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

張四維見張居正相詢,看了林延潮一眼,當下道:“林中允於講章之事上還算用功。“

張四維這一句不褒不貶,顯得很慎重。

張居正點點頭道:“今聖學日進,睿質日開,前項經書,可稍加進益,至於史籍,通鑑講至宋徽宗就好,下面徽欽北狩,宋室南遷之事就不必講了。“

張四維問道:“敢問宰輔,通鑑之後,何書可以爲繼?“

張居正道:“貞觀政要可,此乃唐太宗開創基業,身致太平之君,於君德致道實爲切要,此書可繼。“

張居正日理萬機,但對於小皇帝讀書日講之事,仍是如此用心,還要當着張四維的面再三叮囑,操心到這份上,實在令林延潮心底感慨不已,令他着實想起了林烴,林誠義當初對自己的教導。

張居正對小皇帝也是如此盡心盡力吧。

張居正與張四維叮囑幾句後道:“於日講上,子維還是要多費些心。至於林中允,你初講文華底殿,以後需多向子維,啓圖請益纔是。“

林延潮與張四維也一併稱是。

就在這時,突聞靜鞭三響。

在侍衛,內官的簇擁之中,天子座駕的自會極門往文華殿而來。

文華門,文華殿大門從內一扇一扇的開啓,何洛文,林延潮,張四維等衆人都是避道下拜。唯有張居正直身站在道旁,負手而立。

天子的座駕來至張居正面前停下,在內官攙扶下,小皇帝從座駕上而下又驚又喜地道:“先生,今日怎麼來文華殿了?“

天子親下座駕,與官員說話,這是大明宰輔特有的恩典。

張居正卻是平靜道:“臣來看陛下學業有無進益。“

小皇帝點點頭道:“有勞先生費心了。“

然後小皇帝對左右太監道:“天寒露重,拿朕的袍子,賜給太師,再令文華殿裡多升些炭火。。。。“

“陛下,“張居正出聲打斷天子的話,“陛下至文華殿乃用心學業,需心無旁騖,其餘小事無需介懷。“

聽張居正這麼說,小皇帝頓時有幾分臉上掛不住,悻悻地道:“先生說得是。“

見張居正這麼說話,林延潮頓時三觀皆毀,但旁人卻沒有一人說話,彷彿早就見怪不怪了。

於是天子又重新上了座駕,至文華殿。

道旁的何洛文,林延潮他們這纔跟着天子的座駕後面一併步入文華門。

走進文華門時,殿前甬道旁都還燒着庭燎,時未五更,天到現在都還沒有亮。這個時候,整個京城的百姓大多都還在熟睡,但天子與講臣們卻已是開始講讀經史。

這點連林延潮這樣三更燈火五更雞出來的讀書人,都覺得辛苦。對於年輕的皇帝又何嘗是一件美事。

林延潮聽說李太后對天子管教極嚴,小皇帝有時候貪玩不讀書,李太后就把天子叫於面前,叫他跪着當面數落,有時連着一兩個時辰。

朝參日時,也是天不亮,李太后就跑到小皇帝寢宮裡,看見小皇帝在那賴牀。

李太后就當面叫,皇帝起牀,早朝了。

小皇帝若再賴牀,李太后就命人掀被子,左右扶着天子腋下強行坐起,拿水澆臉,然後再將小皇帝拽至車駕上。

此事傳至外廷,大臣們都是齊聲稱讚,李太后,內教極嚴,真乃古今少有的賢明太后。但林延潮聽說後,卻爲小皇帝感到悲催。

何洛文,林延潮二人跟着張居正,張四維身後,月臺走至殿前,從六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門進入前殿。

