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五章 殿前會議 (中)

一衆文武百官紛紛議論着治國之策,軍務院武將們多是討論着軍隊編制統管和開疆拓土,政務院文官們討論着治國之道,各種政策,法務院官員則討論着制定完善律法,監察司官員重點討論如何監察文官武將貪污受賄瀆職等問題。

文官武將們將自己所思所想治國之策草擬在紙上,再與同僚討論一番後提筆擬定上奏,政務院文官們原本是想殿下接受大明朝廷制度,被否決後只能轉而求其次,在治國政績上一定要做得比軍務院那幫武夫出色。

“軍務院必須加強對軍隊控制,防範再有松田晴政那等反賊蠱惑軍心作亂,軍權必須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林江看向身邊一衆武將道:“加強駐軍大營統管,邊軍更得加強軍權控制。”

黃阿有贊同道:“林督師所言甚是”

陳沖也出聲道:“依俺看來軍將士首先得有忠心”

“陳督師所言極是”武將們紛紛附議道:“林督師言之有理”

文官們對制定國策、律法集思廣益探討一番後紛紛開始提筆草擬上奏,十幾名殿前御林軍負責收上奏國策,秦勇接過收上來的十幾份草擬國策上殿呈上。

陳瀚接過文官們率先草擬的國策看着,對比較合適的國策提筆劃紅線標註。軍務院武將們見政務院、法務院、監察司官員紛紛開始上交草擬國策,也紛紛將塗鴉之作上交。

陳瀚看着一份塗鴉國策漫畫眉頭一皺,這是哪個王八蛋草擬的,如此敷衍了事,除了軍務院那幫大字不識幾個的武將還能是誰。

陳瀚不斷劃紅線標註比較滿意的國策制度,滿朝文武都希望自己的國策能被接受,能參與制定國策制度,與有榮焉,文武百官對殿前會議人性化安排深感欣慰。

一襲緋袍官服的中書熊廷弼端坐在右下方書案前接過秦勇遞上的草擬國策,熊廷弼接替徐光啓負責起草詔諭,正忙着將殿下劃紅線的國策草擬整理出來。

殿前會議召開舉行到正午,早已有宮人送來茶水、水果、點心,一衆文武百官當殿吃喝起來,陳瀚注重人性化,自是不會讓自己和文武百官餓着肚子開會。

熊廷弼將整理出來的國策先交由文武百官傳閱提出建言補充完善,再擬寫上呈。陳瀚看完後用璽蓋印看向秦勇吩咐道:“宣讀吧”

秦勇接過詔諭宣讀道:“奉天承運國王,制曰:吾惟海東之主,戡亂以武,親率諸將校浮海征伐海外,戡定四方,威加海內。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報效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吾海東初立,江山萬里,四海賓服,萬國來朝,仰賀聖主,一統華夷。

…………

於朝廷設三院一司,即軍務院、政務院、法務院、監察司,三院下設各司,軍務院下設:軍司、戶司、兵司、工司、吏司、禮司。政務院下設:吏司、農司、兵司、戶司、工司、禮司。法務院下設:法司、刑司、宗司、兵司、吏司、戶司。

三院一司官職效秦漢官制,軍務院以丞相、大司馬爲主輔官。政務院以相國、大司徒爲主輔官。法務院以相邦、大司寇爲主輔官。監察司以中丞、司士爲主輔官。軍諜司以統領、指揮爲主輔官。

命軍師徐渭爲軍務院丞相,林江爲大司馬。命趙明朗爲政務院相國,王平安爲大司徒。命黃阿有爲法務院相邦,鄭月娘爲大司寇。命李毅爲監察司中丞、胡祥爲司士。命劉阿杰爲軍諜司統領,鄭海濤爲指揮。

