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舉薦孫承宗

被王強的小插曲打斷了大家的話題,沉默了一下之後,馮世寶還是小心的問道:“剛剛毛帥說的話,可以繼續嗎?”

毛文龍也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激動,他知道,現在的話的後果是多麼的嚴重,這些話一定會被傳到天啓的耳朵裡去,但是他必須說這話,否則他就認爲自己是對歷史的犯罪。

當然,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這話到底有幾分正確,會不會也被後世爭來爭去?但現在哪裡還管得那麼多?

“我說熊廷弼其心可誅,不單單是這一句話,還有其他原因的。這一場戰役,遼西局勢糜爛,難道他就不知道,他作爲一個遼東的經略,這樣的慘敗,他不需要負責任嗎?難道他就不知道他的下場嗎?難道他以爲就讓一個王化貞頂缸,他就能脫了干係嗎?”

毛文龍一連氣的詰問,讓兩個人有些目瞪口呆,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熊廷弼是知道這種嚴重的後果的,但爲什麼他還敢這麼做?因爲他自認爲這天下唯有他一人可以經略遼東,皇上是不能殺他的,因爲皇上必須要用他來經略遼東,所以,在他認爲,皇上不能殺他,也不敢殺他,這是什麼,這是挾天子以自重,這已經不是其心可誅,這是居心叵測。”毛文龍說完這話,氣的是呼呼喘氣:“如果這次饒恕了他,那麼,將來就開了一個先河,誰都可以憑藉自己掌握的資本來要挾皇上,那國將不國了。”

這話就嚴重了,但細細想起來,嚴重嗎?一點都不嚴重,真的要像毛文龍說的那樣,真的將是國將不國了。

想後來袁崇煥敢於不經過崇禎內閣,就殺了毛文龍,其憑藉的不就是他的五年復遼的大話嗎,而崇禎也因爲當時只有他能鎮住滿清二不得不給他背書,但當皇太極打到了城下,袁崇煥的大話破滅了,崇禎纔想到,袁崇煥以能復遼而要挾自己,於是惡向膽邊生,殺了這個敢於要挾自己的人。

這纔是毛文龍被殺,袁崇煥被剮的原因啊。現在毛文龍這麼說,也說在爲以後的自己不被冤殺做鋪墊。

想到毛文龍說的那樣的後果,王洪亮和馮世寶就只剩下抽冷氣的份了。現在他們再也沒了心思喝酒了,恨不得立刻將毛文龍的見地稟報給皇上。

但是剛剛要告辭走的人,卻又坐了下來,因爲通過這一番談話,他們看到了毛文龍對大明的忠誠,同時也看到了毛文龍與衆不同的見解,所以他需要詢問下一步該怎麼辦?聽一聽這個深有見解的大帥的意見。

“如果非要殺了熊廷弼,那麼誰可以做遼東經略。”在他們的眼中,張鶴鳴是絕對不行,其他人好像也都不中,仔細的掂量一番,還真就是這個熊廷弼能抵擋後金建奴。

毛文龍就雙眼雪亮的對着二人道:“其實在這個大明,有一個真正忠君愛國的人,並且絕對軍事深有韜略,只要用上此人,大明遼東將立刻安穩,不敢說幾年內能逆轉,但和建奴打個旗鼓相當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兩個人立刻伸出了脖子:“大帥說的是誰?”

“帝師孫承宗。”

兩個人互相望了一眼,然後不由得長出一口氣,深以爲然。

孫承宗。北直隸的保定高陽人,

孫承宗長得還一表人才,濃眉大眼,鼻直口方,五官端正(貌奇偉)在周圍很有名望。但他不安於現狀,好遊學,於是就邊走邊講學,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山西大同,標準的明朝邊境。

在這裡,除了教學,日常的興趣愛好就是聊天,但孫承宗的聊天不找其他文人墨客大家一起談詩詞歌賦討論專業,他專門去找那些常年駐守在邊關的老兵,詢問他們一些有關邊關防務的事情,上到行軍打仗軍事地理,下到雞零狗碎老兵嘮叨,他都聽的津津有味,時不時還要做筆記。

這樣的經歷,讓他了解到很多軍事知識,雖然傳授這些知識的多爲底層老兵,沒有六韜三略,沒有孫子兵法,但他們的知識和經驗卻勝過這些。

六韜三略有很多,拿錢就可以買到,而真正的經驗卻出自實踐,而實踐又出自戰場上的一刀一槍,這些是拿錢買不到的,也是任何東西都換不來的,只能去體會,代價就是生命。

邊關的所見所聞,都爲孫承宗個人的養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塑造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特點,這是他的愛好,也成爲他的專業:曉暢邊事。

