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騙了百官?

第121章 騙了百官?

深夜,皇宮。

當戶部尚書夏原吉在三皇子朱高燧的帶領下,穿過長廊,來到皇帝所住的寢殿時,他不禁微皺起了眉頭。

因爲這裡實在是有些安靜,而且沒見着任何宮女和宦官,這讓夏原吉心中隱約生出了幾分不安之感。

夏元吉小心翼翼地跟隨着朱高燧走向寢殿,只覺得寢殿外四周黑漆漆一片。

“三皇子殿下。”

走了片刻後,夏原吉終於忍耐不住,低聲問道:“不知陛下相召是什麼事情?怎麼連個宮燈都沒點?”

“放心吧,夏尚書!”朱高燧輕鬆笑了一下,答道:“父皇跟我說的時候只是忽然想起了什麼,知道您還在戶部坐堂,不會有大事的!”

頓了頓,朱高燧又補充道:“再說了,就算真發生了什麼事,如今也有父皇做決斷呢!”

夏原吉想了想,便認同地點了點頭。

蹇義熟讀典故,資歷深厚,威望卓著,如今天下方定,又居六部之首,軍國大事哪怕不屬於吏部的職權,但皇帝和大皇子依舊要依靠其人辦理。

大明寶鈔再貶值,那好歹也是有價值能換銅錢的,你給我一張大明國債,把我手裡還算值點錢的寶鈔拿走了,我不是虧大發了?

天下誰不知道靖難之役已經把國庫掏空了,你們戶部不就是變着法子的想白嫖我們?這大明國債說好了算利息,誰知道你們會不會賴賬。

難道自己真的要在文武百官面前,完全屈從於皇帝的意志,當這麼個得罪所有同僚的弄臣角色?

畢竟,皇帝看李景隆不順眼也不是什麼秘密,只是礙於從山頭上說,人家李景隆的名位是淮西開國勳貴二代第一人,加上獻城開門有功,不好直接下手罷了。

只聽吱呀一聲,門被三皇子朱高燧推開了,殿內立即傳出了光亮,夏原吉跟在朱高燧的身後走了進去,穿過幾處屏風,方纔隱約可以看清楚裡邊的情景。

“夏卿起來吧。”

至於鷹,則是眼前這位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瑛了。

“臣以爲,曹國公擔任出使日本使團的正使,是極爲合適的人選。”

就當這個月少發了點俸祿唄。

夏元吉面色沉穩,只是微微點頭示意。

夏原吉這回是真的哭笑不得,他繼續說道:“蹇天官還特意告訴我,若是戶部真的沒錢了,今年吏部的有些錢還可以再緩一緩,不要借了天下人的錢不還,反而傷了民心。”

也正因如此,朱棣剛登基那會,朝臣們爲了站隊,紛紛爭先恐後地提議廢除建文新政,但唯獨蹇義敢諫言:‘損益貴適時宜。前改者固不當,今必欲盡復者,亦未悉當也’.又舉例說了幾則新政並非一無是處,朱棣不僅沒有暴怒,反而聽從了蹇義的建議緩緩圖之。

畢竟大明國債這東西,聽起來雖然很誘人,但實際操作起來並不容易,文武百官對這種東西的態度就是——你戶部賣給百姓可以,但別從我手裡掏錢。

然而,僅僅過了四年,燕王當皇帝了!

朱棣是個念舊情的人,很快,陳瑛就被召回南京,並且直接升任都察院系統的最高長官,都察院左都御史,也就是俗稱的“憲臺”。

朱棣從案几上摸出了一份有些泛黃的奏摺,隨口唸道。

蹇義,洪武十八年進士,如果說曹國公李景隆是名義上的百官之首,而淇國公丘福是武臣之首,那資歷深厚的蹇義蹇尚書便是文官之首了。

兩人很快來到了寢殿外的一扇門口。

朱棣不鹹不淡地說了一句,隨後復又問道:“化肥仙丹的事情,朕已經多方確保演示絕對不會出錯了。”

“容臣多嘴,此事本應陛下與禮部尚書李志剛商議,可陛下有問,臣不可不答。”

