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

這幾天張強一邊在總督府的後院獵騎兵跑馬場練習騎術,一邊繼續深化官制改革,完善官職,官品。

騎術進展很快,原先他只是會騎馬,但說到在馬上作戰,也只是騎着戰馬行走,然後能開兩槍而已,揮舞馬刀去和正規騎兵幹仗,他恐怕一個回合就讓人劈下來了。

隨着戰爭的進行,隨着南明越來越弱,尤其是他將魯監國部推向正面撼動清軍,將隆武朝廷弄得十分虛弱,成了給他拖住清軍,正面和清軍對抗的主力軍,包裹在金華義軍正面,成了金華義軍的保護殼以後。

清軍的兵力是無窮無盡的,因爲全國有幾百萬明軍被打散,收復,整編,然後派來和隆武朝廷作戰,即便是漢軍旗他們裡面只有十幾萬已經在清軍韃子白山黑水之間生活了幾十年的已經從漢人變成旗人的精銳漢軍旗,但擴編以後的漢軍旗可是吸收了明軍堅定投降清軍的精銳士兵和將領以後,兵力也在五十萬以上,而且有源源不斷的投降後的,死心塌地和清軍韃子走到漢人加入,這個實力是沒有辦法揣測的。

況且自從順治三年以後,綠營,也就是把那些被迫投降,或者將領們帶着投降的明軍,以及從各地招募的不得不投降的大明青壯,義軍這些人,也有近五六十萬。

聽起來有些難以理解,有些複雜,無需理解,只要知道清軍除了十幾萬主力士兵,加上漢人的漢軍旗,五六十萬,綠營五六十萬,就知道實際上清軍韃子的實力要比南明的實力要高很多了。

而且作爲清軍的主力部隊,他們都是騎兵,或者騎馬步兵,機動力很強,可以看作是一支戰鬥力十分強大的部隊,他們隨便派出出一兩萬,就能讓十幾萬明軍或者義軍丟盔棄甲,不戰而逃。

張強現在的金華義軍不過才12個野戰旅,2個近衛旅團,總兵力不過十二萬人的精銳部隊,雖然守衛部隊的戰鬥力肯定和漢軍旗相當,也人數不少,六萬多人,沒有裁撤的民兵部隊也有三五萬人,沒有裁撤的村衛隊也有一萬多人,可總兵力也不過是二十萬人左右。

當然加上水師的三萬人,就不少了。如今水師經過整編和精簡以後,六個艦隊,每個艦隊擁有三千人的海戰隊一支,主要用於同敵人在海上接觸,跳幫作戰,進行冷兵器搏鬥,輔以火槍射擊。剩餘的爲水手,操船的,也能用來戰鬥,但張強捨不得讓水手們戰鬥,要培養一個路上能打仗的精銳士兵,三個月足以,但一個水手可得一兩年才能成型,要求太高啊。

隆武朝廷有十幾萬人,其中有三萬精銳是張強幫助他們招募訓練的俘虜兵轉過去的,有兩萬人是他們經過歷次戰鬥鍛煉出來的老兵,其他的都是新招募的,或者俘虜的清軍裡面的綠營官兵轉正過來的士兵,戰鬥經驗也許有,可戰鬥力恐怕很成問題,將領也不多。

這點兵力,別說打仗,維護領地的安全都成問題,現在他們還在攻打贛州府,以及同金陵或者從北方京師到來的清軍作戰,可以說整個隆武朝廷都搖搖欲墜。

而且人心惶惶。

永曆朝廷還是清軍攻打的主要對象,因爲他們佔領的地盤大,兵力多,很多義軍都是唯永曆朝廷爲馬,只有西南和東南的義軍是投靠隆武朝廷的。

永曆朝廷有兵力四十萬人,佔軍了湖南,湖北,江西,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陝西,等西南,西北大部分地盤。

