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皇帝教子,招攬天下精英入大明可不

李賢去世後,姚夔升任首輔。

可姚夔近來身體也不好,王竑升任次輔,王復、林聰、葉盛、朱英、嶽正、呂原、彭時次之。

九人組建內閣,從景泰十三年開始,閣臣就在增加,因爲疆域擴大,中樞過於繁忙,必須要增加閣臣人數。

景泰二十六年,孫原貞臥牀不起,韓雍任兵部尚書。

朱祁鈺頗爲悶悶不樂,近來朝臣都在告病,俞士悅病篤,死前拉着皇帝的手,告誡他不要再開疆拓土了,經營好現有領土,已經極爲不易了。

老臣落幕,而青壯派卻擔不起這副擔子。

大明和以前不一樣了,大明需要開放派,也需要保守派,同時使力,維持朝政平衡。

開疆拓土後,疆域無限廣大,朝中事務繁忙了三倍,尤其是邊疆省,哪天沒有事?

這就需要幾個老臣商議,妥善解決。

地方事情看似小,一旦處置不妥當,就會引發連串反應,逼停中樞上馬的新項目。

讓朱祁鈺這急性子來批奏疏,估計早就把地方殺得血流成河了。

可李賢、年富在位這幾年,將地方瑣事處理得井井有條,從來不給中樞添麻煩,這是他們的能力。

大事處理起來容易,小事處理起來最難。

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才真的讓人頭疼。

李賢、年富、徐珵、俞士悅、王來、羅綺、連仲等人的喪事,辦得極盡哀榮,朱祁鈺勒令地方,給有功之臣修廟,並遷一支庶脈,去給他們守廟。

能賞賜的皇帝都賜了,他們的兒孫也妥善安置,這是給活人看的,跟着皇帝幹,保你們世代富貴昌盛。

“調項忠任刑部尚書,並參與內閣事務。”

這是對項忠的恩遇。

說明皇帝諒解了他的小心思。

項忠入宮謝恩,哭得稀里嘩啦,他很清楚,若非李賢、年富死亡,皇帝不會輕飄飄放過他的。

忽然死了這麼多位重臣,中樞不能大動干戈,所以他活了。

“太子,怎麼看項忠?”待項忠離去,朱祁鈺問朱見淇。

“回父皇,兒臣認爲不可再讓此人領兵。”

朱見淇對項忠印象非常差,他親自去接項忠,結果項忠並未給他足夠的尊重,這是藐視君威。

“那你覺得再有戰事,誰能領兵呢?”朱祁鈺問。

“兒臣以爲,韓雍可以。”

和項忠相比,朱見淇對韓雍印象極好,因爲韓雍把他當儲君對待,項忠則把他平等對待。

朱祁鈺嗤笑:“你以爲韓雍是個什麼好東西?他那犟脾氣上來,能氣死伱,你給他十萬大軍,他敢私自再徵兩萬,倔脾氣上來,別說朕了,于謙都拉不回來。”

朱見淇懵了,韓雍還敢這樣?

“就說這次吧,朕讓他平臓,先以談判爲先,他韓雍是怎麼做的?”

“烏斯贓那邊拒絕改土歸流,韓雍帶兵殺了上去,屠了多少城,你知道嗎?”

朱祁鈺嗤笑:“你覺得是朕讓他屠的?這就是韓雍,好用,但不聽話。”

朱見淇蠕了蠕脣:“父皇,那韓雍也是亂臣賊子啊!”

“你要是以這個觀點論,那誰都是亂臣賊子。”

“可知剛死的李賢,當初做過什麼嗎?”

“朕爲之悲傷的徐珵、羅綺、許彬,是什麼人嗎?”

朱祁鈺嗤笑:“你最敬重的于謙,是你看着的那般人畜無害嗎?”

“不要用你的眼睛看,眼睛有時候會騙人的。”

“什麼忠臣?什麼亂臣賊子?都是狗屁的話,記住了,你有絕對權柄,所有人都是忠臣,你沒有,就都是亂臣賊子。”

“不要看人,看他們做的事,對你、對大明有沒有利處,有,他們就是忠臣,沒有,就該殺!”

朱祁鈺繼續拿起奏疏,忽然擡起頭來:“這天下事,都在奏疏裡,你不看,就什麼都不知道。”

朱見淇沒學過人心險惡,因爲後宮環境很祥和,弟弟們也沒和他搶過太子之位,沒給他絕對壓力,所以他就是一朵溫室花朵,喜歡把事情往好處想。

同時,又帶着紈絝的必然習性,做事憑心,因爲項忠沒有絕對尊重他,他就厭惡項忠;韓雍裝假,給他三分薄面,他就喜歡死了韓雍。

再看看年富的死,他並沒有太多悲傷。

因爲這些老臣,見過他最不堪的一面,他希望這些老臣快點死,這樣他就能做神聖無上的皇太子了。

朱祁鈺看在眼裡,並未點破。

他沒把太子教得過於極端,因爲等太子繼位的時候,大明要進入和平發展期,他要在生命盡頭,給大明疆域畫上一個句號,然後進入發展期。

所以,一個寬仁的繼任者,更適合未來的大明,從他之後,大明不需要一個強權君主,只需要繼承家業,做個守成之主就夠了。

至於性情是否涼薄,他死後也看不到了,隨他吧。

“看看這個。”

馮孝代傳,太子先看,依次去看。

朱見淇微微凝眉:“這烏斯贓喇嘛也太貪心了吧?剛剛歸附,就要求建造一百座喇嘛廟?嘴上答應不將黃教列爲國教,實際行動卻很誠實。”

“老二,你怎麼看?”朱祁鈺看向朱見淞。

“兒臣覺得可以答應。”

朱見淞笑道:“烏斯贓剛剛歸附,大明要給他們歸屬感,也是一個承諾,他們肯將臓區放開,已經是最大的誠意了。”

“喇嘛待之以誠,咱們自然也要待之以誠。”

“給他們一些甜頭。”

朱祁鈺看向老四,老四同意老二的話。

“老二說的沒錯,要待之以誠。”

朱祁鈺笑問:“可你想過沒有,這次中樞答應了一百座,明年會不會要一千座呢?”

