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能歌善舞【求月票!】

第273章 能歌善舞【求月票!】

“好好好!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我大明怎可能無這般血性男兒?”

朱棣昂然睥睨,儼然是心中有所觸動。

大明養士三百年,在家國危難之際,終究是有人肯站出來,不做那“頭皮太癢”的亡國之奴的。

十萬人慨然赴死,如何稱不上一句闔城忠義?

這“十七朝”人物裡,就沒有他朱棣的一份嗎?

雖不能見,與有榮焉。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是英雄也。”姜星火亦是感嘆。

正是有了這些硬骨頭,有了這些脊樑的存在,方纔有了第二次驅逐韃虜。

若是人人都如錢謙益、孫之獬那般得了“軟骨病”一般卑躬屈膝,又何談巨龍重新飛騰呢?

人的骨子裡,總該是有幾分骨氣,有幾分自傲的。

否則的話,豈不是真成了西洋史學家宣傳的,沒有他們這些優秀者的“幫忙”,其他國家不可能進入“文明”?

在姜星火看來,純屬狗屁!

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的質變,不過是量變積累到90-100時,需要有力量推一把,按下那個質變的按鈕,這與哪個國家有什麼關聯呢?

不過是勝者成爲王侯后,書寫下來粉飾自己的言論罷了。

如果非要說有關聯,那也是船小好調頭。

或者說,同樣是文明質變,在體量跨過了一個相對門檻後,反而是體量越小的國家,越容易把這100點積累滿。

而體量越大的老大帝國,反而不容易積累滿。

所以,在工業時代鶯歌藍能起飛,其中有一部分因素,不是因爲本身的文明程度高,也不是那裡的人們有何特異之處,而是因爲農業剩餘能供養起手工業分離、發展的基數低。

而同樣,爲什麼南宋和元朝,只在江南發展出了分離後的手工業?

還不是因爲其他地方連吃飽飯都費勁,根本沒有那個條件,把手工業從日常的製造與生活中分離出來嘛。

朱棣扼腕嘆息:“可惜朕不能如姜先生一般於歷史長河之中穿梭,否則的話,親眼見一見這位閻典吏,與之對飲,方不負胸中意氣!”

“可惜如此人才,竟然只是一個區區典吏,朕若是.”

朱棣本想說,問姜星火這閻典吏籍貫,留一道詔書於子孫後代帝王,將其重用,可這個念頭甫一浮現出來,朱棣便知道,自己有些上頭了。

二百年的歷史進程,現在只需要稍加撥動,以後就不知道會演變成什麼樣子,怎麼可能還做得數?

更何況,若是一代代傳下去,被人知曉了,只要叫這個名字就能得功名富貴,那個地方豈不是要多出很多個“閻應元”來?

所以,朱棣啞然失笑,搖了搖頭。

思緒迴轉,想起東林黨、想起流寇、想起女真人朱棣不由地由衷感嘆了一聲。

“崇禎,朕的這位子孫,難啊!”

朱棣看向了姜星火,問道:“可是既然北京不可守,爲何不南遷呢?朕固然有意遷都北京,可也絕不會規定後世兒孫,到了國祚存亡之際,還不能南遷吧。”

這便是朱棣自從內閣一事後,曉得了自己的許多決定,都有可能給子孫後代造成惡果,有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意味了。

姜星火反問道:“那陛下還記得,當日畫船之上,我所預測的未來裡,于謙說過的那句話嗎?”

朱棣微微眯起了眼眸,思緒回到了那日。

幾息後,朱棣用疑問的語氣說道:“南遷者,皆可斬?”

“不錯!”

朱棣再回想起了昂着小臉的那個倔強小孩,不由地有些唏噓。

這句話若是從於謙的嘴裡說出來,真不奇怪。

“所以往後形成了一條無形紅線,我大明後世皇帝和大臣,都不敢主張南遷了?”

“非但如此,而且在我預測的那個未來裡,除了最後一次京師保衛戰,其他時候遇到入寇,朝廷憑藉着堅城,加上召集勤王軍,京師都順利守下來了。”姜星火答道。

朱棣若有所思道:“也就是說,在不確定會不會跟以前一樣,能守下來的時候,沒人敢主張南遷。”

朱棣話鋒一轉。

“不過,這崇禎作爲朕的子孫,倒也還算有骨氣,自我了斷,既沒有受那白衣負荊之辱,也沒有淪落到徽欽二帝坐井牽羊的地步,不辱我大明風骨!”

姜星火聞言,微微頷首。

“在我看到的未來,大明自洪武起至崇禎,經二百七十六年,無漢唐之和親,兩宋之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可當風骨二字。”

朱棣默默地咀嚼着姜星火的這兩句話。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何其壯哉!

可惜,這份悲壯背後,是否也有自己所做決定的影響呢?

