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另闢奇徑

一定要找到這個人!

徐妙儀看着欒小姐畫的中年男子畫像,眼裡全是仇恨的怒火。方纔她激動之下,透露出了當年親眼看見母親爲了她有機會逃跑,毅然自殺的場面。其實是受了欒小姐之死的刺激,從目前的線索來看,慢慢清醒的欒小姐肯定是被這個中年男子脅迫自殺的,而欒小姐心中唯一的牽掛就是弟弟欒八郎。

犧牲自己,以求最愛之人能夠有一線生機,和當年母親小謝氏的情形幾乎一模一樣。

欒小姐被脅迫自殺封口,無法言明,無奈之下用畫作隱晦的指出了兇手。徐妙儀在畫像的那一刻,就做出了這個推斷,因爲她親身經歷過相似的困境,母親用簪子捅穿頸脖,鮮血噴涌和情景和今早親眼看見欒小姐縱身一躍跳下塔樓,半個腦袋都摔扁的血腥場面重疊在一起……

徐妙儀就像溺水似的沉浸在痛苦的回憶中,剛剛萌芽的愛情被淹沒在滔天仇恨裡,根本微不足道。

徐妙儀說道:“要畫師照着描畫像,每個驛站,碼頭都張貼懸賞告示,只要有人提供此人的線索來歷,賞銀五百兩。”

徐增壽剛纔被嚇的差點墜馬,此時臉色依然蒼白,心有餘悸,說道:“妹妹,五百兩的懸賞太多了。這是我們私人懸賞,大明開國至今,都沒有人給出這個數目。咱們父親名義上半年的俸祿銀都沒有這麼多呢,實在太招搖了,御史說不定會爲此彈劾父親的,聽哥哥勸,改成一百兩吧。”

徐妙儀被憤怒和悲傷佔據,沒有考慮到這些,她微微一怔,說道:“好吧,我聽二哥的。”

徐增壽受了驚嚇之後,根本不敢看欒小姐摔碎的屍首,也不敢進塔樓,怕被冤魂纏身,他在佛堂癱坐在蒲團上,聽了半日和尚敲木魚唸經,心臟才稍微平靜下來。

徐增壽覺得妹妹從塔樓出來,情緒就一直不對,他命手下拿着畫像出去辦懸賞事宜,還要知客僧傳了一桌子齋菜。

“晚上騎馬跑了一夜,到現在下午都滴米未進,來,吃點東西。”徐增壽將妹妹拉到餐桌邊。

徐妙儀搖搖頭,“沒胃口,不想吃。”

徐增壽問道:“那你想吃什麼?”

徐妙儀說道:“想喝酒。”

徐增壽說道:“這是寒山寺,沒有酒。”

徐妙儀冷冷的瞥了二哥一眼,寒氣逼人。

妹妹這是怎麼了?自打從塔樓出來,眼裡就像住了一個小惡魔,陰森可怕,徐增壽嚇得急忙說道:“我這就給你弄一罈。”

徐增壽走後,徐妙儀四顧無人,打開了從《楊公畫譜》裡拼出來的藏寶圖。從欒八郎被煽動,還有欒小姐之死可以看出,有人一路盯梢,一旦他們找出了什麼,就立馬設置障礙阻攔他們查案,而且每一次都趕在他們之前,可見對方可怕的實力。

而他們一行人有郡王、有北元世子,浩浩蕩蕩的,太過招搖了,行蹤暴露,所以現在要另闢奇徑,出其不意,紹興謝家老宅那邊幕後真兇肯定早有準備,此時急忙趕到紹興意義不大,不如隻身偷偷離開這裡,先去尋藏寶圖裡的東西,或許能夠從另一面揭開謎團……

噹噹噹!寒山寺的鐘聲再度響起,徐妙儀心中有了主意。

徐增壽扛着一罈花雕酒回來,禪房裡已經空無一人了,杯盤分毫沒動。

蘇州碼頭,已經有衙役開始張貼懸賞告示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百兩的賞銀吸引了過往的路人彌足旁觀,恨不得將此人的相貌印在心裡。徐妙儀穿着一身黑色的緇衣,頭髮都束遮陽的寬斗笠裡,胸口掛着一串佛珠,扮作四處遊歷的僧人,擺脫了盯梢。

“喲,一百兩啊!這個人犯了什麼罪?”