“再說了,若朕建了喇嘛廟,那麼清真寺要不要建?道觀要不要建?佛寺要不要建?還有教堂,需不需要建呢?”

朱見淞皺眉:“可若不答應,烏斯贓剛剛歸附,估計會有反覆,而且中樞已經決定建中華江了,明年就會有第一批勘測隊上去,他們會不會使絆子?”

“老二,你想的太複雜了。”

“處置朝政,沒你想的那麼複雜。”

朱祁鈺笑道:“中樞定的政策好不好,其實無所謂的,又沒人反對,好不好,都是中樞自己說了算的。”

“吹噓好,那就是千古盛事,誰來反駁呀?老百姓有意見,也得忍着。”

“朕再告訴你們一個秘密,烏斯贓不是真心歸附的,而是被韓雍嚇怕了。”

“你們看到的奏疏,是假的。”

朱祁鈺使個眼色,讓馮孝把廠衛的監視情報送過來。

“你們真以爲那些喇嘛是什麼聖人?肯將萬里河山拱手相讓?”

“那是殺出來的!”

“爲什麼韓雍剛走,就有戍邊軍官叫苦連天呢?”

“爲什麼韓雍剛走,中樞就有人諫言要把韓雍調回去呢?”

“爲什麼韓雍剛走,烏斯贓的喇嘛就敢跟中樞討價還價了呢?”

朱祁鈺站起來:“因爲韓雍殺得太狠了,把他們殺怕了。”

“所以他們改走其他路子,賄賂孫原貞,幫他們說話,孫原貞都快死了,卻臉都不要了。”

兄弟四個驚詫地看着他們的爹。

“父皇,孫原貞不是您的心腹嗎?這些年在兵部兢兢業業,而他兒子孫可法,都封了爵位了,怎麼能這樣?”朱見渝有點傻。

“是呀父皇,孫原貞纏綿病榻,兒臣看您憂心忡忡,他怎麼能收喇嘛的錢,辦壞大明的事呢?”朱見漭覺得世界觀受到了衝擊。

朱祁鈺停下腳步,回身看向他們,指了指太陽穴:“動動腦子。”

“這就是父皇的用人之道?只用才,不用德?”朱見淇十分震驚,原來這些老臣,也都是蠅營狗苟,一肚子壞水。

老而不死是爲賊,哪有好對付的?

你們看到人畜無害,那是因爲被馴服了。

“沒錯。”

“朕從不用人的德,也不用人的忠,朕只看人的才能。”

“哪怕是曹操、王莽,在朕手裡,朕也敢用!”

朱祁鈺道:“所以,孫原貞收了錢,幫他們說話,朕就當做不知道,因爲朕不想因爲這點小事,壞了君臣三十年的感情。”

“老四,你是想問,爲什麼要寫一封假奏疏?”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

“婆羅洲一年消失多少人,你們知道嗎?”

“朕只是下旨,殺絕呂宋而已,其他地方,你們看到朕下旨了嗎?可你們去這些新地就會發現,遍地都是明人。”

“土人呢?你們猜猜去哪了?”

“有些話不要說,你們當皇帝后,君威不重,不要像朕一樣口無遮攔,要少說多做,要麼不做,做就做絕了。”

朱祁鈺又說回來:“而烏斯贓不一樣,中華江項目上馬,僅靠奴隸是無法適應高原氣候的,朕需要本地人爲朕效力。”

“所以,有些東西不能說。”

“你們看韓雍人畜無害,可你們真要去烏斯贓和朵思,就會知道,韓雍是個魔頭。”

“可這影響朕用他嗎?”

“甚至韓雍那倔脾氣,對中樞的話從來當放屁,他想怎麼打就怎麼打,朕申斥過他嗎?”

“只要他能打贏戰爭,他就是正確,朕就算不爽,也得忍着。”

朱祁鈺笑道:“讓你們多讀書,不是讓你們照着書上的去做,幾千年的書了,你照着做就是傻子。”

“而要明白書裡的道理,借古喻今,人生道理從古至今都是不變的,爲人處世的道理也是不變的,最重要的是,要汲取書裡的智慧。”

“就說朕御極二十六年,你們問問馮孝,朕有一刻不看書嗎?”

“你們只有比臣子讀書讀得多、見識足夠廣,才能壓制他們,讓他們不得不爲你們賣命。”

“這就是御下之道。”

哪有那麼多耍心眼的事,和訓狗是一樣的,就是看誰更強,人能把狗掀翻,壓制狗,狗就把你當主人,若不能,你就是鏟屎官。

“現在知道楚王的厲害了吧?”

“朕對楚王向來是不搭不理的,他十二歲纔出閣讀書,師父也只是隨機挑的,教得也不上心。”

“可他在非洲,是怎麼駕馭郭登的?”

“郭登那老小子,傻乎乎地給侄子賣力,卻不知道他侄子壓根就沒把他當姑父看,而是當一頭黃牛對待。”

“架不住郭登蠢呀,樂意爲人賣命,這就是御下之道。”

朱祁鈺笑道:“楚王在京時,朕就讓你們和他好好學。”

“現在明白,朕爲什麼把他封去北非了吧?朕這些兒子裡,只有他,能扛住歐羅巴諸國的攻伐,在北非立國。”

郭登登陸索馬里後,就打服了本地人,種植糧食,並不斷往上運人。

去年冬天,朱見深先走的,如今登陸索馬里的已經有22萬大軍了,後續還在運人、運糧食。

但並不順利,主要是疾病橫生,很多人病死了。

朱見漭有點不服氣:“父皇,兒子也能爲大明擋住歐羅巴!”

“再過幾年,你再看看楚王的本事。”

朱祁鈺懶得犟嘴,那是一塊生地啊,如今竟移過去22萬人,朱見深從來沒掌過軍,卻能在異國他鄉,將這些人梳理得闆闆正正的,這不是本事嗎?

朱祁鈺自問他是做不到的。

人心難制,離開了大明,誰不想稱王稱霸?

