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後果很嚴重

處理了這些刺殺的後事,一行人繼續趕路,毛文龍依舊坐在自己的專用馬車裡,抱着毛毛,隨着車身的搖動而舒適的搖動,而且還眯上了眼睛,是睡是醒,讓人感覺他是相當的舒服逍遙,似乎他對自己被刺殺,根本就沒有一點上心。但其實在他的心中,驚濤駭浪一直沒有平息,焦慮和苦惱,一直在他心中翻滾,讓他一時不能獲得安寧。

毛毛似乎已經感覺到了王文龍的焦慮和苦惱,原先平和烏黑的眼神,寫滿了她小小年紀的擔憂,雖然並不能爲這個給她安全的人以安慰,但也不再掙扎吵鬧,就安安靜靜的趴在毛文龍的懷裡,不斷用她開始變得胖乎乎的小手,撫摸毛文龍粗糙的臉,希望用這種動作,來給予他安慰平和。

對於小丫頭的體貼,毛文龍非常歡喜,輕輕地拍了拍她的小臉,安慰他道:“放心吧小傢伙,沒有什麼事情的。”

得到了毛文龍這樣的承諾,小傢伙竟然長舒了一口氣,歪着腦袋,將自己的臉蛋貼在毛文龍的胸口,聽着他的心跳,安然睡去。

車廂裡變得安靜起來,周邊的護衛提高警惕保護着他,周圍左近略微有一點風吹草動,王強和他們的兄弟們立刻就大呼小叫,簡直有了一種杯弓蛇影的意思,這樣一來,就不得不讓毛文龍時不時的挑起車簾,呵斥着驚擾了百姓的兄弟們:“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如果刺客們行事失敗,緊接着再來一次,那他們就不是莽撞而是愚蠢了,大家放鬆的走吧,就當是我們在春遊。”

毛文龍這樣吩咐下去,並沒換來將士們對他的安全的放心,依舊是我行我素,尤其那個小胖子,更是雙錘不離手,眼睛像鷹隼一樣警惕的四處觀察,緊緊的跟在毛文龍的車廂前後,亦步亦趨。

看看自己說話的效果幾乎沒有,毛文龍在感謝兄弟們對自己的關心之後,也就任由他們怎麼做了。

大家這麼做,不是因爲毛文龍是他們唯一的主心骨,一旦毛文龍倒了,大家的前程也就沒了,這存屬於友誼和兄弟之情。

放下車簾,車廂裡變得昏暗起來,搖搖晃晃的車廂,讓毛文龍有一些昏昏欲睡,但卻怎麼也睡不着,爲自己一步一步的事情慎重的考慮。

這一次的刺殺,讓毛文龍提高了警惕,晉商八大家終於明目張膽的和自己打擂臺了,這與當初設想逼的晉商八大家狗急跳牆,拿出海量的金銀招募杆子們直接造反的憂慮,在這一次行動中,毛文龍卻反倒放了心

當一個勢力,決定採取刺殺的手段來對付敵人的時候,那麼他們的思維就將形成一種慣性,他們依舊會按照這個思路走下去,不是按照當初自己和魏忠賢擔心的那種,直接拿出錢糧來招募亡命之徒,以及在山陝地區出現的流民,直接揭竿造反。

陰謀詭計,雞鳴狗盜,只對自己有所威脅,但卻不能造成大片的動亂,這對穩定整個大漢民族的根本還是有好處的,不過就是以後自己在出行的時候,多加小心罷了。

但讓毛文龍最擔心的,竟然發現漕幫牽扯其中,而且還是主力,這才讓毛文龍真的擔心了。

毛文龍之所以決定殺了那些所謂的好漢,因爲在他的心中,漕幫對自己的痛恨已經顯現出來,在這個苗頭冒出來的時候,並且對自己執行刺殺,這個苗頭絕對要一腳踩滅,不能讓他們再有任何幻想,同時也用這種辦法,實行毛文龍的一貫政策,對待敵人就是要震懾,先將他們的氣勢打壓掉,然後大家再坐下來,好好的想一想解決的辦法,是的,是解決的辦法,因爲於公於私,自己都不能也不應該對漕幫下死手。

