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個錯誤

在沒有與任何大臣商議的情況下,朱高煦下令翰林院寫了兩道聖旨,其中一道送往刑部、大明央行、內閣宣讀;另一道給行人劉鳴。

第一份是讓央行的長官、或次級長官替代進入內閣決事,內閣擴充爲十人;在刑部增設“工商法提舉司”,長官爲正四品提舉,另有編修、參議等幾個官職。

提舉司負責修訂工商法令,但每條法令通過,要經廷議決定。職權還包括複審各地的工商業、財產糾紛、借-貸等財富相關的案件。受刑部尚書薛巖、兩個侍郎的節制。

第二份則是表彰劉鳴在日本國有功,將他調往刑部,升任正四品工商法提舉司提舉,主持立法。

上回朱高煦增設“大明央行”,並任命宋禮爲長官,也是當場決定,沒有與誰商議過。但這回,情況似乎有點不一樣。

劉鳴那份主張“與時俱進”的奏本,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時間並不長,很容易便挑起了朝中大臣的敏感神經。夏元吉、蹇義、呂震、解縉等等一干文官,當天就表現出了對此事的牴觸情緒。

至於前兩天還有的“廢太子”舊案的風波,忽然之間就被人們拋諸腦外。

次日御門聽政時,蹇義便上奏:“行人劉鳴,武德年己丑科三甲進士出身,至今不過兩年有餘,或不能擔當四品之職,聖上三思。”

朱高煦不置可否。

翰林院的解縉立刻站了出來,徑直說道:“聖上,劉鳴此人既無資歷,也不見有過人之才。不過是揣摩上意、阿諛奉承之輩,寫了一篇奏本,便平步青雲,走的是鑽營的路子。朝廷一開終南山捷徑,上下諸官皆效仿之,豈是好事?還望聖上收回成命。”

頓時不少人都向解縉投去了讚賞的目光,恨不得豎起大拇指,情況非常難得。

朱高煦道:“聖旨已傳視諸官,撤回則有損朝廷威嚴。”

他的話說得輕描淡寫,但心頭已有火氣。稍微忍耐了一下,朱高煦又想:解縉只是敢說,他就算不說,看樣子有些官員也是這個意思。

反正不管是蹇義、還是解縉,都不能抗旨,聖旨所言之事仍得執行。朱高煦便沒多說,就此算了,然後叫大臣們各司其職,起身離開了奉天門。

有些朝代的中後期,皇帝對官員的人事權不再完整;可以殺官、罷免官員,但沒法僅憑聖旨提拔官員;朝廷中樞官署,甚至可以把皇帝的聖旨打回去。

然而大明初的情況不一樣,朱高煦延續的是太祖、太宗的規則。皇帝有乾坤獨斷的大權,想封誰做甚麼官,一句話的事而已。

朱高煦沒有太祖的精力、將所有權力都握在自己手裡,但是他心頭很清楚:不能輕易放開三樣大權,人事、兵權、財權。

所以他懶得理會解縉等人,通過這件事、倒可以提醒官員們:皇帝有絕對人事權。

……吏部尚書蹇義今天沒有去內閣,派吏部左侍郎去了。他守在吏部衙門裡,等劉鳴前來領任命狀、官服、印璽、安家費等規定的東西時,蹇義便授意下屬,找理由拖延推諉了過去,叫劉鳴明天再來。

各衙門的辦事效率本來就不高,吏部沒說不給劉鳴辦,拖延個三兩日實屬正常。

但此事顯然無法一直拖延下去。因爲洪武年間的中書省已經被裁撤了,六部尚書、理論上只有諸事的執行權。蹇義根本沒有權力拒絕執行中樞的決策,抗旨是最蠢的法子。

今天早上蹇義先站出來勸誡聖上,諸寮必定對他寄予厚望,怎能輕易向乳臭未乾的“新黨”投降?何況此時倉促放手了,將來再對付劉鳴等人那幫新黨,必定非常麻煩。

當然常規的辦法,其實是以辭職要挾皇帝,如果一大片官員辭職,那效果就非常好了。

不過蹇義仍然在掂量,當今皇帝是不是會吃這一套?

今上登基以來,表現得十分溫和、也很能聽從大臣們的建議,但蹇義絕不會被表象迷惑……今上與他父皇朱棣,本質上是同一種皇帝,通過戰爭奪權,麾下一大票並肩打仗的武夫弟兄,牢牢掌握着天下兵權;這樣的皇帝,就算一次斬決成千上萬的官吏,也不會丟掉皇位。太祖、太宗都幹過那樣的事。

黃子澄、鐵鉉、方孝孺等等全族的血,至今仍然沒有盡然乾透,大明朝廷的恐怖政策,如何能讓人輕易忘卻?

