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太祖趙進研究3

大漢太祖趙進研究(3)

這次真正的危機不管從任何意義來說,都不過是尋常的戰鬥,無論華夏世界還是其他地區的各位帝王,從起家時起,經歷過艱苦卓絕的死鬥,經歷過九死一生的危險,比起趙進遭受的這次來,都要艱辛許多。

在這次伏擊戰中,趙進第一次顯露了超人的勇氣和武力,他們幾個人面對百餘名亡命悍匪,以少勝多。

帝王少年時的神異表現,我們都已經看得太多,可這次徐州城外的戰鬥卻不是虛構,無論官方或是民間,都有足夠的記錄作爲鐵證,要知道,那時候的地方政府和文人們還不需要討好趙進。

附近發生的谷地現在已經有了很風光的名字“升龍谷”,也是富貴閒人們初到徐州必去的所在。

升龍谷伏擊戰在研究者看來,除了證明趙進的確有帝王潛質之外,另外就是對趙進心理有了一個影響,這個影響對大漢帝國建立和鞏固微乎其微,但對於大漢帝國的所有功臣來說卻是福音。

帝王登基後清洗功臣,已經成了權力遊戲的常見玩法,在明太祖朱元璋這裡更是到達了極致,對這種做法,儘管明裡暗裡都有各種詬病譏刺,但瞭解政治的人們也認爲這種做法是必須的。

在大漢開過的功勳之臣中,無論是武將首席陳昇,還是文官首席王兆靖,以及下面負責方方面面的元老重臣們,也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而且在大漢帝國穩固下來之後,都通過各種場合表達了自己離開權力中心,退隱安享富貴的心願。

無論古今,無論東方或是西方,這種主動求退也是權力遊戲的常見玩法,身爲上位者的趙進理應順水推舟,對內對外都營造出一種和和氣氣,皆大歡喜的局面,但凡是提出這種心願的重臣們都遭到了嚴厲的申斥。

當趙進做出這個表態的時候,所有人都以爲是華夏官面上常見的禮節,當申斥一次比一次嚴厲,並且有具體措施實行的情況下,大家才意識到趙進這麼做是真心的。

這樣的做法又引起了另一種擔心,縱觀世界,不僅華夏本身,過份寵信功臣近臣會導致權力失衡,會導致被信任的人和家族無節制的濫用權力,會動搖國家的根基,甚至會讓國家滅亡,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有種種先例可循。

不過現實讓每個人都鬆了一口氣,趙進依舊保持着對夥伴和親信們的信任,但並不是毫無節制的寵溺和放縱,當任何人犯了錯誤,都會按照規則給予懲罰,這個懲罰既不會他們和太祖皇帝的關係而過重株連,也不會因爲和太祖皇帝的關係而高舉輕放。

按照規則辦事,嚴格按照規則辦事,是大漢帝國和從前任何一個華夏王朝的不同,但即便如此,從這種按照“規則”本身,依舊能看出趙進對他夥伴們的情誼和關心,即便這種兄弟情義僅僅保持在這一代,越是下一代就越趨向於傳統的君臣關係。

“情義”“關心”這種充滿溫情的詞彙本不該出現在一位帝王身上,尤其是趙進這種白手起家的初代帝王,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狀況,我們只能把原因歸結爲“升龍谷伏擊戰”其心理的影響。

回到趙進做事的方法和節奏上,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趙進走出的前幾步並不是太過稀奇,在明帝國的廣大國土上,不止一個人做到了這一點,但這些人或者成爲盤剝地方的惡霸,或者成爲具有半官方身份的士紳,爲自己和家族賺取錢財和土地,追求權勢和享樂或者聲名,他們的目標大都集中在家鄉,一府已經是最大的極限。

趙進完全不同,他從始至終都在謀求實力的增長,謀求讓他那個團體從各方面變得更強,無論是軍事上,組織上或是經濟上,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甚至在思想和文明上也作出了同樣的要求。

在這種謀求增長不斷變強的過程中,趙進擊敗殲滅了一個個被認爲和他類似的敵人。

這些敵人來源組成各不相同,有徐州地下社會的暴徒,有形同政權的宗教組織,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還有把持經濟利益的商會以及行會,在這樣那樣的民間武裝中,明帝國政府和軍方的影子在其中若隱若現。

隨着一次次勝利,趙進的實力越來越強大,從古至今,無數人在一次次勝利中,在不斷增加的財富和聲望中迷失,或者沉迷享受,或者驕狂自大,或者失去目標,趙進消滅的一個個對手正是這樣。

