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理由【求月票!】

第246章 理由【求月票!】

“既然諸位尚書對變法‘變不變’沒有疑惑,那麼最後一個話題,則是變法‘怎麼變’。”道衍平靜開口道。

在場沒有傻子,當然明白道衍這句話裡“怎麼變”的含義,絕不是對《變法八策疏》的內容進行調整,而是在問,從何處、何時、何事着手變法。

這無疑是一個頗爲令人頭痛的事情。

懾於朱棣的強硬態度,一開始以蹇義爲代表的部分尚書們,不得不將問題引導到變法的關隘之處,也就是“能否扶持出新的階層”上面。

以此,作爲委婉表達不贊同觀點的一面擋箭牌。

但隨着道衍掏出了姜星火的那封《哲學通信:異化、新貴族與大明未來社會各階層精神分析》,已經完滿地對此做出瞭解釋,爲更化變法提供了打碎這面擋箭牌的關鍵武器。

但保守,或者說代表着士紳階層利益的部分尚書們,依舊在竭盡全力地、用盡自己的所有廟堂智慧,來通過各種有可能的疑難問題,給更化變法的決策造成一些阻礙。

雖然他們都很清楚,在永樂帝的強勢面前,這只不過是他們表達態度卻又徒勞無功的努力罷了。

事實上,之所以道衍如此果斷地出手。

就是認準了敵我力量對比,在此時對己方是最有優勢的。

而道衍做出這個判斷的原因,也很簡單。

便是姜聖曾經說過的那句話。

“因爲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但卻必須重複每三年一次的科舉。”

眼下靖難之役剛剛結束幾個月,正是潛在的更化派力量最爲強大的階段。

這裡所謂潛在的更化派,其一,指的便是有意於通過更化在廣袤的海外讓子孫後代持續獲得軍功的勳貴階層。

對於軍功的渴望,不僅僅侷限於靖難新貴。

靖難新貴們,肯定是不希望以後無仗可打的,因爲還有那麼多的侯伯等着當公爵呢,又有那麼多的中高級軍官等着封爵進入貴族階層呢。

但除了靖難新貴,在靖難之役中一敗塗地的以洪武開國勳貴爲主體的南軍將領,也同樣渴望通過獲取新的戰功來重新崛起。

難道李景隆、徐輝祖、平安、盛庸等等南軍將領,就甘心一輩子揹着敗軍之將的名頭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再打一次靖難不可能,如果真要征伐漠北,恐怕也輪不到他們撈功勞,而出海作戰,便是他們另一片新天地了。

其二,則是廣大的北方中小地主階層出身的北地文官。

這裡可能會有一處疑惑,那便是爲什麼是“中小地主”?根由便在於,北方,尤其是幽雲地區,數百年間先後歷經遼、金、元三朝,漢人地主階層固然是異族藉以統治該地區的主力,但地主階層的延續性卻非常差,因爲漢人地主只要做大,就會被異族政權當做重點防範對象,予以打壓。

除此之外,異族向來有跑馬圈地的習慣,不論是契丹人還是女真人亦或是蒙古人,都在北方劃分佔據了大量的田地,輪不到給漢人地主留下多大的田地。

但與此對應的是,北方的中小地主,延續性卻非常好.異族必須藉由這些地方勢力統治基層,而這些地方勢力又偏偏無力對異族造成威脅,所以異族常常採取類似於“包稅制”的寬鬆政策對待北方的中小地主。

而北地文官,與南方士紳階層出身的文官,雖然在屬性上都是地主,但不論是利益取向、價值認同、文化導向,都是截然不同的。

靖難時期,燕軍賴以維繫佔領區統治的,恰恰是以北方中小地主階層出身的北地文官爲核心,組成的官僚系統。

而有着從龍之功的北地文官,理所當然地有與之匹配的廟堂訴求。

燕王沒當皇帝的時候,我們進不去朝廷核心,朝廷就是“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

燕王當了皇帝,總不能到了最後還是你們南方士紳階層出身的文官,當尚書、侍郎吧?

那我們不是白跟着燕王造反了?

