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天下局勢

天氣變化越來越怪了,毛文龍和湯若望預言的千年不見的天災開始明確的顯現了。沿着北方一線,整個夏天就是少雨乾旱,大明的北方諸省大面積絕收。這樣大旱波及到了草原,從西到東,落雨不如往年的一半,而遼東努爾哈赤的地區,正如歷史出現的那樣,幾乎整個地區顆粒無收。

而這個冬天剛剛開始的時候,就奇寒無比。剛剛入冬,整個北方就開始降雪,大雪一場接着一場簡直就是沒完沒了,形成了可怕的雪災。遼東地區的大雪最大的時候,都淹沒了人。

但是好在,大明朝實行了未雨綢繆的偉大計劃,這時候就見到了效果,八賢王朱由檢日夜奔走在調運糧食的工作上。

楊嗣昌這個能臣一面放糧救災,安撫百姓,一面對那些鋌而走險的杆子,進行了毫不留情的鎮壓,讓那些杆子沒有機會壯大,成爲威脅大明根據的流寇。

一手饅頭一手大棒,讓整個大明的北方並沒有出現大的動亂。因其功,爲此朝廷特意嘉獎楊嗣昌,將他再升一級,掛戶部左侍郎銜,山陝義倉大使,督師陝西,兼任延綏巡撫,與三邊總督,山西巡撫並駕齊驅,一時間權勢無雙。

但也是這樣,他毛文龍的標籤就越明顯了。

而草原上,因爲大明爲了穩定住蒙古人,不讓他們大災之年必有大的搶掠發生,給大明北方造成巨大的邊地隱患,將皇商的數目擴大了一倍,也放寬了物資品種的限制,更在修通了南北運河以及海路的暢通,將原本南方的糧食源源不斷的運進了草原,這樣,有了大明的糧食,蒙古人也就安心了。

但是,對於遼東,大明的封鎖更加緊密了。原先巡視遼東沿海的陳忠水師,本着抓到走私遼東的船隻就只是扣押沒收,但在這時候,卻是改變政策,凡事參與走私的,都奏請朝廷,對這些走私的人,抄沒家產,流徙千里。當事人直接砍殺。所以,現在的努爾哈赤是最艱難的,在遼東地區,別說漢人,即便說女真人都已經有凍餓而死的了,漢人人相食已經是比比皆是了。

物資上的困難還能咬牙挺過去,大不了去搶嗎。

但現在的努爾哈赤比較虛弱,年初的時候,被毛文龍出擊,一頓老拳下去,打的是元氣大傷,原本準備去搶遼西弄點收穫,結果泡湯了。圍剿四處亂竄的毛文龍損兵折將消耗無數,還讓人挖了祖墳。而復州一戰,不但讓他丟了整個遼東半島,更讓他損失了一個正紅旗,就只是自己的兒子扛着一杆破旗回來,算是保存了他的面子。

再加上夏季的大旱,冬天的大雪,他是實在沒有能力再去搶了。

不但他不能去搶了,現在,他擔心的是有人來搶他了,因爲,毛文龍要防備日本,孫元化回到遼西,遊說孫承宗出兵牽制努爾哈赤。孫承宗正想還毛文龍一個人情呢,於是就召集的一文一武,左膀馬世龍,右臂袁崇煥商量這個事情。

結果貪生怕死的馬世龍堅決反對出擊,而袁崇煥卻一反常態,堅持支持毛文龍,自己這邊也扯扯努爾哈赤的後腿,但他的意思不是出擊,而是實現他宏偉的計劃——修建錦州城。

修建寧遠城已經耗資無數,朝廷裡幾乎所有的臣工都抨擊這件事情,認爲孫承宗和袁崇煥沒有進取之心,白白的浪費了國家的資財,所以當初他想修建錦州城的時候,上到天啓皇帝,下到文武百官,一致反對,所有的人都認爲,修建一個錦州城需要400萬銀子,啊,現在銀元大行其道了。

四百萬銀元,那絕對是真金白銀,而對抗這個百年不遇的大災難的時候,400萬銀元將購買多少糧食?救活多少人命?