出乎夏原吉的預料,朱棣此時正盤坐在榻上,他的身後站着金幼孜,身前則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瑛。

然而朱棣的下一句話,卻讓夏原吉幾乎失態。

兩人之間的短暫交鋒剎那間便結束了,而夏原吉的卻知道,這不是陳瑛在向自己示好,作爲一個孤臣,他沒必要這麼做。唯一的答案就是,陳瑛來了大活,在利用皇帝給予的權柄,向自己示威。

——曹國公是姜星火的學生。

朱棣點點頭,盡在不言中。

雙方交錯之間,面色陰鷲的陳瑛,忽然對夏元吉露出了笑容。

這件事情實在太過聳人聽聞,如果夏原吉真按照皇帝所說那樣做,不僅自己會成爲天下的笑柄,當做“弄臣”記入史冊,從此名聲臭不可聞,還可能牽累全家老小。

“臣戶部尚書夏原吉,見過陛下。”

夏原吉本以爲朱棣會問他“大明國債”準備工作的進度,也做好了腹稿,熟料,朱棣開口說的卻不是這件事。

“日本與大明不過一海之隔,縱舟往來不過數天,如今朕已登基數月,日本尚無使者攜帶國書與貢品祝賀,儼然有不臣之心。”

夏原吉在心底苦笑一聲,人在廟堂便是身不由己,想好好做事,也委實要被這些爛泥潭拖曳進去。

夏原吉心中哀嘆,皇帝未免也太霸道了。

這一次換作是夏原吉傻眼了,朱棣這話是什麼意思?

不管我願意不願意都得幹?

“陛下,這怎麼行.”

寢殿的暖閣內,只剩下了朱棣、金幼孜、夏原吉三人。

而這,無疑是李景隆改變自己在皇帝心中地位的重要機會。

皇帝難道要害他?

夏元吉心中驚疑不定,但臉上卻露出明顯的惶恐之色,連忙說道:“陛下,臣威德不足以行此事,臣來提議,怕是難以服衆啊!”

如果陳瑛的人生沒有意外的話,那就只能在風景甲天下的山水間了此餘生了。

而即便下了這種自絕於整個文官集團的決心,這條路的前途,一般也不太光明。

夏原吉下意識地點了點頭,這本來就沒什麼問題,十拿九穩的事情。

正是因爲如此,曹國公李景隆才更能領會朱棣想要派他去出使日本的目的。

三皇子朱高燧躬身領命,旋即退去。

朱棣端坐以待。

所謂的犬,自然好理解,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嘛,皇帝一聲令下鬆開狗鏈,讓這條惡犬要誰就咬誰,不把人攀咬到鮮血淋漓是不會罷休的。

“回陛下的話。”夏原吉斟酌道,“臣作爲戶部主官,也聽到了一些同僚和下屬向臣反映的情況。”

“因爲,他明白陛下的意思。”

當然,朱高熾想要聯合內閣欺上瞞下也是不可能的,下面六部裡有皇帝的心腹,督察院有皇帝的鷹隼,剛剛搭起來的內閣中間也不是鐵板一塊,這也是爲何朱棣敢放心把政務交給朱高熾的原因。

朱棣放下這本四年前建文時代的奏摺,圖窮匕見。

君不見武周時期的酷吏周興,是如何被武則天棄之如敝履後,自己“請君入甕”的?

“老三,明天一早給詔獄送過去。”朱棣淡淡吩咐。

所謂“蹇天官”,指的便是吏部尚書蹇義了。

這些奴婢正小心翼翼地守護在寢殿的周圍,連大氣都不敢喘,這似乎昭示了皇帝陛下今晚的心情並不算好。

“怎麼,夏卿有異議嗎?”