正是因爲更化可以獲得這兩個階層的支持,所以,道衍絕不打算繼續拖延了,必須要在姜聖講完最後一節課出獄以前,給未來更化大明的路,提前鋪好。

“老臣以爲,更化變法,絕不能一下子把攤子鋪開。”

幾位尚書簡單交換了一下眼神後,“天官”蹇義率先說道。

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的朱棣,並沒有窮追猛打,試圖把更化變法之事直接敲定,而是把握了國策會議張弛有度的節奏,示意蹇義繼續發表自己的看法。

畢竟,關於“變不變”的問題已經突破,眼下只是“怎麼變”的問題,雖然也很重要,但絕沒有剛纔那般劍拔弩張的氣氛了。

蹇義沉吟了剎那,捻鬚緩緩道:“大宋跟大明不是一回事,宋神宗也跟陛下完全無法相提並論,如果大明決意變法圖強,那第一點,就是要慢下來,不能重蹈王安石變法的覆轍。”

“這裡老臣便是要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大明更化變法,最應汲取的,就是距離最近的王安石變法的教訓王安石,太急了。”

聞言,不管對更化變法是內心支持還是廟堂投機,夏原吉、鄭賜、李至剛三人,也紛紛頷首表示同意。

大明要搞更化變法,北宋的王安石變法就是繞不過去的坎!

因爲這是距離大明時間最近,借鑑意義也最大的一次全國性變法!

所以,謹慎地從王安石變法中找到隱藏的大坑,避免大明一腳踩進去,是大明做出變法決策最重要的一環。

王安石變法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爲王安石只能依靠皇帝的信任來推行變法,而皇帝的信任又是有保質期的。

年輕的皇帝如果遲遲見不到變法的成效,再加上反對派對變法的不間斷攻訐,很快就會立場動搖。

反對派不需要證明自己正確,因爲上百年來都是如此。而王安石必須證明自己正確,而且要在短時間內就證明。

王安石正是知道這一點,所以所有的更化措施,都務求雷厲風行,需要立竿見影地看到成效。

什麼最立竿見影?

當然是國庫裡的錢!

所以“變法”就成了壓指標,官員爲了完成指標,就讓百姓強制向官府借青苗錢,還不上就賣兒鬻女,免役錢則成了另一份額外收的常賦。

而如果官員體恤百姓不肯這麼做,面臨的就是完不成王安石壓下來的指標,丟官罷職滾蛋了事。

所以很多士大夫,譬如蘇軾,在看到了變法在基層的走樣後,也對王安石變法產生了牴觸之情蘇軾當然知道大宋該變法,可不該是這麼變得。

“我大明當然要汲取王安石變法的這個教訓。”朱棣擰眉道:“可王安石便不知道變法急功近利,最後也是失敗嗎?”

“知道。”

道衍不欲在王安石變法這個能扯上三天三夜的話題裡繼續計較,他要的是今天就在大明帝國的最高決策層,把推行更化變法這件事定下來。

因此,道衍只是簡略答道。

“宋神宗曰:聞民間亦頗苦新法。”

“王安石曰:祁寒暑雨,民猶有怨諮者,豈足顧也!”

簡簡單單地兩句話,卻忽地讓站在皇帝身後聽着的朱高煦心底生寒。

朱高煦心頭暗道:“怪不得俺這陣子偷偷補讀史書,看到王安石死後幾百年名聲都不好,史書裡都說北宋亡於王安石變法,其人明知民間因變法而產生疾苦,卻置若罔聞,只爲自己變法成功真可謂是上失信於君,中失助於臣,下失仁於民。”

朱高煦再想到同樣有意於改變世界的姜先生,心頭不由地嘆道。

“俺聽三弟說,父皇有意拜姜先生爲國師,王安石雖然被宋神宗稱爲‘師臣’,可同樣是師,與姜先生比起來,別的暫且不論,光是仁心爲民這一處,就差的遠了。”

朱棣不曉得身後自家的傻兒子經過姜星火的調教,已非吳下阿蒙。

朱棣只是擡頭問蹇義道:“那依蹇卿看來,大明更化變法,要怎麼慢下來?”

蹇義看着神情嚴峻的皇帝,當然明白,在皇帝的立場,是希望更化能馬上取得實效的。

不說越快越好到什麼一百天一百條詔書的程度,也得說,一年兩載下來,就能看到大明國力的增強。

•тт κan•CΟ 但事實上,以眼下大明的基層控制能力和通訊條件,一年兩載,可能把所有政令傳達到位、搭好施政組織架構、做好因地制宜都很困難。

而蹇義能直接這麼告訴皇帝,更化變法要以十年、二十年爲單位計算,才能紮紮實實地取得成效嗎?

