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五章 滁州爭功

大明南征經略宋應昌統率三萬大明海東聯軍圍攻退守滁州城的劉天緒萬餘羅教亂賊,陳大虎、南征副總兵李如梅率八千大軍進攻城東,海防參將吳惟忠、鳳陽知府李驥千率八千大軍進攻城西,南征總兵李如鬆、揚州知府吳秀、漕行總管宋河率六千餘大軍進攻城北,山西總兵董一奎、淮安知府李元齡率八千大軍進攻城南。

滁州城外有寬闊的護城河,城西有西澗湖(城西湖),城東有清流水,易守難攻。各路明軍紛紛發動猛攻接連被劉天緒率羅教反賊拼死堅守擊退,明軍將士死傷不輕。

宋應昌安排陳大虎同宋河率海東大軍及漕行武裝在外圍戒備,原本是想將收復滁州城擒殺劉天緒的功勞讓大明官兵獲取,哪知大明官兵接連發起三次攻城皆失利,死傷不輕。明軍將士紛紛開始不滿畫圈圈咒起總督宋應昌來,監軍邢階也上奏彈劾宋應昌不知兵,不調海東軍和漕行武裝參戰,致使攻城作戰不利。

宋應昌氣得不輕,只好下令陳大虎同宋河出戰。陳大虎和宋河原本也不想跟大明官兵爭搶功勞,更不願手下將士漕行武裝人員攻城跟着死傷慘重。

陳大虎同宋河在城東擺開陣勢,陳大虎將軍中的十六門艦炮部署在城外一字排開對準滁州城東門,陳大虎見炮兵準備完畢揮手下令道:“進攻”

炮兵將領高呼下令道:“放”

‘轟轟……’十六門艦炮集中火力猛轟城東門,炮聲驚如滾雷,城東門一片硝煙瀰漫,城門城樓轟然坍塌下來。

“城門塌了”遼東兵將士看着坍塌洞開的城東門驚喜萬分紛紛高呼道:“城門破了”

副總兵李如梅與其兄李如鬆頗爲相似,在馬上看着坍塌的城門欣喜若狂高呼下令道:“兒郎們,隨俺殺進城中,衝啊。”

“衝啊,殺……”遼東將士紛紛翻身上馬跟着李如梅喊殺着打馬衝殺進城中,反倒將正準備配合海東大軍發起衝鋒進攻宋河父子率領的三千揚州漕幫武裝擠到了一邊。

“豈有此理,竟敢跟我揚州官兵搶攻。”吳秀看着遼東騎兵蜂擁打馬爭着衝殺進城搶功勞氣得不輕,吳秀隨即又看到城北、城南大批明軍蜂擁朝着城東門外趕來,準備衝殺進城,吳秀忙朝着陳大虎、宋河呼道:“陳營帥、宋總管快率軍殺進城中誅殺賊人”

“是”宋河領命忙高呼下令道:“都隨咱衝進城中,殺。”

“殺啊……”三千餘江北揚州漕行武裝跟着宋河父子衝殺進滁州城中。

在城南督戰的宋應昌也親自打馬趕來城東,得知陳大虎集中十六門火炮一舉轟塌了滁州城東門,宋應昌親自目測着海東軍炮兵陣地與城門的距離,頓時震驚不已,隨即朝着未進城的陳大虎問道:“陳營帥軍中火炮可否賣與老夫?”

“軍中火器豈敢賣”陳大虎一聽宋應昌將海東大軍當成了明軍將士私下偷賣軍火換銀錢過活,忙解釋道:“我海東軍軍紀嚴明,還望宋部堂諒解,是已不敢答應。”隨即又轉圜道:“若是宋部堂願出銀錢僱傭我海東軍炮兵隨大明軍隊作戰,倒是可以轉圜一二。”

“如此甚好”宋應昌聞言大喜,看來這位海東國丈老鄉倒是聰明人。

滁州城中喊殺聲震天,李如梅率遼東騎兵衝殺進城將一萬餘羅教亂賊追殺得屍橫遍街,宋河帶着三千漕行武裝衝殺進城後忙着抓俘虜送出成交給陳大虎,接連抓獲不下五千俘虜,大多都是婦孺。

滁州城中出現奇怪一幕,羅教反賊紛紛主動向漕行武裝人員跑來請降當俘虜,也不願繼續負隅頑抗被殺人不眨眼只要人頭當戰功的遼東騎兵給砍了。

李如梅帶着遼東騎兵在城中追殺着羅教反賊,見反賊盡數跑到揚州漕行武裝面前主動投降當俘虜,不斷被漕行武裝人員押解出城去,李如梅同一衆遼東將士氣得不輕,當即怒喝道:“給俺將所有反賊砍了換軍功賞銀”