憑什麼天下就是你姓朱的?

但朱見深卻能駕馭郭登,也能駕馭22萬大軍,說明什麼?說明朱見深有帥才!

他在京師三十來年,從來沒展露過。

問題是他跟誰學的呢?

難道是返祖了?像太祖、太宗?

“父皇,烏斯贓請願的事,怎麼批?”太子問。

“批十座,各大城市建一座,再從烏斯贓抽調一萬喇嘛出來,再派來兩千佛兵待用。”

提及佛兵,朱祁鈺很滿意:“這佛兵呀,真的厲害,比佛教的武僧要厲害,他們葷素不忌,提刀砍人是一把好手,武僧就忌諱頗多了,但都得用。”

“父皇是在抽丁?”太子問。

“常規操作了,就算朕不說,兵部也會加上這一條的。”

朱祁鈺解釋道:“抽丁,不能只消耗,也要給相應的賞賜,看看軍中,苗彝瑤壯蒙有多少人封爵了?”

“這是好處,出來打仗,就得給人家好處,把人家當成一家人,好好處,人家才能把咱們當成一家人。”

“再令烏斯贓進獻一個美人,做你的側妃。”

朱祁鈺轉手就把太子賣了。

“爹呀,兒子不要行嗎?”

朱見淇當然知道臓區美人的,宮中就有一個,還懷着身孕的,都不知道他爹是怎麼下嘴的。

“嫌醜?你這審美也得改一改了,做天朝大皇帝,收萬國美人入後宮,這纔是當皇帝的樂趣。”

朱祁鈺冷笑:“老四,你這麼不安分,朕給你挑個蒙古姑娘吧,讓她揮舞着馬鞭,抽抽你。”

正吃瓜的老四,眼珠子一突,趕緊搖頭:“我不要啊爹。”

一天輪着鞭子的牧羊女,誰受得了啊?生氣就抽他,到時候他爹來樂子,指不定還告訴兒媳婦,使勁抽呢。

想想就直哆嗦。

“那你想要誰?”朱祁鈺問他。

“維族的。”老四支支吾吾道。

這審美,絕了。

朱祁鈺摸着下巴:“讓蒙古和西域各進獻一個,都給老四當側妃。”

爲了消除族羣的差異,朱祁鈺也是瘋了。

他後宮裡,各族美人都有,在辛勤工作下,都懷有身孕,等皇子成年後,就讓他們回自己的老家轉一圈,讓各族看一看,皇帝說的華夏是一家,沒有騙人。

太子也要這樣做。

以後各地域美人都要進獻一個,省着厚此薄彼。

但皇帝難啊,腰子累啊。

“爹,兒子想要苗族的。”太子是真受不了那些有羶臭味的姑娘。

“你沒的選。”

朱祁鈺道:“記着,只有皇室不停和他們聯姻,民間纔會將他們視爲一族同胞。”

“而你的審美也得改一改,各族美人有不同的風情,你得懂得欣賞美,人人都有美的地方,得學會欣賞,你若只盯着一個人醜的地方,日子還過不過了?”

“你們的娘,就一點缺點沒有嗎?”

四兄弟立刻低下頭,這話若傳到親孃耳朵裡,肯定給他們一頓狠收拾。

“皇帝就不過日子了?過日子過的是人,過的是個苦中作樂。”

朱祁鈺淡淡道:“若皇帝貪圖一味歡愉,那麼這天下就管不好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當天晚上,唐皇后、談妃、胡妃氣洶洶而來。

“臣妾哪裡讓陛下苦了?”

唐皇后陰陽怪氣道:“臣妾敢讓您受一丁點苦嗎?您是皇帝,臣妾不過一介老婦人,年老色衰了。”

“皇后,您抱怨這些幹嘛,人家皇帝心裡苦着呢,嫌咱們這幾個老妖婆礙事,趁早死了,給年輕的讓路。”

談妃陰惻惻道:“咱們哪有小姑娘嘴甜呀?又會哄得陛下開心,又不會讓陛下覺得苦。”

“臣妾早就說了不進宮,進宮侍奉您十八年,結果落得一個苦字,還跟孩子訴苦。”

胡妃怪異道:“您既然覺得苦,就賜臣妾一道白綾,臣妾直接去了,何必讓您受苦呢!”

朱祁鈺滿臉絕望,這幾個是更年期發作了吧?

動不動就跑到養心殿來發一頓牢騷。

他能說什麼?皇帝也是人,也得過日子,當年他們爭寵,差點把皇位弄崩了,他現在不也得當忘了嗎?

過日子陰沉着臉,苦的是自己,後宮裡遍地是怨婦,苦的還是他。

“看看,陛下這苦瓜臉,您還是賜臣妾一杯鴆酒,讓臣妾去了算了。”唐皇后跪在地上。

談妃和胡妃,第一次同心協力,全都跪在地上:“也賜臣妾一杯吧。”

“朕和兒子們玩笑,你們也當真啊?”朱祁鈺頭疼。

“看看您的苦瓜臉,臣妾就知道您是真的。”唐皇后句句扎肺管子。

朱祁鈺擠出一抹笑容。

“您這笑得比哭還難看呢!”談妃主打的一個火上澆油。

“那朕給你們哭一個?”

“臣妾們可不敢讓您哭,您的眼淚只有朝中重臣才配有,以前有太后在宮中鎮着,您還好點,如今太后仙逝,可沒有人給臣妾們撐腰了。”

胡妃更狠:“說不定哪天,看見臣妾厭煩了,就把臣妾幽禁在宮中,讓臣妾看着那空寂的房樑地板,了卻餘生。”

“朕真的想哭。”朱祁鈺崩潰了,這是哄不好了?

“您可別哭,您一顆眼淚疙瘩掉下來,臣妾就萬死莫贖!”談妃就在加油。

朱祁鈺從軟塌上下來:“你們是真插朕的肺管子啊!皇子們呢?招過來,讓他們娘打一頓,都出出氣。”

唐皇后立刻炸了:“你憑什麼打我兒子?”

