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寶島漁場

就在陳瀚與豐臣秀吉在馬關防線對峙決戰之際,黃阿有、王安海兩人統率兩萬餘軍民先期從那霸港啓航渡海南下東番,劉慶派出百餘名數次前往東番的手下將士隨軍南下指引領航。

義軍一路浮海南下,船隊中有不少軍民不適應長期海上顛簸,有人不適生病,被迫留下。木山六郎統領兩萬餘軍民暫時在琉球國那霸港一帶休整。

黃阿有按照陳瀚軍令指示在琉球國留下一千主戰營大軍協助劉慶駐守,以達到絕對控制琉球國。漢人移民大部分暫時留在琉球國等候義軍水陸主力大軍南下東番完全站穩腳跟,再隨後南下。

黃阿有同王安海統率義軍水陸大軍浩浩蕩蕩從那霸港出發,轉向西南航行經過久米島,又航行抵達歷代中原王朝東海國門赤尾嶼,進入國朝海域。

赤尾嶼方而赤,因而得名,東西凸而中凹,凹中又有一峰。

“赤嶼到了,終於回國了。”船上的義軍軍民看着遙遙在望的赤尾嶼喜極而泣,總算是進入國界了,哪怕是國朝海域,也按耐不住回國激動之心。

越來越近的赤尾嶼東西凸起的赤色火山岩石赤尾脊,中間凹陷下去,凹中有一小山峰。

劉慶駐紮在琉球國那霸港期間,派出兩百餘將士從最近的釣魚嶼運送泥土至赤尾嶼沿海岩礁修築有一口很大的蓄水池,爲大軍經過時補給淡水,赤尾嶼一帶降水豐富,劉慶先期運土修築的蓄水池中蓄滿了淡水。

王安海看着赤尾嶼高大的山脊雄姿激動萬分,終於回國朝了,當即下令道:“馬上派小船去赤嶼上查看蓄水池中可有淡水補給”

“是”傳令兵傳達着軍令,兩艘較小的戰船朝着赤嶼開過去,在劉慶先期修築蓄水池時用石頭壘切的簡易碼頭停靠。

百餘名義軍將士在黃阿旺帶着待海船一靠岸,紛紛下船將兩艘船上粗大的麻繩系在一側的繫纜石上。

劉慶先期修築的蓄水池正位於繫纜石旁相對較平的岩石上,蓄水池有五米高,三米以下用泥土築成,外面堆砌有就近取材的大岩石防止漲潮海浪衝刷掉蓄水池,裡面鋪了一層防波石板。

一衆義軍將士看着蓄水池中滿滿一池清水欣喜不已高呼道:“有滿滿一池水”

王安海同黃阿有見一衆將士在赤尾嶼蓄水池旁歡呼雀躍,王安海提議道:“不如留下一隊將士駐守赤嶼,接應隨後趕來的軍民。”

“只是赤嶼一帶風浪較大,將士們怕是不好駐守啊。”黃阿有見赤尾嶼很高大,當即道:“只有巨大的山脊凹槽處可以駐守將士”

“那就這麼定了”王安海下令道:“命黃阿旺留守赤嶼,接應隨後趕來的軍民。”

“是”傳令兵領命乘着小船先去傳令

王安海同黃阿有在赤尾嶼補充一些淡水後繼續向西南航行前往釣魚嶼一帶,赤尾嶼上有些低矮樹叢,東面地勢較矮

,利於上山。

黃阿旺帶着手下將士將船中營帳、食物等輜重通通搬到赤尾嶼高大的赤尾脊凹槽中安營扎帳駐守下來,同時開山修路,加固蓄水池。

南下的船隊在黎明時分抵達釣魚嶼一帶,釣魚嶼高大的身影矗立在茫茫東海之上,一衆軍民紛紛雀躍歡呼道:“釣魚嶼到了,過了釣魚嶼就快到東番了。”

