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袁崇煥的野望

袁崇煥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了,自從他科舉出仕以來,他就幻想着自己能達到權力的巔峰,手握萬千大軍,橫掃一切外寇國賊,爲這個朝廷盡忠盡力。但是命運多舛,總是有心無力,上面一直壓着在他看來都是昏聵無能的婆婆,讓他根本不能一展抱負。

朝廷在關外屢屢失利,總督巡撫走馬燈一般的換卻不能解決遼東問題,讓他看到了機會,於是他單人獨馬,擅離崗位,直接跑到遼西考察,獲得了第1手的材料,心中有了大計較,於是連夜趕回京城,向皇上保證,只要給我足夠的糧谷,自己一人就可獨自守遼西。當時自己信誓旦旦的說,是一個人。

於是他的第1個願望實現了,朝廷任命他遼西兵備僉事,督關外軍。這下自己可以大展拳腳了。

結果似乎朝廷忘記了自己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一人獨守三海關。於是朝廷就派出了王在晉當了遼東經略,在自己的腦袋上,又放了一個婆婆。

於是袁崇煥決定,將這個婆婆打翻攆走,於是他抓住王在晉龜縮不前的錯處,彈劾他。

一個是督關外軍馬,一個是遼東經略,互相彈劾,立刻引起了朝局的巨大震動,天啓皇帝特意派他的老師孫承忠跑山海關調查。回去之後,實現了袁崇煥的願望,將腦袋上的婆婆搬走了。當時袁崇煥的感覺是,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

可惜,這明朗的天,轉眼就烏雲四合,朝廷又派孫承宗督師遼東。

孫承忠可不像其他人那麼好對付,自己幾次三番做了點小動作,最終都了無結果。而孫承忠比別的人更狠,因爲他知道兵法韜略,很有戰略眼光,他不但壓在了袁崇煥的腦袋上,將他壓得死死的,而且直接分了他的權。本來袁崇煥是督關外軍的,結果孫承忠一上任,立刻任命馬世龍爲山海關總兵,祖大壽爲錦州總兵,將軍權分到他的手中,而大力支持自己的築城計劃,讓自己修建寧遠,成了一個包工隊的頭頭。這讓袁崇煥有一種作繭自縛的感覺。

帶着消極的態度,準備甩脫這個工作,於是前後向朝廷不斷的要錢,準備用這個辦法讓自己改換工種,結果這個辦法又失算了。不管自己怎麼折騰,一向摳門吝嗇的朝廷,竟然有求必應,戶部沒錢了,皇上就從內帑出,說什麼也要自己完成這個巨大的工程。於是,帶着滿肚子的怨氣,前前後後要了1千兩百萬兩,用了4年的時間,才勉強將寧遠修成。本來以爲這個工程完了,應該讓自己做正事吧,12萬關寧鐵騎已經編練成功,自己也該繼續自己的權力,督關外軍了吧。結果孫承忠依舊死抓軍權不放,反倒讓自己繼續修築錦州,以及前哨大淩河等城堡,繼續讓自己當包工頭。這多年下來,現在袁崇煥家裡搭個雞窩,都不需要僱請外人了,自己一個人就輕鬆的搞定,因爲他對工程太熟悉了,熟悉到都忘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

而最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就是那個起步根本不如自己的丘八毛文龍,就從200多人起家,幾年的時光,就成了軍政一把抓獨鎮一方的大將,自己哪裡比他差?不但不差,自己還要遠遠的勝過他。但命運就是這麼戲弄人,自己怎麼的也不得志。看到毛文龍的成就,讓他更堅信成功的必須條件,那就是和毛文龍一樣,自己必須獨佔一方,絕對不能讓任何人束縛自己,

踢不走皇上的老師,自己做不到一把手,那我挪挪窩總可以吧。於是毛文龍在草原上恢復的努爾幹都司,讓他看到了希望。於是又毛遂自薦,請朝廷封自己爲努爾幹都司指揮使,在那廣袤的草原上,自己一手抓住毛文龍在草原的兩萬大軍的兵權,一手掌握糧草,收編蒙古軍隊,到時候縱橫大漠,所向披靡,成就萬世功業。

可是這時候卻跳出來了一個毛文龍,直接要將他的兵撤走。你這是鬧的哪出?我一個人帶着兩個家僕去草原當那個指揮使,還不轉眼就讓狼給吃了,沒有兵我幹什麼去?所以在這一點上,袁崇煥深恨毛文龍不將兵權交給自己,是拆臺,於是,對毛文龍深恨之。

