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零二章 返家

明朝官員曾說過,古者封建之世,仕者不出其鄉,朝出則事其君,暮而歸則養其親,故而忠孝之道恆兩全。

但到了後來,歷朝歷代多實行官員迴避制度,官員不能在本地做官,導致要見家人一面很難。

在最重忠孝二字的明朝,官員長久不行親,會受到指責,比如前朝大名鼎鼎的紙糊三個閣老裡的萬安,就因四十六年不回鄉省親,而被言官大罵。

朝廷爲了顧全京官外官歸籍省親,創立了三年一省親,六年一省親的制度。不過這樣制度,實還是太違反人性。做官三年,六年見一次父母家人,如何使得。

有一次萬曆皇帝問張居正,以往刑部審決重囚的奏報,爲何都要一年後才能送達呢?

張居正說刑部官員都是藉着送奏報的機會,順便拐回家住上一段日子,待住得舒坦後,再繼續上路。

爲了杜絕這樣枉道回籍,明朝對省親有了嚴格規定。從路上的里程,到了到家的坐假都有嚴格日程安排,不可延誤了時日。

林延潮一路跋山涉水,他從寧德走得是北驛道返家,然後在離省城最近驛站裡住了一夜,林延潮在此下榻。

驛站的驛丞聞之狀元公返家省親,是驚訝無比,身爲驛站官員迎來送往是常有的事,林延潮乃翰林,如此貴重的官員,回鄉省親,在京有閣老,院長,翰林親自作詩贈其行,免費僱船。

返回所用驛站,官府州縣也會有得力的人,一站又一站的通傳,比如官員在驛站歇腳,立即就會有人疾馳至下個驛站打前站,做好迎接款待之事,然後驛站上下等候上官到來。

林延潮身爲堂堂狀元之尊,返鄉回家,居然沒有一點消息,這如何不令驛丞詫異。

驛丞心底雖揣着疑問,但禮數甚恭敬,親自給林延潮端茶送水。

林延潮拿着巾帕擦汗後,驛丞小心地問道:“敢問狀元公是便道歸省,還是吏部例遇?”

便道歸省,就是身上有公幹,順道拐回家看看,如此前站官員簡慢,也是情有可原。

但若是吏部例遇,就是讓狀元公衣錦還鄉了,完全沒有必要這麼低調,反而應該十分鋪張,還未到家前,合城轟動,省城的人翹首以望,這纔是附和狀元公,林三元的排場嘛。

林延潮一聽驛丞這話,就知他想問什麼,不過還是如實道:“是吏部例遇。”

驛丞一聽就明白了,這吏部例遇到這個份上,那就不是什麼回鄉省親了,而是與革職還鄉,冠帶閒住的待遇差不多了。

驛丞聽了臉色變了變,當他心底頗有幾分爲林延潮抱不平的意思道:“咱們福州府六十年內,連老爺在內也纔出了三個狀元,可謂二十年才一遇,而老爺你連中三元更是本朝第一,這一次回鄉鄉里百姓不知有多高興呢,狀元公今天現在小驛休息一夜,我立即派人去巡院按院知會一聲。”

林延潮聽了擺了擺手道:“不必了,本官返家不過是看望祖父,卻也沒有顯擺之意,至於地方上就不必驚動了。”

林延潮也知地方官員,其實早就知道自己還家的消息,眼下就是故意裝着一副不知情的樣子。狀元歸省就是迎道千里,也不誇張,而眼下自己都快到城門下了,裡面還是一點消息也沒有,就是不打算迎接了,他們絕不會來給自己一個驚喜吧。

驛丞聽了林延潮這話,也是嘆了一聲,當下告辭退下。不過他還是不甘心,立即派手下去衙門通報林延潮歸府之事。

古人有云,人子以顯親爲孝,仕者以還鄉爲榮。

林延潮好容易回家一趟,當然也想鄉里夾道歡迎,然後在家人面前好好顯擺顯擺嘛。項羽不就說過,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

沒有這個滋味,自己就算將來作了再大成就,也好像少了些什麼。不過眼下看來,自己要作最不風光回鄉的狀元郎了。

想到這其中榮辱,林延潮心底也有幾分淡淡的酸楚,並非是爲自己無法顯耀有什麼遺憾,而是不能讓自己的爺爺,大伯,老師他們好好風風光光一把,未免有幾分遺憾就是。

“潮哥!”