須知道,自從唐宋以來,進南衙的六部尚書,就極少有完全是皇帝應聲蟲的,大明雖然沒有了南衙,可六部尚書分掌天下權柄,依舊是秉持了這種政治習慣。

看着陳瑛,夏原吉的眼眸深處閃過一絲忌憚之色。

這便是文官集團的某種歷史傳承了。

看到陳瑛在皇帝身前彙報着什麼,夏原吉就知道,很可能有人要倒黴了。

朱棣笑了笑一聲:“既然這樣的話,那夏卿早些回去休息,明日朕就等待着你的好消息了。”

換句話說,社會性死亡。

陳瑛,滁州人,洪武年間入太學,後來擢御史,出任山東按察使。建文元年調北平僉事,很快就被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所籠絡,被同僚秘奏收受燕王金錢並於燕王密謀,因此被建文帝派人逮捕貶謫廣西。

朱棣繼續問道:“爲什麼?”

誅九族倒也不必,削爵圈禁一輩子卻是少不了的。

朱棣這邊定下了決議,金幼孜援筆立就,馬上一道委任曹國公李景隆爲出使日本使團正使的詔書就草擬了出來,隨後朱棣親手蓋上印璽,正式生效。

因爲這種人,就是皇帝用來當抹布使的,有用的時候用來擦自己看不順眼的東西,沒用的時候,便是直接扔進了垃圾堆裡,看都不會再看一眼。

真正代表文官們說話的,正是蹇義等各部的資歷尚書、侍郎,其中尤以蹇義爲尊。

無論你當多大的官,在官場、士林中的名聲,都是奇臭無比,人人避之不及。

除非像是陳瑛那樣鐵了心地當孤臣酷吏,那就是自絕於整個文官集團!

至於內閣那幾位青年才俊,如今還穿着綠袍、青袍呢,在廟堂大佬們眼中,依舊是皇帝近臣的那種從屬者的存在。

兩人繼續往前走去,等靠近了寢殿,終於看到了宦官和宮女們的身影。

陳瑛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也很清楚皇帝需要他幹什麼,他就是孤臣、酷吏!他就是朱棣用來盯着文武百官的那雙鷹眼!也是隻要朱棣不滿意的人露出破綻時,就狠狠叨下的鷹喙!

因此,興起大獄時所籍數百家,督察院外號冤聲徹天,兩列御史皆掩面而泣,陳瑛也是有些面色慘白,卻依然堅持說道:不以叛逆處此輩,則吾等爲無名。

可如果是大臣來提議,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瑛這種當然可以,大家都知道他就是永樂帝的鷹,自己這個戶部尚書來提議算怎麼一回事呢?

須知道,文官集團跟皇帝的關係是極爲複雜的,既要合作,又要對立,雙方的根本利益有共同之處但並不完全相同,該維護自己集團利益的時候,所有的文官都會毫不猶豫地做出決定。

自絕於整個文官集團的後果就是,你的所有社會關係,包括父母、親族、師長、同窗、同僚、學生、下屬,都會跟你徹底分道揚鑣,這條順着皇帝心意往上爬的路,只有伱自己能走。

朱棣看到了門外等候的三皇子朱高燧和戶部尚書夏原吉,在陳瑛彙報過後,便直接示意他們過來。

朱棣盤坐在榻上,榻上的案几上,堆了一摞子奏摺,這已經是他的好大兒帶着內閣,從如山如海的奏摺堆裡精簡出來,必須交由皇帝親自批閱的重大事項相關的了。

夏原吉頓時感覺頭皮發麻,這根本是不想讓自己好過了呀!

“陛下.”

“臣遵旨!”

朱棣卻似乎早有準備,繼續說道:“夏卿不用謙虛,夏卿在戶部任職這麼多年,對於經國之道上的把握比所有人都強上許多,再說了,這本來就是戶部接下來要重點去做的事情,朕相信以你的才幹,必定可以將此事做好,讓大明國債真正在天下推廣開來!”

夏原吉心頭略有惴惴,不曉得自己一個戶部尚書,跟這件事有什麼關係。

“臣告退!”

“有什麼不行,朕看好你,你儘管放手施爲吧!”

來到朱棣面前,夏原吉整理了心情,上前行禮。

“明日去大祀壇的時候,百官不是都要集結在宮城洪武門,然後從南面的正陽門出發嘛,朕的意思呢,到時候夏卿宣佈一下,讓百官都積極認購一番即將發行的‘大明國債’,給天下做個表率。”

“朕打算遣一國家重臣,代表朕前往日本問罪。”朱棣看着夏原吉問道,“夏尚書覺得,曹國公如何啊?”

