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

1647年四月末。

一個驚人的消息傳遍了整個神州大地。

隆武朝庭勢如破竹,大敗清軍,收復福建省一地,浙江省大半,南明勢力已經重新連成一片。

廣州有紹武,廣東大地上有效力於永曆朝庭的府城,州城,也有效力於紹武朝庭的府城和州城,永曆在從梧州再逃桂林之後穩住了腳步。

從形勢上看,南明竟然有永曆,紹武,隆武,以及浙東島上的魯王,魯監國等南明勢力,南明依然佔着南方的一半地盤,這裡面以永曆朝的地盤最大,他們上有陝西,四川,雲貴,中有湖南,湖北,江西,廣西等地,雖然後面的這四個地方清軍依然佔有不少地方,並且處於攻勢。

可明眼人看出來了,今年,南明勢頭正猛,滿清韃子在南方損兵折將,要不就是久攻不下,已經處於頹勢,看情況幾乎無力再攻,很多地方都在撤退,佔領一些省府大城,拼死守衛,滿清從攻勢,轉爲守勢已經勢在必行。

而這一切,只有魯王和隆武等人知道,影響南明有如此好形勢的人,或者勢力,就是張強這一支突然冒出來的金華義軍。

從贛州,延平府,建寧府,到衢州府,金華府,台州府,溫州府,這一線看,都是張強的金華義軍在守衛,他們就像一道長城一樣,將清兵阻擋在外面。

經過了幾次幾萬人的終極決戰,張強帶領的金華義軍成功的將浙江和福建兩省的清軍驅趕了出去。

當然,張強沒有向寧波府和紹興府,杭州府進攻。

他的金華已經經過大戰,也損失慘重,目前也只能維持這麼一條戰線,保護自己和隆武朝庭不受清軍的騷擾。

五月二日,從汀州府消失的朱大典率領兩千義軍出現在紹武府,突然攻佔了紹武府一府之地,其實這個地方已經沒有多少清兵存在了,給一直蟄伏的朱大典撿了一個大便宜。

五月三日,他單身一人赴福州府城,覲見隆武皇帝,被隆武皇帝封爲兵部尚書。

五月四日,隆武皇帝發佈詔令,皇帝行在搬遷到更加繁華的泉州府,並且下令封蘇觀生爲戶部尚書,何楷爲禮部尚書,錢秉鐙爲刑部尚書,金聲爲吏部尚書,由金華府調任泉州府,隨侍隆武左右,從一個地方官員,上升爲京官。

而張強當然也獲得了獎賞,隆武皇帝封他爲浙江總督,下轄金華府,台州府,處州府,衢州府,溫州府,以及監管建寧府。

魏無忌爲金華府提督,米淳爲金華府知府,米林爲金華府總兵,楊陽陽爲金華府副總兵,古月笙爲金華府副總兵,鋒無羽爲金華參將。

周粥爲台州府知府,杜歌爲台州府總兵,張英爲台州府水師提督。

賀錦爲處州府提督,胡奎爲處州府總兵。

軒轅龍飛爲溫州府總兵。

唐殿風爲建寧府提督,藺養成爲建寧府副總兵。

降將阮捷爲延平府總兵,降將張天祿爲福州府總兵,降將劉良佐爲衢州府總兵。

蕭飛爲泉州府參將,駐守泉州府,保護隆武皇帝等皇室成員,以及行在所在。

因爲蕭飛一下砍下了張存仁的腦袋,奠定了勝局,使得隆武皇帝對他感激涕零,並且十分的喜愛,把他從一名百戶一下提拔到了參將的高位,並且希望他能駐守泉州府,保衛自己。

但蕭飛還是希望回到張強的帳下效力,隆武皇帝找到了張強,和蘇觀生,何楷,一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終於說服了張強,而張強也不希望自己死氣敗力拼搏了一番,最後被那些來投靠的大明原先的官員給鑽營掉自己的功勞,他得找人看着隆武皇帝。

本來他是要保護隆武皇帝回金華府,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可是已經有了一次經歷的隆武皇帝,怎麼可能上當呢?

