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劉鳴奏本

武英殿內,正殿是最宏偉的建築。

藍天白雲下,單歇山頂上的琉璃瓦、泛着絢麗的黃-色流光,檐木金龍彩畫盡顯尊崇,顏色鮮豔的天地恍若仙宮。上翹的斗拱,展示着某種雍容優雅的氣質。

原本武英殿與文華殿、是對稱的兩座建築羣,功能也有類似之處。但萬事總是在演變,而今的武英殿,已成爲皇權之下、朝臣決策政事的中樞之地;而文華殿卻是讀書藏書的地方。便如同曾經的中書省,而今也蕩然無存了。

在這裡當值的內閣大臣,大多是各衙門的長官,有時是侍郎、少卿等次級長官輪值。大臣們不共決奏章時,並不會在正殿裡聚集,而是各自呆在後面的廊房裡,擁有獨立的辦公書房。

齊泰的書房便是一處套房,裡面可以讀書辦公、待客,甚至有專供休息的臥房。就算他要在這裡吃飯睡覺、甚至沐浴,都是可以的。武英殿有專門的用度供應,也有照顧他們的書吏、宦官,當然一切東西都相當舒適華麗,而且是公家開銷。

書中自有黃金屋,所指便是位列九卿的情形罷。

這時有個低級文官走到了門前,作揖道:“恭請齊部堂移步正殿。”

齊泰手裡拿着毛筆,擡頭道:“‘貼黃’奏章送過來一趟就是了。”

青袍文官卻道:“您最好親自前去,諸大臣都快到了。”

齊泰聽到這裡,預感到有甚麼特別的事。他不再多說,放下毛筆,站了起來。

正殿中,果然夏元吉、茹瑺等人都在了。齊泰上前作揖見禮,便從茹瑺手裡接過了一份奏章。寫奏本的人、是剛進京不久的行人劉鳴。

一個芝麻小官,考中進士沒兩年,似乎有幸在聖上跟前露過臉。

齊泰拉開來看,他先大致瞧了一下、估摸着劉鳴說的是變法,然後才從頭細看。

畢竟是進士出身,這劉鳴寫文章有些講究。他先是引經據典,在史書上找到了很多變法、取得成功的例子,商鞅變法等等,接着化用聖人的片言隻語,論述與時俱進的觀點。再開始說本朝的事,誇讚大明太祖的成憲,使得數十年來、國家休養生息增加人口。然而時至今日,戶籍、耕地、諸項現狀都有變化,已到了變法的時候。

本朝要施行新政的風聲,早已不是甚麼稀奇事。但在奏章上明確地提倡“變法”、“與時俱進”,倒是頭一份。不管劉鳴的長篇大論找了多少道理,也無論其文章如何流暢,也改變不了這份奏本激-進的主張。

“齊部堂以爲,該如何批覆?”夏元吉的聲音道。

齊泰遞還奏章,看了夏元吉一眼。瞧着元夏季意味深長的眼神,齊泰尋思:敢情有人覺得,劉鳴寫這文章是我指使的?

不過也怪不得夏元吉,齊泰等幾個漢王府故吏,早已被插上了“新黨”的標。齊泰、高賢寧、侯海等,確實比較支持聖上施行新政,大家同朝爲官,政見是藏不住的。

“內閣不是一個人說了算,還不得大夥兒商議?”齊泰道。

他轉頭問高賢寧:“這奏章,聖上看了嗎?”

高賢寧道:“聖上今年未曾離京,常親自批閱奏章。劉鳴這份既非尋常的題本(各機構職權範圍中、日常政務類報告),多半是先直達御前,然後才送來內閣。”

齊泰道:“既然如此,咱們照規矩辦就是了。先內閣九人議決,再送典寶處;同時謄錄副本,送六科房傳抄,通曉諸寮。夏部堂以爲如何?”

夏元吉想了想,無奈道:“到了內閣,要不以緊急奏章的樣式辦,要不只能如此。”

等九個中-央衙門的官員到齊了,衆人便各自提出處理方案的主張,然後選出支持人數最多的主張,再呈遞後殿的典寶處複審。

有人主張,劉鳴一個行人越權妄議朝政、理應嚴懲;有人主張批覆“知道了”,表明朝廷不同意請奏的內容,但懶得動他、讓他好自爲之;還有守禦司的錢巽,提議“准奏”。

守禦司贊成新政,與其整個衙門的處境和經費有關。如果否定新政,守禦司北署、南署的存在意義就沒有了,南署耗費不小的財-政輸入,也必定大打折扣。

讓人們意外的是,守禦司的主張無人支持,只有一個錢巽。

而齊泰、高賢寧兩個所謂的新黨,還有疑似新黨的“二胡”,禮部尚書胡濙、翰林院學士胡廣;他們居然一起支持“知道了”。於是內閣九人在極短時間內,便達成了決策。

事情變得微妙而複雜起來。劉鳴的奏章、並非齊泰指使,這樣的“真相”可能性極大;當然也不排除齊泰故意以退爲進的可能,安排打頭陣的人只是“投石問路”策略。

齊泰回到了書房,很快高賢寧便來了。

“你我身在內閣,賢寧平日要注意避嫌。”齊泰說道。

高賢寧用輕鬆的口氣道:“滿朝同僚,誰不知道咱們的師生之誼,怎麼避也無用。”

齊泰看了他一眼:“有的是機會見面,在武英殿得注意言行。”

高賢寧也不再頂嘴,作揖道:“謹遵齊部堂教誨。”

他看了一眼書房裡面的屋子:“下官瞧着裡面有茶,齊部堂不請我喝一盞?”

