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一章 封貢貿易

何崇奇率海東國封貢使團及隨從海商同陳璘五千餘徵倭明軍龐大水師編隊橫渡東海(黃海)抵達登州府水城外海,陳璘率大明水師五十餘艘戰船在前由兩艘東洋水師戰船領航。

何崇奇率東洋水師第三編隊送朝鮮流亡君臣橫渡黃海內附大明天子,對東海北部海況詳細調查過。何崇奇對大明水師戒備有加,擔心大明水師突襲進攻,因此讓大明水師在前航行。

豐臣秀吉征伐朝鮮,朝鮮八道淪喪,朝鮮流亡君臣被何崇奇拐騙登船渡海送到登州府,大明朝廷面對日軍入侵朝鮮,派出南北兩路大軍進攻日軍。

同時應對日軍可能會從朝鮮渡海進攻山東登州府,威脅京師,立即加強山東登州府海防,在登州府臨時抱佛腳緊急打造戰船應對日軍渡海進攻,大明水師開始逐漸恢復起來。

蓬萊水城外海出現兩艘巡海水師戰船在東北風吹拂船帆鼓鼓下飛快向蓬萊水城駛來,剛一靠近蓬萊水城,船上明軍疾呼道:“報,有大批倭寇渡海來攻。”

登州遊擊將軍李承勳接到緊急軍情後,立即趕來蓬萊水城水門右側炮臺上遠眺外海敵情,見外海海天相接處出現黑壓壓一大片遮天蔽海的戰船直奔向登州府殺來。

“水師將士隨我出海迎戰倭寇”李承勳忙率蓬萊水城中的水師十六艘戰船經打開的水門水閘出海迎戰。

十六艘山東水師戰船在李承勳率領下在蓬萊水城外五六裡擺開陣勢迎戰,李承勳很清楚山東水師很羸弱,不是對方龐大水師對手,因此不敢貿然衝殺上去迎戰。

而是依託着蓬萊水城炮臺防禦,以十六艘水師戰船爲誘餌,引誘對方追擊,水師戰船迅速逃進水城中,當對方戰船尾追進入水城後,水門上的水閘便會放下。

逃進水城中的水師同水城城牆上的守軍立即展開甕中捉鱉,全殲追殺進水城中的對方戰船,水門外左右炮臺上的大炮也會發炮猛轟對方戰船,一舉擊敗來犯之敵,這正是蓬萊水城水師基地防禦體系巧妙所在。

桅杆上的偵緝兵看着東方海面越來越清晰的戰船及戰船桅杆上懸掛着大明水師、浙江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東洋水師等旗號後,忙稟報道:“報,東面是大明水師旗號,有浙江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東洋水師。”

一身山紋甲的李承勳也忙遠眺東方海面上越來越清晰的龐大水師編隊,總算是虛驚一場,卻不敢放鬆戒備,當即下令道:“嚴加戒備,派鷹船速去偵緝查探清楚。”

“標下得令”一名將領領命趕去

兩艘偵緝鷹船飛快朝着東面劃去,直抵懸掛着東洋水師旗號的兩艘新式福船前方,船上山東水師將士朝着船上海東東洋水師將士疾呼道:“我等奉登州李遊擊軍令前來偵緝查探,請速速答話。”

兩艘新式福船船頭上身形瘦弱的陳六、林三兩人聽着對方滿口膠東腔,兩人的大明官話都說得都是南腔北調,那聽得明白對方說什麼,陳六當即怒罵道:“賽林木,叫什麼叫。”

陳六、林三兩人跟着樑雄從呂宋逃回國後,先跟着陳振龍指導種紅薯,陳瀚得知兩人及數十名回國漢人作戰驍勇,將其編入水師,派往擴編後的東洋水師第三編隊任隊正,憑着戰功逐漸升任隊長、把總。

兩艘偵緝船上的山東水師將士聽着對方說着聽不懂的話,深感震驚,直接將陳六當成倭寇對待:“不好,定是倭寇假扮偷襲,快撤。”