任命各有司官職如下:軍務院軍司司馬陳沖,戶司司士陳阿信,兵司司馬金千鎰,工司司空李阿嵐,吏司司士劉慶,禮司司士沈惟敬。

政務院吏司司士趙明朗,農司司農陳振龍,兵司司馬陳寅,戶司司士王平安,工司司空陳阿清,禮司司士金時敏。法務院法司司寇鄭月娘,刑司司寇陳經綸,宗司司士徐渭,兵司司馬花雪下(由布惟信又名雪下,隨家督花誾改姓),吏司司士黃阿有,戶司司士高因厚。

另設太醫署,命許儀後爲太醫署太醫令,建醫學院推行醫術,救治臣民。三院一司都將建學院授學,培養人才。殿前禁衛儀仗設三軍:御林軍、禁衛軍、虎賁軍,命秦勇爲御林軍指揮,王旭爲禁衛軍指揮,劉雄爲虎賁軍指揮。

軍隊徵兵制分募兵制、府兵制、民兵制,募兵爲正規駐軍,負責駐守邊境及鎮守各地。府兵平時耕種操練,戰時出征。民兵平時耕種,農閒操練,戰時出征。

軍務院治州縣,統管駐軍、邊軍。政務院治府縣,統管府兵。法務院治州府縣刑法,統管民兵、官差。監察司監察州府縣文武,監察官民軍隊。軍務院駐軍邊、軍兵力定額十五萬,政務院府兵兵力定額十萬,法務院民兵、官差兵力定額十萬。

軍隊編制改編如下:水師改編爲海軍,陸師改編爲陸軍,炮營改編爲炮軍,特戰團改編爲特戰營。海軍下轄東洋海軍、南洋海軍,東海海軍,每支海軍下設三大編隊。

東洋海軍督軍趙有麟,提督木忠海(木山六郎),軍長何崇奇,分別統率第一、二、三編隊,分別駐守海東城、瀛州府、北都九州府。

海軍兵力定額爲十萬,設督軍、提督、軍長各一人,海軍以下設三編隊,每支編隊兵力定額一萬人,包括陸戰隊,設督師、師長、參將各一人。另設補給編隊一萬人,編隊以下設三艦隊,每支艦隊三千三百人,設遊擊、守備、千總各一人。

艦隊以下設三大隊,每大隊一千人,設旅帥、旅長、把總各一人,大隊以下設三分隊,每分隊三百三十人,設隊長、隊正、總旗各一人。分隊下設三小隊,每小隊一百人,設小隊長、小隊正、小旗各一人。小隊下設三班,每班三十人,設班長、班頭、班副各一人,班下設三組,每組十人,設組長、副組長、小組長各一人。

陸軍駐軍分別設:南山、谷山、忠州、瀛州、本州、九州、西貢、古晉、漢山、爪哇十大營,陸軍兵力定額爲二十萬,分別設八大戰區:平壤戰區、九州戰區、瀛州戰區、中都戰區、爪哇戰區、海市戰區、勃泥戰區、西貢戰區。

平壤戰區督軍沈有容,九州戰區督軍王阿忠,瀛州戰區督軍駱尚志,中都戰區督軍陳沖,爪哇戰區督軍張那督,海市戰區督軍劉慶,渤泥戰區督軍童龍,西貢戰區督軍劉忠信(秋月忠信)。

