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爲商利民

萬曆十九年的年末,寒冬來臨。

滿朝文武,正關切這漕運罷工而引起的鬧漕之事。

而這個時候,一個現在咋看不起眼的變局,正悄然的發生。

京中一處無名民宅,兩輛馱車停在了民宅的門口,馱車左右有兩名宮人,以及十幾名官差。

民宅裡梅家兄弟正在這裡等候天子召見,左右都是他們的清客,隨從簇擁着。

梅堂,梅侃二人穿得都是極樸素,頭戴方巾身着文士衫。這文士衫並非是綢衫,因爲太祖爺當年定下的祖制是商人不準穿綢衫。

不過兄弟二人都有監生的功名,所以就作讀書人的打扮。

爲了這一次面聖,兄弟二人之前可謂準備了許久,衣着上一絲一毫的細節,都要從中把握,更不用說一會的君前奏對上說些什麼。

不過對其他人而言,面聖之事是昨日倉促定下的。當時宮裡就知會了禮部,禮部尚書林延潮就立即派一名主事,以及一名鴻臚寺官員來教導兄弟二人面君的禮儀。

而這名禮部主事乃萬曆十四年的庶吉士陳應龍。

陳應龍是林延潮同鄉,萬曆十四年得中庶常後進翰林院,散館後實授主事。林延潮回京任禮部尚書後,將他從其他部調至禮部儀制司任主事來,也是提攜心腹的意思。

現在的陳應龍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遇考試即怯場的少年了。

陳應龍在翰林院,六部如此機要衙門歷練多年,已是愈發沉穩。

當下他作爲林延潮的‘自己人’派來引導梅家兄弟二人入宮,也是要力保這一次極爲重要的面聖不出任何差錯。免得林延潮大半年的心血付之東流。

陳應龍辦事極爲細緻,面聖的方方面面都與梅家兄弟二人提及,同時也交代鴻臚寺的官員到時候多關照梅家兄弟二人。

現在陳應龍回到屋裡見到梅家兄弟二人,壓低聲音道:“馱車已是到了府門外了。等到面聖之時大公子官話好一些,可以多說幾句。至於二公子吐字還要清楚些,以免聖上煩聽。”

梅堂點了點頭道:“多謝陳主事提點。”

“至於門外引接的兩位宮人都是陳公公心腹,機敏幹練,進入乾清門後,你們若是有什麼事,傳什麼話都可以找他們,他們必會安排妥當。”

梅堂梅侃對視一眼當即道:“我們曉得。”

“還有進宮以後的規矩兩位公公都會再說一遍,你們入乾清門後會先到乾清宮南暖閣候着,火者會給你們擺上椅子,但切記不能坐,那是大臣纔有的儀度,當然也不必看賞,陳公公都替你們打點好了。”

陳應龍繼續與兩人說些面聖的‘應知應會’。

梅家兄弟二人都是仔細聽着,對於皇帝而言不過是見一面的功夫,但對於臣民而言事就必須要經過如此多的準備和鋪墊,力求不出一絲差錯。

當然林延潮,陳矩給他們的鋪墊準備,也是煞費苦心,很多事都想在了他們前頭,就算出現了緊急狀況也有了種種應對之策。

兄弟二人也是明白,林延潮,陳矩有今日之地位,能夠得到天子信任,這些其實功夫和準備來自於這些不起眼的地方。如此令他們對於林延潮,陳矩不由更添了幾分信心。

“陳大人,時辰到了,該入宮了。”一名宮人入內向陳應龍稟告。

陳應龍點點頭,心底想着還有什麼要與梅家兄弟二人交待的。

卻見梅侃灑然一笑道:“好了,多謝陳主事了,再說下去也未必都記得住。”

陳應龍聞言一愕,然後笑了笑道:“是了,陳某也說得太瑣碎了。那麼陳某……”

梅堂當即行禮道:“陳大人與大宗伯的好意,我們兄弟二人都感激在心,下面就看我們的造化吧。”

陳應龍點了點頭,這梅家兄弟二人的氣度確實不凡。

當即兄弟二人走出民宅,前往馱車。

清客隨從都是走出來相送,在他們眼底東主此去面聖,將來必然是榮華富貴已極。

但此刻梅侃卻有些心緒不寧,想起入京時老父的交待,這一次進宮面聖等於將梅家的財力物力都擺在了朝廷面前,此實在是風險不小。

從此以後,等待他們梅家的會是什麼?

他不由生出前途未卜之心,但他也知開弓沒有回到箭的道理,到了眼前這一刻唯有繼續將路走下去。

二人坐上馱車,隨着車輪滾動,直往京城而去。

此刻乾清宮裡。

天子正吃着從西域進貢的葡萄,喝着美酒。

一旁張誠給天子進獻了這一次梅家兄弟覲見天子所呈的禮單。

天子看了一眼禮單,然後對張誠道:“上次徽州一個姓吳的商人進獻給朕二十萬銀子,朕給他們吳家實授兩個光祿寺官職,這一次這梅家又進獻了二十萬兩銀子,難道他們兄弟二人也想到朕這裡討個實缺不成?”

張誠笑着道:“萬歲乃九五至尊,天下萬民都是您的臣民,這梅家求見萬歲獻上錢財,這是梅家的忠心,就如同人子的孝心一般。至於萬歲要賞賜他們些什麼,就看萬歲的心情了。”

天子笑了笑道:“那就當他們花二十萬兩銀子見朕一面。朕聽說商人要見官員,如林延潮這等二品尚書最少要包兩百兩銀子,見內閣大學士至少要三百兩,這見朕一面,出二十萬兩銀子,那還真稱得上金面了,張伴伴,你說對不對?”