“這幾個小子通風報信,和朕不是一條心,朕對叛徒向來是零容忍,覺得還是打死了便是。”

“陛下,臣妾知錯了!”唐皇后眼淚飈出來。

最怕的就是她,她兒子是太子啊。

萬一鬧着鬧着,把太子位給鬧沒了,可虧死了。

“馮孝,去叫!”朱祁鈺非得懲治這幾個娘們不可。

唐皇后嚎啕大哭:“你打死我兒子,就先打死我吧!你這個狠心的,就拿兒子嚇唬我,我我我,不活了!”

皇后撒潑了。

“我們給您生兒育女,爲皇家開枝散葉,侍奉君王,侍奉婆母,樣樣不差,臨老了老了,卻被夫君嫌棄,夫君要逼死我們啊!活着還有什麼意思啊!”

談妃和胡妃也跟着哭,你有魔法,我們有哭鬧大法。

“不叫了不叫了,朕錯了,成不?”

朱祁鈺深表無奈:“你們都快當奶奶的人了,怎麼還像個孩子似的的呢?一點風吹草動,就得跟朕鬧,讓朕來哄,好了好了,朕知錯了,你們都起來吧。”

“您每次都要把臣妾弄哭才甘心,你個狠心的。”唐皇后快哭沒氣兒了。

“多哭哭,對心情好。”朱祁鈺也愛玩。

我信你個鬼。

朱祁鈺把三個女人拉扯起來,然後又躺在塌上:“誰嘴這麼碎?泄露朝政?”

三女臉色一變。

“陛下變臉是真快呀,剛纔還說您錯了,轉頭就怨上兒子了。”談妃作勢就要哭。

“朕不問了。”

你們不說,朕有多是辦法知道。

“今年老五、老六、老七大婚,按照常例即可。”

人選已經定了,老五朱見滬娶韓雍孫女,老六朱見濼娶朱英孫女,老七朱見潮娶項忠孫女。

大婚之後,也要入養心殿學習。

朱祁鈺對教皇子帝王心術,十分重視,同時還讓皇子學習如何掌兵,現在韓雍、項忠在京師,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

春來夏去,到了景泰二十六年年底。

皇帝詢問了蒸汽機技術,可封閉性氣缸還是無法生產出來,這讓皇帝心急。

十二月早朝之上。

“諸卿,朕近來在想,大明發展過於緩慢,是否該招一批外夷精英進入大明?”

之前有猶太人入境,被皇帝用各種辦法,強行驅逐了二百萬,剩下的,都是願意和明人聯姻的。

主要是女人不許帶走呀,強行留下,配給明人了。

走的都是男人。“印度精英嗎?”

姚夔冷笑:“那些印度精英,滿腦子都是女人,來大明幾年了,也沒做出什麼顯著成績?”

“這幾年處死了多少?”

“陛下,明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哪裡還有什麼外夷,比明人更加優秀呢?”

那些印度精英實在不像話。

關鍵沒有拿得出手成績,還天天謀求政治地位,居然還把印度教給引進來了。

去年中樞對他們進行分級考覈制,考覈不成功的,一概誅殺,不問緣由。

要的是精英,不要廢物。

朱祁鈺擺擺手:“朕的意思是,機械、化學方面,大明確實不如歐羅巴。”

“朕想吸引一批精英進來,落戶大明,爲朕效力。”

“歐羅巴有幾百年的技術積累,大明雖然在極力敢追,但速度太慢了。”

“乾脆吸引一批人才進來。”

王竑卻開口道:“陛下怎知吸引進來的,一定是人才?而不是騙子呢?”

朝中重臣皆認爲技術不如文化重要,文化不如血統重要。

引進來這些人,爲了讓他們變成明人,肯定要許以婚配,兩國聯姻,就會造成一些混血兒。

民間混血兒是很多的,輿論也比較大,對混血兒是比較歧視的。

皇帝近來納了一個混血兒,就是爲了消弭民間輿論,讓民間將這些人視爲明人,決不許歧視。

如果繼續吸引人才進來,難保大明血統不會被混淆?

問題是,大明從景泰二十四年,開始實行嚴格保護制度,而這些新人進來,他們會忘記自己的母國嗎?

他們會不會做間諜?把大明的東西,竊取回國?

他們的孩子,到底是明人?還是他們國人?

“諸卿有沒有意識到,近幾年技術發展變慢了?”

“造船、軍械、機械、鐘錶、化肥、農藥,涉及各行各業的技術,都發展進入瓶頸了。”

“這和大明實行保護法有關係,歐羅巴諸國也防備大明,不肯將書籍賣給大明,反而從奧斯曼買來的書籍,像是篡改過的,都不太對。”

“而歐羅巴這些技術,必須承認,比咱們先進,畢竟他們有幾百年的積累,又是如春秋戰國一樣,諸國林立,各國賽着研究。”

“楚王傳來的消息,英國已經從英法戰爭中恢復了元氣,正在尋求擴大非洲殖民地,法國也在擴大非洲殖民地。”

“現在是奧斯曼橫在中間,一旦奧斯曼被大明聯合諸國擊敗,歐羅巴的勢力,就會橫跨奧斯曼,來到大明。”

“所以,朕着急啊。”

朝臣認真思索,大明各項技術,都進入了瓶頸期。

想快速解決難題,就得引入歐羅巴人才,爲大明效力。

“陛下,老臣覺得夠用了呀。”

王復行禮道:“做任何事都會遇到瓶頸期,遇到了就慢慢克服便是,而現在的技術,對大明而言,完全夠用了。”

“技術難題,若都不自己克服,什麼都指望着中樞,指望着您操心。”

“那麼這些廠子直接關停便是。”

“老臣覺得,引進些西夷人才,這些人的技術方式和咱們的未必一樣,說不定還會推倒重來,不如自己來克服。”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王復這番話,得到了重臣的高度認同。

“太子,你怎麼看?”朱祁鈺沉吟。

“回陛下,兒臣認爲王閣老的話有道理,但也有問題。”

“地方確實不能事事求中樞,中樞也管不過來,也不會管。”

“但機械是朝廷要務。”

“楚王已經控制了索馬里地區,建立了楚王國,而今對奧斯曼磨刀霍霍,奧斯曼已經逐漸切斷了和大明貿易。”

“失去奧斯曼這個中轉站,大明和歐羅巴等於斷了聯繫。”

“而近幾年,中樞和皇室,都成立了很多大品牌,每年生產出大量高端訂單,光憑國內是吃不下的。”

“而隨着機械行業進入瓶頸,人工成本增加,那麼民間就會有大批工廠倒閉關門,而指望着工廠吃飯的市民階層,就會失業,沒了飯碗。”

“這些年大明承平,是因爲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飯吃。”

“可一旦失去了外貿訂單,民間會出現大量失業人羣,大明有十九個城市,人口達到了五百萬!”

