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

在遠處,方應物望見突然出現的父親,心情的震驚不亞於劉棉花。不過讓方應物稍稍放心的是,如今是態度一直中立的覃昌監刑,不至於會下死手。覃昌雖然不像懷恩那樣傾向鮮明,但也不是樑芳這種純小人。

廷杖的輕重是很有講究的,經常要看監刑太監的心情,如果樑芳出面監刑,那纔是真正令人恐懼的。其實也不是樑芳不想,而是他不敢出來,生怕被羣情憤激的百官圍攻羣毆,死了都沒地方訴苦。

此外要是劉棉花受廷杖,方應物還得擔心一下身體問題,但自家父親正當盛年,平常身體又很健康,應該還能挺得住罷?廷杖受傷之後仔細調養,應當不至於有大問題。

不過現在沒有時間讓他仔細琢磨了,因爲父親在錦衣衛官軍和覃昌的押解下,已經朝着自己這邊走過來,這迫使他方應物必須要當場做出反應——哪有兒子見到父親被推出來杖責時,還能無動於衷的道理?

“父親!”方應物連忙迎上去,叫了一聲。

覃昌太監有意停住了腳步,押解方清之的官校也跟着停住,給父子兩人交談機會。

方清之淡淡的看了方應物一眼,“求仁得仁,爾何故作此小兒女態?

“父親!”方應物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忍不住又叫了一聲。方清之長嘆一聲,“勿復多言,讓開罷!”

方應物攔在父親面前,緊握雙拳萬分糾結,自己應該做出什麼樣的反應?是爲父親慷慨激昂的壯行。還是抱腿嚎啕大哭,亦或是以頭搶地叩請以身相代?

從天性來說。捱打當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足以引出各種令人沮喪的負面情緒。但方應物所立足之處偏偏是扭曲了天性的地方。又不能以常理度之,君不見數十步外多少人羨慕捱打麼?

假如這是一件無上光榮的事情,就該按喜事來處理,又怎能做出沮喪小兒女態?但是爲了父親捱打而鼓掌叫好,也太蛋疼了罷,還是親兒子麼?

想來想去,還是圍繞忠孝兩字罷!方應物轉而對太監覃昌道:“煩請覃公公奏明聖上,我願替父受刑,縱然加刑也無怨。”

覃昌搖頭道:“雷霆雨露皆爲君恩。聖上所賜,焉有代替承恩的道理?小方大人休要多想了!”

隨後錦衣衛官校推開方應物,繼續押着方清之前行,方應物心裡扭成了麻花也無可奈何,神思不屬的跟在後面。

隊伍一直走到午門下,與先前的數十名官軍匯合,重新在闕下列隊立好。而方清之被按住四肢,伏於地面上,背後鋪有厚氈。

大概出於殺雞駭猴的道理。廷杖向來並不禁止圍觀,甚至還鼓勵圍觀。方應物站在外圍,默默地看着行刑準備。

其實他更放心了,幸虧目前是成化朝。廷杖還算溫柔,爲了照顧大臣體面還有棉被厚氈之類物事捂着墊着,打不死人。若是正德朝劉瑾亂政以後。廷杖慘烈程度要比眼前狀況嚴重十倍,那時候廷杖纔是真正的酷刑。

忽的聽見有人咳嗽。方應物側頭看去,不知何時劉棉花已經到了身後。不止是劉棉花。剛纔在左順門外伏闕諍諫的羣臣也都受到這場廷杖的吸引,陸陸續續的過來了。

百十朝臣圍成了半個圈子,神情複雜的望着最中心地面上的那個人。他們應該感激這個人,因爲這個人是替他們受刑,讓他們少吃了皮肉之苦。但也正是這個人,一瞬間的光芒萬丈,讓他們齊齊變成了配角......

這種心理活動的複雜程度,比方應物不知該如何表態是好的糾結猶有過之。

劉棉花忽然嘆口氣道:“老夫還是不明白,陛下爲什麼要當中廷杖方學士,想不通啊想不通。”也不知道是自言自語,還是說給方應物聽的。

真是祥林嫂......方應物心裡忍不住吐槽幾句。此時絮叨這些有什麼用?儘快接受現實才是正經。

與極度失望糾結於細節的劉棉花不同,方應物更多想的是結果,以及對未來大勢的影響。

本來按照方應物對大勢的“預判”,等到改天換地之後,劉棉花可以當五年首輔;而五年之後,劉棉花完成歷史使命,就爭取讓自家父親取代原本時空裡的謝遷入閣。

然後自家父親將會在閣十年到二十年,而自己則慢慢等着去接替。當然,二十年太長,二三十年後的事情誰也不敢說有把握,若時運不濟那也就罷了。

但至少自家父親的前途是可以預期的,方應物或許不敢預測幾十年後的事情,但看清幾年後的走向沒什麼問題。

上述這個接替順序其實很完美,一代又一代嚴絲合縫的前後銜接,既不存在衝突,又可以儘可能延長富貴時間,不需要再節外生枝。

但今天父親這廷杖挨下去,只要不死掉,個人聲望再次攀升,那麼未來只怕又要產生連鎖反應了,說不定比預想的進度要提前幾年,而且還可能要擠壓屬於劉棉花的時間。

衆所周知,大明廟堂有一個潛規則,前朝受廷杖者,新皇即位後一般都要重重獎賞。已經快在翰林體系裡攀到頂的方清之還能獎勵什麼?

