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林誠以的推薦

林延潮還在琢磨,聽侯忠書發問後還未反應過來。而一旁張歸賀已是十分不屑地侯忠書對道:“平日叫你多讀書,居然連濂浦林氏也不知,真是白瞎了。”

“不知就不知,我也不問你,潮哥,你來告訴我!”侯忠書向林延潮問道。

林延潮自是知道濂浦林氏的名頭,他上一世閒得無聊,就翻越明史上,記得對於濂浦林氏有一句評價。明代三世五尚書,並得諡文,林氏一家而已。

諡文,一般是三品官以上方有的權力,而不是每個三品官都有,明朝只在大學士,兩京六部,都察院的主官方有。而且身前身後名聲都需俱佳了,如嚴嵩等定性爲奸臣的,就算是首輔,死後也得不到諡號。歷史上張居正,諡文忠,後來被清算時,諡號也被褫奪。

而濂浦林氏,不僅三代出了五個尚書,而且還具得諡號,屬於身前位高權重,身後體面的家族,難怪明史上說,天下只此一家了。沒料到林誠義居然出是三世五尚書的濂浦林氏。

不等林延潮回答,張歸賀賣弄地道:“三祭酒四尚書你聽過沒有?”

嗯?少了一個,對了,這才萬曆年間呢,大概是林家還有一人,還沒官至尚書呢。

“什麼是三祭酒四尚書?”侯忠書搖了搖頭。

張歸賀長嘆一聲,露出孺子不可教也的神情開口道:“說你蠢,你還不信,這話意思是濂浦林氏,曾有三人任至國子監祭酒,四人官至尚書,你說呢?”‘在國子監賣酒的,也沒什麼了不起啊!‘林延潮輕咳了一聲,與侯忠書拉開了點距離,低聲道:‘是國子監祭酒,國子監裡的監生都是他的門生。‘一省督學的門生,不過是一省的生員。而兩京國子監的門生,卻是半個大明朝的監生。‘原來如此,那四尚書,也就是四個人官至尚書,‘侯忠書啊的一聲道:“我們洪塘鄉只出過一個尚書啊。”

洪塘鄉的尚書,自是張享的祖上張經了,張經曾官至兵部尚書,大明整個東南皆由他節制。

林延潮解釋道:“在本朝士大夫頂了天,生前當官也不過做到正二品,就算堂堂內閣大學士正官也不過五品,還得靠後頭掛一個尚書銜,才能躋身正二品之列,而林家四位尚書,四位二品大員,你說厲不厲害。”

確實三世四尚書,就算一個家族榮華之至了。

過去一個家族三代,出三進士,甚至三個舉人,都可以說得上科舉連芳了,在任何地方,都算得上牛逼轟轟了。可是這濂浦林氏,居然三代出了四位尚書,不提後面再算上一個,整個大明兩百多年,也只有這獨一份啊。

而林誠義居然是出自濂浦林氏這樣的大族,衆人事先誰也不知道。

但林誠義自承是濂浦林氏旁支後,衆人才好受了一些,也難怪如此他之前會落魄到洪塘社學來教書。但是這一番進學,還是院試案首,族內宗老對他也是重視起來,看來是要重點栽培了。

靠上濂浦林氏這顆大樹,這無比深厚的背景和底蘊在,林誠義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啊。衆人都是暗暗可惜,都想抱大腿,但這麼多年後,才發覺原來大腿就在眼前,以前怎麼沒有好好與林誠義打好關係。但是林誠義能有今日,還不是靠了林延潮,衆人不由用羨慕的眼光掃向林延潮。此人拜在胡提學門下也就罷了,以後還有林誠義的提攜,哎,最大的得益者竟是這個小子。但是林延潮彷彿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坐在那該吃什麼,吃什麼,表現得十分低調。

張享目光從林延潮那收回來,對林誠義道:“先生高中秀才,進學之後,爲族內看重,還說了一門親事。這真是大登科後小登科,喜上加喜啊!”張享竟也開始奉承林誠義了。

張總甲也是不甘心道:“先生,只是怕你這一**裡平步青雲,以後恐怕都不記得我們了。”

“怎麼會,我在洪塘鄉承蒙張少爺,張總甲照顧,這份情我一定記得。”

張享聽了當下滿意地點點頭道:“先生,這一杯酒我敬你。”

“林先生,來我敬你!”鄉人們紛紛舉杯,其中巴結的味道更濃了。

第二日,林誠義要與老母親,收拾東西返回老家,臨行前,學生一一都被叫來說話。

林延潮依舊是最後一個。

屋外,鄉人們給林誠義收拾屋子,整備騾馬,屋內林誠義與林延潮皆在屋內。

林誠義先關心林延潮功課問道:“課業準備如何了?”林延潮道:“回先生的話,你贈我的大學章句,已是讀完了,正在讀論語,我正向新先生請教。”

林誠義點點頭道:“三人行必有吾師,新先生雖是老童生,但也是過了縣試,府試,你不可以因爲他落第於院試,而看輕他。”

林延潮能說自己還真的看輕過,於是回答道:“學生很用功地向新先生請教呢。”

“我知道,我有向他問過你的學業。”

“新先生,是不是讚我很有天分呢?”林延潮不由笑着道。

林誠義板起臉道:“你說天分?”