一衆軍民難掩心中喜悅,看着越來越近的釣魚嶼及一系列附屬海島,連續在戰船上顛簸航行已有兩三日的義軍軍民無不疲憊。

王安海看着釣魚嶼下令道:“傳令所有戰船停泊釣魚嶼附近,軍民都上岸休整,明日一早南下東番。”

“是”傳令兵打出停泊旗語

所有戰船紛紛在釣魚嶼附近停泊,十幾艘海商海船倒是見機快,先一步停泊在大鳥島(北小島)與大蛇島(南小島)之間的水道中。

釣魚嶼一帶風浪大,只有大鳥島(北小島)與大蛇島(南小島)之間的水道比較風平浪靜,易於海船躲避風浪,一衆海商早已熟悉釣魚嶼附近海況。

劉慶派人在釣魚嶼上就地取材修築有幾口大水池,在東北方向建有簡易的小碼頭,方便中小型海船停靠,幾艘義軍新式福船心急火燎向小碼頭駛去,隨即有一艘福船觸礁。

“蠢貨”王安海看着手下盲目駕船駛去觸礁氣憤不已

黃阿有見水師營戰船觸礁,提議道:“王副帥,我看還是先派人修建碼頭吧,以後大軍可是經常經過釣魚嶼一帶。”

王安海欣然贊同道:“黃副帥所言甚是,來人,傳令軍器營立即安排工匠人手就地取材修建碼頭。”

“是”傳令兵當即領命

王安海隨即又下令道:“命趙有麟率一千水師營南下淡水港碼頭,與陳阿靖匯合,先期拿下淡水及淡水河附近,等待大軍趕來。”

“是”傳令兵領命前去傳達軍令

兩萬餘義軍軍民紛紛在釣魚嶼棄船登岸,在北面背風的地帶安營紮寨,陳阿清負責指揮軍器營工匠修建碼頭,數千軍民參與修建碼頭,就地取材,採石築防波堤,修建深水碼頭,一切井然有序進行。

黃阿有負責指揮近萬軍民突擊擴建蓄水池,在島上背風處用石頭修築營房。

劉慶派將士在釣魚嶼北側地勢較緩的山溝下修建有幾口大水池,蓄水池中有不少水。義軍軍民在釣魚嶼北側安營紮寨休整,同時開始修建碼頭,擴大蓄水池,方便以後軍民使用。

釣魚嶼一帶是東海靖魚場,有着豐富的漁業資源,太平洋黑潮流經,帶來大批魚羣。而此時的大明嚴禁百姓下海,因此釣魚嶼一帶無人捕撈。

王安海按照主公軍令上指示,組織義軍軍民在釣魚嶼附近捕魚補充食物。三十艘大型戰船組成的捕魚編隊在海上撒網捕魚,每網下去一路揚帆不遠就能捕撈到一大網各種魚類。

不斷有戰船滿載着漁貨而歸,埋鍋造飯的軍民中多是婦人女子,男人負責殺魚,女人們紛紛忙着生火將剛捕撈到的鮮魚下鍋煮食。

正在捕撈作業的一艘戰船突然與一頭體型龐大的虎鯨迎頭撞上,整艘船體爲之劇烈晃動,有三名軍民滾落海中,瞬間遭到幾隻虎鯨吞食,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聲,隨即消失在虎鯨血盆大口中。

負責率捕魚編隊捕撈的水師營第一編隊千戶蕭浪正值而立之年,看着巨大的虎鯨身影瞬間吞食三名軍民,惱羞成怒高呼下令道:“給我殺了這畜生”

一名中年漢子一臉擔心提醒道:“蕭千戶,大魚定是上天派來懲罰我們擅自捕魚,不可再動殺戮了。”

“混賬東西”蕭浪狠狠盯着那名中年男子怒喝道:“用長槍給我刺,炮火給我轟死這羣畜生。”

“是”傳令兵領命發出進攻旗語

四下的捕魚編隊戰船上所有軍民不斷開始出擊,朝着附近肆無忌憚的虎鯨羣發起攻擊,長槍紛紛朝着虎鯨羣飛刺襲去,不斷有虎鯨被刺中發出巨大的叫聲。

“給我通通殺死”蕭浪見有虎鯨中了數只長槍後開始不能動彈,高呼下令道:“給我殺”