“自己看,上面都寫着。”

“這位大嬸,我不識字啊。”

“上面說此人涉嫌殺人潛逃,是個很危險的人,懸賞一百兩捉拿他,提供線索的也有五十兩的賞銀,嘖嘖,這賞金是我大明開國以來最爲豐厚的。看來此人窮兇極惡,手段極其殘忍,被害之人的家族是豪富之家,肯出高價把此人找出來。”

一聽說懸賞了數目,人羣裡爆發出一陣歡喜的驚歎之聲,互相交頭接耳,立刻就有興奮的跳出來說道:“這個人好生面熟,好像那天在寒山寺燒香時見過。”

徐妙儀聞言,緇衣寬大袍袖下的手不禁緊了緊,果然如此,那人以燒香的名義去寒山寺,然後用欒八郎的命脅迫欒小姐自盡。

旁邊有人嘲笑道:“你小點聲,被人聽見了,都涌到寒山寺去尋畫像中人領賞,你就白忙活啦。”

話音剛落,圍觀的人羣都看着方纔說話的那人,那人立馬捂住嘴,小聲道:“我也就是隨口說說,

你們別信,這種相貌的男子到處都是,肯定是我看花眼了。”

此人越是解釋,衆人越是疑惑,立刻呼啦啦就有一羣人往寒山寺方向而去,那人猶豫了一下,揮舞着胳膊說道:“哎呀,等等我!”

看着烏壓壓的人羣,徐妙儀暗道:這就是金錢的力量,有錢能使鬼推磨,希望能夠早日尋訪到此人吧。只是從目前對手的手段來看,等他們找到此人,恐怕已經是一具不會開口的屍首了。

所以更加不能指望懸賞告示能夠起關鍵作用,還是要尋藏寶圖。徐妙儀坐上了一艘客船,日夜兼程往杭州而去。

杭州,西子湖畔,遊客如織,夏日炎炎,西湖風景優勝,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不過徐妙儀無心欣賞這些美景,她僱了一葉扁舟,去了西湖中間的湖心亭小島。這艘小船是蘆葦捆紮而成的,徐妙儀又扮作遊歷僧人,乘船的艄公笑道:“小師傅,你是要效仿達摩禪師當年一葦渡江啊!”

傳說當年梁武帝追達摩祖師,達摩踏着一枝蘆葦渡過江面,擺脫追兵。

“阿彌陀佛。”徐妙儀雙手合十,說道:“小僧何德何能,敢和達摩禪師相提並論,罪過,罪過。”

艄公說道:“島上盡是些附庸風雅的讀書人,還有歌舞助興的歌姬舞姬,小師傅不去西子湖畔的靈

隱寺掛單拜佛,去那種地方作甚?”

徐妙儀信口胡謅道:“聽聞湖心亭小島有許多碑林石刻,小僧聞名已久,想去看看。”

“其實那些碑林石刻大多都是湊數的,沒有什麼觀賞的價值。”艄公笑道:“我在西湖搖了一輩子的船了,最曉得這裡的掌故。其實以前湖心亭小島有一座寺廟,叫做湖心寺,元朝末年,湖心寺着了火,燒成灰燼,島上連根樹都沒留下。”

“是江南首富沈萬三掏了銀子,重新種植樹木,修建亭臺樓閣,纔有了今日的盛景,立碑林石刻的大多是沈萬三資助過的讀書人,沒有什麼名氣,除了江南四傑的揚基給湖心亭親筆給湖心亭題名,其餘都是小魚小蝦。”

又是揚基!從《吳王行樂圖》到《楊公畫譜》,再到藏寶圖所指向的杭州西湖湖心亭,都有此人的參與。還有這個沈萬三也似乎也不尋常,他兒子沈榮給欒鳳修墓,修祠堂,還買了欒家的大宅,不可能只是巧合。

徐妙儀說道:“當年沈萬三是支持張士誠的,揚基是張士誠的幕僚,他給沈萬山捧場,估計是看在主公張士誠的面子上吧,否則像這樣的明士,如何會去捧沈萬三這種富商。”

“噓!”艄公慌忙說道:“到了島上,就別提張士誠這個名字了,小心被人誣告謀反。聽說今年元宵節張士誠舊部炸了南京城樓,死了不少人呢,朝廷四處蒐羅張的殘部,比抓魔教的聲勢還大。”

徐妙儀說道:“小僧一個方外之人,他們也要抓麼?”