“這個數字多可怕,本宮就不說了,您們心裡都明白。”

“而工廠想自救,要麼是提高效率,要麼是擴大市場訂單,後者幾乎不可能了。”

“大明人口5.7億,嬰幼兒佔據兩億大多,未來潛力大,現在成年消費人口卻很少。”

“而和奧斯曼開戰,大明就只剩下印度、帖木兒和金帳汗國幾個市場了,這些國家吃不下這麼多訂單。”

“只能考慮提高效率一條路了,只能研發機械,用機械替代人工,降低勞動成本、生產成本,把價格打下來,讓工廠裡的工業品,進入千家萬戶,讓百姓吃得起。”

“諸位請想一想,大明近六億人口,多麼龐大的市場,只要價格降低,僅憑咱們自己,就能吃進去這麼多訂單。”

“雖然利潤降低了,但也保住了就業,大明起碼不會亂。”

朱見淇洋洋灑灑,說了一堆。

諸卿輕輕點頭,太子長進了,懂得站在全局看問題了。

其實,這是大明第一次經濟危機,大明開放十五年,遇到了經濟危機。

“所以陛下提出,攻克技術壁壘,光靠咱們自己不行,得引進技術人才。”

朱見淇認真道:“所以這一點,本宮是支持的。”

“王閣老,您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引進了技術人才,肯定要放在國企的,怎麼會放在民間私企呢?”

“私企想學,只能跟在國企屁股後面,絞盡腦汁的去挖人、去偷師。”

“而這期間,咱們擴大了消費人羣,同時又學到了新技術,等民間氾濫的時候,國企又能革新新技術了,何樂不爲?”

“至於您擔心的長相問題。”

“您大可不必擔心,現在的年輕人,對新鮮事物接受程度很高的,就像本宮,並不覺得混血兒長得多醜,反而覺得挺好看的。”

朱見淇純屬胡說了,他的混血兒側妃,到現在都沒懷上呢。

這年代的審美,就是鵝蛋臉,皮膚白皙,溫潤如玉,最看重的是性格,其次纔是長相。

接受不了後世的審美。

王復看着侃侃而談的太子,臉上露出笑容,他可沒少教太子啊。

今天的太子,真的長大了。

“太子之言有道理。”

“但是,歐羅巴和大明幾乎切斷了聯繫,如何吸引人才來大明呢?”

“還有,人家的人才,爲什麼要來大明呢?”

王復問他:“咱們拿什麼優勢,吸引人家來?橫跨大洋幾萬裡,漂洋過海來大明,圖什麼呢?”

“歐羅巴諸國,並不知道大明強大。”

朱見淇認真道:“只要咱們在歐羅巴眼皮子底下打一仗,他們就知道了,東方有一個極爲厲害的天朝,是世界霸主。”

“人都是慕強的,到時候自然會有人才,自願進入大明的。”

太子十八歲了,近兩年見識、手腕突飛猛進,雖然談不上是什麼治世明君,起碼也算勉強合格了。

最重要的是,他能延續朱祁鈺的理念。

朝臣看着太子,臉上露出滿意之色,他們親手教導出來的太子,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大明交到他的手上,未來前途一片光明。

“王卿,您怎麼看太子這番話?”朱祁鈺看向王復。

“回陛下,太子殿下這番話如暮鼓晨鐘,讓老臣汗顏。”王復表示滿意。

“王卿太慣着他了,您的眼光,能就看到這點嗎?”

朱祁鈺笑道:“哼,太子的話,不過紙上談兵、誇誇其談而已,您不戳破他,是給他保留顏面啊。”

朱見淇一愣,我說的這麼好,親爹還不滿意?

“請父皇指教。”朱見淇不服氣。

朱祁鈺就喜歡他又菜又愛玩,笑着說:“你所說的一切,都建立在大明在歐羅巴打勝仗的前提下。”

“項忠,你來告訴他。”

“大明能在歐羅巴打勝仗嗎?”

項忠出班行禮:“回稟陛下,若交給微臣來打,微臣沒這個把握。”

“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是,距離太遠。”

“大明橫跨萬里去打仗,而對方是在家門口打仗,差別巨大,而且歐羅巴並非都是弱國,要打就得打強的,微臣認爲沒有把握。”

朱見淇不服氣:“背後不是有楚王支持嗎?”

“楚王尚需大明支持,而兵卒打仗,還要結合地形、天氣、局勢來具體操作。”

項忠不客氣道:“微臣覺得沒戲。”

項忠是聰明人。

自從上次試探皇帝之後,就開始和太子劃分界限,彷彿他是皇帝的孤臣,只有皇帝才能用他。

這是讓皇帝安心,他絕對不會和太子聯合,發動玄武門之變的。

朱見淇看向韓雍。

韓雍輕咳一聲:“微臣也覺得沒戲。”

韓雍對太子,也是若即若離,他雖是文官,其實是武將,皇帝把他當帥才培養。

他和項忠、王越,是未來接替于謙的人。

“聽見了吧?朝中能打仗的人,都告訴你沒戲。”

“所以你說的一切,根本不成立。”

朱祁鈺道:“太子,打仗不是想當然,尤其橫跨萬里打仗,絕不能一拍腦袋就定下的。”

“看看王越平定三緬,多麼容易的戰爭啊,準備十年,打了三年,到現在還沒有定論。”

“這是在家門口打仗,三路齊出,王越掌兵,尚且不能速勝。”

“何況萬里之遙,在人家家門口打仗呢,這裡面變數太多了。”

朝臣點頭同意,皇帝最優秀的一點,就是對自己定位十分清晰,他很少做出出格的決策。

“現在大明最重要的是,穩定楚王宗國,讓楚王順利建國。”

“其次就是合作,咱們和歐羅巴沒有深仇大恨,引進精英,爲國朝效力,以後問題以後說。”

“至於打仗,朕勸你們先息了這個念頭。”

“必須得楚王徹底立足,打敗奧斯曼之後,再考慮其他戰爭。”

“之前中樞定爲三年便可開戰。”

“現在看是莽撞了,非洲最難的是疾病啊,本以爲冬天登陸,咱們的人會適應氣候。”

“結果到了夏天,該得病的還是得病,尤其是瘧疾,根本無解。”

“大明移上去四十萬人,死了足足十萬啊!”