後來這一點還成爲了明朝的救命稻草,哪怕是一時的。

萬曆三十二年年,有着二十年豐富教學經驗及自學軍事二十多年的孫承宗參加了作爲讀書人最重要的科舉,這是已到不惑的他第一次參加科舉,並高中“榜眼”,被授予翰林編修,在這裡只要有耐心,只要不捅婁子,未來的六部尚書內閣輔臣乃至內閣首輔都有可能。

前途光明之外,平常還很清閒,除了聊天就是看書,繼續專研自己的興趣特長,縱覽兵書,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與理論實踐相結合,從一個民間半吊子軍事家潛移默化的成爲了一個合格的軍士理論家,時常還與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共商國家大事,在聚會上不時有語驚四座的精彩發言,“孫承宗”這個名字慢慢傳開了,變得小有名氣,很多廟堂閣老、執掌一部的巨頭都有耳聞。

而真讓他一鳴驚人的是吳道南的拜訪。

吳道南來找孫承宗不是聊天的,而是求教的,想在一件事上聽聽孫承宗的意見,這件事讓他很苦惱,也讓和他一樣的很多人很苦惱,置身於風口浪尖的吳道南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件事就是梃擊案。

孫承宗的意見就一個字:查。

吳道南一聽就愁眉苦臉了,查?怎麼查?誰也得罪不起。

孫承宗笑了,接着說:

“查,是必須的,但是要有分寸的查,要講究方式方法。首先,事情涉及到東宮太子,必須要嚴查,不查不行,不查不足以平民憤,反而給人口實;但是呢,這件事又涉及到鄭貴妃,又涉及到後宮,再涉及到皇上,這些都決定這件事不能深查,不能查的太徹底,不能什麼事情都查。”

吳道南聽聞兩眼一亮。採納了孫承宗的意見,事遂定。

可以說梃擊案風波的平定中孫承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明熹宗朱由校繼位,16歲雖然也不算小,但因爲沒有父親光宗的緣故沒怎麼讀過書,至於自己動手的手工課倒是很好,所以必須加緊對經書史籍的學習,每天都要通過日講學習,別的講官上來就是“之乎者也”“子曰”聽的天啓雲裡霧裡,不是聽不懂,就是因爲枯燥不想聽,結果都一樣,上了課和沒上課一個樣;而同爲講官的孫承宗則不一樣,對於朱由校這類貪玩型、基礎薄弱性、多動症性的學生特別有辦法,這都是早年義務支教的經驗,每次講課風趣幽默,課堂氛圍生動活潑,自從孫承宗成爲天啓的老師後,大家再也不用擔心朱由校的學習了,連朱由校本人每次課後都不禁感慨:心開。

雖然朱由校心開了,但整個大明王朝的心卻越來越“不開”了,遼東戰事日益嚴峻,朱由校即位當年,遼東遼陽瀋陽的淪陷,經略袁應泰自殺,四五名總兵戰死;然後第二年是廣寧獻城,遼西失陷,明朝在關外再無立錐之地,平日口若懸河引經據典的文臣武將這時候個個噤若寒蟬誰也不說話,朝堂之上再次響起了任命孫承宗爲兵部尚書全權負責遼東戰事的呼聲。爲什麼說再次?

因爲孫承宗懂得軍事是有名的,一來二去大家都知道孫承宗是個軍事家,去年的時候就有朝臣建議讓知曉邊事的孫承宗擔任專門負責遼東戰事的兵部侍郎,後來因爲天啓離不開孫承宗(帝不欲承宗離講筳)),這件事不許再提。

毛文龍的態度明確了,解決的辦法也已經獲得了,兩個人就直接告辭走了。

站在衙署外的臺階上,毛文龍看着兩個急匆匆而去的背影,毛文龍長嘆一聲。

剛剛說的話,做的事,其實對歷史一點改變都沒有,都是歷史的延續,自己能做的,不過是亮明立場,讓大明的內閣皇帝能夠快速的結束廣寧戰敗的收尾工作,儘快的讓真正的能人孫承宗進入遼東,爲大明爭取一口氣,同時,也爲自己剛剛誕生的東江鎮,轉移一下努爾哈赤的目光,給自己爭取一段喘息的時間。

