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二章 自立爲王

張獻忠早就派出細作混進了武昌城,武昌城內左良玉的動向張獻忠當然知曉。

說起來,左良玉也是張獻忠的老對頭了,各自有多少斤兩,大家都心知肚明。

左部主動撤離,張獻忠求之不得,如果左良玉要和他魚死網破,殺敵一千之下,也要自損八百,所以張獻忠並沒有乘機渡江,而是一直等到左良玉離開武昌。

武昌城長江對岸的樊口,流寇大軍雲集,隨時準備渡江南下。

湖廣三司官員面對危局,跪請楚王借銀數十萬以助軍餉,招募青壯守衛武昌。

都到了這個地步了,楚王朱華奎卻居然讓僕人搬出朱元璋分封諸子時,賜給楚王朱楨的裹金交椅,說“此可佐軍,他無有”。

十月十三日,張獻忠部從鴨蛋洲大舉渡江,開始進攻武昌。

這時候,楚王朱華奎才臨時抱佛腳,招募了一些從江北逃過來的散兵遊勇,組成一支“楚府新兵”,由楚府長史徐學顏統領,實質上,是楚王府的私人武裝,其實不堪一擊。

十月十八日,民軍攻城,當日,“楚府新兵”將領張其在感覺武昌城守不住,爲保命,向農民軍投降,大開保安、文昌兩門,農民軍得以進入。

張獻忠部僅用一日,就兵不血刃拿下了武昌。

民軍進城後,一毛不拔的楚王朱華奎被張獻忠命人沉了江,還把崇禎帝在武昌的親戚都殺了個乾淨。

十月二十日,張獻忠正式入駐楚王府。

面對戰後破殘不堪的武漢三鎮,張獻忠迅速採取善後安撫,下令發放錢糧,賑濟饑民。

同時,自封爲“大西王”,在武昌建立大西政權,改湖廣會城爲京城,鑄西王之寶,改武昌府爲天授府,以周綜文爲知府,改江夏縣爲上江縣。

大西中央共設有六部五府,京城設五城兵馬司。

張獻忠以楚王府爲新王宮,宮前樹起兩面大旗,上書“天與人歸”、“招賢納士”。武昌城九城門也樹兩大旗,上書“天下安靜”、“威鎮八方”。

對劣跡不著的明朝官員,張獻忠很是禮遇,時在城中的賀逢聖,曾任過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而且,曾組織武昌城防應對農民軍,張獻忠仍尊其爲“先生”。可惜,賀逢聖爲沽忠臣之名,竟率全家老小自沉於墩子湖(今武昌紫陽湖)。

對於城中的明朝官吏,只要略有幾分才具者,張獻忠皆予任用。即使是曾殺害過自己軍師的沈會霖,也被他委任爲漢陽知府。

並以周文江爲兵部尚書,張其在爲總兵前軍都督,李時榮爲巡按,謝鳳洲爲守道,蕭彥爲巡道,陳馭六爲學道等。

走羣衆路線是張獻忠素來的風格,必須堅持,於是他做出決定發楚王府幾十萬金銀賑濟饑民。

消息一出,武昌有五千人排隊來領,漢陽、麻城也陸續有五千人來站隊,真是大手筆!

由於採取了安撫策略,蘄州、黃州等二十多個州縣表示歸附,興國柯、陳二姓(元末時陳友諒的舊部,三百年間堅持跟明王朝鬥爭)的人馬也來歸順。

大西王的勢力大增,地盤迅速擴張,從前只是流寇飛賊,現在已經割據一方了。

既然成立了政權,招賢納士,網羅人才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十一月,大西政權在武昌城開科舉,興學堂,積極吸收大明生員。

十二月一日,張獻忠派遣監軍李時華主持大西政權科舉考試,錄取詹龍翔、奚鼎鉉、周谷植、徐良材等二十一人爲進士及第,授予州、縣印官(正官);遴選四十八人爲廩膳生,分授府州縣佐。

時年六十歲的漢陽人陳珏還高中了狀元,大西政權的科考場面非常熱鬧,參加科考的士子爭先恐後,以至“稍稍能筆墨者趨之若騖焉”。

張獻忠在武昌乾的有聲有色,戰後破敗的武漢三鎮在他的整飭和安撫下,逐漸有了生機,竟然比左良玉治下的秩序更加井然,同時也代表着張獻忠的造反事業達到了一個新高潮,新階段。

一山不容二虎,張獻忠在武昌自立爲王,私立官府,還搞起了科舉的一些列舉動,不斷地刷新了崇禎的底線,臉被打的啪啪響。

“都是些無能之輩,一個個的深負朕恩,以至獻匪荼毒兩湖,現在他竟然沐猴而冠,效仿朝廷開科取士。朕看要不了多久,獻匪就敢登基稱帝了!”