“都是大明好男兒,都是開疆拓土的功臣,一場病就大面積大面積的死,朕看着奏報都心疼。”

“若能有四十萬大軍,楚王的宗國早就立起來了。”

朱祁鈺表示無奈:“郭登也得了場重病,差點就沒熬過來,幸好有歐羅巴商人進獻一種樹皮,救了郭登的命。”

“要不是得到了這種樹皮,現在大明還無法在非洲生存呢。”

“估計人都撤回來了。”

這種樹皮,就是奎寧!

從南美金雞納樹上取的樹皮,輾轉進入歐羅巴,但歐羅巴也沒人重視這東西。

是明人大規模瘧疾之後,朱見深發佈懸賞令,纔有葡萄牙商人進獻神藥。

郭登是吃上了,很多官兵沒吃上,就死在了非洲。

大明官兵都是喝開水吃熟食,甚至不敢進入深山老林裡去,備足了蚊蟲藥物,結果還是大規模得瘧疾。

非洲實在是不毛之地。

“第一株金雞納樹,已經送到了中樞,正在寶州府試種。”

“也許,這就是攻克瘧疾的剋星。”

朱祁鈺道:“朕看呀,最少還需要兩年時間,才能開拓出理想的根據地,再和奧斯曼一戰。”

“朕當初以爲派去百萬大軍,能平推奧斯曼呢。”

“結果,一場瘧疾,送走了十萬大軍啊!”

朝臣也唏噓。

大明當初制定政策的時候,就是高屋建瓴,不瞭解非洲情況,就隨便制定。

結果打臉了。

移民計劃也被迫終止,只能等待那邊開發出來後,再一點點移人過去,人不能太多,因爲那地方不宜居住。

非洲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非常不適合種植莊稼。

好在派去的是朱見深,換一個人,可能都打道回府了,想換一塊封地了。

◆ тTk ān◆ ¢O

“陛下,非洲畢竟離大明太遠了,一來一回危險不說,需要一兩年時間。”

姚夔道:“中樞當時制定的政策,是根據三寶太監下西洋時的資料,以及樑珤帶回來的資料判斷的。”

“和事實有些偏差在所難免。”

“楚王和郭侯能排除萬難,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這幾年,大明的防蚊藥突飛猛進,尤其融合了泰醫、柬醫、安醫精華之後,對治療熱病,有着顯著提高。”

“只要中樞支持楚王,楚王就能在這塊地方生存下去。”

因爲佔了很多熱帶地區,對於防蚊防蟲,醫者有了清晰認識,醫者又集百家之長,研製出很多藥方,非常有效。

朝臣也是這樣認爲的。

“既然知道了打仗暫時不能,只能以金錢收買了。”

朱祁鈺笑道:“這幾年,很多高端產品,打入歐羅巴市場,很多歐夷認爲大明有錢。”

“朕還讀過一本西夷寫的遊記,說東方遍地是黃金。”

“那麼就鼓勵他們來淘金嘛。”

“來了就別走了。”

“和奧斯曼畢竟還沒開戰呢,奧斯曼這些年也沒少賣人給咱們,他們是有錢賺就行。”

“陳嘉猷還在履歐,出使諸國。”

“這樣吧,朕寫幾封親筆信,交給各國王室,邀請他們派使者來訪問大明,商談合作之事。”

來一把,景泰版萬國來朝。

可朝臣卻覺得,皇帝像是在打壞主意。

“陛下,您這是要搞萬國來朝?”姚夔小心翼翼問。

“來什麼朝?你能打過人家還是怎麼着?這不是城下之盟就不錯了!”

一想到得花錢,朱祁鈺心情就不好:“朕這是花錢,吸引精英爲大明效力。”

姚夔翻個白眼,那您也別衝我,是您非要花錢的。

“陳嘉猷使團出使三年多了,怎麼還沒有個音信?”耿九疇提問。

“可能遇到難處了吧。”

陳嘉猷使團高達兩千人,乘坐葡萄牙的船支去的歐羅巴,帶足禮物,訪問歐羅巴所有國家。

此時,陳嘉猷正在出使意大利,在米蘭和一個叫達芬奇的畫師,談天說地,想邀請達芬奇來大明。

但達芬奇剛到米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並不願意離開米蘭公國。

陳嘉猷在他身上,看到了一個憂國憂民的形象,而且博學多才,是罕見的全才,數學、醫學、地理、物理、生物、工程、水利、軍事等等,都有涉及,這樣一個全才,卻蝸居於畫室之中,驚天才能得不到施展,陳嘉猷爲他惋惜。