時間,對自己來說,太必要了。

第1414章 臨門一腳的共和第1209章 爆炸總算開始了第639章 恐怖的營嘯第154章 遲到的家書第1189章 被軟禁了第1702章 君臣攤牌第473章 逐一反駁第1132章 條件第719章 加強防護第1407章 新的戰略第234章 無人受命第048章 南轅北轍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837章 挖人祖墳的道理第1024章 燃燒的烈火第551章 偶見孫元化第895章 兵變失敗第281章 保舉袁崇煥第281章 保舉袁崇煥第1273章 名將迭出第088章 何去何從第1261章 滅清 清君側第1194章 殺回去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429章 糜爛如此第1319章 大淩河 嶽託第1209章 大變突生第1130章 霹靂手段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1096章 信男君傑的嗅覺第595章 沒死的烈士第528章 皇帝的評論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1126章 滅日計劃第479章 阮大鉞的殺傷力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376章 半渡而擊第121章 軍功太大了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183章 向袁巡撫討債的手段第1117章 毛遂自薦第46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1315章,四戰鎮江第1282章 路遇故人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746章 民心第920章 布衣宰相親臨第1286章 又是政變第102章 生死由天第412章 合法化第1277章 都是老實人第1165章 天可汗的代價第795章 皇帝變了第439章 意義深遠第930章 乾淨利索第088章 何去何從第418章 感情如此有錢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520章 嚴苛的規矩第1694章 拼死爭奪第690章 老成謀國葉向高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1057章 傳授賺錢之法第807章 老虎歸山第1197章 回到原點第1224章 四面合圍第1181章 意見分歧第1275章 大戰略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1306章 錦州之戰2第968章 大神來到第1158章 無奈的決定第1200章 繼續周旋第330章 目標旅順第087章 前路茫茫第804章 探討徵稅第723章 爲銀子瘋狂第988章 混亂的戰鬥第1169章 逍遙出行第1407章 新的戰略第216章 土地的誘惑第286章 輕鬆愜意毛文龍第1190章 武裝遊行第1199章 撫卹分發的誓言第283章 熊廷弼的後果第1374章 各路出擊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693章 兄弟交心第1166章 轟轟烈烈戰火燃第1354章 全民動員第857章 改變戰法第150章 遼東百姓第704章 評論三黨第347章 繳獲第1335章 發動第1215章 故做糊塗第322章 灘塗遭遇戰第716章 特殊的恩遇
第1414章 臨門一腳的共和第1209章 爆炸總算開始了第639章 恐怖的營嘯第154章 遲到的家書第1189章 被軟禁了第1702章 君臣攤牌第473章 逐一反駁第1132章 條件第719章 加強防護第1407章 新的戰略第234章 無人受命第048章 南轅北轍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837章 挖人祖墳的道理第1024章 燃燒的烈火第551章 偶見孫元化第895章 兵變失敗第281章 保舉袁崇煥第281章 保舉袁崇煥第1273章 名將迭出第088章 何去何從第1261章 滅清 清君側第1194章 殺回去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429章 糜爛如此第1319章 大淩河 嶽託第1209章 大變突生第1130章 霹靂手段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1096章 信男君傑的嗅覺第595章 沒死的烈士第528章 皇帝的評論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1126章 滅日計劃第479章 阮大鉞的殺傷力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376章 半渡而擊第121章 軍功太大了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183章 向袁巡撫討債的手段第1117章 毛遂自薦第46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1315章,四戰鎮江第1282章 路遇故人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746章 民心第920章 布衣宰相親臨第1286章 又是政變第102章 生死由天第412章 合法化第1277章 都是老實人第1165章 天可汗的代價第795章 皇帝變了第439章 意義深遠第930章 乾淨利索第088章 何去何從第418章 感情如此有錢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520章 嚴苛的規矩第1694章 拼死爭奪第690章 老成謀國葉向高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1057章 傳授賺錢之法第807章 老虎歸山第1197章 回到原點第1224章 四面合圍第1181章 意見分歧第1275章 大戰略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1306章 錦州之戰2第968章 大神來到第1158章 無奈的決定第1200章 繼續周旋第330章 目標旅順第087章 前路茫茫第804章 探討徵稅第723章 爲銀子瘋狂第988章 混亂的戰鬥第1169章 逍遙出行第1407章 新的戰略第216章 土地的誘惑第286章 輕鬆愜意毛文龍第1190章 武裝遊行第1199章 撫卹分發的誓言第283章 熊廷弼的後果第1374章 各路出擊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693章 兄弟交心第1166章 轟轟烈烈戰火燃第1354章 全民動員第857章 改變戰法第150章 遼東百姓第704章 評論三黨第347章 繳獲第1335章 發動第1215章 故做糊塗第322章 灘塗遭遇戰第716章 特殊的恩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