張誠乾笑了兩聲,不知如何答看了一眼身旁的陳矩。

這時候陳矩出奏道:“萬歲乃九五至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萬歲又是富有四海,區區二十萬銀子何曾看在眼底。今日賜見只是念在下面臣民的一片忠孝之心罷了。”

張誠默默嘆了口氣,天子明明就是看着這二十萬兩的份上,才破例見一面。但是爲了面子,又要有個說法,天子實在是……

天子笑了笑道:“正是如此,好了,朕說笑而已。禮單上的東西不必給朕過目了,就收進內庫吧。”

陳矩道:“陛下,這禮單其餘之物雖是珍貴,但不足爲奇,但有一物倒是可以博陛下一樂。”

“哦?何物?”

陳矩道:“請容內臣賣個關子。”

說完陳矩示意,好幾名太監捧着一重物擺在了乾清宮大殿內。

“陛下,這是泰西之物,上了發條到了時辰就會報時!”陳矩向天子解釋道。

“哦?”

天子素來喜歡奇貨,陳矩這也是投他所好。

天子到了這泰西鍾前看了一陣,然後道:“這泰西鍾通體乃黃銅所鑄,不說其他,就說這份手藝足尖匠心。”

張誠,陳矩見天子心花怒發的樣子,知道他對此泰西鍾十分滿意。

天子道:“好了,若是天下商人都願出二十萬兩銀子見朕一面,朕這皇帝倒是輕鬆了,何必有什麼一條鞭法,何必擔心遼東軍需,何必因漕運的事整夜不能安寢。”

“朕倒是希望天子商人各個都有梅家,吳家的忠心。”

張誠,陳矩都不知說什麼纔好。

這時候外頭奏到梅家兄弟已在宮外久候,左右宮人立即在乾清宮裡拉了垂簾。

天子當年墜馬後,就有了足疾,這些年身子愈加發胖,使得足疾更重,走路更加艱難。所以現在天子除了極爲親近的大臣,一般是不見外人的。

所以即便梅家兄弟錢給到位了,但天子也只會在垂簾後見他們一面。梅家兄弟二人入殿之後,即行三跪五叩之禮,然後跪拜在一旁。

大臣們見天子,一般天子會允平身說話。

但商人作爲四民之末,是沒有資格站起來面君的。

梅家兄弟二人心底都是忐忑,但見垂簾後天子道:“你們是哪裡人士?”

梅堂回話道:“回稟陛下,草民梅堂與民弟梅侃乃揚州人士,蒙陛下賜見,不勝惶恐。”

天子道:“朕久居宮內,早想召幾個黔首來問一問民情。恰好你們從揚州來,揚州地界可太平?”

“託皇上洪福,當今天下國泰民安,揚州百姓受陛下恩澤,安居樂業,地方更是百業興隆。”梅堂這些話都是之前安排好的,答得也是照本宣科。

垂簾後天子道:“聽你們這麼說,朕心甚慰。國家稅賦鹽貨居半,天下之鹽,兩淮又居其半。你們梅家,吳家都是揚州鹽商,難怪頗有家財……”

聽到天子這麼說,張誠,陳矩心底都是一緊。

梅堂道:“啓稟陛下,草民一家雖是商賈出身,但卻好讀儒書,仰慕孔孟之道。但儘管如此,也不過是好讀書的商人罷了。一日草民與民弟遇到了當今禮部尚書林延潮……”

聽到林延潮的名字,垂簾後的天子不由露出認真傾聽的神色。

但見梅堂道:“當日他對草民與民弟曉以大義,草民現在還記得他的話,他言本朝官商不相聯絡,爲官者莫顧商情,在商者莫籌國計,此國家之病,若是在商者若真懷利國利民之心,那麼朝廷籌國計之時也必厚待商人。”

垂簾後天子的神色舒展開來心道,還是林延潮爲國盡心,幸虧朕當初沒聽許國的一面之詞。

天子想到這裡,心底雖對梅家兄弟有些好感,但他也不是那麼輕信之人。

Ps:明日有更。

五百零四章 當年同窗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一千七十四章 平步青雲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第六十五章 比試(第二更)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六百四十八章 燕京時報四百六十章 幕客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第三十九章 買書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偉器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推舉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問詢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九百九十章 儲相八百三十九章 請動漕督的面子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九百二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三章 能否讀書第一百一十八章 門路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第五十七章 講卷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第十七章 成爲弟子了(第一更)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第一步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亂子八百九十章 投書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三鼎甲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第兩百七十八章 拜見申時行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六百零七章 怒起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單章六百二十六章 矯旨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一千零七章 軒然大波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三十九章 買書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轍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學(二更)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六百三十八章 荔枝肉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
五百零四章 當年同窗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一千七十四章 平步青雲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第六十五章 比試(第二更)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六百四十八章 燕京時報四百六十章 幕客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第三十九章 買書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偉器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推舉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問詢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九百九十章 儲相八百三十九章 請動漕督的面子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九百二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三章 能否讀書第一百一十八章 門路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第五十七章 講卷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第十七章 成爲弟子了(第一更)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第一步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亂子八百九十章 投書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三鼎甲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第兩百七十八章 拜見申時行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六百零七章 怒起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單章六百二十六章 矯旨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一千零七章 軒然大波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三十九章 買書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轍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學(二更)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六百三十八章 荔枝肉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