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路遇追兵

無恥可以達到一種什麼樣的境界?

紀綱今天總算知道了。

對於面前這位看起來溫文儒雅,一派正人君子模樣的錦衣衛指揮使大人,紀綱感到壓力很大。

蕭凡的話很直接,幾乎不加任何掩飾,他赤luo裸的表示朝廷賜封大寧給朵顏三衛,其實完全是忽悠脫魯忽察爾,待到削藩過後,朝廷軍制改革成功,軍士的戰力慢慢恢復到洪武朝鼎盛時期以後,遲早會與朵顏三衛一戰,要麼把他們趕跑,要麼乾脆滅了他們。

出身平民的紀綱實在沒想到,他一心投靠報效的朝廷,居然是個大騙子……或者說,他的頂頭上司蕭凡是個大騙子,紀綱有點擔心,脫魯忽察爾那顆幼小單純的心靈會受到多大的傷害……

迎着紀綱複雜的眼神,蕭凡很坦然的翻了個白眼兒。

出爾反爾這種事,他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前世的歷史裡,朱棣篡位成功後也是這麼對朵顏三衛的,若論無恥,朱棣不比自己差,穿越者可以改變很多歷史,惟獨這一段,蕭凡不想改變,不論朱棣如今與他的關係多麼敵對,至少這件事上二人有共識,——國土不容一絲一毫有失,爲人君,爲人臣者,只能竭盡全力擴充國家的版圖,開亙古未有之疆界,遠邁漢唐之國土,如此纔不枉此生。

至於割讓國土,美其名曰“封賜”,那簡直是笑話無論以什麼形式把國土分割出去,自己都將成爲如秦檜蔡京之流的國賊,做奸臣也得有個底線,這種讓後人唾罵千年的事兒蕭凡可不願幹。

“紀綱,你如今既爲大明臣子,當知國土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我大明幅員萬里,疆界遼闊,可這都是先帝領着將士們一刀一槍浴血征戰得來的,可以說是一寸河山一寸血,作爲後人,我們只能繼續開疆闢土,不斷奪得新的國土,切莫學那些賣國求榮的國賊,將先輩們好不容易得來的東西當破爛似的送出去,會被百姓們戳脊梁骨的,死後也入不了祖墳……”

蕭凡心有所感,說出這番話後不由一呆,接着失笑,跟紀綱說這些話,豈不是對牛彈琴?這人腦子裡只有名利二字,但凡對自己有利的事,沒準他連親爹親媽都敢賣,他有那麼高的覺悟嗎?

誰知紀綱聞言卻立馬紅了眼眶,坐在搖晃不定的馬車裡,紀綱忽然撲通一聲在蕭凡身前跪下,語帶哽咽道:“多謝大人今日這番肺腑良言,門下此生謹記在心,絕不敢稍忘,門下知道,大人這是在栽培我,教導我,門下將來若有寸進,皆大人之助也,門下願爲大人效死”

蕭凡呆住了,……我只不過發了一陣感慨而已,不用這麼感激涕零吧?

不過既然人家非要這麼煽情,蕭凡也不介意趁機收買一下人心,紀綱這人利用得好的話,也許將來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別的不說,以後跟朝堂那些清流大臣們掰腕子,紀綱絕對能夠充當陷害忠良的急先鋒,這傢伙多少也算是個人才了,對人才當然要和善一些。

於是蕭凡也飛快一整表情,語重心長道:“紀綱啊,平日裡本官對你多有訓斥,動輒冷顏相向,你想想,錦衣衛衙門裡那麼多人,我不罵別人,爲何偏偏要罵你?”

紀綱擡起頭,眼淚鼻涕糊滿一臉,凝神想了半晌,試探道:“……因爲我欠罵?”

“胡說……當然,欠罵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主要原因是……紀綱啊,本官想栽培你啊,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死人也……”

紀綱臉都白了:“大人恕罪,是‘斯人’,不是‘死人’……”

“意思差不多,那是個通假字,反正就是說,若想升官,就得好好被折騰一遍,直到把你折騰得心理有點變態了,你升官的事兒就算有點靠譜兒了,明白本官的意思嗎?”

紀綱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然後朝蕭凡重重磕頭,感動道:“大人用心良苦,不啻門下再生父母,門下感激終生”

蕭凡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本官不會虧待你,好好幹,將來或許你也有位極人臣的一天,風雨過後纔會見彩虹,受得住折騰才能步步高昇……”

紀綱眼中頓時冒出貪婪之色,急忙諂笑道:“門下記住了,大人以後別對門下客氣,儘管折騰門下吧,門下受得住的……”

蕭凡看得一陣惡寒,渾身打了個冷戰,這傢伙該不會是個玻璃吧?而且是受受那種?