捕魚編隊軍民見鯨魚竟然被殺死,紛紛效仿,長槍上綁着麻繩投向奔逃的虎鯨刺去,不斷有虎鯨被刺中,發出慘叫聲,整個海面被虎鯨鮮血染紅。

虎鯨羣開始逃跑,被長槍刺中的虎鯨被軍民死死拉住麻繩不放,有麻繩被崩斷,長槍被折斷,更有軍民被拖下海,一番顛簸奮戰折騰後總算是將一半虎鯨羣悉數擊殺。

義軍軍民共捕獲六頭虎鯨,捕魚編隊戰船紛紛揚帆拖着虎鯨屍體回到釣魚嶼正在修建的兩條深水碼頭停泊。

王安海見蕭浪出海捕魚竟然殺死了六條鯨魚拖回來,深感震驚問道:“不是讓你們去捕魚嗎?你們怎麼連鯨魚也敢捕。”

“稟副帥,有三名軍民被這些畜生生給吞了,末將氣不過下令將這些畜生擊殺爲死去的軍民報仇雪恨。”蕭浪看着戰船後的龐然大物,也爲剛纔在海上的兇險搏鬥還有些心有餘悸,現在看來這些鯨魚也不過如此嗎。

停泊在大蛇島與大鳥島水道中的海商們得知義軍組織捕魚擊殺了六條鯨魚拖回釣魚嶼正在宰殺,紛紛趕來向王安海同黃阿有請求道:“兩位將軍,可否將這些鯨油出售,我們願高價收購。”

王安海同黃阿有聞言兩人相視一笑道:“當然可以,就按國朝燈油價錢出售給你們。”

“甚好”一衆海商喜上眉梢紛紛躬身相謝

一衆軍民分開始在釣魚嶼北岸背風的山溝中支起大鍋熬鯨油,鯨肉也被兩萬義軍軍民煮熟食用,味道似牛肉,剛熬製出來的鯨油被一衆提前預定的海商們搶購一空,鯨皮、鯨鰭都被海商們通通收購。

“兩位將軍何不派人常駐釣魚嶼捕殺鯨魚”海商們將鯨油、鯨皮、鯨鰭運回國的利潤非常大,因此紛紛主動要求義軍軍民繼續捕鯨

王安海同黃阿有商議後決定在釣魚嶼不但要駐軍,還要加大展開捕殺鯨魚賺取豐厚利潤彙報,王安海當即答應道:“沒問題,我們義軍以後會在釣魚嶼駐守,捕魚加工販賣也會同時進行,規模只會越來越大。”

“太好了,兩位將軍,我先交定金。”一名海商搶先下手交定金

“我也先交定金預定鯨油、鯨皮……”一衆海商不甘人落,紛紛爭搶着交定金:“我也交定金預定……”

王安海同黃阿有兩人看着一衆海商趕着交定金,王安海欣然接下單子:“諸位員外的定金我們都收下了”

“謝王將軍”一衆海商無不將王安海兩人當做財神爺供奉着

夜幕降臨的釣魚嶼一片燈火通明,熬製出來的鯨油被充分利用起來照明,軍器營工匠們連夜輪換指揮數千軍民輪流準備石料修建碼頭。

釣魚嶼的各項基建在兩萬餘軍民突擊下大致完工,深水港碼頭、防波堤也基本建成,能停泊數十艘戰船。在避風處修建有一排營房,都是用石頭壘切而成,防止大風襲擊,蓄水池也被加高加寬擴容。

王安海同黃阿有留下千餘軍民駐守在釣魚嶼上,一邊修繕維護港口碼頭,一邊組織捕魚編隊捕鯨熬製鯨油,獲取鯨皮、鯨鰭等獲取高額利潤彙報,同時鯨肉開始成爲義軍軍民的主要菜食。