不能。

因爲這種話一出口,不管是否是他估計的未來真實情況,皇帝都會認爲,蹇義是在以另一種方法,反對更化變法的推行。

所以,蹇義沉默幾息,只能說道:“老臣所說的慢下來,便是如在東郊大祀壇試驗化肥成效一般,總該有一處或幾處試驗田,先培育出新的品種,看看是否水土不服,看看是否長勢良好,再推而廣之的。”

而蹇義沒看到的是,聽到他這句話一說出口,皇帝的眼眸中,便閃過了一絲得意。

(本章完)

第152章 大明亡於沒錢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365章 上課第292章 投奔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第81章 模擬結束,失態的夏元吉第37章 無恥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546章 弒君第443章 人心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326章 暴斃第488章 總結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516章 細胞【求保底月票】第497章 除夕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530章 撤軍第236章 永樂變法【求月票!】第333章 梟首第365章 上課第518章 中場第559章 臨行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395章 龜甲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219章 鴨城風雲:黃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508章 驗收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第175章 陸權論第472章 留學第77章 變鈔?我從這跳下去都不會變鈔!第328章 大軍第331章 起火第30章 姜星火丟了第304章 飯否第20章 何謂王朝?第465章 諸事第370章 張輔第26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459章 財色第309章 升官第386章 三楊第199章 測算太陽?【求月票!】第187章 師徒攤牌(二合一)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503章 京營第58章 有辱斯文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514章 破窗第362章 完勝【一萬字大章求月票!】第291章 火銃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272章 欲挽天傾【求月票!】第465章 諸事第1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420章 用意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第224章 SWOT版考成法【求月票!】第289章 飛天第107章 大明滅亡:小冰河期第518章 中場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189章 道衍的提議第533章 託付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399章 意義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287章 輿戰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356章 毒計【8K大章求月票!】第454章 遇刺第432章 市場第524章 規劃七月更新計劃兼求票!第66章 白銀跟紙有何區別?第533章 託付第160章 巴羅-李嘉圖等價第449章 調研第362章 完勝【一萬字大章求月票!】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65章 不顧身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259章 開門【求月票!】第503章 京營第462章 瀕死第196章 樹葉爲什麼不往上落第246章 理由【求月票!】出獄後劇情的調查問卷第231章 海的那邊有玉米【求月票!】第462章 瀕死第514章 破窗第517章 心性第66章 白銀跟紙有何區別?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
第152章 大明亡於沒錢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365章 上課第292章 投奔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第81章 模擬結束,失態的夏元吉第37章 無恥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546章 弒君第443章 人心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326章 暴斃第488章 總結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516章 細胞【求保底月票】第497章 除夕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530章 撤軍第236章 永樂變法【求月票!】第333章 梟首第365章 上課第518章 中場第559章 臨行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395章 龜甲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219章 鴨城風雲:黃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508章 驗收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第175章 陸權論第472章 留學第77章 變鈔?我從這跳下去都不會變鈔!第328章 大軍第331章 起火第30章 姜星火丟了第304章 飯否第20章 何謂王朝?第465章 諸事第370章 張輔第26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459章 財色第309章 升官第386章 三楊第199章 測算太陽?【求月票!】第187章 師徒攤牌(二合一)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503章 京營第58章 有辱斯文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514章 破窗第362章 完勝【一萬字大章求月票!】第291章 火銃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272章 欲挽天傾【求月票!】第465章 諸事第1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420章 用意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第224章 SWOT版考成法【求月票!】第289章 飛天第107章 大明滅亡:小冰河期第518章 中場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189章 道衍的提議第533章 託付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399章 意義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287章 輿戰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356章 毒計【8K大章求月票!】第454章 遇刺第432章 市場第524章 規劃七月更新計劃兼求票!第66章 白銀跟紙有何區別?第533章 託付第160章 巴羅-李嘉圖等價第449章 調研第362章 完勝【一萬字大章求月票!】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65章 不顧身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259章 開門【求月票!】第503章 京營第462章 瀕死第196章 樹葉爲什麼不往上落第246章 理由【求月票!】出獄後劇情的調查問卷第231章 海的那邊有玉米【求月票!】第462章 瀕死第514章 破窗第517章 心性第66章 白銀跟紙有何區別?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