隊伍行了兩日,百餘人護侍着蕭凡乘坐的馬車,過了採涼山,漸漸接近山西大同府地界。

大同乃邊城重鎮,朝廷在這裡駐紮重兵,一進如大同地界,蕭凡的警惕性更高了,人多眼雜之處,必須處處小心謹慎,現在不是擺錦衣衛威風的時候,若讓當地官府知道錦衣衛指揮使出了關,有心人隨便打聽一下便能知道朝廷與朵顏三衛秘密結盟的事了,若要將這事隱瞞下去,蕭凡的身份絕對不能泄漏。

紀綱這兩天也一直跟隨蕭凡待在馬車上,他的態度愈發恭謹,一路將蕭凡侍侯得週週到到,畢恭畢敬的模樣何止以門下自居,簡直都快成蕭府的下人了。

很可惜,如此周到的服務仍不能換來蕭凡對他的好感,因爲蕭凡從他的眼睛裡看到了貪慾和野心,紀綱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爲了他自己,恭謹的表象只是披在惡狼身上的一張羊皮,有朝一日得了勢,這張羊皮撕開,他會咬斷任何人的脖子。

漫長的旅途在無聊中漸漸度過,路經大同府城外時,令蕭凡擔心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了。

百餘錦衣衛騎着馬,雖然都換上了百姓便裝,可這麼多人聚在一起圍着一輛馬車,終究還是引人注目,當隊伍走到大同府西城外的官道上時,城裡很快出來了一隊騎兵,朝蕭凡的方向飛馳而來。

“你們是幹什麼的?全都給我站住”爲首的一名騎兵指着蕭凡的馬車大叫道。

馬車內,蕭凡臉色一變,暗道不妙。

紀綱聞言眉毛一豎,反手抽出隨身攜帶的錦衣衛腰牌,便待下馬車將那隊騎兵喝退。

蕭凡趕緊攔住他:“別動不能亮明身份”

紀綱一楞,接着很快便反應過來。

朝廷與朵顏三衛結盟,事涉絕密,若是消息走漏,被北平的燕王知道,提早有了防備,朵顏三衛也就失去奇兵的作用了。

紀綱掀開馬車後面的窗簾,朝外面看了一眼,道:“大人,這夥騎兵百來人,看他們服色,好象是藩守大同的代王府的親衛人馬……”

蕭凡眼皮一跳:“代王?代王朱桂?”

“是的,大人。”

蕭凡心中暗暗叫苦。

代王朱桂可不是個善茬兒,他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洪武二十五年就藩山西大同府,傳聞他的脾氣非常暴戾殘忍,常於封地內擅役軍民,斂取財物,前世的歷史中,朱允炆在建文元年便削了他的藩,今日在大同城外碰到他的親衛,若是自己的身份暴露,恐怕用不了幾天,整個天下都知道朝廷與朵顏三衛結盟的事了。

眼看代王府的親衛策馬就快趕上他們了,蕭凡額頭漸漸滲出了密密的汗珠。

紀綱也急了,見騎兵越追越近,他眼中忽然閃過一抹暴戾之色,惡狠狠道:“大人,既然不能亮明錦衣衛的身份,不如請大人下令,咱們就在這城外把這百來號人殺了”

蕭凡搖頭道:“不行這樣一來會驚動大同衛的千戶所將士,咱們現在只有百餘人,能打得過成千上萬人嗎?一旦動手,事情就鬧大了,想不走漏風聲都不行。”

紀綱急道:“那怎麼辦?”

蕭凡強自鎮定道:“本官略通星相占卜之術,掐指一算,料到今日會有此劫,所以本官早已想出了一個非常穩妥的辦法……”

紀綱聞言大喜:“大人果然文武全才,不知大人想到什麼辦法了?”