一個少年,一個出身並不那麼富貴的少年,取得了不管怎麼評價都可以說是輝煌的勝利,取得了在任何時空都值得豔羨的鉅額財富,但他卻沒有迷失,剋制了年輕人最蓬勃的慾望,去不斷的積累,去不斷的發展,讓自己更加的強大,這就是趙進的冷靜,不,這不能用冷靜來解釋,這是他的計劃。

在趙進的成長過程中,還有一件事令人驚訝,那就是他的前瞻性,無論現在大漢帝國及其附庸的民衆們如何自豪,華夏世界如何的興盛,都沒辦法否認,在趙進成長的那個時代,明帝國作爲一個帝國千瘡百孔,可從一個帝國的標準來說還過得去,他依舊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國,穩定統治了近二百年,而且還在幾次對內對外的戰爭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用當時的標準可以說是“中興”,但這個帝國在方方面面都已經衰頹了,已經全面落後於當時的西方世界,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西方文明全面壓倒東方文明就是個必然的結果。

作爲後世的研究者,我們有詳盡的資料,以近乎全知全能者的角度俯瞰歷史長河,我們能得出明帝國那時候已經千瘡百孔,我們能夠得出歐洲實力在迅速的增長,但當時的人並不知道,趙進則敏銳的意識到了這一點。

怎麼會有這樣的膽量去挑戰看起來不可戰勝的龐然巨物,怎麼會有決斷去借鑑當時大部分人認爲的歪理邪說,這是很難想象的,關於借鑑歐洲技術和某些理念細節上,某些史學研究者倒是提出了猜想,如今的教會系統尤其堅持認爲這個猜測是真相,那就是趙進曾經秘密扣留過傳教士或者來自歐洲的商船,從這些來自西方的人士上得到了很多知識,某些膽大妄爲的教會一直在暗地宣傳趙進和身邊的人曾在少年時候因爲某位聖徒受洗成了教徒,這種說辭一直被官方嚴厲禁止,而且從官方對教會的全面打壓來看,這不可能是真的。

他一方面吸收西方文明中優秀的部分,一方面將東方的優秀文化發揚光大,對東西方的優秀之處取長補短,加以改進和創新,在這裡,就只能說是能者無所不能,趙進的前瞻性不光體現在對具體技術的採用上,還體現在具體細節的革新上,甚至可以直接說是發明,在他的整合下,大漢帝國的技術領先於世界,隨着大漢帝國文化、經濟和軍事的全面爆發,科技也開始凌駕於整個世界,從原來的細節處改善,變成了領先時代。

和趙進同時代的人,或許也有人看出了亂世將至,或許也有人看出了明帝國的外強中乾,或許有人也在加強武備,或許有人在加強武備的同時也在賺錢,但在這裡面,只有趙進用方方面面的法子讓自己的實力更強大,遠遠領先於其他人的強大。

在沒有獲得官方身份前,在沒有立起得到法理承認的旗號前,趙進的組織和武裝充其量是幕僚和民團以及佃戶,但考察其組織其動員力,卻遠比其他地下勢力正規,甚至遠比明帝國各級政府要正規和有效率,先進的擊敗落後的,又是這樣的理所當然。

很多研究者把注意力放在一場場輝煌的勝利上,或者一個個商業奇蹟,比如說,趙進親自創造了幾個巨大的商業都市,將禍亂明帝國的海盜變爲合法的海運,建立了規模巨大的官辦工場和農莊,這些勝利和奇蹟固然值得讚歎,也是趙進走向頂點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其實很多勝利和奇蹟並沒有那麼重要的意義,當趙進完全控制徐州之後,取得天下就已經成了必然。

明帝國的領土千倍于徐州,人口也近乎千倍,更不要說徐州沒有肥沃的田地,沒有珍貴的礦產,作爲明帝國交通主幹的大運河又已經改道別處,容易氾濫的黃河是巨大的危險,沒有可憑依的地利,因爲幾次黃河決口,運河改道,當地的人口也比同等規模的州要稀少,這些都稱不上是什麼基業。

徐州這邊也不是一無基礎,他有着當時明帝國規模最大的鐵礦之一,衆所周知的是,那個鐵礦的女主人就是大漢帝國太祖皇帝趙進的第一皇后,她當時因爲家業被人威脅主動和趙進建立了聯繫,在當時堪稱巨大的鐵礦和礦業爲趙進軍團提供了裝備,而大量的礦工則比農民更適合成爲職業士兵。(。)