艄公笑道:“和尚才厲害呢,今上以前就是僧人啊。轉眼方外之人成了人上人。”

朱元璋當過和尚,至今也是信佛的。言談間,蘆葦船靠岸了,隔着老遠就聽見絲竹之聲,盛夏時節,湖心亭島嶼綠樹成蔭,涼風習習,十分舒爽。徐妙儀徑直往碑林走去,腦中想着揚基、沈萬三、張士誠三人不同尋常的關係,目前只有揚基活着,揚基在大明做官,已經改投朱元璋了,以後一定要找他問一問。

事不宜遲,等找到藏寶之地,就立刻啓辰找揚基!

正思忖着,徐妙儀走進了碑林,一座座石碑錯落有致的分佈在竹林裡,徐妙儀對照手中的藏寶圖,找到了圖中標記的石碑。

這是塊高大的石碑,大概有朱棣那麼高……嗯,怎麼又想到他了?我們沒有可能了啊。徐妙儀猛地搖搖頭,似乎這樣就能把朱棣搖出腦袋。

石碑上刻着一首詩,落款是個籍籍無名的秀才,徐妙儀讀書不多,但也看出這首七言律詩寫的極其平常:

“高臺郵亭始見金,微雨煙樹月華新。攀龍附鳳勢莫當,聞道墓鬆已百年。”

這首詩的寓意同樣平常,早上亭臺樓閣處的初升朝陽的晴天,到了晚上微微細雨如煙霧般籠罩在樹林處,夜間雨停了,一彎新月當空照,天氣變幻莫測,在名利場攀龍附鳳的人的命運如天氣般無常,你看看這墳墓便的松柏已有百年了,所有的名利最後都化爲塵土。

這種“是非成敗轉頭空”的意境,是文人百寫不厭的主題,類似的詩歌成千上萬,這首詩用詞實在平庸。徐妙儀在石碑前打坐細看,半天都看不出所以然來。她圍着石碑打轉,用特殊的藥水塗抹,也沒有發現隱藏的文字或者地圖。

徐妙儀暗道:莫非東西就埋在這塊石碑的下面?旁觀周圍時不時有讀書人來石碑裡賞景,光天化日之下挖坑不方便,徐妙儀決定半夜來刨坑。

徐妙儀走了幾步,轉身看了看碑文的詩句,想了想,從揹簍裡取出了工具,決定先將這個碑文原封不動的拓下來收藏,說不定能夠發現些什麼。藏寶圖指向這個石碑,一定有些什麼不尋常的地方吧。

在碑林裡拓碑文是極其尋常的事情,徐妙儀此舉並沒有引起遊人的注意。她用乾布擦乾淨石碑上的灰塵雜物,然後塗上白芨水,將宣紙糊在碑文上,用軟刷慢慢敲打,然後等着宣紙快乾時揭下來。

傍晚時,暮色西沉,倦鳥歸林,遊客也慢慢離開這座小島。徐妙儀在涼亭裡休息,養精蓄銳,準備晚上到去碑林挖坑,看看是否能夠有所發現。

夢境中。

徐妙儀睜開眼睛,恍惚中,自己躺在一個天仙般的美人兒懷中,美人溫柔的磨蹭着她的臉,“是不是又夢見酥油泡螺了?瞧你這個饞貓樣,口水都把枕頭濡溼了。”

烏髮雪膚,儀態如照水梨花,是母親!