林延潮立即端坐坐姿,當下道:“先生,學生失態了。”

林誠義神色稍稍緩了一下,但仍是正色道:“讀書誰有沒有天分,爲師不知道,但就算沒有天分,但從不懈怠的刻苦,始終不變的向學之心,這纔是比天分更重要的。”

林延潮雖被林誠義訓了一頓,但是也是對林誠義的話,深以爲然。

林延潮當下知錯就改,恭敬地道:“先生之言,學生受教了。”

林誠義對林延潮的態度很滿意,當下也不板着臉道:“你的學業,周先生向我說過了,他說你正專研經學,正苦於不得門徑對嗎?”

林延潮當下道:“是的,先生,學生正苦於此,所以還請你能指點一番。”

林誠義道:“爲師身爲廩生將來爲你縣試,府試結具作結可以,但眼下要準備鄉試,恐怕無法抽出時間來指點你。”

林延潮不由心底哀嚎一聲,想了下還是問自己最關心的話題,道:“先生,敢問以學生眼下讀書,要幾年才能赴縣試呢。”

林誠義想了下道:“這,你的基礎很紮實,蒙學文章沒有不會的,雖經學只念了大學章句一篇,但若研讀經學,比其他只讀四書五經的士子,要事半功倍,但是若想在童試中出頭,最少還要七八年的勤學,就算你是天資聰穎,但立三四年的苦功也是少不了的。”

這顯然與林延潮一年半後參加童試,預期相差很遠。

林延潮當下問道:“先生,還有更快的途徑嗎?”

林誠義聽了嚴厲地道:“你以爲舉業,有那麼容易,讀書最講究循序漸進,欲速而不達的道理,你知道嗎?”

林延潮當下不服氣地道:“先生,我不是不想循序漸進,但只是想如何讀書能令自己更有效率,我有聽說國朝有人十八歲就中了狀元,難道他也是一步一步挨的嗎?”

林誠義聽了默然道:“你現在還不到參加縣試的水準,就想向狀元看了,想走捷徑,也不是沒有,首先你要加倍努力纔是,其次必須要有一個名師指點你,這樣能走點彎路。”

提及名師,林延潮眼睛一亮道:“記得,先生說要給我擇一名業師。”

“沒錯,我是說過。”

“求學者,不僅要名師指點,還需見賢思齊,不可閉門造車。平日與一羣有志於科舉,並且水平很高的同窗一併研習經義纔是,然後成爲同窗中翹楚,再去參加縣試。”

林延潮黯然嘆到,自己同窗罷了,也就張歸賀水平和自己相彷彿,其餘不是太懶散了,就是天資不夠,見賢思齊又從哪裡說起。

林誠義與林延潮講了一番話,然後仰望着窗外,慢慢地道,“這一次回鄉後,爲師已向族裡宗老要求,讓你入濂浦林家開辦濂江書院求學。”‘濂江書院?‘‘是的。‘林延潮一臉震驚。

‘濂江書院始建於唐的書院,朱熹,及其弟子黃榦都在這裡講學過,有千年傳承。原來是濂浦林家的族學,林家的進士皆從其而出。‘

“而眼下濂江書院內的山長是舉人,而授業的講郎,也是貢監,他們的學業都在爲師之上,在你沒有進學,成爲生員前,也足以作你的業師了。”林延潮震驚了,這是從山區小學,進階省重點中學的機會。

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第四百零一章 入直第一天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七百三十八章 破局第五十七章 講卷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繩怎麼看?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第四百三十二章 吾有所得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第四百零四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也行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八百七十一章 哪裡來的錢(二合一)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一千零六章 國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第兩百七十三章 名聲在外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一千零五章 歲初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海禁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馬之功第兩百零二章 龔子楠的心思(一更)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九百九十章 儲相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第兩百一十八章 諸生的心情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五百六十九章 文成鎮番邦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第三百零一章 林世璧發飆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一千章 經史並重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第兩百一十八章 諸生的心情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八百四十六章 修河(第二更)一千三百零一章 問罪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廷推八百零九章 爲民做主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五百二十章 碑文之事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宣麻拜相第三百四十五章 牛逼的翰林官第兩百四十一章 整合資源(二更)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六百一十八章 我就是林延潮九百九十章 儲相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平衡左右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六百六十三章 掌握全局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
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第四百零一章 入直第一天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七百三十八章 破局第五十七章 講卷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繩怎麼看?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第四百三十二章 吾有所得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第四百零四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也行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八百七十一章 哪裡來的錢(二合一)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一千零六章 國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第兩百七十三章 名聲在外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一千零五章 歲初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海禁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馬之功第兩百零二章 龔子楠的心思(一更)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九百九十章 儲相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第兩百一十八章 諸生的心情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五百六十九章 文成鎮番邦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第三百零一章 林世璧發飆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一千章 經史並重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第兩百一十八章 諸生的心情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八百四十六章 修河(第二更)一千三百零一章 問罪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廷推八百零九章 爲民做主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五百二十章 碑文之事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宣麻拜相第三百四十五章 牛逼的翰林官第兩百四十一章 整合資源(二更)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六百一十八章 我就是林延潮九百九十章 儲相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平衡左右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六百六十三章 掌握全局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