第800章 大禍將至第104章 小心提防第1368章 復州灣第517章 小事而已第989章 滕縣一路第1289章 趙進的山東第112章 寧爲奴第919章 夜間團坐第841章 看到了第419章 無用的嚮導第1292章 心寒膽戰第813章 公忠體國魏忠賢第1085章 攔下來第898章 誰最忠心第281章 流民第1509章 實踐出真知第425章 方寸地的惡戰第955章 魯南人心第763章 進門第991章 火漸熄第1175章 他們跑不了第1332章 狂風將至第315章 回家第635章 見一個人第1514章 柳生元齋第1415章 百姓心裡有桿秤第1564章 幕府傾軋第1500章 不要無情第37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56章 疲憊不堪的收尾第1597章 這名稱上第397章 宿州吏目第1225章 那還談什麼第866章 風馬牛不相及第1368章 復州灣第1551章 西洋第768章 金銀的用途第2章 爹、娘、叔第1143章 殺雞一般第1492章 舉重若輕第1507章 同樂太平第230章 萬衆來投第668章 徒兒和兒子第728章 區別對待第845章 已有必勝之計第616章 灘塗上第1169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1313章 江邊東岸第609章 夜不靜 事未了第617章 一步殺一人第1612章 遼東軍的打算第1481章 膽略和風險第936章 流民起第798章 遼東的結局第439章 方知第267章 所謂勾結第1238章 給一個大教訓第797章 登城第1674章 不能再退了第1448章 謀劃第946章 效死登仙第1220章 滿頭銀髮第1626章 會合後第856章 眼中的火焰第940章 不值一文第1614章 時代的差距第593章 李永芳第1047章 新奇第1578章 看得開第1270章 大難臨頭見親疏第600章 人人皆知第138章 高粱和彌勒第867章 最好的時機第201章 被自盡第1535章 遼地文武第289章 城中亂第939章 餅換命第1603章 旁觀者或許清第1121章 洪災駭人第1092章 湯若望的信(5)第1177章 空莊第1517章 小國寡民身不由己第616章 灘塗上第673章 那人可叫趙進第1427章 勇悍不退的誤會第338章 城中不是久居之地第581章 江威武館的焰火第690章 在徐州的番子第783章 主僕二人第895章 攔車動手第832章 我知道你家第681章 我想不出第1028章 動或不動第482章 早就預備好的退路第625章 來荒草灘見師爺第608章 正是殺人夜第628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778章 魯王府第1576章 大好時機第1123章 外人看來
第800章 大禍將至第104章 小心提防第1368章 復州灣第517章 小事而已第989章 滕縣一路第1289章 趙進的山東第112章 寧爲奴第919章 夜間團坐第841章 看到了第419章 無用的嚮導第1292章 心寒膽戰第813章 公忠體國魏忠賢第1085章 攔下來第898章 誰最忠心第281章 流民第1509章 實踐出真知第425章 方寸地的惡戰第955章 魯南人心第763章 進門第991章 火漸熄第1175章 他們跑不了第1332章 狂風將至第315章 回家第635章 見一個人第1514章 柳生元齋第1415章 百姓心裡有桿秤第1564章 幕府傾軋第1500章 不要無情第37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56章 疲憊不堪的收尾第1597章 這名稱上第397章 宿州吏目第1225章 那還談什麼第866章 風馬牛不相及第1368章 復州灣第1551章 西洋第768章 金銀的用途第2章 爹、娘、叔第1143章 殺雞一般第1492章 舉重若輕第1507章 同樂太平第230章 萬衆來投第668章 徒兒和兒子第728章 區別對待第845章 已有必勝之計第616章 灘塗上第1169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1313章 江邊東岸第609章 夜不靜 事未了第617章 一步殺一人第1612章 遼東軍的打算第1481章 膽略和風險第936章 流民起第798章 遼東的結局第439章 方知第267章 所謂勾結第1238章 給一個大教訓第797章 登城第1674章 不能再退了第1448章 謀劃第946章 效死登仙第1220章 滿頭銀髮第1626章 會合後第856章 眼中的火焰第940章 不值一文第1614章 時代的差距第593章 李永芳第1047章 新奇第1578章 看得開第1270章 大難臨頭見親疏第600章 人人皆知第138章 高粱和彌勒第867章 最好的時機第201章 被自盡第1535章 遼地文武第289章 城中亂第939章 餅換命第1603章 旁觀者或許清第1121章 洪災駭人第1092章 湯若望的信(5)第1177章 空莊第1517章 小國寡民身不由己第616章 灘塗上第673章 那人可叫趙進第1427章 勇悍不退的誤會第338章 城中不是久居之地第581章 江威武館的焰火第690章 在徐州的番子第783章 主僕二人第895章 攔車動手第832章 我知道你家第681章 我想不出第1028章 動或不動第482章 早就預備好的退路第625章 來荒草灘見師爺第608章 正是殺人夜第628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778章 魯王府第1576章 大好時機第1123章 外人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