這前殿是舉行經筵的地方,但日講不在此處,而是在文華殿至後殿之間的穿廊。至於後殿則是天子與閣臣,講書中途休息的地方。

穿廊間有正字官服侍,張居正與張四維先步入穿廊,而林延潮與何洛書在穿廊外東西分立等候。

林延潮看了一眼穿廊內,但見有一面六扇圍屏,遮住了視線。

張居正,張四維步入穿廊後,先令左右退出,然後道:“宣新補日講官林延潮覲見。“

當下穿着一身紅袍的林延潮走入穿廊,來到屏風之後,小皇帝端坐御案之後,而張居正,張四維站在班前。

林延潮向小皇帝道:“新補日講官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修撰林延潮叩見。“

說完林延潮下拜行禮。

“免禮。“林延潮方纔起身。

之後內官宣何洛文。何洛文入內後躬身微微行禮,就算完事。然後張居正,張四維分別站至御案左右,而林延潮與何洛文退至東西面對而立。

下面就是開講。

開講由何洛書與林延潮輪流進講。日講一般有兩節,一節講經,一節講史。

身爲首席日講官何洛書自是進前與天子先講四書。

因爲朝參日是三六九,故而日講官給天子備課,以三日爲準,兩日進講,三日一溫。以往日講都沒有細規,但張居正任首輔後,爲小皇帝親自制定每日日講課程。

當初小皇帝年齡尚小,張居正怕講讀官講書過長,令天子疲勞,所以令講官將經書裡過長的段落,析成數條,不必拘定三日。張居正還叮囑經書裡有關治道君德的內容,講官應對起進行句解,若天子有疑問,要用俗語說透,務求天子明白。

此外還有種種規定,其中可見張居正爲天子制定日講課程用心之深。

何洛書自是遵照張居正叮囑給天子講讀,用功甚細。

穿廊中迴盪着何洛書的唸誦聲,漸漸的天邊微明,晨曦透過檻窗撒在文華殿的御磚上。

兩名正字官入內依次把一盞一盞的銅燈罩滅。

林延潮看了一眼檻窗之外,想起數月前還在洪塘鄉間,而今身置廟堂,爲天子講經之上,忽有幾分不真切的感覺。

此刻講經倏然而止,何洛文已是退至一旁。

張居正道:“詹事府左中允林延潮向天子進講。”

林延潮領命走至御案前三尺,然後向天子一躬,

再取御案上二金尺,取時先取書腳,再壓書頭將所將之書壓好,馬上要要講書頁行款,要正好擺在小皇帝的面前,目光平視所及的地方。

然後用指書牙籤,在所講書頁上,指到哪裡念至哪裡。

講官持指書牙籤也有規矩,金尺有尖頭,身爲講官需辨認,不可倒持,若是尖頭那一端指向天子,那麼距離下崗也就不遠了。

五百六十八章 國書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東事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五百五十章 私問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不朽第四十四章 林誠以的推薦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五百一十九 來客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六百四十五章 發來賀電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四百五十一章 殿上真相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第五十五章 月課(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第三十七章 與先生作對的頑童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爲商利民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八百六十一章 說話不算話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第四十一章 師之道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六百九十二章 考官人選八百五十二章 苦心人天不負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四百四十七章 不要臉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五百五十章 私問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五百零二章 返家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五百一十九 來客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五百八十一章 論破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六百三十六章 呆貨一個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一千兩百九十章 請走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第七十八章 背書一千零五章 歲初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事相求(一更)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推舉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
五百六十八章 國書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東事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五百五十章 私問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不朽第四十四章 林誠以的推薦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五百一十九 來客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六百四十五章 發來賀電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四百五十一章 殿上真相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第五十五章 月課(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第三十七章 與先生作對的頑童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爲商利民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八百六十一章 說話不算話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第四十一章 師之道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六百九十二章 考官人選八百五十二章 苦心人天不負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四百四十七章 不要臉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五百五十章 私問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五百零二章 返家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五百一十九 來客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五百八十一章 論破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六百三十六章 呆貨一個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一千兩百九十章 請走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第七十八章 背書一千零五章 歲初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事相求(一更)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推舉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