蹇義坐在書房裡冥思,有某一刻他想去找夏元吉商議。

吏部衙署、戶部衙署的大堂門口,都有錦衣衛坐班;即便是下值後私下見面,也必定逃不脫錦衣衛的耳目,蹇義這等部堂大員,乃錦衣衛的重點“保護”對象。

不過蹇義倒也不用怕。武德年以來,皇帝從來沒有不讓大臣們私下議事,活動還是比較隨意的。蹇義打消了找夏元吉的念頭,只是覺得沒有甚麼太大的作用,反而給人結黨的話題。

蹇義左思右想之後,第二天一早,他寫了奏本叫人送進皇城、稱病了。而蹇義的下屬當然也會繼續推諉劉鳴辦事、依照昨日蹇義的暗示罷了,這點事他們還是有見識的。

……上午,朱高煦便拿到了蹇義的稱病奏本。幾乎是一瞬間,他就明白了怎麼回事。

昨天才見過蹇義,此人活蹦亂跳的毫無病容,怎麼可能如此湊巧一下子就病倒?而且朱高煦的腦子裡、很快浮現出了這樣一個場面:蹇義接着會辭職,然後一大羣官員上辭呈要告老還鄉。

批准辭職是不行的。一大幫有名望的文人回鄉,又有幾何倍數的同窗、好友、子弟,朝廷不會垮臺,但天下人很快就會認爲當今皇帝不得人心。最可怕的是,會多出無數人、認爲朱高煦的皇位不合法,搶來的。

但是朱高煦此時已不能退讓了,一次退讓,下次那幫人還會故技重施,他這皇帝還能不能金口玉言了?他忽然覺得,自己直接下聖旨提拔劉鳴、可能是一個錯誤。

因爲登基以來,幾乎沒發生過被要挾的事件,朱高煦一時間便火冒三丈,徑直把奏本扔到了地上,還用腳踩了兩下。

在東暖閣當值的太監王貴、幾個宮女,頓時被朱高煦的表情嚇得彎腰埋頭,彷彿想躲起來。

政見不同實屬正常,朱高煦惱怒的是,自己的聖旨,連提拔個四品官也不行?!難道是老子平時對他們太好了、便要得寸進尺?

火氣發-泄之後,幾乎只過了片刻,朱高煦便一下子冷靜了不少。他心道:劉鳴的任命必定能執行,只是劉鳴今後辦事、能不能順利進行,那便不好說了。

朱高煦把奏本撿了起來,然後在桌案邊緣上拍打了兩下。

這時王貴才躬身道:“皇爺息怒。”

朱高煦站了起來,在不甚寬敞的隔扇內來回踱着步子,手放在了背後。

憤怒的情緒下,想法是完全不同的。他稍微冷靜一些,便換了個想法:蹇義等人應該並不想與皇帝作對,本朝的官員就想侵蝕皇權、真的是想多了;他們頂多爲了防備所謂的“新黨”奪權。

而眼下的事,朱高煦很快想到了一個辦法:楊稷已經被逮獲,楊士奇又是廢太子的心腹嫡系,或許可以先借此事、嚇嚇那些歷經幾朝的大臣?

