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遺書遇主

東宮母子離心,暗流涌動。二皇子□□最近也不安寧,因爲在大明“做客”的北元世子突然上書,說我們的郡主嫁給了你們的親王,結爲秦晉之好,本是件大好事,可是秦王妃和秦王一直分居兩處,有違天倫啊。

當初欽天監的人說秦王妃和一雙兒女的八字相沖,所以兒女的病不見好,王妃才挪居別處,如今孩子們的病早就好了,身體康健,秦王應該帶着兒女們接王妃回府纔是。

又道,孝字當先,如今皇上以孝治天下,哪怕王妃回府後,兒女們又病了,也不是王妃離府,而是兒女們遷居別院,以盡孝道纔是,哪有讓嫡母一直在外獨居的道理。

北元世子買的裡八刺振振有詞,洪武帝這張老臉扛不住了,他日理萬機,早就將王音奴遷居八府塘小島行宮的事情忘記了,這個二兒媳本就是政治聯姻,沒想到要她給老朱家生下子嗣,所以兒子和兒媳婦分不分居,當老公公的一點都不在乎。

但是小八說的確實有道理,如果一直將王音奴幽禁在八府塘,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再加上洪武帝最近正努力籠絡河南王王保保,要對人家親妹子好一點,所以他下了口諭,命秦王擺開儀仗,親自迎接王妃回府。

黃儼親自來傳口諭,秦王接旨,說會挑一個良辰吉日迎接王妃回府,還給黃儼塞了打賞的紅封。

秦王朱樉親自送走了黃儼,到了他和鄧銘的愛巢灼華院。取了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意,意在讚美鄧銘是個“宜家宜室”賢婦。

隔着老遠,朱樉就聽見“賢婦”鄧銘火冒三丈,氣得跳腳,“不行!我說不行就不行!秦王府有她沒我,有我沒她!”

小舅子鄧鋌正苦口婆心的勸妹子,“稍安勿躁,妹妹先忍耐,其實秦王也不想的,但君命如山,他不得不從,你少耍小性子,派人把正房收拾收拾,再派人去欽天監請一個吉日來,迎接秦王妃回府。千萬不要失了禮數,等她回來,你就當菩薩似的供着就成,平日該怎麼就怎麼樣,皇上不會管那麼多的。”

還是小舅子懂事,朱樉聽了,心下稍有安慰,其實他和鄧銘帶着一雙兒女過着神仙似逍遙日子,也不願意讓秦王妃回來,可老爹發話了,他不敢不從。

鄧銘尖利的聲音再次響起,“關了大半年沒死,她怎麼就不肯死呢?聽說八府塘湖心島冤死過一個冷宮妃子,那裡戾氣重,冤死鬼每晚都出來遊蕩找替身……”

鄧鋌捂住妹妹的嘴,“祖宗!我叫你祖宗行了吧!這種話也敢胡說!”

其實鄧銘話裡的前朝妃子,實際上是以前吳王張士誠女兒永平郡主的傳聞,傳聞裡當然沒有指名是早就在蘇州城破之日殉國的永平郡主,因爲君王霸佔柔弱小寡婦這種事情實在有侮皇室的名聲。

“呀!”鄧鋌一聲怪叫,奪回了右手,赫然看見大拇指手背上一圈清晰的齒印!

“你……你怎麼連親哥哥都咬啊!”

鄧銘哭道:“我憋悶!我委屈!我不甘心!咬你一口又怎麼了?你還是不是我親哥哥了!”

鄧鋌倒吸一口涼氣,“原本以爲你嫁人後能收斂一些,沒想到越來越被慣壞了!”

鄧銘哭道:“秦王就是願意慣我怎地?你有意見你和他說去呀!”

鄧鋌無語了,本來他是奉父母之命來勸慰妹子的,沒想到妹子會如此彪悍,他憤然拂袖而去。

秦王識相,曉得此時小舅子定很尷尬,便躲到了路旁邊的假山後,等小舅子走遠了纔回房。

果不其然,鄧銘咬了親哥哥都沒消氣,正要摔百寶閣上的古董擺設,秦王忙跑過去接住了一件宋青瓷梅瓶,“銘兒,別摔了,西廂的稻花稻穗正在歇午覺呢,你吵醒了他們,定要哭鬧的。”

還是當丈夫的最瞭解妻子,鄧銘這才住手了,尤氣不過,將羅漢牀上的彈墨引枕一個個的扔下去,引枕裡塞着棉花,落在地上彈了彈,悄無聲息。

秦王攬過鄧銘的腰,將她強按在羅漢牀上坐下,還親手捧了茶,“今秋的菊花,最最清熱降火的。”

鄧銘產後一直保持着豐滿的身材,沒能瘦下來,腰身比秦王還粗,瓜子臉變成了圓臉,蘭花指上的肉像小孩子似的鼓脹起來,細膩的皮膚被撐得更加薄透了,連手背都幾乎沒有細紋,由內而外透着光亮,好像皮膚底下埋着一盞盞燈似的。