最主要的是,現在的戰略重心已經是救災,對於戰亂,採取的是南功北守的原則。

現在,南攻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天啓四年正月,貴州巡撫王三善敗歿,震動了西南。雲貴巡撫張慎言在得到了朝廷再次撥付的一百萬銀元,和自己地方稅收的份額,決定發動一場對奢安的大進攻。請以撫治鄖陽右副都御史蔡復一,進兵部右侍郎,做爲自己的副手,代無能的楊述中總督貴州、雲南、湖廣軍務,兼巡撫貴州。

當時安邦彥進圍普定,結四十營,綿亙二十里。八月,蔡復一指揮總兵官魯欽、黃鉞等,帶領兵精糧足士氣高昂的多省聯軍,敗敵於汪家衝,後又取得蔣義寨大捷,參將尹伸守普定又大敗奢崇明,雙方大軍匯合,而後諸將窮追猛打,長驅織金,焚營數十里,獲牛馬、甲仗無算。奢安兩人帶着不足萬人,逃遁大山裡去了。如此,本來在崇禎五年才被平息的奢安之亂,再加一把勁,就能在年底,最多明年年初就能告結。

而遼西是防守,也就沒必要再花四百萬修什麼錦州了。

這樣的決定,讓一心想建功立業,想和毛文龍比肩的袁崇煥大爲不滿,但是不管他怎麼徵求,朝廷上下就是不同意。

但這次機會來了,毛文龍主動要求遼西牽制後金,但讓關寧鐵騎主動出擊,大家沒這個膽兒。所以修建錦州城,向遼東步步爲營,壓迫後金就成了最切實可行的辦法,於是袁崇煥抓住了這個機會,向朝廷上下推廣自己的想法,並且大義凜然的告訴所有的人,這一次並不是自己的妄想,是因爲毛文龍瞎鬧騰,自己是被逼的。

在天啓皇帝的心中,毛文龍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並且按照結果對比,他每做的事情也的確都是正確的,既然他上次寫信向自己求援的時候,自己沒有給他一兵一卒,也沒有給他一塊銀元,但既然他要求遼西牽制後金,給他緩解北面的壓力,讓他能夠全心全意的對付已經登陸朝鮮的日本人,那這件事情就必須同意。

怎麼牽制後金?天啓皇帝也做了一番研究探討,讓十幾萬關寧出擊,和孫師傅探討一番之後,得出的結論就是,花費幾百萬兩銀子打造的這支強悍的軍隊,出擊遼東越過遼河,就等於給努爾哈赤送人頭,送裝備,送戰馬,送一切的一切,這絕對不可取。

最終天啓認爲,現在大明北方救災正在緊急關頭,全國上下,衆志成城,士氣正高,大名絕對不能出現一場敗仗,打擊了士氣,因此上決定,還是求個安穩,又能牽制壓迫後金,於是就同意了袁崇煥的修築錦繡城的計劃。