蕭凡面孔抽搐了一下,咬牙道:“……跑”

紀綱:“…………”

說話間,代王府的親衛騎兵離蕭凡不足半里,他們大聲嚷嚷着馬車停下,並且飛快朝他們打馬奔來。

護侍蕭凡的錦衣衛親軍早已得了他的指示,不得亮明身份,衆人見那夥騎兵越來越近,臉上紛紛露出焦急的神色,有的人探手往下,不自覺的緊緊握住了腰側的刀柄,只待蕭凡一聲令下,一場血戰在所難免。

忽然間,蕭凡的馬車裡傳出了命令。

“跑”

衆人一楞,卻聽幾聲清脆的鞭響,馬車飛快駛動,沿着官道瘋狂奔跑起來。

衆錦衣衛也反應過來,於是紛紛打馬飛奔而去。

代王府的親衛見前面這羣人非但不停,反而飛快跑了,衆人一呆之下,接着勃然大怒,叫罵着催馬追了上去。

馬車內,蕭凡臉色有些蒼白,他沒想到回程居然會碰到這個意外,偏偏在經過大同府的時候正好遇到代王府的人,今日若泄露了身份,他對北平的精心佈局或許會被全盤破壞,來日朱棣若反,朝廷大軍只能與他硬碰硬了。

一定要甩掉代王府的人

蕭凡眼中閃過一抹堅定,掀開車簾朝駕車的車伕大聲喝道:“再快點”

車伕坐在車轅上,被顛得滿臉苦色,聞言回過頭道:“大人,已經是最快了,再也快不起來啦,後面追咱們的都是單人單騎,咱們這馬要拉車,車上還有三個人呢,怎麼快得了?”

蕭凡狠狠一抹額頭上的汗,急道:“你的意思是說,咱們車上的人多了?”

車伕苦着臉點點頭。

蕭凡想了想,接着扭頭望向紀綱,目光很複雜……

紀綱猶自擦着汗朝後張望,道:“大人,要不咱們換馬吧……”

蕭凡的聲音有些陰森森:“你追我趕的當口,換馬如何來得及?”

“那咱們現在怎麼辦?馬車這麼慢,遲早會被他們追上,咱們……”紀綱一頓,接着好象意識到了什麼,轉過頭望着蕭凡,眼睛瞪得很大。

沉默了一會兒,紀綱滿臉受傷的表情,活像瓊瑤劇裡的失戀男主角,那麼的悲傷,無助……

“不會的,大人,你不會的……對不對?”紀綱眼眶泛紅,顫聲道:“大人,你不會這麼無恥的……”

話音剛落,蕭凡大腳一伸,將紀綱踹出了車外……

紀綱魁梧的身軀在半空劃過一道完美的拋物線,然後重重落在滿是黃塵的官道上,發出一聲慘叫。

“車伕,快馬加鞭”蕭凡坐在馬車裡大聲下令。

“駕——”車伕狠狠一揚鞭子,馬車飛快向前跑去。

紀綱趴在地上,望着馬車越跑越快,眼中終於流出悲憤欲絕的淚水……

在這位頂頭上司的面前,紀綱發現自己根本找不到存在感,官場……太難混了

同時他也終於發現,人類的無恥程度是沒有底線的……

身後如雷鳴般的馬蹄聲傳來,追兵已近,紀綱顧不得幽怨,嚇得拔腿便朝蕭凡的馬車追過去。

一邊跑一邊委屈的大喊道:“大人……你怎麼不把車伕踹下去?……門下會駕車的。”

前方的馬車布簾子忽然掀開,露出蕭凡那張滿是愧疚的俊臉。

“哎你怎麼不早說當時就覺得你挺多餘的,……快跑幾步上車,剛纔的事兒就當沒發生過……快點,咱們是同僚,不拋棄,不放棄”

“大人……你倒是讓馬車稍微慢點兒呀”紀綱急得聲調都變了,身後的追兵彷彿貼着自己的背脊似的,近得令他毛骨悚然。

蕭凡坐在馬車裡撇了撇嘴,還武榜眼呢,連匹馬都跑不過,畜生都不如……

滿天黃塵的官道上,兩撥人馬緊緊追逐,馬蹄聲如雷轟鳴,兩撥人馬的中間,還夾着一個灰頭土臉的中年漢子,連滾帶爬的追趕着前方的馬車,邊跑邊哭,西下的夕陽灑在官道上,拖曳出長長的落寞身影,情景特別煽情……