鷹船不用掉頭直接將船尾當做船頭朝着李承勳水師大軍劃去稟報軍情。

林三剛找來船上的山東將士,見陳六將對方罵跑了,忙下令道:“快滿帆衝上去,攔住他們,讓他們停下。”

“是”船上水師將士紛紛忙着升滿帆衝上去

林三指揮新式福船滿帆藉助東北風吹拂下直奔向前方的兩艘鷹船衝去,兩艘鷹船上的山東水師將士看着飛快追殺上來的新式福船驚得狂呼道:“快划船,倭寇戰船追上來了,都他娘給俺用力劃。”

新式福船上的東洋水師山東將士朝着逃跑的山東水師將士大呼道:“山東水師將士別怕,我們是海東國水師,不是倭寇,快停下。”

“啥,海東國水師。”偵緝船上的山東水師將士紛紛拼命划船劃得筋疲力盡,看着衝上來的高大如城戰船並沒有發起進攻,懸着的心總算是可以放下了。

李承勳看着對方一艘高大如城形似福船卻又不似的戰船滿帆飛快追上來,直接將兩艘偵緝船攔截住,卻並沒有發起進攻,李承勳忙下令道:“炮火戒備”

“炮火戒備”傳令兵紛紛高呼傳令,山東水師戰船上的大炮紛紛準備發炮迎戰。

沒過多久兩艘偵緝鷹船飛快朝着李承勳水師戰船划來,船上偵緝將領朝着旗艦福船上的李承勳疾呼道:“報,稟報遊擊大人,對方是南路徵倭大軍水師以及海東國封貢使團,海東國王派一支水師護送使團進京朝貢天子。”

“南路徵倭大軍水師”李承勳聞言震驚不已,忙驚問道:“海東國王,海東國何在?南路徵倭大軍爲何會趕來登州府?”一連竄疑問讓李承勳疑惑重重

“南路徵倭大軍陳總兵已攻滅倭國,正凱旋歸國,獻俘闕下,海東國是剛建立,具體標下也一時也來不及多問就趕回來向遊擊大人稟報。”

“蠢貨”李承勳怒罵一聲,隨即下令道:“隨我迎接陳總兵凱旋歸國”李承勳前番收留朝鮮流亡君臣被何崇奇坑慘了,險些被不滿的朝臣擼光回浙江處州府(麗水)老家,幸得李承勳是世襲同知,更有錦衣衛背景,因此躲過一劫。

李承勳率着十六艘山東水師戰船迎上前去,朝着旗艦福船上的陳璘拱手見禮道:“登州遊擊將軍李承勳率山東水師將士恭迎總兵大人凱旋歸國,恭賀總兵大人攻滅倭國,獻俘闕下,總兵大人厥功甚偉啊。”

“多謝李遊擊”陳璘當即吩咐道:“還請李遊擊前面引路”

“卑職遵命”李承勳率山東水師引領着陳璘統率的大明水師前往蓬萊水城,南路徵倭大軍總兵陳璘凱旋歸國的消息早已傳到登州府城中。

登州知府王雲鷺忙帶着數十名登州府大小官員及數百官兵前來蓬萊水城相迎,命心腹幕僚立即趕去濟南府向新任山東巡撫孫廣稟報此事。

陳璘、何崇奇兩人率凱旋歸國大軍、使團及隨行封貢貿易海商在登州府登陸,隨行海東國海商趁機在登州府大肆購買貨物,直接導致登州府不少貨物被賣斷貨,登州府物價飛漲。

登州知府王雲鷺下令驅逐海東國海商,海東國海商已將登州府貨物賣斷貨,也不願進城,紛紛登船,派出滿載貨物的商船運送貨物回國。登州府物價大漲,附近的萊州府商人猶如蒼蠅見血聞風運送貨物而至。

登州知府王雲鷺總算是將龐大的凱旋迴國大軍及海東國封貢貿易使團海商送走,登州府的經濟秩序亂了,山東各府縣的商人紛紛聞訊販運貨物而至,偷渡出海給販賣給駐紮在長島海東國海商。