揚州知府吳秀正帶着數百揚州官兵接收羅教降俘,一見遼東騎兵衝殺過來搶攻,接連不斷砍殺百餘主動請降的羅教降俘,慌忙下令道:“所有羅教降俘棄械便可出城,膽敢逃跑,立即誅殺。”

“謝大人不殺之恩”一衆羅教降俘紛紛棄械在海東將士漕行武裝監視下蜂擁朝着城東門外逃出去。

宋應昌看着陳大虎指揮海東將士接連不斷接收了不下五千降俘,剛衝殺到東門的大明將士都頗有不滿,大家都是衝着沙井滁州城砍亂賊人頭賺軍功賞銀來的,偏偏讓揚州漕行武裝和海東軍將羅教降俘收押出城。宋應昌忙向陳大虎問道:“陳營帥打算如何處置這些降俘?”

“都裝船送到海外開荒種地,反賊都是饑民、流民、貧民,吃飽穿暖了也不會作亂。”陳大虎見麾下將士接連收下城中大部分反賊,也頗感有愧道:“諸位將軍若是有抓獲戰俘都給我海東大軍送來,我海東大軍願出一兩銀子賣一名戰俘。”

身形高大威猛正值中年,一張國字臉的董一奎忙問道:“有多少要多少嗎?”

陳大虎滿口答應道:“當然”

一衆明軍將領紛紛都在打着如意算盤欣喜不已道:“太好了,以後可以多抓些俘虜換銀子賺錢。”

“不好了,不好了,吳知府被李副總兵打了。”一名揚州將領匆忙跑出城來疾呼道:“揚州官兵漕行武裝與遼東兵打起來了”

宋應昌聞報氣得不輕,忙朝着李如松下令道:“李總兵還不快隨本官進城去阻止”

“是”李如鬆一聽老五將揚州知府吳秀給揍了,這事麻煩大了,李家纔剛因自己在寧夏作戰建功後被皇帝重新重視,父親還在京城養老,老五又惹上大事了,李如鬆忙打馬衝進城中。

宋應昌進城來看着揚州知府吳秀被李如梅給揍得鼻青臉腫,原因正是搶戰俘砍人頭換軍功賞銀,雙方爭執起來,李如梅一向在遼東驕橫跋扈慣了,當即對吳秀一頓老拳,直接將吳秀揍趴下爲止。

陳大虎忙朝着進城來的海東將士吩咐道:“快將吳知府擡出城醫治包紮”

“是”幾名隨軍醫護營將士忙將吳秀放上擔架擡出城去醫治。

宋應昌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將揚州知府吳秀被打一事按下,滁州城中的降俘交給吳秀和陳大虎處置,平息雙方爭端,又命宋河率漕行武裝護送吳秀返回揚州府,省得再起衝突。

吳建兵敗蕪湖被俘的消息傳到江西,正率兵圍攻南昌城的吳昌得知大哥戰敗被俘,在一衆手下將領擁戴下在南昌城外即位稱帝,成爲大吳國第二位皇帝。

吳昌隨即派人趕往退守池州府、安慶府要求吳建手下將領臣服聽從號令,被海東大明聯軍殺得節節敗退羣龍無首的各路將領紛紛選擇向大吳新皇帝吳昌臣服,聽從號令。

吳昌派出一萬大軍南攻臨江府、袁州府,吳昌將圍攻南昌交給手下,帶着三千大軍北上趕到九江府指揮各路軍隊與圍攻的大明海東聯軍作戰。

駐守在浙閩贛交界一帶府縣的郭國安按照海東朝廷最新軍令出兵進攻饒州府,與陸啓航率領的東海海軍第二編隊匯合,將吳建吳昌率領的白蓮教反賊大軍阻截在江西境內。

吳昌派人與敗退到大別山正大肆攻入湖廣的王自簡取得聯繫,王自簡面對大明官兵圍剿選擇向大吳皇帝吳昌稱臣,被封爲楚王,率所部萬餘大軍配合吳昌派出的五千大軍大舉進攻湖廣黃州府,吳昌開始向湖廣大肆擴張地盤。

宋應昌剿滅劉天緒領導的羅教反賊叛亂後出兵進攻剛敗退到安慶府、池州府的吳昌大軍。

四川副總兵劉綎率五千川兵出川趕到武昌府,劉綎原本是率川兵順江東下抗擊西班牙遠征軍,哪知西班牙遠征軍被海東王陳瀚出兵平定了,正好遇到王自簡流竄道湖廣作亂,湖廣巡撫郭惟賢請劉綎忙出兵助胡廣兵剿滅王自簡,劉綎忙帶川兵協助湖廣兵平賊。