但他還在極力勸說,邀請達芬奇去大明看一看,承諾他明皇一定會重用他,讓他擔任高官。

達芬奇還是拒絕。

他從陳嘉猷口中瞭解的大明,是一個野心勃勃,蠻橫無理的君主形象,他不願意爲這樣的君主效力。

當然了,他接觸過很多商人,從他們口中瞭解到一個無比富庶的大明。

如今米蘭街頭,遍地都是大明商品。

他們用的玻璃,戴的手錶,昂貴的茶葉,價格讓人望而止步的瓷器,還有很多槍械,甚至他愛喝的罐裝啤酒,據說也是來自大明。

他低頭看了眼自己一身景泰裝,竟也出自大明,這是他米蘭公爵賞賜給他的最昂貴的禮物,據說是大明皇帝穿戴的東西。

他非常喜歡,每天這樣穿着,讓自己像一個紳士。

這個神秘而又強大的大明。

在米蘭有很多關於他們的傳說,說他們是神創造的民族,所以才創造出這麼多實用的東西,以及好吃的牛排,好用的筷子和叉子。

酒館裡經常有人抱怨,自己的國家公爵多麼驕奢淫逸,再看看遠在東方的大明,神秘而又偉大。

達芬奇吃了一口美味的牛排,據說這是大明宮廷傳出來的吃法,在歐羅巴很流行。

喝一口高檔的紅酒,這紅酒也是大明的。

雖然他不知道自己喝的冒牌酒,但他覺得很美味,大明的很多東西,都吸引着他。

酒館裡都在討論大明,聽說大明是沒有黑夜的,晚上全是燈光,聽着彷彿是幻覺。

但陳嘉猷告訴他是真的。

大明人均百萬人口的城市,多達幾十個,都是一座座不夜城,在米蘭昂貴的商品,在大明都是白菜價。

歐羅巴遍地都是大明風,很多東西都是仿製大明的。

甚至,有很多身穿長袍的米蘭人,顯然他們嚮往那個神秘而又強大的大明。

達芬奇聽着酒桌上的抱怨話,他對米蘭公爵的驕奢淫逸生活表示很不滿,但他只是一個小小的畫師,無力改變現狀。

很多人想去大明淘金,可大明實在太遠了。

回想起陳嘉猷的招攬,達芬奇稍微一丁點動心,轉瞬又熄滅了這個念頭,他不想放棄現在的生活。

他只一個畫師,該研究自己的畫技,而不是其他沒用的東西。

喝完了啤酒,達芬奇幽幽一嘆。

當他付錢的時候,打開大明生產的錢包,這是陳嘉猷送給他的禮物。

酒館老闆看見他錢包裡的銀幣,貪婪地想用明元付賬。

遭到了他的拒絕。

這是陳嘉猷送他的明元,一共有五枚,不止他喜歡,整個歐羅巴都喜歡鳴冤。

明元,背後是一條龍,是大明的國旗,正面是景泰,一元字樣。

簡單大氣。

用料真金白銀。

這些年和大明貿易,很多國家都在用明元,主要是明元十分精良,不缺斤少兩。

大明在鑄錢方面談不上多先進,重點是信譽,不缺斤少兩,沒有假幣,因爲假幣鑄造成本,和真幣是一樣的。

可惜的是,米蘭這樣的小國,是很難見到明元的。

他錢包裡裝着明元,是彰顯身份的象徵。

而沒走出多遠,忽然眼前一黑,頭頂劇痛,他看見一個穿皮鞋的傢伙,在他倒下的時候,搶走了他的錢包。

“該死的!”