不要覺得四十出頭入閣很不靠譜,前朝商輅商相公可是有過三十多歲入閣預機務(並非直接擔任大學士)的先例!

方清之要上,那麼方清之的親家就得下,何況這個親家本來就不大招士林清流待見。

這個前景是好是壞殊難預料啊,方應物嘆口氣,難怪劉棉花耿耿於懷,不是沒有可慮之處。

正當方應物與劉棉花各懷心思時,覃昌太監見準備完畢,便喝道:“聖諭,杖責四十,打!”

便有錦衣衛官校持杖上前動手,打了十下便換人,再打十下又換人,如此換了四個人才行刑完畢。

方清之緊要牙關,一聲不吭,一動不動,硬氣的很。覃昌上前看了幾眼,吩咐左右道:“仔細看着,我回奏皇爺去。”

沒聖旨之前,方清之只能在這裡趴着,別人也只能看着。方應物排衆上前,對着父親叩拜道:“不孝兒眼看父親受責卻不能相救,罪過深重。”

方清之聽到自家兒子聲音,奮力支起上半身,氣若游絲的道:“隻言片語福禍難料,汝怕了否?”

方應物很想吐槽一句我怕個什麼?但只能擠出幾滴眼淚,做涕淚交流狀。

此時此刻,正該以詩言志,可是方應物腦海裡關於廷杖的詩詞好像都不大吉利,盡都是寫給死人的,不好抄襲。

當方應物幾滴眼淚快流乾,就要接不上的時候,突然間有人高聲喧譁道:“看那邊!”

方應物擡起頭,發現人羣不再圍觀自家父子,不知爲何齊齊轉身向北面望去。

又發生了什麼?方應物站了起來,學着別人翹首北望。望見有支隊伍從左順門出來,並且疾步前行,已經過了金水河玉帶橋,朝着北邊奉天門而去。

再細看,隊伍打着數十對各色儀仗,當中擡着一頂寬闊的露天步輦,側邊華蓋迎風招展,華蓋之下端坐着金冠黃袍的中年男人......

敢在宮中如此招搖的還能是誰?午門下羣臣看到這一幕,不由得錯愕不已,一時間呆住了。

羣臣尚沒回過神,又見那支儀從快速穿過奉天門,鑽進深宮去也!此後奉天門正門及東西角門緊緊關閉,斷絕了內外交通。

方應物收回目光,便聽見旁邊有人不住的喃喃自語:“調虎離山......調虎離山......”

我靠!方應物猛然拿手拍了拍額頭,難怪天子出人意料的不鳥伏闕進諫羣臣,卻把父親大人從文華殿推出來打!

今日劉棉花領導羣臣諍諫,算是天時地利人和俱全。恰好堵住了左順門,叫天子在文華殿進退不得,不能順順利利的回內宮,但又不想與羣臣會面。

天子將自家父親從文華殿推出左順門,又拉到午門刑場開打,就是爲了將不大甘心的進諫羣臣吸引過去——換成是誰,只怕也要親眼去看看。

從左順門移動到了午門,那就等於是讓開了天子回內宮的道路。故而就當衆人聚集到午門強力圍觀廷杖時,天子儀從便悄悄從左順門衝了出來,一口氣又進了奉天門,把羣臣甩在了外面!

如今大家再想去堵住天子諍諫,那是不可能了,天子已經躲進深宮,可以不用再出來見人了!

想通了前因後果,方應物簡直啼笑皆非,這他孃的是什麼奇葩皇帝!竟然公然用這樣的小聰明對付大臣!

經過這麼一折騰,心氣都要散了,劉棉花發動的這次伏闕諍諫還怎麼繼續進行?

或者說,近年來最大規模的羣體諍諫就要這樣莫名其妙的結束?對此方應物是沒意見的,反正方家也稀裡糊塗的佔了大便宜......

想至此處,方應物忍不住向劉棉花投以同情的目光,此老真可謂是機關算盡太聰明......怎奈人力勝不過天命。

方應物正琢磨怎麼安撫時,卻見視野中的老泰山突然舉起雙臂,“啊呀”的高呼一聲,仰面向後倒去。

旁邊人手忙腳亂的扶住劉棉花,驚呼道:“閣老昏倒了,閣老昏倒了!”