朱棣此時真的很不願意聽到,姜星火又給他來一句“始作俑者,就是你哦”。

思忖半晌,朱棣復又問道。

“那爲什麼最後一次,沒有守下來呢?”

“這便是剛纔我所講述的,第一個和第二個人的故事了。”

姜星火平靜答道:“大明內外兩條戰線的全部家當,都已經在郟縣和鬆錦兩場大戰裡,丟光了。”

“而且,大明朝廷,也早就讓勤王軍寒了心。”

“此言何解?”朱棣有些詫異。

這便是說,在崇禎那個時代,自土木堡之變以後,北京城外有蠻族跑馬入寇,真不是什麼稀罕事區別就在於,以前來的是韃靼人、瓦剌人,現在來的女真人。

按照歷史經驗,大明朝廷對京師被入寇這件事,早就制定了一整套勤王預案,誰來入寇都一樣,打不破堅城,那麼等各路勤王軍一到,就得哪來的回哪去,但崇禎和朝廷大員們在幾次勤王行動裡的騷操作,徹底玩死了這套機制。

譬如,按照明朝的規定,軍隊在到達“汛地”的當天不準開糧也不準進城,“汛地”也就是指駐防地,通常是在城外,抵達當天是不配給口糧的,必須自帶或者自行解決。

其目的,有一部分是爲了防止敵軍冒充明軍,藉由換防就食的名義,向當地官府騙城,畢竟,勤王軍肯定來歷混雜,當地官府也不知道到底誰是真的勤王軍,如果敵軍聰明點,抓住這個機會,進行僞裝騙城,是很容易的,而如果第二天,一切信息都確認清楚,那麼趁亂僞裝騙城的概率,將極大降低。

本來這是勤王機制的一個小補丁,也是堡宗叫門後的產物,但這個小補丁,在崇禎二年己巳之變的時候,被摳門的廟堂諸公們當成惡性BUG來卡了。

千里勤王的山西兵,第一天兵部傳令駐守通州,大家沒什麼反應,正常規定,餓一頓就餓一頓;第二天又被調去駐守昌平,徒步走了上百里,又沒吃上飯;第三天又被調守良鄉,軍隊譁變了。

我們是來勤王的,結果成了環北京馬拉松。

跟着朝廷混,三天餓九頓!不譁變纔有鬼了。

這還勤王什麼,卡BUG屬實是讓諸公們玩明白了。

當姜星火把這個不算大的事情給朱棣講述完畢後,朱棣的反應,卻有些出乎姜星火的意料。

“姜先生,遷都北京,朕,真的做錯的決定嗎?”

在第一次聽姜星火講課的時候,關於大明的“三條救命線”,朱棣認可,但不認爲自己做錯了。

然而當幾個月過去後,朱棣再一次聽到關於大明,會因爲來不及遷都,朝廷被一鍋端的時候,他不由地,對自己產生了一絲懷疑。

勤王軍的小故事,雖然有些荒誕,有些黑色幽默,但真不算什麼大事。

可這裡面,卻無疑是反映出了,大明如果定都北京,確實缺乏足夠的戰略縱深,必須依靠勤王軍救命。

這就跟烽火戲諸侯是一個道理。

救得了一次、兩次,勤王軍能保證每一次都能及時來嗎?

即便他朱棣在位的時候能把蒙古人打疼、打垮,也能把女真人像碾螞蟻一樣抹殺,可漠北的草原與遼東的羣山中,總是會有一茬又一茬的異族冒出來的。

匈奴、丁零、室韋、柔然、鮮卑、契丹、女真、蒙古.

朱棣,不由地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過這種關係到國家命運的事情,顯然一時半會兒是想不明白的,利弊都在哪裡擺着,不管是把京師放在南京還是北京,都不是完美的。

“如果只是擔心異族入寇京師的話。”

姜星火的雙手扣在了一起,笑道:“那我倒是有一個辦法。”

“什麼辦法?”

朱棣眼眸一亮,看向姜星火催促道:“姜先生且速速說來。”

“還記得在開頭,我說過的那場一萬蒙古騎兵衝擊西洋火銃火炮大陣,撞得頭破血流後,西洋人傷亡無幾的戰例嗎?”姜星火說道。

朱棣點了點頭。

“之前我說的不到傷亡百人,描述的其實不太準確,準確的數字,應該是陣亡了五個人,一個鶯歌藍人,三個發郎溪人,一個天竺人。”

“而這一仗發生的時候,還並沒有殺戮能力更強的馬克沁重機槍出現,鶯歌藍和發郎溪的聯軍,只是依靠裝備了胸甲和燧發銃的火銃手,組成空心方陣,配合12磅前裝滑膛青銅炮(拿破崙炮),就已經跟傳統的弓騎兵,打出了代差優勢了。”