就在張強率兵出擊那些空虛的地盤的時候,隆武皇帝先是下福州登基,然後再回比較繁華的泉州府建立他的朝庭行在。

不過隆武皇帝的精明還是不能以常人的思維所揣度的,他不僅留下了張強的大軍替他守衛前線,甚至封了張強爲浙江總督,並且沒有往浙江一些張強的心腹部將所駐守的地盤上派遣明官和明軍將領,雙方默默的遵守着一些看不見的規則。

而精明的朱大典也沒有爲難張強,所有繳獲的物資,都讓張強的軍隊先挑選,沒有往張強的地盤上派遣明軍,作爲戶部尚書的蘇觀生也很聰明,一口氣給了張強一百萬銀兩的軍餉。

何楷作爲禮部尚書也多和張強拉近關係,而作爲張強原先使用的金聲,這位官員,則很善意的給張強推薦了一些不出名,但很有才的讀書人,去他的治下出任知府和知縣,替張強維持地方上的正常運轉。

這些都是沒有出過仕的讀書人,而且很有才華。

戰爭似乎在這一刻落下帷幕,清兵無力進攻浙江和福建兩省,張強也無力去掃蕩浙江剩餘的幾個府的地盤,就守着自己的那大半的地盤休整,過着悠閒的日子。

如果說有什麼不爽的事情,就是被俘虜的阮捷,這個前魯王的明軍將領,重新被缺少兵將的隆武皇帝重用,出任福寧州總兵。

劉良佐在被俘以後,態度良好,並且對此向張強示好,想要投誠。

劉良佐這孩子比較倒黴,本來他的兵力是剩餘最多的,可到最後,他撤退的時候,和胡茂禎的軍隊發生了衝突,雙方混戰的時候,張強帶兵衝了過去,於是再次抓住了這個傢伙。

馬寶帶着殘兵敗將逃回了延平府,不久被追上,他再次從延平府出逃汀州府,因爲兵力有限,張強纔沒有再追,留下一部分兵力守衛延平府府城,就帶軍折返屏南縣城了。

而範紹祖就比較聰明瞭,一看不對,連夜坐船逃跑,先逃到了漳州府,還覺的不好,又逃到了贛州,發現金華義軍和蘇觀生,何楷的明軍來追,馬上逃到了汀州,最後逃到了吉安府。

總之,張存仁和他帶着的明軍降將和漢軍旗士兵全軍覆滅,範紹祖這個清軍的死忠逃了,劉良佐卻又被抓住了,並且在一番考慮之後,張強接納了他,隆武皇帝封了他爲衢州府總兵。

自此一戰以後,在浙江和福建兩省,損失了近二十萬大軍的清兵再無力來攻打他們。

這一代想要爲清軍效力的明軍降將,明朝的武將死忠,已經死的差不多了,很多都是歷史上曾經比較有名的人物。

一覺醒來,張強突然感覺到形勢一片大好。

第2370章 裂痕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2370章 裂痕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五百二十五章 鄭成功也反了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五百二十七章 處理公務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清危局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軍還要頑強的高句麗兵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清出兵濟州島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用萬思安第四百四十章 南明烽火21-逆轉5第五百六十五章 縣諮詢局後效第六章 第一次殺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鐵模築炮法4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2379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2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伏佟大爲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四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七百零一章 全方位覆蓋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五百三十五章 依然是那麼混亂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三百七十二章 你給我當什麼官?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艦新氣象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餉3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
第2370章 裂痕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2370章 裂痕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五百二十五章 鄭成功也反了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五百二十七章 處理公務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清危局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軍還要頑強的高句麗兵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清出兵濟州島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用萬思安第四百四十章 南明烽火21-逆轉5第五百六十五章 縣諮詢局後效第六章 第一次殺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鐵模築炮法4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2379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2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伏佟大爲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四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七百零一章 全方位覆蓋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五百三十五章 依然是那麼混亂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三百七十二章 你給我當什麼官?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艦新氣象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餉3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