達芬奇知道自己露富了,肯定是那個酒館老闆,貪圖這幾個明元,支使人搶劫他。

他意識最後一刻,閃爍着打暈他的人穿着的皮鞋,是大明生產的皮鞋,該死的大明,真的糟糕透了……

第232章 敲打理學宗師,發揚理學!創造聖人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42章 陛下乃純孝之君(求收藏!)第429章 首輔換命:誰能保證朕順利下手術檯第121章 請衍聖公移居四平之城!請耿寺卿喝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第271章 南直隸第一劍,喋血奉天殿!第279章 殺穿士族,倭寇犯邊!會說漢話者爲第254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產,逼繳認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業革命之路,強勢開海,第274章 重建武廟 文廟,新建帝王廟!論祖制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第182章 朕要讓漠北人,對景泰帝的恐懼深入第475章 戰後復甦:天啓朝的太子歸屬(六)第179章 談氏懷孕!朕要開創景泰盛世!第28章 賜姓彘,革除玉牒!賜他瓦罐雞!(三第371章 房價 鐵路和保險,皇帝成了瞎子聾子第144章 太祖的子孫,怎麼能都是廢物呢?朕第422章 瀾滄篇 東歐風雲 朱佑榶的政治智慧第168章 飢腸轆轆的韃靼兵,去大寧城吃飯!第168章 飢腸轆轆的韃靼兵,去大寧城吃飯!第298章 種子之爭,暹羅大城,屠殺西夷!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第137章 她還要幫着漠北王造反嗎?第341章 建文疑雲,胡濙病故,地中海縱火犯第51章 三江感言—致我最可愛的讀者朋友們!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462章 大戰起:鬨堂大笑和大將軍正德(四第485章 【番外二:談允賢錯亂時空,今夕何第252章 朝鮮大亂,出兵吞其民,放其地,當第129章 太上皇降格漠北王,南宮的眼淚!第478章 終章:奉法者弱,則國弱(大結局上第192章 抽絲剝繭,京師地下的秘密!上刑,第176章 朕沒兒子,就要帶着大明去死!士紳第189章 朱祁鈺發瘋,血洗京師!第182章 朕要讓漠北人,對景泰帝的恐懼深入第145章 宗室大瓜,暴雷!第62章 陳循站在第三層上!該死的商賈,敢欺第70章 收走永壽宮炊具,給皇太后加點肉!驚第367章 魏王 商王繼藩,工資越漲越鬱悶第268章 景泰九年的大明,把安南王變成傻子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第313章 明中六大奇案,養濟院瘦馬案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163章 滿都魯詐死?是示敵以弱?還是天佑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147章 蓋棺論定,細數朱祁鎮七宗罪!鞭打第113章 搶!邊將可開關搶掠漠北!束腳陋習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第415章 魚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295章 平黔,剿撫一體,政治大於軍事第310章 鹽商爭着搶着閹割自己,明中六大奇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172章 朕不殺人,心裡難受,去把和張瑾有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325章 明中六大奇案,紅丸案第52章 宣鎮告急!朕不當亡國之君!第409章 易太子深思:皇位下,全是風刀雪劍新書《大明泰昌:朕就是千古聖君》求支持第270章 黃鱔,像條尾巴一樣!(吃飯勿看)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199章 湯太妃摔個四仰八叉!太妃讓朕難堪第451章 時光不可逆:朕和朕的后妃們(四)第74章 汪汪汪!把陳循推入屎坑!和胡濙做政第125章 閹了,留在宮中當狗!(均訂加更)第116章 公主薨逝,你們駙馬爲什麼不跟着去第195章 親王爵不輕授,殺人不過頭點地!(第206章 摳出來當泡踩,有眼無珠的東西!第125章 閹了,留在宮中當狗!(均訂加更)第486章 【番外三:朱見漭現代生活錄】【完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賜蟒服!第318章 捅破天,那就抱着皇帝一起死!皇帝第459章 大戰起,用戰爭解決政治難題(一)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325章 明中六大奇案,紅丸案第474章 戰後復甦:皇族的親情,由校和由檢第50章 報復來了!內帑被盜!第226章 歪打正着,把舌頭咬斷了,原來死是第139章 欽天監,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123章 嚇尿褲子了?今年,朕要讓邊軍穿上第32章 于謙,該不該殺?(求收藏!求追讀!第170章 你喜歡磕頭,就一直磕,磕到你清醒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369章 聯軍侵西,火燒阿爾罕布拉宮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罰嗎第192章 抽絲剝繭,京師地下的秘密!上刑,第486章 【番外三:朱見漭現代生活錄】【完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165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165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101章 宮中選美!查糧行動!糧食,好多糧第206章 摳出來當泡踩,有眼無珠的東西!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394章 許國寧國篇:基建狂魔和造娃狂魔
第232章 敲打理學宗師,發揚理學!創造聖人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42章 陛下乃純孝之君(求收藏!)第429章 首輔換命:誰能保證朕順利下手術檯第121章 請衍聖公移居四平之城!請耿寺卿喝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第271章 南直隸第一劍,喋血奉天殿!第279章 殺穿士族,倭寇犯邊!會說漢話者爲第254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產,逼繳認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業革命之路,強勢開海,第274章 重建武廟 文廟,新建帝王廟!論祖制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第182章 朕要讓漠北人,對景泰帝的恐懼深入第475章 戰後復甦:天啓朝的太子歸屬(六)第179章 談氏懷孕!朕要開創景泰盛世!第28章 賜姓彘,革除玉牒!賜他瓦罐雞!(三第371章 房價 鐵路和保險,皇帝成了瞎子聾子第144章 太祖的子孫,怎麼能都是廢物呢?朕第422章 瀾滄篇 東歐風雲 朱佑榶的政治智慧第168章 飢腸轆轆的韃靼兵,去大寧城吃飯!第168章 飢腸轆轆的韃靼兵,去大寧城吃飯!第298章 種子之爭,暹羅大城,屠殺西夷!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第137章 她還要幫着漠北王造反嗎?第341章 建文疑雲,胡濙病故,地中海縱火犯第51章 三江感言—致我最可愛的讀者朋友們!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462章 大戰起:鬨堂大笑和大將軍正德(四第485章 【番外二:談允賢錯亂時空,今夕何第252章 朝鮮大亂,出兵吞其民,放其地,當第129章 太上皇降格漠北王,南宮的眼淚!第478章 終章:奉法者弱,則國弱(大結局上第192章 抽絲剝繭,京師地下的秘密!上刑,第176章 朕沒兒子,就要帶着大明去死!士紳第189章 朱祁鈺發瘋,血洗京師!第182章 朕要讓漠北人,對景泰帝的恐懼深入第145章 宗室大瓜,暴雷!第62章 陳循站在第三層上!該死的商賈,敢欺第70章 收走永壽宮炊具,給皇太后加點肉!驚第367章 魏王 商王繼藩,工資越漲越鬱悶第268章 景泰九年的大明,把安南王變成傻子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第313章 明中六大奇案,養濟院瘦馬案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163章 滿都魯詐死?是示敵以弱?還是天佑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147章 蓋棺論定,細數朱祁鎮七宗罪!鞭打第113章 搶!邊將可開關搶掠漠北!束腳陋習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第415章 魚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295章 平黔,剿撫一體,政治大於軍事第310章 鹽商爭着搶着閹割自己,明中六大奇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172章 朕不殺人,心裡難受,去把和張瑾有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325章 明中六大奇案,紅丸案第52章 宣鎮告急!朕不當亡國之君!第409章 易太子深思:皇位下,全是風刀雪劍新書《大明泰昌:朕就是千古聖君》求支持第270章 黃鱔,像條尾巴一樣!(吃飯勿看)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199章 湯太妃摔個四仰八叉!太妃讓朕難堪第451章 時光不可逆:朕和朕的后妃們(四)第74章 汪汪汪!把陳循推入屎坑!和胡濙做政第125章 閹了,留在宮中當狗!(均訂加更)第116章 公主薨逝,你們駙馬爲什麼不跟着去第195章 親王爵不輕授,殺人不過頭點地!(第206章 摳出來當泡踩,有眼無珠的東西!第125章 閹了,留在宮中當狗!(均訂加更)第486章 【番外三:朱見漭現代生活錄】【完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賜蟒服!第318章 捅破天,那就抱着皇帝一起死!皇帝第459章 大戰起,用戰爭解決政治難題(一)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325章 明中六大奇案,紅丸案第474章 戰後復甦:皇族的親情,由校和由檢第50章 報復來了!內帑被盜!第226章 歪打正着,把舌頭咬斷了,原來死是第139章 欽天監,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123章 嚇尿褲子了?今年,朕要讓邊軍穿上第32章 于謙,該不該殺?(求收藏!求追讀!第170章 你喜歡磕頭,就一直磕,磕到你清醒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369章 聯軍侵西,火燒阿爾罕布拉宮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罰嗎第192章 抽絲剝繭,京師地下的秘密!上刑,第486章 【番外三:朱見漭現代生活錄】【完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165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165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101章 宮中選美!查糧行動!糧食,好多糧第206章 摳出來當泡踩,有眼無珠的東西!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394章 許國寧國篇:基建狂魔和造娃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