這些口氣、聾子也聽得出來倆人關係很是親密,或許真沒法避嫌。齊泰起身道:“進來罷。”

書房的門開着,外面陽光明媚。只要有人進門,就能從光線明暗變化察覺;但裡屋廳堂離門窗有段距離,只要留意談話的聲音大小,便有一定的私-密性。

高賢寧自己動手倒茶,徑直說道:“這劉鳴與咱們不是一路人;與侯海、裴友貞、錢巽也不是一路人,但有結盟的跡象。”

齊泰不置可否,但心裡很佩服高賢寧的頭腦清晰,言簡意賅便說到了點子上。

齊泰點了頭,說道:“你我已位列九卿,還能做多大的官?劉鳴那等人不同,如今已無從龍之功的機會,熬資歷想做九卿大臣,熬到老也不一定。”

高賢寧冷冷道:“聖上欲行新政,還真的是個大好機會。劉鳴在安南國、日本國與侯海等人打交道,怕是結交甚歡。侯海等自詡漢王府故吏、皇帝心腹、伐罪功臣,苦於在朝中勢單力薄,這可正好與劉鳴一拍即合。將來劉鳴若爭到變法帥旗,不難拉攏到一干同窗同鄉、或是意氣相投的士人聚於麾下。”

他沉默片刻,又無不糾結地說道:“讀書出仕,究竟是爲了賑濟蒼生、還是升官發財,抑或都有一些?”

齊泰不動聲色道:“並非所有士人,都像賢寧一樣家境殷實富裕。京師大多官員仍是無權無勢,領着微薄的俸祿,連吃飯穿衣都緊巴巴的。讀書人不都是苦行僧,難免心存升官發財的念頭,嘗若士人全照聖賢書教誨,官道絕非如今之局面。”

高賢寧沉吟道:“但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劉鳴的膽量。我看他在安南國、日本國提着腦袋辦事,有過九死一生的經歷,怕是看開了,很能豁得出去。”

齊泰憂心道:“主持新政的人,要是起初就抱着升官發財、黨-同伐異的動機,對朝廷、新政必定不是好事。你我皆能看透一二,聖上豈能不察?”

高賢寧沒吭聲,似乎有點出神。過了好一會兒,高賢寧沉聲道:“聖上是知道的。”

他的口氣十分肯定,毫無猜測的意思,彷彿已然斷定一樣。

高賢寧道:“但這種人難得出現,須得膽大如斗、看淡生死,而有所私心欲-求,或可以容忍。下官預料,聖上真的敢用這個人。”

齊泰不經意間嘆了一口氣,略有失意地說道:“我是老了,已不能再爲聖上前驅,報知遇之恩。”

高賢寧微笑道:“下官自覺年輕,但依然支持齊部堂的主張。朝廷從一潭死水,再到亂流縱橫,皆非風水之道。終究得如齊部堂這般持重大臣,方爲國士。”

齊泰猛然轉過身來,說道:“我還是要進言聖上,提醒一二,以盡人臣之責。”

高賢寧想了稍許,點頭道:“如此也好,讓聖上清楚地知曉、齊部堂的心跡與主張,省得揣度之間有所出入。智者千慮、尚有一失,萬一聖上也有疏忽哩,臣子便該查漏補缺。”

他的聲音稍小:“下官以爲,最厭惡劉鳴的,怕不是咱們。高處都坐着人,劉鳴想帶着一羣人擠上來,哪些人最可能被迫讓出位置?”

齊泰在椅子旁邊,來回地緩緩走動着。

這時高賢寧的聲音道:“學生該告辭了。”

齊泰便送高賢寧到門外,高賢寧再次作揖,然後轉身離開。齊泰一邊回禮,一邊看到走廊上走動的官吏,他們似乎有意無意地看着師生二人的動靜。齊泰大方地向一個吏員點頭致意,那吏員忙躬身遙拜。