大明朝會,崇禎痛心疾首道。

左都御史陳新甲出班奏道:“皇上,臣提議以忠貞侯王越爲五省總督,節制各地軍馬,專辦流賊,獻匪覆滅必將指日可待。”

“臣反對!”田唯嘉立刻出聲阻止道:“皇上,獻匪之於忠貞侯,不過芥蘚之疾罷了,我朝的心腹大患將來必是天策軍,還請皇上三思而後行。”

天策軍威脅論是大明朝廷貫穿始終的話題,隨着起點城勢力範圍的不斷擴大,和王越在江南幾次三番的新政改革,朝廷上的大臣們越來越直言不諱。

因官軍新敗,張獻忠的實力大增,朝廷多次討論剿匪方略,以陳新甲等人爲首的親起點城派認爲,應該啓用王越剿匪,一勞永逸解決張獻忠部,但是卻屢遭反對。

但是用天策軍,王越的勢力和影響力將擴展到全國;而不用天策軍,僅靠陝西、河南、湖廣、四川等地的兵馬,恐怕一時也難以根除匪患。

陳新甲道:“皇上,忠貞侯這些年已經以行動證明了他對朝廷的忠心,天策軍對朝廷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如此明目的防範,恐怕傷了忠貞侯的心呀。”

其實任何人都能看出來,朝廷始終在防備着天策軍,否則關寧軍和新軍早就南下了。

“陳大人。”田唯嘉大聲道:“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如今起點城已成國中之國,天策軍又獨立於朝廷之外,如果他王思華真的是忠臣,陳大人能讓他將起點城交給朝廷嗎?若果真如此,我敬他是忠臣!”