第207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46章 實力爲尊第39章 方解元的八卦第114章 翰林五諫第340章 父子默契第109章 不復清白矣第301章 實在太刺激了第633章 騎虎難下第118章 無往而不利第56章 書院之行(上)第356章 家家有難唸的經第50章 秋糧第596章 講義氣的少年......第348章 公公?女人?第457章 掐指一算第9章 感謝你第106章 第一次真的很痛第233章 知易行難第720章 還有機會!第739章 三板斧(上)第141章 十年一遇的人才第233章 知易行難第253章 也有難言苦衷......第696章 懶得告訴你!第35章 名聲豈爲功名累第96章 我會殺了你!第231章 深不可測第526章 可解燃眉之急第283章 昨日重現第151章 悔之莫及的劉棉花第116章 祖師爺方應物第553章 民意的勝利第663章 人才難得(下)第632章 伏闕(下)第404章 家事(下)第754章 夜審(上)第109章 不復清白矣第32章 縣試第357章 一次早朝(上)第313章 考官有眼疾了嗎?第646章 一點誤會第221章 寶劍總該出匣了罷!第259章 入城第187章 迷茫第328章 內情中的內情第486章 兩個負氣的人第419章 撲朔迷離案中案(上)第633章 騎虎難下第43章 大黑馬(上)第410章 難言之隱(下)第386章 報國寺(下)第379章 西廠追債(上)第293章 做事要大氣第130章 離京之前的瑣事第537章 王命旗牌的威力(下)第446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42章 難題第289章 處處有學問第87章 在下自當效力!第243章 有我沒他!第303章 會試之前第191章 一鍋端第157章 方筆架第505章 反客爲主(上)第622章 戰爭已經開始第461章 前倨後恭第104章 破局之道第99章 再行路難第234章 敢與我同往麼?第366章 襄王神女第725章 這也行?第607章 特殊人才第531章 強搶“民女”事件(下)第238章 繼續低調第104章 破局之道第334章 獻俘之前第564章 星君下凡第91章 去留問題第609章 家事國事第697章 老人與雛兒第398章 做啊做啊就習慣了第61章 非你之錯也!第787章 正房小三第300章 密疏第237章 僞君子與真漢子第661章 人才難得(上)第230章 原來如此第327章 滿頭塵土說功名第706章 要鎮靜!第275章 謎底第140章 霸氣的來頭第105章 難怪正不壓邪!第184章 兵來將擋第405章 朝廷新動向第385章 報國寺(上)第541章 財貨動人心第731章 先來後到(上)第649章 浮沉百態第350章 欺負老實人第707章 到底幹什麼來了?
第207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46章 實力爲尊第39章 方解元的八卦第114章 翰林五諫第340章 父子默契第109章 不復清白矣第301章 實在太刺激了第633章 騎虎難下第118章 無往而不利第56章 書院之行(上)第356章 家家有難唸的經第50章 秋糧第596章 講義氣的少年......第348章 公公?女人?第457章 掐指一算第9章 感謝你第106章 第一次真的很痛第233章 知易行難第720章 還有機會!第739章 三板斧(上)第141章 十年一遇的人才第233章 知易行難第253章 也有難言苦衷......第696章 懶得告訴你!第35章 名聲豈爲功名累第96章 我會殺了你!第231章 深不可測第526章 可解燃眉之急第283章 昨日重現第151章 悔之莫及的劉棉花第116章 祖師爺方應物第553章 民意的勝利第663章 人才難得(下)第632章 伏闕(下)第404章 家事(下)第754章 夜審(上)第109章 不復清白矣第32章 縣試第357章 一次早朝(上)第313章 考官有眼疾了嗎?第646章 一點誤會第221章 寶劍總該出匣了罷!第259章 入城第187章 迷茫第328章 內情中的內情第486章 兩個負氣的人第419章 撲朔迷離案中案(上)第633章 騎虎難下第43章 大黑馬(上)第410章 難言之隱(下)第386章 報國寺(下)第379章 西廠追債(上)第293章 做事要大氣第130章 離京之前的瑣事第537章 王命旗牌的威力(下)第446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42章 難題第289章 處處有學問第87章 在下自當效力!第243章 有我沒他!第303章 會試之前第191章 一鍋端第157章 方筆架第505章 反客爲主(上)第622章 戰爭已經開始第461章 前倨後恭第104章 破局之道第99章 再行路難第234章 敢與我同往麼?第366章 襄王神女第725章 這也行?第607章 特殊人才第531章 強搶“民女”事件(下)第238章 繼續低調第104章 破局之道第334章 獻俘之前第564章 星君下凡第91章 去留問題第609章 家事國事第697章 老人與雛兒第398章 做啊做啊就習慣了第61章 非你之錯也!第787章 正房小三第300章 密疏第237章 僞君子與真漢子第661章 人才難得(上)第230章 原來如此第327章 滿頭塵土說功名第706章 要鎮靜!第275章 謎底第140章 霸氣的來頭第105章 難怪正不壓邪!第184章 兵來將擋第405章 朝廷新動向第385章 報國寺(上)第541章 財貨動人心第731章 先來後到(上)第649章 浮沉百態第350章 欺負老實人第707章 到底幹什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