第180章 君臣決裂第209章 潛入敵營第181章 城外送別第274章 臨戰任將第260章 鶯兒遂願第12章 縣丞靠山第199章 各有謀劃第270章 大義之名第106章 金殿面聖(上)第185章 再見佳人第54章 泰山有請第112章 晚節不保第11章 破家縣丞第64章 賣武求生第118章 道衍和尚第180章 君臣決裂第110章 早朝之前第56章 臣強君弱第82章 先抑後揚第184章 芳蹤終現第127章 奸臣開會第40章 峰迴路轉第130章 禍水東引第297章 北平決戰(中)第238章 又出陰招第80章 師生暗戰第218章 凱旋歸來第136章 北平軍報第38章 重新開業第62章 淨身出戶第90章 臣子不臣第281章 三寶太監第221章 舉身赴宴第34章 夜下悶棍第3章 前世今生第176章 朝爭又起第51章 皇孫再臨第251章 相思得救第230章 改革難行第281章 三寶太監第156章 燕王離京第18章 陳氏先祖第100章 文臣威力第184章 芳蹤終現第86章 生財之道第262章 衣錦還鄉第318章 欲尋青天第156章 燕王離京第65章 各爲其主第275章 傳檄天下第204章 仁義之師第224章 刺殺道衍第50章 流水無情第116章 敲詐勒索第182章 駕至徐州第170章 君臣定策(下)第27章 知縣行商第87章 初見燕王第40章 峰迴路轉第286章 神仙炸營第51章 皇孫再臨第258章 路遇追兵第178章 伊人無蹤第300章 晉封國公第222章 化解殺機第306章 沒事找事第233章 情困天子第158章 金殿賜婚第94章 君子報仇第113章 奸佞心聲第132章 針鋒相對第101章 削藩之論第225章 王府救人第263章 上門提親第238章 又出陰招第67章 近慕天顏第23章 不歡而散第203章 信念執着第63章 生存問題第309章 國公討債第277章 大軍開拔第313章 賓客盈門第269章 謀反在即第296章 北平決戰(上)第94章 君子報仇第281章 三寶太監第35章 貌似忠厚第106章 金殿面聖(上)第35章 貌似忠厚第14章 初見縣丞第77章 天子下詔第278章 兵攻大名第123章 梟雄本色第183章 當世大儒第142章 藉口進宮第266章 葛誠告密第191章 逼王見駕第84章 錦衣重開第296章 北平決戰(上)第51章 皇孫再臨
第180章 君臣決裂第209章 潛入敵營第181章 城外送別第274章 臨戰任將第260章 鶯兒遂願第12章 縣丞靠山第199章 各有謀劃第270章 大義之名第106章 金殿面聖(上)第185章 再見佳人第54章 泰山有請第112章 晚節不保第11章 破家縣丞第64章 賣武求生第118章 道衍和尚第180章 君臣決裂第110章 早朝之前第56章 臣強君弱第82章 先抑後揚第184章 芳蹤終現第127章 奸臣開會第40章 峰迴路轉第130章 禍水東引第297章 北平決戰(中)第238章 又出陰招第80章 師生暗戰第218章 凱旋歸來第136章 北平軍報第38章 重新開業第62章 淨身出戶第90章 臣子不臣第281章 三寶太監第221章 舉身赴宴第34章 夜下悶棍第3章 前世今生第176章 朝爭又起第51章 皇孫再臨第251章 相思得救第230章 改革難行第281章 三寶太監第156章 燕王離京第18章 陳氏先祖第100章 文臣威力第184章 芳蹤終現第86章 生財之道第262章 衣錦還鄉第318章 欲尋青天第156章 燕王離京第65章 各爲其主第275章 傳檄天下第204章 仁義之師第224章 刺殺道衍第50章 流水無情第116章 敲詐勒索第182章 駕至徐州第170章 君臣定策(下)第27章 知縣行商第87章 初見燕王第40章 峰迴路轉第286章 神仙炸營第51章 皇孫再臨第258章 路遇追兵第178章 伊人無蹤第300章 晉封國公第222章 化解殺機第306章 沒事找事第233章 情困天子第158章 金殿賜婚第94章 君子報仇第113章 奸佞心聲第132章 針鋒相對第101章 削藩之論第225章 王府救人第263章 上門提親第238章 又出陰招第67章 近慕天顏第23章 不歡而散第203章 信念執着第63章 生存問題第309章 國公討債第277章 大軍開拔第313章 賓客盈門第269章 謀反在即第296章 北平決戰(上)第94章 君子報仇第281章 三寶太監第35章 貌似忠厚第106章 金殿面聖(上)第35章 貌似忠厚第14章 初見縣丞第77章 天子下詔第278章 兵攻大名第123章 梟雄本色第183章 當世大儒第142章 藉口進宮第266章 葛誠告密第191章 逼王見駕第84章 錦衣重開第296章 北平決戰(上)第51章 皇孫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