林延潮一愣見林淺淺站在自己身後。

林延潮溫言問道:“怎麼了?”

林淺淺道:“潮哥,我知你心底煩悶,官場的人只會看奸相的臉色,故而這一次他們明知你返鄉,卻故意怠慢你。”

林延潮笑了笑道:“無妨,爲官之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換了是我易位而處,也會如此的,這絲毫怪不得別人。只是你這狀元夫人無人而知,纔是讓你受委屈了纔是。”

“我纔沒關係呢,”林淺淺笑着道,“當初你中狀元時,我早就……得意過了,一個個三四品大員,見了我也得畢恭畢敬地稱一聲狀元夫人,有什麼不滿足了,再說我現在六品安人也是到手了,這一趟進京,我是一點也不吃虧。”

林延潮聞言不由哈哈大笑,之前那點小酸楚也是很快排解道:“這一次回鄉,我就想好好在爺爺面前盡孝,侍奉師長,再見見舊朋也就管了。至於其他的事,也是別人見來好看的,與我何干,大家能聚在一起,閤家團圓,纔是應有之意。”

林淺淺道:“潮哥,你說得對,我去準備準備,這一次從京裡回來給爺爺,大伯,三叔他們各家都帶了禮物,那大娘,三嬸都是小心眼的,又愛彼此攀比,若是我給了她們次的,必是起了矛盾的。”

林延潮聞言笑着道:“是啊,若是家裡因此生了事卻是不好了。”

說完林淺淺就下去準備禮物了,林延潮則是寫了書信讓陳濟川,先趕回裡告之家人一聲,說自己明日就到。

於是林延潮在驛站裡休息一夜,次日就步行返回省城。

從驛站至省城,需經大北嶺道。

這大北嶺道十分險峻,民謠雲,北嶺石階三千三,阿爹挑擔忙下山。出門月色照山路,回家日頭早落山。

古道雖險峻,但這是閩地出省最早的驛道,但凡趕考的閩地狀元都曾從此經過,故而又稱狀元古道。

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第四十七章 面試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六百二十六章 矯旨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一千六十五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宣麻拜相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握手言和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第七十七章 你敢再說一句試試?九百八十一章 國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第三百零一章 林世璧發飆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第八十一章 公門之中好修行九百零七章 聖旨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第九十五章 師徒問答一千一百五十章 修身齊家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第三百三十三章 折服六百九十三章 爲難九百三十九章 兩害相權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繩怎麼看?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一千三百六十章 石星的彈劾九百九十章 儲相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九百五十八章 拜賀六百五十九章 初衷(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八百零九章 爲民做主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第三百六十九章 請教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回府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八百一十七章 真相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第十章 趕出社學一千五十九章 對話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第六章 離家求學八百二十五章 風雨欲來(二合一)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第兩百三十四章 兩家和好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大員八百八十五章 官員與百姓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六百四十五章 發來賀電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治人治法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六百六十一章 陛下聖諭一千九十五章 林學南傳
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第四十七章 面試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六百二十六章 矯旨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一千六十五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宣麻拜相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握手言和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第七十七章 你敢再說一句試試?九百八十一章 國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第三百零一章 林世璧發飆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第八十一章 公門之中好修行九百零七章 聖旨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第九十五章 師徒問答一千一百五十章 修身齊家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第三百三十三章 折服六百九十三章 爲難九百三十九章 兩害相權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繩怎麼看?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一千三百六十章 石星的彈劾九百九十章 儲相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九百五十八章 拜賀六百五十九章 初衷(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八百零九章 爲民做主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第三百六十九章 請教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回府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八百一十七章 真相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第十章 趕出社學一千五十九章 對話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第六章 離家求學八百二十五章 風雨欲來(二合一)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第兩百三十四章 兩家和好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大員八百八十五章 官員與百姓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六百四十五章 發來賀電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治人治法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六百六十一章 陛下聖諭一千九十五章 林學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