而在這幾年,自己心不甘情不願的爲這個大明朝廷修築城池,花錢是多了些,但是成績也擺着呢。結果那些孤臣黨和閹黨,竟拿毛文龍說事對比,一直指責自己浪費國庫錢糧,而沒有尺寸之功。這更讓袁崇煥懷恨在心。

張大可拖毛文龍的後腿,在延平海戰上差一點讓毛文龍喪命疆場,目的就是讓毛文龍也大敗幾場,結果那小子大難不死,竟然還是讓他翻轉了局面。結果這傢伙炸毛了,他給大家來了一個秋後算賬。張大可死了,.武之望那個郎中被罷職了,楊國棟也被下獄。他們都是當事人,得到這樣的結果也是罪有應得,但是你突然間降我一級這算什麼?我不過是給楊國棟指點了一下迷津,對武之望那個乖張的傢伙說了幾句閒話,我招誰惹誰了

於是,袁崇煥對毛文龍恨得牙癢。

機會總是留給有心的人,略施小計,掌握遼西兵權的馬世龍兵敗柳河,被拿下獄了,壓在自己頭上那個強勢的婆婆終於病倒滾蛋了。而就在這時候,自己打了一個漂亮仗,讓朝廷看到了自己的能力,讓他們知道,要想保住整個遼西只有自己,自己應該成爲這遼東經略了。結果皇上還是一根筋,派了一個滿貴做總兵,於是,就和他鬧彆扭,最終,向朝廷以與總兵滿桂不協,請移之他鎮,朝廷廷議之後,乃召滿桂還。遼東經略高第算什麼東西,滾蛋。

又派王之臣代高第爲經略,復奏留滿桂,又與不協。朝廷慮敗事。命王之臣督關內,袁崇煥督關外,劃關而守。一家事情兩家做,自己還是一個名不副實的,於是又和他繼續爭,反正這時候袁崇煥已經信心滿滿,也有憑仗。這關內關外只有自己能做好,朝議以袁崇煥、王之臣不相能,結果又召王之臣還,最終袁崇煥實現了人生目標,罷經略不設,以關內外盡囑袁崇煥,與鎮守中劉應坤、紀用等便宜從事。從此,袁崇煥真正成爲了薊遼第一人。

大權在手,並沒有實現自己最終的夙願,自己最恨的那個傢伙,還在東江鎮呼風喚雨,並且做的比以前更大,這是他不能容忍的。而他手中的強兵強將,手中的無數錢糧,更是自己急需的。於是就趁着皇上對自己的信任,堅決要求統一兵權事權,收毛文龍東江鎮爲自己所用。

結果毛文龍竟然和自己槓上了,弄出了種種的小人手段,逼的自己雞飛狗跳,這讓袁崇煥恨不得吃其肉寢其皮。

於是他就展開了自己的不爛之舌,向在朝廷有巨大影響力的葉向高歷數了毛文龍種種的野心舉措,,痛陳毛文龍已經是實際上的藩鎮,是大明的隱患,是顛覆大明的罪魁禍首。

其實不必自己多說,葉向高早就存了這個心,他早已經有了除去毛文龍的心思,只是擔心沒有人能牽制建奴。但現在好了,毛文龍滅了日本,降服了朝鮮,如果自己再收了東江鎮的殘餘人馬和錢糧,只要統一指揮調度,建奴轉眼就會灰飛煙滅,毛文龍對恢復遼東已經沒有什麼作用了,機會已經成熟,於是兩個人當然一拍即合。

有了葉向高內閣的支持還不行,袁崇煥認爲並不能取得完全的勝利,要想除掉毛文龍必須有皇帝的支持,哪怕是皇帝冷眼旁觀也好。

而現在能夠掌握皇帝的,只有魏忠賢的閹黨,於是袁崇煥就開始在遼西給魏忠賢建立生祠,以交好閹黨,達到兩黨聯合。這時候正好毛文龍已經和魏忠賢決裂,魏忠賢也想聯繫東林殘餘,對抗已經強大起來的孤臣黨和勳貴集團,雙方又是一拍即合。這纔有了這軟禁皇帝,將京師孤臣黨一網打盡,纔有了矯召拿下在外的幾個重要孤臣黨大員,調毛文龍進京一舉成擒的,乾淨利索的成功。

現在剩下的,就是袁崇煥拿着尚方寶劍和聖旨,壓迫羣龍無首的東江鎮向自己投降,再賞賜他們200萬兩銀子收買他們,用恩威並施的手段,徹底將東江鎮併入到自己的手下。

只要這一舉措成功,自己的遠大目標理想就實現了,那時候,放眼天下,捨我其誰?