第四八二章 安州驚變 (上)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七十八章 村上鐵船第三三六章 日本末日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三九零章 東廠計劃第四一七章 歸順自治第二一三章 身死國滅第一四零章 人各有志第四三六章 逆漢子孫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二八八章 錦山之戰 (上)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三十九章 強渡決戰第三四五章 科倫坡之役(上)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十五章 刺王殺駕第三二八章 開城之變 (上)第四一七章 歸順自治第四五九章 兵臨淮安第三六五章 西寇侵閩(上)第四八一章 謀劃歐洲第三五一章 田齊後裔第一七三章 大泥駙馬第四七一章 東方凱撒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第二一四章 朝中人脈第六十四章 酒後第二三八章 南洋戰國第一二四章 無敵大將軍第二零九章 妾不如妻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五十九章 自掘墳墓第二零一章 河南饑荒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二六六章 漢城會議第三五一章 田齊後裔第四六六章 強搶民女第四七一章 東方凱撒第二七七章 江戶落城第二零三章 爪哇椰城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一七四章 倭軍內應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一八三章 杭州城下第二六一章 大阪之役 (上)第三零八章 海東國主第三六二章 撤兵外交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八章 魚死網破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一六二章 薪俸待遇第四七四章 撿漏高手第四二五章 龍元黃牛第三十二章 長崎之戰(下)第四七四章 撿漏高手第四六八章 遊湖獻美第四三二章 杭州會戰 (中)第二八零章 家康臣服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四五一章 桉篤蠻之戰(下)第九章 一刀流第三二四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章 風中立花(下)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第四五七章 高郵之戰(上)第四六七章 漕行幫會第一零五章 赤嶼開發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三一七章 東萊之役(下)第四六四章 臨陣談判第四一四章 飛龍來襲第二四四章 明廷徵倭第一四九章 潮陽林氏第四六九章 大忽悠第四七二章 斬首威懾第四五一章 桉篤蠻之戰(下)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六十九章 心機婊第一百章 天下人第七十六章 琉球攻略(上)第二一零章 後院三國第九十九章 政治利益第四零九章 大戰來臨第四二三章 飛天英雄第四六一章 僭越開戰第四零二章 諜網行動(下)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三九二章 澳門之戰第二四二章 猛虎出山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四八五章 滁州爭功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
第四八二章 安州驚變 (上)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七十八章 村上鐵船第三三六章 日本末日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三九零章 東廠計劃第四一七章 歸順自治第二一三章 身死國滅第一四零章 人各有志第四三六章 逆漢子孫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二八八章 錦山之戰 (上)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三十九章 強渡決戰第三四五章 科倫坡之役(上)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十五章 刺王殺駕第三二八章 開城之變 (上)第四一七章 歸順自治第四五九章 兵臨淮安第三六五章 西寇侵閩(上)第四八一章 謀劃歐洲第三五一章 田齊後裔第一七三章 大泥駙馬第四七一章 東方凱撒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第二一四章 朝中人脈第六十四章 酒後第二三八章 南洋戰國第一二四章 無敵大將軍第二零九章 妾不如妻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五十九章 自掘墳墓第二零一章 河南饑荒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二六六章 漢城會議第三五一章 田齊後裔第四六六章 強搶民女第四七一章 東方凱撒第二七七章 江戶落城第二零三章 爪哇椰城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一七四章 倭軍內應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一八三章 杭州城下第二六一章 大阪之役 (上)第三零八章 海東國主第三六二章 撤兵外交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八章 魚死網破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一六二章 薪俸待遇第四七四章 撿漏高手第四二五章 龍元黃牛第三十二章 長崎之戰(下)第四七四章 撿漏高手第四六八章 遊湖獻美第四三二章 杭州會戰 (中)第二八零章 家康臣服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四五一章 桉篤蠻之戰(下)第九章 一刀流第三二四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章 風中立花(下)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第四五七章 高郵之戰(上)第四六七章 漕行幫會第一零五章 赤嶼開發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三一七章 東萊之役(下)第四六四章 臨陣談判第四一四章 飛龍來襲第二四四章 明廷徵倭第一四九章 潮陽林氏第四六九章 大忽悠第四七二章 斬首威懾第四五一章 桉篤蠻之戰(下)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六十九章 心機婊第一百章 天下人第七十六章 琉球攻略(上)第二一零章 後院三國第九十九章 政治利益第四零九章 大戰來臨第四二三章 飛天英雄第四六一章 僭越開戰第四零二章 諜網行動(下)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三九二章 澳門之戰第二四二章 猛虎出山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四八五章 滁州爭功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