第123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791章 奸佞的證據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513章 拉人入夥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994章 整軍備戰2第102章 生死由天第1020章 繳獲中的信息第698章 準備回京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1349章 鐵山之屠第845章 反正歸明第895章 兵變失敗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856章 完勝第1076章 宣州之戰第191章 堅守鎮江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1186章 不詳之感第1336章 靜待第1028章 逼死國王第1122章 光復平壤第1366章 形勢逆轉第1097章 形勢嚴峻了第1418章 米價上漲和戰爭的因果第013章 討敵罵陣第838章 遼河岸邊第1343章 阿敏出擊第546章 賢妻良母第855章 新薩爾滸之戰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365章 南關張盤第881章 深沉的李光春第1072章 總督駕到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624章第110章 絕境反擊第194章 搬遷的目的目標第1353章 皮島危機第531章 獅子大開口第065章 遽然發動第075章 緊急動員第1215章 真的難以收場了第387章 軍迷皇帝第010章 毛帥作用第993章 整軍備戰1第883章 民心所向第498章 袒露心扉(爆更中)第1302章 漢奸不好當啊第403章 溫馨時候第511章 對魏忠賢對肯定(爆更)第412章 合法化第579章 一路殺官第965章 聚斂人口第376章 半渡而擊第050章 軍民分家第862章 戰爭的評價第1307章 密謀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1430章 蒸蒸日上的滿清第251章 房地產生意第664章 軍火買賣第1268章 女子的地位第186章 再佔鎮江的後果第113章 象關城破第1360章 夫人主政第948章 再起風波第263章 設立駐京辦第105章 臨陣脫逃第601章 尋訪戚家軍第401章 完善編制第1191章 耐心教導第1045章 新的條例第1364章 放棄宣州第1208章 何去何從第1016章 視察流亡政府第466章 魏忠賢的待見第1424章 恢復實力的滿清第830章 掃除障礙第004章 狀況不妙第1048章 血的總結第254章 羣策羣力第852章 暗夜突圍第863章 戰局突變第525章 三巨頭的態度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1219章 大軍雲集第1140章 裝腔作勢第1291章 暴動第1213章 指揮若定第143章 朝堂爭論第124章 故國難歸第944章 恢宏的火器戰爭第917章 視察新附軍第435章 被逼的衝鋒第070章 經撫應對第175章 理念的碰撞第1430章 蒸蒸日上的滿清第595章 沒死的烈士
第123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791章 奸佞的證據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513章 拉人入夥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994章 整軍備戰2第102章 生死由天第1020章 繳獲中的信息第698章 準備回京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1349章 鐵山之屠第845章 反正歸明第895章 兵變失敗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856章 完勝第1076章 宣州之戰第191章 堅守鎮江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1186章 不詳之感第1336章 靜待第1028章 逼死國王第1122章 光復平壤第1366章 形勢逆轉第1097章 形勢嚴峻了第1418章 米價上漲和戰爭的因果第013章 討敵罵陣第838章 遼河岸邊第1343章 阿敏出擊第546章 賢妻良母第855章 新薩爾滸之戰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365章 南關張盤第881章 深沉的李光春第1072章 總督駕到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624章第110章 絕境反擊第194章 搬遷的目的目標第1353章 皮島危機第531章 獅子大開口第065章 遽然發動第075章 緊急動員第1215章 真的難以收場了第387章 軍迷皇帝第010章 毛帥作用第993章 整軍備戰1第883章 民心所向第498章 袒露心扉(爆更中)第1302章 漢奸不好當啊第403章 溫馨時候第511章 對魏忠賢對肯定(爆更)第412章 合法化第579章 一路殺官第965章 聚斂人口第376章 半渡而擊第050章 軍民分家第862章 戰爭的評價第1307章 密謀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1430章 蒸蒸日上的滿清第251章 房地產生意第664章 軍火買賣第1268章 女子的地位第186章 再佔鎮江的後果第113章 象關城破第1360章 夫人主政第948章 再起風波第263章 設立駐京辦第105章 臨陣脫逃第601章 尋訪戚家軍第401章 完善編制第1191章 耐心教導第1045章 新的條例第1364章 放棄宣州第1208章 何去何從第1016章 視察流亡政府第466章 魏忠賢的待見第1424章 恢復實力的滿清第830章 掃除障礙第004章 狀況不妙第1048章 血的總結第254章 羣策羣力第852章 暗夜突圍第863章 戰局突變第525章 三巨頭的態度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1219章 大軍雲集第1140章 裝腔作勢第1291章 暴動第1213章 指揮若定第143章 朝堂爭論第124章 故國難歸第944章 恢宏的火器戰爭第917章 視察新附軍第435章 被逼的衝鋒第070章 經撫應對第175章 理念的碰撞第1430章 蒸蒸日上的滿清第595章 沒死的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