第637章 張繼先的策略第1035章 慘烈屠城第661章 需要發展的皮島第148章 天啓後悔了第933章 敵我對比第841章 推倒從來第1028章 逼死國王第1290章 逃離虎口第1316章 誰都坑第532章 爲國省錢第297章 略作調整第1395章 滿清建國第911章 一封家書第686章 收買太監第1270章 往死裡整崇禎第1705章 執政改革第543章 幹票大的第198章 屠殺男丁第1230章 賢王進京第272章 暴打監軍第1232章 一劍的重要第1182章 需要再設個總督第1313章 騎兵師出擊第074章 後金處斷第1442章 草原軍團危急第1232章 引申朝局第790章 有奸佞第819章 敵使獻計第248章 民生故事第1186章 不詳之感第1312章 騎兵與火槍第467章 準備充足第048章 南轅北轍第1078章 齊飛的心思第336章 發難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1696章 戰死百分之五百的軍隊第1053章 戰役結束第1327章 決死一戰第341章 街壘第172章 進退兩難第558章 讓位之心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788章 風向大變第945章 碰上賴賬的了第877章 嫌隙初顯第1262章 國士歸心第449章 太監監軍第746章 民心第172章 進退兩難第1426章 目標朝鮮第825章 進退兩難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1058章 免死詔書第1172章 官威無用第129章 該殺的熊廷弼第791章 奸佞的證據第061章 增援阿敏第947章 天啓有後了第600章 戚家軍近況第121章 軍功太大了第1178章 叛亂第250章 興建鹽場第173章 攻擊富有集第1689章 決死反擊第168章 面對鎮江的決斷第1184章 新式武器第202章 陳忠的心思第664章 軍火買賣第900章 朝鮮來人第727章 那就作死吧第045章 派系問題第230章 爬城攻擊第1286章 又是政變第972章 絕不動搖第629章 堅決犯擰第176章 一馬當先第322章 灘塗遭遇戰第1215章 真的難以收場了第569章 商行起航第497章 朝局的分析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1382章 戰略方向第468章 駐軍天津衛第283章 倒晉聯盟第591章 和孫承宗交鋒第1289章第659章 挾功以自重第1012章 錢啊,我想你啊第908章 聖旨到第290章 工匠營的寶貝們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727章 那就作死吧第1089章 破圍之戰第1337章 攻城第1211章 不可收拾第1419章 應對危局第1030章 東林的結局第408章 惡客上門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
第637章 張繼先的策略第1035章 慘烈屠城第661章 需要發展的皮島第148章 天啓後悔了第933章 敵我對比第841章 推倒從來第1028章 逼死國王第1290章 逃離虎口第1316章 誰都坑第532章 爲國省錢第297章 略作調整第1395章 滿清建國第911章 一封家書第686章 收買太監第1270章 往死裡整崇禎第1705章 執政改革第543章 幹票大的第198章 屠殺男丁第1230章 賢王進京第272章 暴打監軍第1232章 一劍的重要第1182章 需要再設個總督第1313章 騎兵師出擊第074章 後金處斷第1442章 草原軍團危急第1232章 引申朝局第790章 有奸佞第819章 敵使獻計第248章 民生故事第1186章 不詳之感第1312章 騎兵與火槍第467章 準備充足第048章 南轅北轍第1078章 齊飛的心思第336章 發難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1696章 戰死百分之五百的軍隊第1053章 戰役結束第1327章 決死一戰第341章 街壘第172章 進退兩難第558章 讓位之心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788章 風向大變第945章 碰上賴賬的了第877章 嫌隙初顯第1262章 國士歸心第449章 太監監軍第746章 民心第172章 進退兩難第1426章 目標朝鮮第825章 進退兩難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1058章 免死詔書第1172章 官威無用第129章 該殺的熊廷弼第791章 奸佞的證據第061章 增援阿敏第947章 天啓有後了第600章 戚家軍近況第121章 軍功太大了第1178章 叛亂第250章 興建鹽場第173章 攻擊富有集第1689章 決死反擊第168章 面對鎮江的決斷第1184章 新式武器第202章 陳忠的心思第664章 軍火買賣第900章 朝鮮來人第727章 那就作死吧第045章 派系問題第230章 爬城攻擊第1286章 又是政變第972章 絕不動搖第629章 堅決犯擰第176章 一馬當先第322章 灘塗遭遇戰第1215章 真的難以收場了第569章 商行起航第497章 朝局的分析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1382章 戰略方向第468章 駐軍天津衛第283章 倒晉聯盟第591章 和孫承宗交鋒第1289章第659章 挾功以自重第1012章 錢啊,我想你啊第908章 聖旨到第290章 工匠營的寶貝們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727章 那就作死吧第1089章 破圍之戰第1337章 攻城第1211章 不可收拾第1419章 應對危局第1030章 東林的結局第408章 惡客上門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