房檐下的日影,與他剛回書房時相比已有不同。剛纔師生倆待在一屋裡的時間不短,不知不覺間就過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 雨夜陰謀第六章 另有高見第三百一十四章 舉國抗敵(7)第三百零五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八十五章 輸贏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三百一十一章 舉國抗敵(4)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連貫的景象第一百四十六章 抉擇第八百一十五章 博多的櫻(6)第三百八十五章 輸贏第八百八十六章 完美第八百零八章 生死由命第一百四十七章 吉時未到第二十五章 感覺很受傷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誤入裡屋第三百二十七章 守年夜第三十九章 不知幹了甚第六百八十章 征程第八十七章 禽獸猛虎第五百三十一章 誰主沉浮(4)第二十章 阿彌陀佛第五百五十五章 拔信無情第三十四章 潤物細無聲第六百四十八章 哥兒等一等第八百九十九章 坎坷之路第五百一十七章 習慣違令第二百九十八章 很上道第八十三章 人心不古第四百二十三章 空口承諾第三百三十七章 入宮第一百九十八章 沈徐氏第一百二十七章 嵐(4)第二百五十九章 佳節第七百八十五章 變法第六百八十七章 往昔的傲慢第二百零八章 神奇的耳環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王的新衣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五百八十五章 你來啦第七百九十六章 柑橘與翡翠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五百零七章 皇恩浩蕩第八十九章 高陽王來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即皇帝位第二百五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四十一章 維持局面第六百二十章 天下縞素第三百一十八章 國後第七百一十三章 宏圖遠略第三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六章 半塊玉第九十三章 稍安勿躁第二百四十三章 若有所思第十六章 池中月第二零四章 西廂記第七十章 格殺勿論第八百六十六章 海風氣息第五章 君影草第八百零五章 裴友貞的仕途第五百一十五章 屋子裡放炮第七百二十五章 如沐春風第四十章 開玩笑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利的不安第五百五十六章 尋常的幾天第三百零八章 舉國抗敵(1)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慎獨第七百二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七百一十一章 多慮第一百六十八章 夢先覺第八百零六章 功德無量第三百三十四章 簡單一言第七百四十三章 雷霆之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恩浩蕩第二章 想再聽彈奏第四百八十一章 競技場第六十三章 大帥不見了第七百九十章 欲壑難平第一百九十九章 四季如春第二百九十九章 合乎情理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下局面第七百二十九章 和平的意願第五百二十三章 亂象漸生第八百一十二章 博多的櫻(3)第七百四十二章 平定王與船寇第六百一十八章 慈父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二百零一章 牡丹與芍藥第五百二十七章 忍者第一百四十六章 抉擇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型烏龜第五百九十三章 真心實意第三百七十九章 紅與白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方的風第二百零九章 確有所圖第一百零四章 邂逅第七百章 恩威並濟第二章 想再聽彈奏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皆賭徒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降啓示
第三百六十二章 雨夜陰謀第六章 另有高見第三百一十四章 舉國抗敵(7)第三百零五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八十五章 輸贏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三百一十一章 舉國抗敵(4)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連貫的景象第一百四十六章 抉擇第八百一十五章 博多的櫻(6)第三百八十五章 輸贏第八百八十六章 完美第八百零八章 生死由命第一百四十七章 吉時未到第二十五章 感覺很受傷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誤入裡屋第三百二十七章 守年夜第三十九章 不知幹了甚第六百八十章 征程第八十七章 禽獸猛虎第五百三十一章 誰主沉浮(4)第二十章 阿彌陀佛第五百五十五章 拔信無情第三十四章 潤物細無聲第六百四十八章 哥兒等一等第八百九十九章 坎坷之路第五百一十七章 習慣違令第二百九十八章 很上道第八十三章 人心不古第四百二十三章 空口承諾第三百三十七章 入宮第一百九十八章 沈徐氏第一百二十七章 嵐(4)第二百五十九章 佳節第七百八十五章 變法第六百八十七章 往昔的傲慢第二百零八章 神奇的耳環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王的新衣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五百八十五章 你來啦第七百九十六章 柑橘與翡翠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五百零七章 皇恩浩蕩第八十九章 高陽王來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即皇帝位第二百五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四十一章 維持局面第六百二十章 天下縞素第三百一十八章 國後第七百一十三章 宏圖遠略第三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六章 半塊玉第九十三章 稍安勿躁第二百四十三章 若有所思第十六章 池中月第二零四章 西廂記第七十章 格殺勿論第八百六十六章 海風氣息第五章 君影草第八百零五章 裴友貞的仕途第五百一十五章 屋子裡放炮第七百二十五章 如沐春風第四十章 開玩笑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利的不安第五百五十六章 尋常的幾天第三百零八章 舉國抗敵(1)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慎獨第七百二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七百一十一章 多慮第一百六十八章 夢先覺第八百零六章 功德無量第三百三十四章 簡單一言第七百四十三章 雷霆之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恩浩蕩第二章 想再聽彈奏第四百八十一章 競技場第六十三章 大帥不見了第七百九十章 欲壑難平第一百九十九章 四季如春第二百九十九章 合乎情理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下局面第七百二十九章 和平的意願第五百二十三章 亂象漸生第八百一十二章 博多的櫻(3)第七百四十二章 平定王與船寇第六百一十八章 慈父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二百零一章 牡丹與芍藥第五百二十七章 忍者第一百四十六章 抉擇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型烏龜第五百九十三章 真心實意第三百七十九章 紅與白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方的風第二百零九章 確有所圖第一百零四章 邂逅第七百章 恩威並濟第二章 想再聽彈奏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皆賭徒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降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