徐妙儀撲過去緊緊抱着母親,“娘,我做了一個很可怕的噩夢,好多好多人都死了,還總是醒不過來。”

母親輕輕回抱着她,拍着她的背,“夢都是反的,別胡思亂想了。你外祖父想我們了,家裡派人來接我們去紹興,快起來穿衣服,和我一起回孃家。”

徐妙儀一怔,說道:“不!不能回去!會死人的!”

無論她怎麼抗議,母親都置若罔聞,再往後,就和噩夢是一模一樣的,她親眼看見謝氏全家吊死祠堂……

馬車裡,徐妙儀緊緊依偎在母親身邊,落滿了積雪的樹枝上,一隻寒鴉冷冷的和她對視。

嘎嘎!

寒鴉的目光有一絲憐憫,然後呼扇翅膀飛入天際。她顫抖着抱着母親,喃喃道:“母親,危險,有壞人,快跑啊!”

母親毫無反應,身形僵直,她緩緩擡頭,看見母親咽喉裡的金簪,母親神情呆滯,馬車的頂棚突然消失了,積雪紛紛落下,好冷呢。

明知母親已經死去了,她還是蜷縮着身體,像小時候那樣緊緊的偎依在母親懷中,而這時母親也羽化成了一片片雪花,雪花漫天飛舞,落在徐妙儀的臉上卻是灼熱的,就像朱棣那晚印在她手指上的吻。

雪花一片片落下,從純白變成火紅色,燒得她熱汗淋漓,她猛地睜開眼睛,發現自己正身處火海中,碑林的修竹都在燃燒,發出噼啪的炸響!

一夜之間,綠島變火海。

徐妙儀是睡在小島最高處涼亭裡的長凳上,站在這裡往外看去,夜空布着雲朵,彎月時隱時現,漆黑的湖水將小島包圍,小島四周的樹木亭臺齊齊燃燒,火紅一片,就像是流淌的鮮血般。

徐妙儀知道,這肯定是有人故意縱火,若是自然起火,燃燒時會從一面蔓延到另一邊。這種烈火四起的,肯定是在四周都潑上了易燃的火油等物,然後約定暗號齊齊點燃。

聯想到早上欒小姐之死,徐妙儀斷定她喬裝的伎倆被暗中盯梢之人識破了,有人乘着月黑風高,乘機放火燒島,將她滅口。

或許這個島嶼上藏着什麼重要的東西,要一起滅掉,或許這個東西,就是當年外祖父冤案的重要證據!

本以爲另闢奇徑出其不意,沒想到還是被罩在人家天羅地網中。問大明有誰如此神通廣大,悄無聲息的步步緊逼,將她逼到了絕境?

徐妙儀竭力冷靜下來,開始想着如何脫險。湖心島很小,類似金陵一個親王府,是西湖泥沙淤積而成的,十幾年前遭遇過大火,夷爲平地,是江南第一富豪沈萬山出資重新建成的,所以這裡的樹木普遍十分矮小,沒有成林,燃燒的斷斷續續。只有生長最快的竹林碑林那邊遮天蔽目,成爲火海,那也是徐妙儀打算去挖掘的地方。

東邊竹林肯定是死路一條,唯有從矮樹叢裡穿過去,方有一線生機。徐妙儀必須衝下去,因爲這個亭子也是木頭搭建而成,山下的火遲早都會捎燒上來!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想要另闢奇徑的,結果成了絕境

最近搞劇本改大綱很累,都是寫到凌晨一點多。更新放緩了一點點,不過現在的慢,是爲了以後的快。現在的仔細謹慎,是爲了將來劇本更多更完整的保留原著的劇情和人物,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舟。