這體型媚態,簡直是楊玉環重生。何況這個“楊玉環”還爲秦王生了一雙天賜祥瑞般的兒女。

以前鄧銘是窈窕少女時,秦王喜歡在冰湖裡嬉戲玩耍猶如掌上飛燕般的女子,現在鄧銘發福了,他並不覺得鄧銘胖,而是覺得其他女子過於削瘦,鄧銘恩寵一點沒減,反而更加寵得無法無天了。

鄧銘喝了菊花茶,火氣似乎消了些,見秦王一副做低伏小的樣子,撅着嘴說道:“我剛纔咬了哥哥,把他氣跑了,你還湊上來觸黴頭,不趕緊躲着我呀。”

秦王朱樉笑道:“牙咬疼了嗎?我看看。”

一聽這話,鄧銘一顆心軟成水,不好意思再對丈夫發脾氣了,“都老夫老妻了,還這樣說話,牙沒咬疼,活生生被你酸倒牙啦。”

秦王和鄧銘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戀人,熟悉她的秉性,吃軟不吃硬,想要她聽話,就先討她歡心。

秦王見鄧銘平息了怨氣,馬上趁熱打鐵說道:“父皇下了口諭,我肯定要遵從的。銘兒,你知道我心裡只有你一個,北元蠻女不過是擺設,只是這擺設關係國家社稷,有時候需要放在家裡供着,你

就當是爲了朱明江山吧。”

鄧銘呸了一聲,“我纔不要爲了江山,我退讓是爲了你。”

秦王一把攬過鄧銘,“還有我們的兒女。”

鄧銘說道:“且慢,我退讓是有底線的,就讓她回來住着,過幾天我帶着孩子們去別院單過。她畢竟是孩子們的嫡母,每日都要由奶孃們抱過去正房晨昏定省,給她請安,我可不想孩子們總是這樣。”

秦王說道:“好,都依你,先忍幾日,等天氣冷了,你藉口孩子們體弱怕冷,搬到溫泉山莊裡住去。”

鄧銘想了想,說道:“一言爲定。你去欽天監請一個吉日,使一點手段,儘量把日子安排在後頭,

這樣我和孩子們就能少和她在同一屋檐下過日子。”

秦王還是那句話,“都依你,依你。”

得到了丈夫的承諾,鄧銘方安排管家打掃正房,準備迎接秦王妃回府。

且說秦王妃王音奴在八府塘湖心小築幽居,不用每天和秦王扮演夫妻,也不用面對鄧銘惡毒妒忌的眼神,更不用想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煩心事,湖心小築這大半年來,居然是王音奴來大明後過的最順心的日子。

她每日早起早睡,釣魚看書,和自己下棋,不用裝作王妃的端莊,她還重拾了騎射功夫,舞刀弄劍,半年下來,如紙片般瘦弱的身體恢復如初,臉色紅潤,如枯木般的眼神也有光彩。

說隨遇而安也好,得過且過也罷,王音奴最擅長接受現實,反正註定要當一枚棋子,日子每天都再重複,不如過的好點,對自己好一點,每當想到煩心事時,便騎馬打獵轉移想法,或者乾脆跳進水中憋氣——她在這個夏天學會了游泳。

本以爲她會這樣過到老死,或者兩國交戰時作爲犧牲品被賜死,在寒霜第一次降臨湖心小築的這天,她接到了回秦/王府的消息。

從伺候的宮人閒言碎語中,王音奴知道了她能回府,是因北元世子的上書。王音奴並沒有覺得驚喜,比起虛情假意的□□,和逢年過節必須進宮朝賀,和周王朱橚見面,客客氣氣的以叔嫂相稱,王音奴更喜歡湖心小築的自由自在。

可是她身若浮萍,無論飄到那裡,喜歡不喜歡,都不是她能決定的。

王音奴覺得世子殿下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把她從這裡召喚到□□。世子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人,他每一步棋都有所圖,這次他要我做什麼?

王音奴自嘲的看着天空笑了笑:哦,原來我還有利用價值啊,本來以爲是一顆棄子了呢。

王音奴背起弓箭,決定最後一次狩獵,湖心小築的樹林裡沒有猛禽猛獸,有的只是馴養的小鹿和一些野兔山雞,她追蹤一隻兔子到了老巢。

狡兔三窟,王音奴掏着兔子洞,兔子沒找到,卻找到了一隻油紙包,打開一看,裡頭紙張已經潮溼,墨跡有些暈開,不過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字跡娟秀,像是女子所書。

一張張翻看,王音奴眼睛越瞪越大,這居然是以前吳王張士誠女兒永平郡主親筆所書!