第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四八九章 錫蘭接風第四八三章 安州驚變(下)第一三一章 強勢的陳瀚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六十九章 心機婊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二零五章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二五七章 捲土重來第一零七章 東番局勢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四十八章 千金買骨第三零九章 開國即位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一零七章 東番局勢第四九三章 播州反明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四零七章 治國規劃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二四八章 出征倭國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一五七章 官商勾結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四六四章 臨陣談判第三九八章 呂宋漢王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三六二章 撤兵外交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二二九章 鄭和遺民第二四四章 明廷徵倭第一零九章 如臨大敵第四五七章 高郵之戰(上)第七十二章 決戰動員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三三一章 封貢貿易第一五一章 香江島第三四四章 經略錫蘭第三六六章 西寇侵閩(中)第二八零章 家康臣服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一七三章 大泥駙馬第一七一章 金蘭海戰(一)第七十三章 以攻爲守第六十七章 中津水城第二零五章第三十二章 長崎之戰(下)第四六一章 僭越開戰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三二二章 惠山之戰第三十一章 長崎之戰(上)第三一六章 東萊之役(上)第二十八章 榜樣在先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一零四章 狡兔鄭迥第四九七章 香料戰爭第四八八章 馬尼拉之役(下)第三三八章 殖民呂宋第四九二章 柯欽之戰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四一八章 水口大捷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四九六章 望加錫戰爭(下)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四八二章 安州驚變 (上)第二七八章 關東天險第二七零章 尾大不掉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二一六章 日軍先鋒第二八三章 政宗之死第三四零章 徵明計劃第三二八章 開城之變 (上)第四九五章 望加錫戰爭(上)第四九六章 望加錫戰爭(下)第三二零章 烏嶺之戰(下)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第六十九章 心機婊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一六零章 救濟糧第一七零章 夫人饒命第四九零章 攻滅馬杜賴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四一七章 歸順自治第三八二章 家事商事第四零五章 官商洶洶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四八四章 蕪湖水戰第三一六章 東萊之役(上)第三四四章 經略錫蘭
第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四八九章 錫蘭接風第四八三章 安州驚變(下)第一三一章 強勢的陳瀚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六十九章 心機婊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二零五章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二五七章 捲土重來第一零七章 東番局勢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四十八章 千金買骨第三零九章 開國即位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一零七章 東番局勢第四九三章 播州反明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四零七章 治國規劃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二四八章 出征倭國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一五七章 官商勾結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四六四章 臨陣談判第三九八章 呂宋漢王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三六二章 撤兵外交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二二九章 鄭和遺民第二四四章 明廷徵倭第一零九章 如臨大敵第四五七章 高郵之戰(上)第七十二章 決戰動員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三三一章 封貢貿易第一五一章 香江島第三四四章 經略錫蘭第三六六章 西寇侵閩(中)第二八零章 家康臣服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一七三章 大泥駙馬第一七一章 金蘭海戰(一)第七十三章 以攻爲守第六十七章 中津水城第二零五章第三十二章 長崎之戰(下)第四六一章 僭越開戰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三二二章 惠山之戰第三十一章 長崎之戰(上)第三一六章 東萊之役(上)第二十八章 榜樣在先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一零四章 狡兔鄭迥第四九七章 香料戰爭第四八八章 馬尼拉之役(下)第三三八章 殖民呂宋第四九二章 柯欽之戰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四一八章 水口大捷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四九六章 望加錫戰爭(下)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四八二章 安州驚變 (上)第二七八章 關東天險第二七零章 尾大不掉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二一六章 日軍先鋒第二八三章 政宗之死第三四零章 徵明計劃第三二八章 開城之變 (上)第四九五章 望加錫戰爭(上)第四九六章 望加錫戰爭(下)第三二零章 烏嶺之戰(下)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第六十九章 心機婊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一六零章 救濟糧第一七零章 夫人饒命第四九零章 攻滅馬杜賴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四一七章 歸順自治第三八二章 家事商事第四零五章 官商洶洶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四八四章 蕪湖水戰第三一六章 東萊之役(上)第三四四章 經略錫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