“這件事就交給你宣佈了,至於具體方案,到時候你跟熾兒再商議吧,你們都是持重的性子,應該知道該怎麼辦纔對!”

聽了這話,夏原吉幾乎是瞬間,腦海裡就劃過了皇帝想要派曹國公李景隆作爲正使去日本可能的理由。

夏原吉腦海中心思電轉,嘴上的回答卻也不慢。

而如果李景隆能夠表現出自己在外交方面的價值,且這次日本之行做的讓皇帝滿意,說不定以後這種活計,就都是李景隆來幹了。

夏原吉連聲推脫着,朱棣卻擺了擺手,顯得有些不耐煩了。

“跟預想的不完全相同,‘大明國債’這件事情一放出風聲來,朝野間的第一反應,就是‘戶部是不是沒錢了’?”

“夏卿,朕回來的這兩天,聽說‘大明國債’的事情,在朝野間掀起了不小的風波,說說你知道的。”

“日本准三后某,上書大明皇帝陛下:日本國開闢以來,無不通聘問於上邦,某幸秉國均,海內無虞,特遵往古之規法,而使肥富相副祖阿通好,獻方物,黃金千兩,馬十匹,薄樣千帖,扇面百本,屏風三雙,鎧一領,筒丸一領,劍十腰,刀一柄,硯筥一盒,同文臺一個。”

這種得罪滿朝文武的事情,爲什麼指名道姓要我去做?

這件事,本應該由皇帝親自下旨,或者是大皇子做個託來提議,這樣既然是來自皇權的要求,文武百官也不會說什麼,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畢竟他只是戶部尚書,如今朱棣已經從江南返回了京城,就不用像前些日子那樣總覺得沒個主心骨了。

總之,把文武百官一次性得罪光這種事,夏原吉是真的一千個不情,一萬個不願。

上至廟堂之高,下至江湖之遠,誰不知道皇帝陛下身邊有“鷹犬”。

這也是朱棣啓用李景隆最重要的原因,如果沒有李景隆聽了姜星火講課這層干係,就按朱棣對李景隆的態度,表面上給李景隆架起來架到百官之首的位置上烤一兩年,李景隆自己不犯錯沒關係,在曹國公府裡找個被動或主動犯錯的人出來就行了。

畢竟,想要代表大明出使國外,那麼必須要符合身份尊貴、氣質雍容、知識淵博、能言善辯、年輕身體好、死了不可惜這些條件最佳人選直接報李景隆名字就得了。

“去日本跟他們那個幕府將軍轉交國書的使團,已經確定好了大部分成員。”

“蹇尚書操心的倒是多。”

夏原吉咬了咬牙,拱手答道。

而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朱棣在江南藉着周縉的人頭,又一次要發起的大肅清。

從地位上看,曹國公身爲百官之首地位尊崇,適合代表大明前往日本,充分體現了大明的重視與憤怒;從人選上看,曹國公身材高大、眉目疏秀、顧盼偉然、雍容華貴,天生就是個當使者的好苗子,定能侃得這些蠻夷一愣一愣的;心裡陰暗點,皇帝看曹國公不順眼又不好下手,沒準可以藉着日本幕府將軍之手幹掉

但種種理由裡,卻忽然有一條浮現了出來。

夏原吉心頭一跳,曉得朱棣今晚真正召見他的真實目的要來了。

看着夏原吉離開寢宮,站在朱棣身後一直默不作聲的金幼孜忽然笑道。

“陛下妙計,如此一來,明日便可順利騙了百官。”

朱棣繼續批閱奏摺,頭也不擡地說道:“只是苦了夏尚書了,他也真是持重爲國的性子,如此差事都耐着領了下來。”

三皇子朱高燧此時恰好進來,聽了兩人的對話有些愕然。

百官被騙了?

什麼意思?