第二九五章 晉州之戰(下)第三九一章 入侵廣東第四九一章 外交斬敵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一九六章 攻伐彭亨第四八五章 滁州爭功第四十章 放大招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三零零章 老謀深算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二八八章 錦山之戰 (上)第九十六章 寶島漁場第三六二章 撤兵外交第二六五章 九州陰雲第三八一章 爬牆惹事第三一五章 圍攻釜山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二八二章 坑隊友第三一零章 論功封賞第一百章 天下人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二九六章 釜山海戰 (上)第二零九章 妾不如妻第三二九章 開城之變(下)第一七四章 倭軍內應第八章 魚死網破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三三七章 開拓海東第四七一章 東方凱撒第一六一章 珠池大盜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第四四八章 廣州之戰第七十二章 決戰動員第二六零章 九州風雨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二八六章 兵敗逃亡第三四四章 經略錫蘭第二五四章 兵行險着第四九六章 望加錫戰爭(下)第四七一章 東方凱撒第二十三章 釣野伏第二三五章 內附天子第四十一章 喧囂塵上第四零二章 諜網行動(下)第八十八章 疑兵計第四零九章 大戰來臨第三六九章 海壇海戰(下)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四三八章 欲速不達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一五一章 香江島第一四八章 倭寇行蹤第一一一章 新興氣象第八十章 海上決戰第一四八章 倭寇行蹤第二五零章 對馬海戰(一)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四七八章 借花獻佛第四零九章 大戰來臨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六十章 府內落城第四五九章 兵臨淮安第五十七章 黑川口第七十二章 決戰動員第二六三章 大阪之役 (下)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九十七章 經略東番(上)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三六六章 西寇侵閩(中)第四零三章 侍寢爭寵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三五七章 打狗之戰第二二七章 馬球賽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四二三章 飛天英雄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三一二章 洛東江之役(上)第二八八章 錦山之戰 (上)第九章 一刀流第三一八章 一匡天下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一一八章 接觸名將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四零二章 重典治國第七十二章 決戰動員第一零三章 壯志未酬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一二三章 明廷對策第四十七章 颶風來襲第三十一章 長崎之戰(上)
第二九五章 晉州之戰(下)第三九一章 入侵廣東第四九一章 外交斬敵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一九六章 攻伐彭亨第四八五章 滁州爭功第四十章 放大招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三零零章 老謀深算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二八八章 錦山之戰 (上)第九十六章 寶島漁場第三六二章 撤兵外交第二六五章 九州陰雲第三八一章 爬牆惹事第三一五章 圍攻釜山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二八二章 坑隊友第三一零章 論功封賞第一百章 天下人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二九六章 釜山海戰 (上)第二零九章 妾不如妻第三二九章 開城之變(下)第一七四章 倭軍內應第八章 魚死網破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三三七章 開拓海東第四七一章 東方凱撒第一六一章 珠池大盜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第四四八章 廣州之戰第七十二章 決戰動員第二六零章 九州風雨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二八六章 兵敗逃亡第三四四章 經略錫蘭第二五四章 兵行險着第四九六章 望加錫戰爭(下)第四七一章 東方凱撒第二十三章 釣野伏第二三五章 內附天子第四十一章 喧囂塵上第四零二章 諜網行動(下)第八十八章 疑兵計第四零九章 大戰來臨第三六九章 海壇海戰(下)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四三八章 欲速不達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一五一章 香江島第一四八章 倭寇行蹤第一一一章 新興氣象第八十章 海上決戰第一四八章 倭寇行蹤第二五零章 對馬海戰(一)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四七八章 借花獻佛第四零九章 大戰來臨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六十章 府內落城第四五九章 兵臨淮安第五十七章 黑川口第七十二章 決戰動員第二六三章 大阪之役 (下)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九十七章 經略東番(上)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三六六章 西寇侵閩(中)第四零三章 侍寢爭寵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三五七章 打狗之戰第二二七章 馬球賽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四二三章 飛天英雄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三一二章 洛東江之役(上)第二八八章 錦山之戰 (上)第九章 一刀流第三一八章 一匡天下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一一八章 接觸名將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四零二章 重典治國第七十二章 決戰動員第一零三章 壯志未酬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一二三章 明廷對策第四十七章 颶風來襲第三十一章 長崎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