這樣看似強大的對手,清軍是一天不滅,一天睡不着覺啊。

相比魯監國朝廷的杭州府一府之地,加上如今佔領的鎮江府,崇明島等地也不過是三府之地。

相比隆武朝廷福建一省,江西一部,廣東一府,永曆朝廷還真是龐大無比,雖然它們每個省份都只有一部分,或者一大部分,可他們畢竟是抗清的主流。

影響力還是蓋過了在東南一隅的三家抗清南明勢力的綜合。

其實張強不知道,面對如此複雜的形勢,清廷也是很頭疼,他們佔據了大明江山大部分地方,北方几乎全部,可他們這百萬軍力還真不夠看,因爲起義軍太多了,反正軍太多了,起義軍和反正軍加起來差不多全部大明原先領地上,有二百多家,剛滅了這一家,那邊又冒出兩家來,可以說清軍進入中原大地以後,前面十幾年什麼都沒有幹,就鎮壓或者剿滅反清的起義軍,反正軍,還有南明勢力了。

歷史上直到康熙年間,南明才完全覆滅,起義軍才大都被剿滅,反正軍卻時有時無,直到乾隆年間才差不多天下太平,但還有別的人或者勢力興風作浪,侵略者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想到清軍如此狼狽張強就很高興,他知道即便是自己穿越而來,這個歷史肯定和原先的歷史不一樣了,但歷史的大致原貌還在,因爲一個人畢竟不可能推動歷史車輪轉動,歷史還是會遵守着一定的規律前行,只要他把步伐放慢了,慢慢來,那麼就不會讓歷史變得面目全非,就不會打的他這個穿越者手足無措,等他有了實力,即便歷史大變樣了,只保留一個輪廓,他也能應付的來,因爲到時候不是他一個人應付,而是一個他構建出來強大的先進的官僚體系在和他一起應付。

這就是爲什麼他會努力,在現在推動金華義軍的官制改革,他得讓這些人跟着他的思維走,順着他規劃好的軌道走,那麼,有了軌道的火車,他就不會變成公路上的大巴,更加形象一點,不是野地裡面的越野車,可以離開道路,爬山越嶺,不按規矩來。

就在張強鍛鍊自己騎術的同時,米林親自帶隊的軍情部特戰大隊也到了南明隆武朝廷將領王得仁的領地。

不過他們可能得費一番功夫才能聯繫上王得仁,因此他此刻被清軍圍城了。

經過了一番偵查以後,米林終於知道,憑藉着他的這一先人馬,終究難以敵的過清軍。

清軍人馬衆多,原先已經在東西,南北圍繞着九江和南昌打開一片局面的金聲桓,王得仁部加上其他義軍反正軍,可以說兵強馬壯,可現在,其他反正都地方均以陷落,就留下九江和南昌兩座孤城。

而隆武明軍卻因爲把大部分兵力調往贛州,想要先清理那裡的清軍,因此這裡已經全部淪陷,連李成棟部也不得不後退到撫州府和汀州府邊界城鎮據守。

米林無奈,只得派人將情報傳回金華府。

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四十九章 火槍手的表演第二百二十一章 支出大於收入1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環繞的華夏王國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八百六十九章 盪滌東南亞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十九章 階梯防線,層層阻截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來就好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世界亂起來,張名振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誆兵出城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六百九十五章 找事的都打死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二百六十一章 逼迫第十章 殺將第二百五十九章 文武怨氣4第一百六十三章 鐵模築炮法4第五百五十章 一種外交遊戲而已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二百三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盡屠綠營兵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賣給你們第六百一十七章 解決辦法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防1(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六百七十一章 老爺你好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六百七十六章 是該結束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清危局第五百七十一章 充實華夏軍官位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六百三十一章 毀滅寧陽縣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七十六章 出兵兵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四百四十章 南明烽火21-逆轉5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
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四十九章 火槍手的表演第二百二十一章 支出大於收入1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環繞的華夏王國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八百六十九章 盪滌東南亞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十九章 階梯防線,層層阻截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來就好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世界亂起來,張名振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誆兵出城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六百九十五章 找事的都打死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二百六十一章 逼迫第十章 殺將第二百五十九章 文武怨氣4第一百六十三章 鐵模築炮法4第五百五十章 一種外交遊戲而已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二百三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盡屠綠營兵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賣給你們第六百一十七章 解決辦法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防1(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六百七十一章 老爺你好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六百七十六章 是該結束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清危局第五百七十一章 充實華夏軍官位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六百三十一章 毀滅寧陽縣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七十六章 出兵兵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四百四十章 南明烽火21-逆轉5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