第12章 將星隕落第209章 帝王心術第55章 雪夜深談第35章 請君入局第146章 真情難得第14章 峰迴路轉第49章 願者上鉤第162章 挑兮達兮第19章 死亡迷局第36章 善惡有報第286章 保衛北平第116章 暗中結盟第73章 振臂一呼第157章 年復一年第159章 相知相殺第13章 將誰與謀第167章 青史虎頭第70章 魚目混珠139.家門不寧第82章 宜家宜室第205章 盛極而衰第25章 深山幽獄第162章 挑兮達兮第167章 青史虎頭第248章 玉石俱焚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211章 自取滅亡第39章 天賜麟兒第83章 姑嫂暗鬥第166章 春回大地第168章 攀龍附鳳第9章 明王出世第262章 青出於藍第124章 密書傳信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186章 母子開撕第61章第186章 母子開撕第211章 自取滅亡第29章 指尖情挑第274章 人生重疊第123章 假鳳虛凰第190章 再次抉擇第46章 踏墨煮梅第258章 鳳凰涅槃第3章 與子同袍第64章 天命難違第110章 烈士暮年第58章 刨根問底第137章 我心匪席第264章 宴會驚魂142.重操舊業第65章 入墜深淵第2章 日月爲明第252章 天無情第182章 父子離心第91章 情深緣淺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47章 閉口修禪第201章 雙面夾擊第33章 順勢而爲第187章 遺書遇主第148章 赤鱗狂舞第278章 生吞活剝第60章 兵不厭詐第68章 息事寧人第151章 棠棣之華第46章 踏墨煮梅第45章 法古建邦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56章 絕地反殺第87章 說者有意第52章 冤冤相報第98章 賊喊捉賊第55章 雪夜深談第277章 相愛相殺第77章 涇渭分明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241章 萬全之策第10章 鮮有知命第279章 天崩地裂第175章 速逮射之第272章 鳳陽重聚第221章 行親迎禮第204章 千古奇冤第63章 石破天驚這是徐後傳最後一卷“靖難”的第一章,下章就要洪武三十年了。第32章 吳王行樂第30章 新味初嘗第258章 何以爲繼第237章 爲夫之道第290章 打回來了第188章 步步生疑第274章 人生重疊第65章 入墜深淵第52章 冤冤相報第185章 賢者之愛第243章 重返朝堂第267章 粉身碎骨
第12章 將星隕落第209章 帝王心術第55章 雪夜深談第35章 請君入局第146章 真情難得第14章 峰迴路轉第49章 願者上鉤第162章 挑兮達兮第19章 死亡迷局第36章 善惡有報第286章 保衛北平第116章 暗中結盟第73章 振臂一呼第157章 年復一年第159章 相知相殺第13章 將誰與謀第167章 青史虎頭第70章 魚目混珠139.家門不寧第82章 宜家宜室第205章 盛極而衰第25章 深山幽獄第162章 挑兮達兮第167章 青史虎頭第248章 玉石俱焚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211章 自取滅亡第39章 天賜麟兒第83章 姑嫂暗鬥第166章 春回大地第168章 攀龍附鳳第9章 明王出世第262章 青出於藍第124章 密書傳信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186章 母子開撕第61章第186章 母子開撕第211章 自取滅亡第29章 指尖情挑第274章 人生重疊第123章 假鳳虛凰第190章 再次抉擇第46章 踏墨煮梅第258章 鳳凰涅槃第3章 與子同袍第64章 天命難違第110章 烈士暮年第58章 刨根問底第137章 我心匪席第264章 宴會驚魂142.重操舊業第65章 入墜深淵第2章 日月爲明第252章 天無情第182章 父子離心第91章 情深緣淺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47章 閉口修禪第201章 雙面夾擊第33章 順勢而爲第187章 遺書遇主第148章 赤鱗狂舞第278章 生吞活剝第60章 兵不厭詐第68章 息事寧人第151章 棠棣之華第46章 踏墨煮梅第45章 法古建邦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56章 絕地反殺第87章 說者有意第52章 冤冤相報第98章 賊喊捉賊第55章 雪夜深談第277章 相愛相殺第77章 涇渭分明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241章 萬全之策第10章 鮮有知命第279章 天崩地裂第175章 速逮射之第272章 鳳陽重聚第221章 行親迎禮第204章 千古奇冤第63章 石破天驚這是徐後傳最後一卷“靖難”的第一章,下章就要洪武三十年了。第32章 吳王行樂第30章 新味初嘗第258章 何以爲繼第237章 爲夫之道第290章 打回來了第188章 步步生疑第274章 人生重疊第65章 入墜深淵第52章 冤冤相報第185章 賢者之愛第243章 重返朝堂第267章 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