自己的一步步穿越行動,造成了大明的提前開海,以及開始天津城的建設,但也砸了幾萬人還有他身後幾十上百萬家人的飯碗,一旦漕幫幫衆無依無靠走投無路而揭竿而起,就會造成中原腹地幾個富庶省份的動亂,這是歷史上沒有的。但不過是爲了裁撤一個驛站,就造成陝西李志成的崛起,最終覆滅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大明,想一想這個後果,是相當嚴重的。

其實大明的滅亡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積弊難返,貪腐墮落成風,財政的崩潰,尤其最致命的,就是到來的小冰河期的天氣。

然而真正滅亡明朝的,不是女真人的強大,而是內亂的興起。正因爲內亂,直接消耗了大明王朝的元氣,纔給了女真人入主中原的可乘之機,其實就比如,李自成已經打到了北京城下,大明真正的滅亡了,毛文龍一直固守着,這不過是改朝換代。

改朝換代,在這片中原大地上不斷的上演,也就是對腐朽的,落後的制度的一種推翻重建,這並不是一個災難,反過來反倒是一種社會的進步。只要掌握這個大漢民族命運的人,依舊是大漢的血脈,那麼誰坐天下都沒有什麼大問題。

但是趁虛而入的滿清八旗,才真正對大漢民族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

有許多人一直在質疑一件事情,許多的憤青對日本侵入中國痛心疾首的程度,竟然沒有對明末滿清八旗入主中原更加痛心疾首,這到底是爲什麼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

滿清八旗入主中原,對於中原王朝的整個文化和歷史來說,是一種抑制發展和倒退,也正是因爲如此,纔有了後來的百年國恥。而日本入侵中國,不過是跳樑小醜的一時表演,只要大漢民族團結一心,就會將他們趕下海去餵了王八,說實在話,當時的日本應該感謝當時中國出現了兩黨之爭救了他們,讓中國沒有精力去和他們算賬,要不然,他們的島嶼國家,早就變成中原的一個省了,大和民族,早就成了華夏民族的一個兄弟少數民族了。

當然,也有人反駁這種觀點,認爲滿清入主中原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畢竟還有康乾盛世,也說明這個王朝在中原還是有功績的。

其實大家是被表象所矇蔽了。

清朝之所以出現康乾盛世,是因爲在十幾年戰亂基礎之上,出現的一種短暫的復甦,起點過低,略有起色,就認爲不錯,而這種起點的根本原因,並不是清朝統治者的功勞,說穿了還是歸於老天爺。

在康熙後半階段,小冰河期漸漸衰退,氣候恢復正常,各地的農作物開始重新恢復到原先的產量,也就是說,是老天爺幫助了滿清成就了他所謂的輝煌。

同時,戰亂削減了太多的人口,解放了大量的土地,再次回到三百年一亂耳再次平衡的圈子上來了,這個和滿清的統治根本沒有半毛錢關係。

就比如不管是從前期還是後期,尤其是後期歷史留下來的珍貴照片上來看,生活在清朝裡的百姓,乃至官員們的衣着服飾,還有街道的景色,在哪一點能重新體現出漢家原先的輝煌?何清明上河圖相比,那簡直就上天差地別。

不要說廢話,就連明末那種亂世的狀況都沒有達到,在一個外國人的筆記裡就記述了乾隆盛世的街景——人們表情麻木,身上衣衫襤褸,街道破敗不堪,乞丐流民隨處可見。

這就是所謂的盛世嗎?