第八零二章 閃擊第四零八章 風水寶地臺灣第九四七章 國人秉性第五五一章 關於政體的討論第六二一章 新媳婦第八二二章 敲打第一一零章 援軍到達(求推薦票求收藏)第六二六章 假幣第七七一章 打歸德第三一零章 盧象升的憂慮第三三一章 自治區第八四一章 逼宮第七四八章 成立僞軍第五五四章 臺灣知府第五三二章 女大三抱金磚第二六六章 你前途堪憂第七二一章 最後兩個“礦工”第九四四章 讓黎維祐來昆明接受問責第六五零章 鉅富第九二九章 進遵義第四三四章 參與創作第二六六章 你前途堪憂第九零四章 活捉第四九七章 “病體嚴重”?第三八九章 偵察排斷後第二九九章 非常時期第一九三章 敵情第九二零章 舉起屠刀第三一七章 戰略目的第九六五章 雞犬不留第六四九章 老夫不服第五四六章 大地是一個球體第七二九章 盛京上空的鷹第四三零章 人生若只是初見第一四四章 青樓(求票票)第五五三章 看着像個暴發戶第五六三章 心有不甘的鄭芝龍第二二七章 你拿我沒轍第一五三章 十惡不赦第一七九章 海防營第七六六章 應對中原亂局第五七三章 逆推慘案第三零四章 大大的功臣第四四零章 火大第八零七章 惶惶如喪家之犬第六七二章 天主顯靈了第一六七章 懵逼的錦衣衛第六五四章 養寇自重第二九二章 冒險第七八零章 慘烈第七五零章 異想天開第七六一章 獻俘第九零六章 化路爲田第一八八章 你們從哪裡來?第七七四章 天策軍的反應第四九六章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第五四四章 暴露了第八一三章 滅口第二一三章 不怕你賴賬第二一二章 讓我用一下第九五八章 無稽之談第六零八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四十六章 《三國演義》第九二七章 擊斃第八十八章 爲皇上解憂第二七七章 與明國言和第八八二章 自立爲王第二六五章 我去宰了他們第七四九章 朝廷的反應第六二七章 恆古未有之仁政第六三八章 隨便殺一個都沒錯第七九零章 吾輩中人第九零七章 全面襲擊第九七零章 奪民之利 人神共憤第六零一章 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第一九三章 敵情第二四零章 鳥人第一六三章 都不信第九五八章 無稽之談第八九三章 孫傳庭第一章 難民第四三三章 寶物第三九一章 耿直的史可法第八一一章 雷霆萬鈞第四七九章 撞船慘案第一零一章 輕視(求推薦票求收藏)第九六五章 雞犬不留第九零五章 入川第七七二章 能耐我何第一零五章 石油的野望(求推薦票求收藏)第一一三章 英雄讚歌(求推薦票求收藏)第九零一章 大西軍的兄弟?第七七七章 兵臨城下第四九三章 罷市罷課第一九二章 盟友第五零七章 號令天下誅滅此獠第一零一章 輕視(求推薦票求收藏)第五五四章 臺灣知府第五九五章 沒時間陪你們閒聊第四十六章 《三國演義》
第八零二章 閃擊第四零八章 風水寶地臺灣第九四七章 國人秉性第五五一章 關於政體的討論第六二一章 新媳婦第八二二章 敲打第一一零章 援軍到達(求推薦票求收藏)第六二六章 假幣第七七一章 打歸德第三一零章 盧象升的憂慮第三三一章 自治區第八四一章 逼宮第七四八章 成立僞軍第五五四章 臺灣知府第五三二章 女大三抱金磚第二六六章 你前途堪憂第七二一章 最後兩個“礦工”第九四四章 讓黎維祐來昆明接受問責第六五零章 鉅富第九二九章 進遵義第四三四章 參與創作第二六六章 你前途堪憂第九零四章 活捉第四九七章 “病體嚴重”?第三八九章 偵察排斷後第二九九章 非常時期第一九三章 敵情第九二零章 舉起屠刀第三一七章 戰略目的第九六五章 雞犬不留第六四九章 老夫不服第五四六章 大地是一個球體第七二九章 盛京上空的鷹第四三零章 人生若只是初見第一四四章 青樓(求票票)第五五三章 看着像個暴發戶第五六三章 心有不甘的鄭芝龍第二二七章 你拿我沒轍第一五三章 十惡不赦第一七九章 海防營第七六六章 應對中原亂局第五七三章 逆推慘案第三零四章 大大的功臣第四四零章 火大第八零七章 惶惶如喪家之犬第六七二章 天主顯靈了第一六七章 懵逼的錦衣衛第六五四章 養寇自重第二九二章 冒險第七八零章 慘烈第七五零章 異想天開第七六一章 獻俘第九零六章 化路爲田第一八八章 你們從哪裡來?第七七四章 天策軍的反應第四九六章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第五四四章 暴露了第八一三章 滅口第二一三章 不怕你賴賬第二一二章 讓我用一下第九五八章 無稽之談第六零八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四十六章 《三國演義》第九二七章 擊斃第八十八章 爲皇上解憂第二七七章 與明國言和第八八二章 自立爲王第二六五章 我去宰了他們第七四九章 朝廷的反應第六二七章 恆古未有之仁政第六三八章 隨便殺一個都沒錯第七九零章 吾輩中人第九零七章 全面襲擊第九七零章 奪民之利 人神共憤第六零一章 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第一九三章 敵情第二四零章 鳥人第一六三章 都不信第九五八章 無稽之談第八九三章 孫傳庭第一章 難民第四三三章 寶物第三九一章 耿直的史可法第八一一章 雷霆萬鈞第四七九章 撞船慘案第一零一章 輕視(求推薦票求收藏)第九六五章 雞犬不留第九零五章 入川第七七二章 能耐我何第一零五章 石油的野望(求推薦票求收藏)第一一三章 英雄讚歌(求推薦票求收藏)第九零一章 大西軍的兄弟?第七七七章 兵臨城下第四九三章 罷市罷課第一九二章 盟友第五零七章 號令天下誅滅此獠第一零一章 輕視(求推薦票求收藏)第五五四章 臺灣知府第五九五章 沒時間陪你們閒聊第四十六章 《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