女子自稱蘇州城破時,郡馬跳下城牆殉國,她原本打算在吳王宮*殉情殉國,但被朱元璋的人俘虜,從此軟禁在了湖心小築。

不得已委身於殺父滅國的仇人,她身猶在,心已死,腹中還懷了孽種,她幾次想結束生命,可稚子無辜,她不忍心扼殺腹中胎兒。產期將近,她連夜噩夢連連,害怕一屍兩命,世間永無人知曉她的下落,故將生平寫下,埋在樹根處,將來或許遇到有緣人……

王音奴也是郡主身份,見永平郡主字字泣血般的自傳,不管這書是否是真的,兔死狐悲,她覺得和這個亡國郡主心有靈犀。

王音奴看着書本的日期,她是皇族的王妃,通曉皇室大大小小的成員生辰出身,按照女子的產期月份,正對應宮裡韓妃所出的十四子,遼王朱植。

第256章 國儲之爭第198章 清窗恩怨第62章 音奴朱橚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287章 但費兩日第214章 只爭朝夕第167章 青史虎頭第163章 龍興之地第215章 黃河之水第221章 行親迎禮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237章 爲夫之道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19章 死亡迷局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188章 步步生疑第69章 譬如朝露第38章 折壽十年第42章 朱顏易改第242章 世子之爭第202章 窺破迷局第206章 如芒在背第175章 速逮射之第164章 春雷震震第256章 國儲之爭第136章 逆轉全局第150章 勞燕分飛第225章 馬革裸屍第121章 英雄末路第286章 保衛北平第112章 錦衣初現第235章 東窗事第157章 年復一年第101章 屈子不屈第224章 意外之喜第211章 自取滅亡第44章 父女對壘第13章 將誰與謀這是徐後傳最後一卷“靖難”的第一章,下章就要洪武三十年了。第224章 意外之喜第92章 同袍相殺第241章 萬全之策第105章 黃雀在後第148章 赤鱗狂舞第153章 故技重施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286章 保衛北平第287章 但費兩日第83章 姑嫂暗鬥第54章 金蘭之交第263章 各自爲戰第2章 日月爲明第163章 龍興之地第197章 暮已夕沉第19章 死亡迷局第118章 局中藏局第152章 禍水東引第96章 阿鼻地獄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222章 洞房花燭第70章 魚目混珠140.得隴望蜀141.冰釋前嫌第261章 不想長大第173章 在水一方第249章 還施彼身第104章 我心匪石第202章 窺破迷局第165章 風雪夜歸第169章 日月相刑第152章 禍水東引第17章 另有乾坤第260章 十八相送第117章 烈火燃情第263章 各自爲戰第93章 舊案迷局第234章 久別重逢142.重操舊業第275章 如夢方醒第245章 燕王佈局第101章 屈子不屈第69章 譬如朝露第83章 姑嫂暗鬥第135章 韭山攻防第258章 何以爲繼第135章 韭山攻防第9章 明王出世第109章 佈局捉姦第210章 舊債新償第57章 天牢之變第237章 爲夫之道第53章 聲東擊西第251章 因果循環第275章 如夢方醒第255章 孝陵逼宮第17章 另有乾坤第161章 帝后恩情第176章 風雨故人
第256章 國儲之爭第198章 清窗恩怨第62章 音奴朱橚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287章 但費兩日第214章 只爭朝夕第167章 青史虎頭第163章 龍興之地第215章 黃河之水第221章 行親迎禮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237章 爲夫之道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19章 死亡迷局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188章 步步生疑第69章 譬如朝露第38章 折壽十年第42章 朱顏易改第242章 世子之爭第202章 窺破迷局第206章 如芒在背第175章 速逮射之第164章 春雷震震第256章 國儲之爭第136章 逆轉全局第150章 勞燕分飛第225章 馬革裸屍第121章 英雄末路第286章 保衛北平第112章 錦衣初現第235章 東窗事第157章 年復一年第101章 屈子不屈第224章 意外之喜第211章 自取滅亡第44章 父女對壘第13章 將誰與謀這是徐後傳最後一卷“靖難”的第一章,下章就要洪武三十年了。第224章 意外之喜第92章 同袍相殺第241章 萬全之策第105章 黃雀在後第148章 赤鱗狂舞第153章 故技重施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286章 保衛北平第287章 但費兩日第83章 姑嫂暗鬥第54章 金蘭之交第263章 各自爲戰第2章 日月爲明第163章 龍興之地第197章 暮已夕沉第19章 死亡迷局第118章 局中藏局第152章 禍水東引第96章 阿鼻地獄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222章 洞房花燭第70章 魚目混珠140.得隴望蜀141.冰釋前嫌第261章 不想長大第173章 在水一方第249章 還施彼身第104章 我心匪石第202章 窺破迷局第165章 風雪夜歸第169章 日月相刑第152章 禍水東引第17章 另有乾坤第260章 十八相送第117章 烈火燃情第263章 各自爲戰第93章 舊案迷局第234章 久別重逢142.重操舊業第275章 如夢方醒第245章 燕王佈局第101章 屈子不屈第69章 譬如朝露第83章 姑嫂暗鬥第135章 韭山攻防第258章 何以爲繼第135章 韭山攻防第9章 明王出世第109章 佈局捉姦第210章 舊債新償第57章 天牢之變第237章 爲夫之道第53章 聲東擊西第251章 因果循環第275章 如夢方醒第255章 孝陵逼宮第17章 另有乾坤第161章 帝后恩情第176章 風雨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