(本章完)

第87章 谷王密謀:突襲詔獄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261章 兼併?不【求月票!】第251章 十一衛【求月票!】第280章 悟道【求月票!】第26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36章 血壓極速飆升的朱棣第500章 入港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527章 自己第423章 地道第208章 自有道衍爲姜聖辯經【求月票!】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377章 真僞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395章 龜甲第404章 階段第230章 這人不會是鄭和吧?【求月票!】第31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515章 理欲第171章 鄭和:馬爾代夫是哪?第271章 可惜水太涼【求月票!】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387章 溫茶第151章 ‘倭寇分銀’博弈模型第430章 光學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309章 升官第536章 登門第335章 華亭第289章 飛天第194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第202章 星辰大海【求月票!】第343章 炸湖【第四更求月票!】第134章 岳飛是民族英雄嗎?第506章 棱堡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107章 大明滅亡:小冰河期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63章 富可敵四百國!第528章 條件第112章 朱標之死,關中風水不好?第61章 白銀貨幣化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288章 帥才第520章 良知第40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47章 攤役入畝第50章 道衍瘋了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466章 呂宋第9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196章 樹葉爲什麼不往上落第250章 震動【求月票!】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1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487章 攝政第401章 期貨【11萬字求月票!】第143章 《漢書·高後傳》第314章 雷動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356章 毒計【8K大章求月票!】第441章 反水第249章 畫餅大師朱棣【求月票!】第391章 光明第390章 認輸第336章 搖人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274章 空心方陣,朱棣的頓悟【求月票!】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59章 先生第407章 哭陵【求月票!】第149章 夏尚書,入獄一趟?第224章 SWOT版考成法【求月票!】第489章 捆綁第354章 公告【7K二合一求票!】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435——436章 抉擇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135章 “民族國家”第498章 新始第424章 破關第27章 臣有辦法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518章 中場第289章 飛天第530章 撤軍第365章 上課第199章 測算太陽?【求月票!】第193章 如何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第529章 補藥第294章 一怒第200章 弦月之距【求月票!】第479章 鋼材第539章 傳首第389章 殺招第246章 理由【求月票!】
第87章 谷王密謀:突襲詔獄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261章 兼併?不【求月票!】第251章 十一衛【求月票!】第280章 悟道【求月票!】第26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36章 血壓極速飆升的朱棣第500章 入港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527章 自己第423章 地道第208章 自有道衍爲姜聖辯經【求月票!】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377章 真僞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395章 龜甲第404章 階段第230章 這人不會是鄭和吧?【求月票!】第31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515章 理欲第171章 鄭和:馬爾代夫是哪?第271章 可惜水太涼【求月票!】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387章 溫茶第151章 ‘倭寇分銀’博弈模型第430章 光學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309章 升官第536章 登門第335章 華亭第289章 飛天第194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第202章 星辰大海【求月票!】第343章 炸湖【第四更求月票!】第134章 岳飛是民族英雄嗎?第506章 棱堡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107章 大明滅亡:小冰河期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63章 富可敵四百國!第528章 條件第112章 朱標之死,關中風水不好?第61章 白銀貨幣化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288章 帥才第520章 良知第40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47章 攤役入畝第50章 道衍瘋了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466章 呂宋第9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196章 樹葉爲什麼不往上落第250章 震動【求月票!】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1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487章 攝政第401章 期貨【11萬字求月票!】第143章 《漢書·高後傳》第314章 雷動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356章 毒計【8K大章求月票!】第441章 反水第249章 畫餅大師朱棣【求月票!】第391章 光明第390章 認輸第336章 搖人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274章 空心方陣,朱棣的頓悟【求月票!】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59章 先生第407章 哭陵【求月票!】第149章 夏尚書,入獄一趟?第224章 SWOT版考成法【求月票!】第489章 捆綁第354章 公告【7K二合一求票!】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435——436章 抉擇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135章 “民族國家”第498章 新始第424章 破關第27章 臣有辦法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518章 中場第289章 飛天第530章 撤軍第365章 上課第199章 測算太陽?【求月票!】第193章 如何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第529章 補藥第294章 一怒第200章 弦月之距【求月票!】第479章 鋼材第539章 傳首第389章 殺招第246章 理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