姜星火淡淡地說道:“所以如果陛下真的擔心異族入寇京師,只需要發展重工業,裝備更先進的火銃火炮,那麼這些異族,就會變得能歌善舞了。”

這個梗,雖然朱棣沒有第一時間理解,但稍加思索,就在腦回路上達到了異曲同工的效果。

因爲朱棣想起了他欲與之比肩的偶像。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曾經在與李淵一同參加的國宴上,命令東突厥的頡利可汗當場獻舞。

(本章完)

第331章 起火第472章 留學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491章 人事第289章 飛天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91章 燕軍扛纛,朱高煦是也!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250章 震動【求月票!】第266章 姜先生,朕是朱棣【求月票!】第426章 神速第485章 反省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208章 自有道衍爲姜聖辯經【求月票!】第147章 我這倆學生到底什麼身份?第268章 朕的大明是如何滅亡的?【求月票!第232章 爲什麼大明與新大陸無緣?【求月票第304章 飯否第325章 談判第104章 化肥神蹟,張天師的提議第218章 血酬定律【求月票!】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466章 呂宋第305章 二女第287章 輿戰第376章 求榮第464章 會計第200章 弦月之距【求月票!】第331章 起火第245章 工業【求月票!】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160章 巴羅-李嘉圖等價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487章 攝政第385章 認負第47章 攤役入畝第438章 私鹽第262章 屠龍刀【求月票!】第298章 懾服第457章 斷腕第503章 京營第306章 酷刑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522章 科舉第569章 決戰第443章 人心第516章 細胞【求保底月票】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319章 疾苦第434章 作態第151章 ‘倭寇分銀’博弈模型第336章 搖人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563章 歐洲第83章 白銀單軌制第484章 漣漪第109章 比熱容讓蒙古人征服世界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377章 真僞第292章 投奔第424章 破關第369章 時代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308章 一躍第452章 立法第309章 升官第323章 審判第236章 永樂變法【求月票!】第390章 認輸第393章 空戰第491章 人事第559章 臨行第566章 對馬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第159章 大明稅警總團第478章 鑰匙第246章 理由【求月票!】第265章 牆塌【求月票!】第55章 全都對上了第465章 諸事第121章 騙了百官?第235章 改革前夜【求月票!】第34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521章 餘波第85章 離岸白銀寶鈔體系第346章 炮轟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538章 癥結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504章 九邊第545章 建文第220章 徵遼餉?徵麻餉!【求月票!】第300章 轉變第219章 鴨城風雲:黃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154章 第101枚銀幣第443章 人心第54章 我已開悟,立地成佛!第88章 詔獄驚變
第331章 起火第472章 留學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491章 人事第289章 飛天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91章 燕軍扛纛,朱高煦是也!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250章 震動【求月票!】第266章 姜先生,朕是朱棣【求月票!】第426章 神速第485章 反省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208章 自有道衍爲姜聖辯經【求月票!】第147章 我這倆學生到底什麼身份?第268章 朕的大明是如何滅亡的?【求月票!第232章 爲什麼大明與新大陸無緣?【求月票第304章 飯否第325章 談判第104章 化肥神蹟,張天師的提議第218章 血酬定律【求月票!】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466章 呂宋第305章 二女第287章 輿戰第376章 求榮第464章 會計第200章 弦月之距【求月票!】第331章 起火第245章 工業【求月票!】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160章 巴羅-李嘉圖等價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487章 攝政第385章 認負第47章 攤役入畝第438章 私鹽第262章 屠龍刀【求月票!】第298章 懾服第457章 斷腕第503章 京營第306章 酷刑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522章 科舉第569章 決戰第443章 人心第516章 細胞【求保底月票】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319章 疾苦第434章 作態第151章 ‘倭寇分銀’博弈模型第336章 搖人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563章 歐洲第83章 白銀單軌制第484章 漣漪第109章 比熱容讓蒙古人征服世界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377章 真僞第292章 投奔第424章 破關第369章 時代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308章 一躍第452章 立法第309章 升官第323章 審判第236章 永樂變法【求月票!】第390章 認輸第393章 空戰第491章 人事第559章 臨行第566章 對馬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第159章 大明稅警總團第478章 鑰匙第246章 理由【求月票!】第265章 牆塌【求月票!】第55章 全都對上了第465章 諸事第121章 騙了百官?第235章 改革前夜【求月票!】第34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521章 餘波第85章 離岸白銀寶鈔體系第346章 炮轟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538章 癥結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504章 九邊第545章 建文第220章 徵遼餉?徵麻餉!【求月票!】第300章 轉變第219章 鴨城風雲:黃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154章 第101枚銀幣第443章 人心第54章 我已開悟,立地成佛!第88章 詔獄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