翻了一個身,毛文龍認爲自己簡直想遠了,還是想一想眼前吧。

第1229章 改革的痛並快樂第1301章 艱難的局勢第1307章 密謀第301章 調兵遣將第1203章 殘忍的戰法第510章 利益第一(爆更求支持啊)第599章 新的戰法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1006章 中日海戰-改變第598章 要滅人一族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334章 救與不救第1222章 廷推首輔第1262章 西行漫遊記第307章 放棄灘塗第1344章 目標鐵山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第1192章 料敵先機第034章 馬肉人才第535章 黨徒的作用第1153章 對付騎兵的戰法第1125章 海盜也是愛國的第1245章 別有用心第1230章 讓人暈倒的現實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875章 互相交換第815章 制定計劃第310章 分兵出擊第255章 監軍駕到第1045章 新的條例第047章 各抒己見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第1299章 時機不到第088章 何去何從第309章 莽古爾泰的擔心第1182章 需要再設個總督第009章 必須一戰第737章 銀行開張第1377章 新丁的養成方式第194章 搬遷的目的目標第403章 溫馨時候第1230章 讓人暈倒的現實第154章 遲到的家書第013章 討敵罵陣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425章 將相不和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707章 萬分危急第1067章 穩住鐵山第1346章 鐵山朝鮮官第644章 決死之戰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903章 賺點小錢第493章 表弟來訪第333章 愛民之心第1416章 窮困潦倒第1015章 利弊決斷第1092章 下定州第157章 小黨的手段第010章 毛帥作用第007章 我的士兵第1230章 賢王進京第1422章 滿清的希望第116章 鳩佔鵲巢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153章 找毛帥去第801章 咆哮金殿第1301章 艱難的局勢第313章 顧此失彼第678章 綁架朝廷第596章 自請出使朵彥部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108章 前無去路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150章 遼東百姓第1368章 縱敵入朝第1091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第974章 斑斑血淚第541章 辦件大事第1056章 教育八賢王第1322章 東江鎮開始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939章 言行不一第974章 斑斑血淚第1151章 艱難的撤退第693章 兄弟交心第1057章 傳授賺錢之法第1004章 中日海戰-交鋒第267章 自取其辱第139章 請派監軍第070章 經撫應對弟1234章 募集第025章 瞬息萬變第1362章 要兵要權第1179章 談論一下哲學問題
第1229章 改革的痛並快樂第1301章 艱難的局勢第1307章 密謀第301章 調兵遣將第1203章 殘忍的戰法第510章 利益第一(爆更求支持啊)第599章 新的戰法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1006章 中日海戰-改變第598章 要滅人一族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334章 救與不救第1222章 廷推首輔第1262章 西行漫遊記第307章 放棄灘塗第1344章 目標鐵山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第1192章 料敵先機第034章 馬肉人才第535章 黨徒的作用第1153章 對付騎兵的戰法第1125章 海盜也是愛國的第1245章 別有用心第1230章 讓人暈倒的現實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875章 互相交換第815章 制定計劃第310章 分兵出擊第255章 監軍駕到第1045章 新的條例第047章 各抒己見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第1299章 時機不到第088章 何去何從第309章 莽古爾泰的擔心第1182章 需要再設個總督第009章 必須一戰第737章 銀行開張第1377章 新丁的養成方式第194章 搬遷的目的目標第403章 溫馨時候第1230章 讓人暈倒的現實第154章 遲到的家書第013章 討敵罵陣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425章 將相不和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707章 萬分危急第1067章 穩住鐵山第1346章 鐵山朝鮮官第644章 決死之戰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903章 賺點小錢第493章 表弟來訪第333章 愛民之心第1416章 窮困潦倒第1015章 利弊決斷第1092章 下定州第157章 小黨的手段第010章 毛帥作用第007章 我的士兵第1230章 賢王進京第1422章 滿清的希望第116章 鳩佔鵲巢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153章 找毛帥去第801章 咆哮金殿第1301章 艱難的局勢第313章 顧此失彼第678章 綁架朝廷第596章 自請出使朵彥部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108章 前無去路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150章 遼東百姓第1368章 縱敵入朝第1091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第974章 斑斑血淚第541章 辦件大事第1056章 教育八賢王第1322章 東江鎮開始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939章 言行不一第974章 斑斑血淚第1151章 艱難的撤退第693章 兄弟交心第1057章 傳授賺錢之法第1004章 中日海戰-交鋒第267章 自取其辱第139章 請派監軍第070章 經撫應對弟1234章 募集第025章 瞬息萬變第1362章 要兵要權第1179章 談論一下哲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