第二百七十四章 英雄好漢第七百零四章 讒言第一百六十七章 信任的試探第六十二章 事與願違第五百八十四章 真理第十九章 初試中鼓吏第七百三十二章 人亡政息第一百二十章 大舅美言第十二章 天公助俺第五百六十三章 重見天日第二百三十九章 識得此法第二百二十七章 惱羞的隱忍第四百八十八章 勳貴第四百七十一章 洛容之戰(3)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戰天府之國(8)第二百四十章 捷報第三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情分第一百一十九章 睢水第七十六章 河堤第三百七十章 和談第四百八十一章 競技場第五百八十三章 一場兒戲一場夢第八百五十九章 此土過客第二百零六章 交酉的季節第六百一十四章 沒排上用場第七百九十六章 柑橘與翡翠第五百八十五章 你來啦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事爲重第五百七十二章 半個時辰第八百零三章 雪之花瓣第一百六十一章 周公成王論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有一劫第三百五十六章 變了人間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工開物第八十五章 下雪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白臉紅臉第五百五十九章 小動作第五十六章 寧靜的大寧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間際遇第一百六十一章 周公成王論第二百章 奢靡第二百四十三章 若有所思第三百二十五章 主張第六百零八章 想歪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血之皇朝第二百三十九章 識得此法第一百零五章 大宋已往第四十章 開玩笑第六百六十章 真的可以嗎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勝馬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不羈的美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甜美的毒酒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肆封賞第四章 黃大人的煩惱第六百七十七章 初衷第二十二章 五彩繽紛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頭霧水第一百五十五章 奸賊第八百六十八章 無法反對第六章 另有高見第三百七十四章 暴食第一百七十九章 雨中重逢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三百八十章 何處得秋霜第三百八十五章 輸贏第四百八十九章 山清水秀第二百八十九章 陳興旺第七百一十八章 軟弱第十六章 池中月第八百九十二章 荊棘之路第五十章 朋黨第七百三十二章 人亡政息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望第七章 插翅難飛第七百三十章 正義天助第四章 黃大人的煩惱第一百七十四章 必有異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時日無多第七百九十三章 粕屋的小屋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帝就了不起第五百六十七章 無關好壞第六百五十六章 地獄輪迴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自願忽悠第四百三十六章 滄海桑田第六百九十九章 歸途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戰天府之國(1)第四百五十章 綠肥紅瘦第七百七十八章 竹暗水明第二百八十章 合軍第七百五十九章 塗脂抹粉第四百一十章 知進知退第一百三十五章 義兄第五百九十六章 即皇帝位第五百六十一章 勿傷和氣第二百四十三章 若有所思第八十七章 禽獸猛虎第一百四十四章 永樂第四百一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二十四章 朝陽
第二百七十四章 英雄好漢第七百零四章 讒言第一百六十七章 信任的試探第六十二章 事與願違第五百八十四章 真理第十九章 初試中鼓吏第七百三十二章 人亡政息第一百二十章 大舅美言第十二章 天公助俺第五百六十三章 重見天日第二百三十九章 識得此法第二百二十七章 惱羞的隱忍第四百八十八章 勳貴第四百七十一章 洛容之戰(3)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戰天府之國(8)第二百四十章 捷報第三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情分第一百一十九章 睢水第七十六章 河堤第三百七十章 和談第四百八十一章 競技場第五百八十三章 一場兒戲一場夢第八百五十九章 此土過客第二百零六章 交酉的季節第六百一十四章 沒排上用場第七百九十六章 柑橘與翡翠第五百八十五章 你來啦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事爲重第五百七十二章 半個時辰第八百零三章 雪之花瓣第一百六十一章 周公成王論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有一劫第三百五十六章 變了人間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工開物第八十五章 下雪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白臉紅臉第五百五十九章 小動作第五十六章 寧靜的大寧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間際遇第一百六十一章 周公成王論第二百章 奢靡第二百四十三章 若有所思第三百二十五章 主張第六百零八章 想歪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血之皇朝第二百三十九章 識得此法第一百零五章 大宋已往第四十章 開玩笑第六百六十章 真的可以嗎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勝馬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不羈的美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甜美的毒酒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肆封賞第四章 黃大人的煩惱第六百七十七章 初衷第二十二章 五彩繽紛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頭霧水第一百五十五章 奸賊第八百六十八章 無法反對第六章 另有高見第三百七十四章 暴食第一百七十九章 雨中重逢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三百八十章 何處得秋霜第三百八十五章 輸贏第四百八十九章 山清水秀第二百八十九章 陳興旺第七百一十八章 軟弱第十六章 池中月第八百九十二章 荊棘之路第五十章 朋黨第七百三十二章 人亡政息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望第七章 插翅難飛第七百三十章 正義天助第四章 黃大人的煩惱第一百七十四章 必有異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時日無多第七百九十三章 粕屋的小屋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帝就了不起第五百六十七章 無關好壞第六百五十六章 地獄輪迴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自願忽悠第四百三十六章 滄海桑田第六百九十九章 歸途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戰天府之國(1)第四百五十章 綠肥紅瘦第七百七十八章 竹暗水明第二百八十章 合軍第七百五十九章 塗脂抹粉第四百一十章 知進知退第一百三十五章 義兄第五百九十六章 即皇帝位第五百六十一章 勿傷和氣第二百四十三章 若有所思第八十七章 禽獸猛虎第一百四十四章 永樂第四百一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二十四章 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