川都司的,還是雲南都司的人,或是哪邊哪派的人,以往的事都算了。本王只想諸位精誠協作,共同對敵!”

此言一出,懂的人自然已經聽懂了。便如那個衛指揮使李讓,一副尷尬的表情,肯定心裡明白以前和朱高煦幹過。徐韜也是目光閃爍,沒敢正視朱高煦,他是沐晟的人;因爲看在沐晟的顏面上,朱高煦也沒動他,還好好的領着大理的兵。

不過陳剛那廝就自以爲高明,假惺惺地跟着附和,一副忠心如狗的模樣。朱高煦只是笑呵呵的,目光不經意地在陳剛臉上掃過。

……議定六月下旬開拔,到那時朱能的東路軍應該也能準備妥當,差不多進入安南國地盤了。

朱高煦每日便巡視軍營,經常在軍中活動,先與衆人混熟了臉。然後他還與長史府的人一起制定方略,只等時機一到就出發。

那副冷鍛扎甲,他從未想真正脫下過。因此朝廷叫他帶兵繼續打仗,朱高煦也沒有甚麼不願意。

……

……

(對不起,讓書友久等了。)

第九章 何必太執着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是不捨得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第七百四十五章 人之執念第五百六十五章 薄禮第五百五十九章 小動作第七百三十三章 武德通寶第三百一十二章 舉國抗敵(5)第六十九章 不得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四面震炮第八百一十二章 博多的櫻(3)第六百五十六章 地獄輪迴第一百二十九章 嵐(6)第八百四十九章 圖上的餅第六十一章 所料不及第三百零六章 孔雀東南飛第五百五十七章 第二場雪第四百五十章 綠肥紅瘦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皆賭徒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毫無犯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分晝夜第三百一十三章 本錢第五百零九章 新化之地第一百二十八章 嵐(5)第七百五十五章 奇葩的私情第六百八十九章 尷尬的對視第三十章 煮熟的鴨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雪光普照第一百零八章 半個饅頭第六百二十二章 仿若地震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是不捨得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鐘山風雨第二百九十一章 雲南當江南第一百九十八章 沈徐氏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慎獨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安無事第六百八十二章 敵人之敵第八百零五章 裴友貞的仕途第六百二十二章 仿若地震第五百二十六章 以字憶人第四百四十章 官軍未敗第四百六十七章 南風第七百七十二章 美人駿馬第一百五十章 活獅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賴自己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百個藉口第三百一十三章 本錢第七百七十三章 鳥居之處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四十章 開玩笑第六百七十二章 時貴時賤第四百四十一章 謊言第七百零四章 讒言第五百三十一章 誰主沉浮(4)第一百一十一章 沒有忘記第三百五十章 惡犬第六百四十八章 哥兒等一等第八百零六章 功德無量第四百三十一章 舊傷第二百六十五章 承接第八百八十章 話糙理不糙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角門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事有鉅細第七百九十三章 粕屋的小屋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三百八十章 何處得秋霜第一百二十三章 血染的橋(3)第三百零二章 得道者多助第七十章 格殺勿論第九十五章 幽香第四百九十六章 窗戶紙第六百零一章 嚴肅之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未盡的勝利第二百四十五章 胡濙第十八章 拒絕第七十六章 河堤第三百九十章 決戰天府之國(5)第四百零八章 英雄本色第四百四十三章 國泰民安第五百八十三章 一場兒戲一場夢第七百六十四章 敵之英豪第四百四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頭六臂第七百六十五章 物競天擇第一百零二章 清規戒律第七百四十七章 事有鉅細第四百二十三章 空口承諾第五百六十二章 痛快人第八百八十九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六百章 有那般重要第四百零三章 有緣來相會第二百四十一章 吐絲成繭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自願忽悠第一百四十四章 永樂第五十九章 通間的婦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夢先覺第一百一十七章 茅屋上的雨
第九章 何必太執着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是不捨得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第七百四十五章 人之執念第五百六十五章 薄禮第五百五十九章 小動作第七百三十三章 武德通寶第三百一十二章 舉國抗敵(5)第六十九章 不得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四面震炮第八百一十二章 博多的櫻(3)第六百五十六章 地獄輪迴第一百二十九章 嵐(6)第八百四十九章 圖上的餅第六十一章 所料不及第三百零六章 孔雀東南飛第五百五十七章 第二場雪第四百五十章 綠肥紅瘦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皆賭徒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毫無犯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分晝夜第三百一十三章 本錢第五百零九章 新化之地第一百二十八章 嵐(5)第七百五十五章 奇葩的私情第六百八十九章 尷尬的對視第三十章 煮熟的鴨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雪光普照第一百零八章 半個饅頭第六百二十二章 仿若地震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是不捨得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鐘山風雨第二百九十一章 雲南當江南第一百九十八章 沈徐氏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慎獨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安無事第六百八十二章 敵人之敵第八百零五章 裴友貞的仕途第六百二十二章 仿若地震第五百二十六章 以字憶人第四百四十章 官軍未敗第四百六十七章 南風第七百七十二章 美人駿馬第一百五十章 活獅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賴自己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百個藉口第三百一十三章 本錢第七百七十三章 鳥居之處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四十章 開玩笑第六百七十二章 時貴時賤第四百四十一章 謊言第七百零四章 讒言第五百三十一章 誰主沉浮(4)第一百一十一章 沒有忘記第三百五十章 惡犬第六百四十八章 哥兒等一等第八百零六章 功德無量第四百三十一章 舊傷第二百六十五章 承接第八百八十章 話糙理不糙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角門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事有鉅細第七百九十三章 粕屋的小屋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三百八十章 何處得秋霜第一百二十三章 血染的橋(3)第三百零二章 得道者多助第七十章 格殺勿論第九十五章 幽香第四百九十六章 窗戶紙第六百零一章 嚴肅之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未盡的勝利第二百四十五章 胡濙第十八章 拒絕第七十六章 河堤第三百九十章 決戰天府之國(5)第四百零八章 英雄本色第四百四十三章 國泰民安第五百八十三章 一場兒戲一場夢第七百六十四章 敵之英豪第四百四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頭六臂第七百六十五章 物競天擇第一百零二章 清規戒律第七百四十七章 事有鉅細第四百二十三章 空口承諾第五百六十二章 痛快人第八百八十九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六百章 有那般重要第四百零三章 有緣來相會第二百四十一章 吐絲成繭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自願忽悠第一百四十四章 永樂第五十九章 通間的婦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夢先覺第一百一十七章 茅屋上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