何崇奇留下八艘水師艦隊駐守在蓬萊水城對面的長山島一帶海域,掩護販運貨物出海的走私商,整個長島一帶逐漸發展成爲北方海上商貿中心。

何崇奇提出要在長島一帶海島上停留補給,卻掛羊頭賣狗肉大搞走私。登州遊擊將軍李承勳面對海東國水師堂而皇之佔據長島,也不敢擅自出兵進攻,畢竟對方是前來封貢朝覲天子,能否打得過對方還不好說。

一衆走私商紛紛出錢孝敬登州府文武,登州府文武也紛紛採取視而不見,一衆走私商和海東國海商都很遵紀守法,只要不出亂子就好,有大把油水銀子孝敬,還能拿出部分銀錢孝敬頂頭上司,何樂而不爲。

長島商貿據點在登州府文武有意縱容下瘋狂增長繁榮起來,連帶着登州府也跟着越來越繁榮,走私商需要在登州府吃住消費,長島上的海東國海商也要吃住。

陳璘、何崇奇率一萬餘大軍及封貢貿易使團、海商從登州府渡海向西抵達天津衛大沽碼頭外海,正在外海巡海的幾艘大明水師戰船一見大批戰船鋪天蓋地而來,嚇得朝大沽口落荒而逃。

大沽爲天津衛七十二沽的最後一沽,位於海河入海口南岸,地當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車,有京津門戶、海陸咽喉之稱。

大明嘉靖年間倭寇肆掠,爲防禦倭寇襲擾京師,大沽口海防戰備日緊,構築堡壘,駐軍設防,大沽口炮臺建立起來

,大沽口炮臺位於海河入海口南北兩岸。

大沽外海遮天蔽海的水師編隊戰船向大沽口靠近,駐守大沽口炮臺的天津衛明軍將士紛紛震驚不已,紛紛忙着戒備防禦,逃回來的水師將士早已飛馬趕往直沽天津衛城稟報。

天津衛指揮使倪家蔭得報,第一時間帶兵趕到大沽口防禦,同時派人飛馬進京稟報緊急軍情。開衙天津衛的錦衣衛指揮使衙門(今天津市河北區南部錦衣衛橋大街)早已接到山東錦衣衛稟報。

錦衣衛沒有主官,由都指揮同知許茂橓掌本衛堂上印,許茂橓一直都是住在京城錦衣衛衙門(靠近皇城正門承天門,在千步廊西側,毗鄰五軍都督府,與東側的六部隔街相望。)便於接近皇帝奉旨辦事,許茂橓更是希望轉正。

天津衛錦衣衛指揮使衙門由堂上僉書王之禎負責管理,錦衣衛在許茂橓主持下好不容易在豐臣秀吉侵朝戰爭中立下功勞,但錦衣衛內部出現嚴重爭權,提督西司房管衛事指揮使宋金對許茂橓掌堂上印不滿,想將許茂橓趕下臺取而代之,不惜做張誠的爪牙。

大沽兩岸天津衛兵馬雲集,大沽口炮臺上,五十來歲的天津衛指揮使倪家蔭身穿山紋甲正帶着兩千千天津衛精銳將士趕來防禦,大明衛所制敗壞,天津衛軍戶也一樣遭到各級文武任意役使,所爲精銳不過是充門面而已。

一襲青織金妝花飛魚絹飛魚服身形高大正值壯年的王之禎帶着數百名錦衣衛隨後趕來,看着天津衛世襲指揮使倪家蔭一副如臨大敵,將家丁、親兵都拉上來了,天津衛可算是精銳盡出。

倪家蔭忙帶着天津衛衆將上前相迎見禮道:“見過王僉書”

“王僉書言之有理”倪家蔭忙朝着手下怒罵道:“都他娘沒長眼嗎?還不快給我將子銃都卸了。”

一衆天津衛將士紛紛忍氣領命道:“是”天津衛在同城開衙的錦衣衛面前就是孫子,甚至連孫子都不如。

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十六章 特戰隊第一四零章 人各有志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三三一章 封貢貿易第一五三章 明目張膽第二八一章 平定關東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二一五章 移風易俗第一二五章 商談歸順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一四五章 以鄰爲壑第三二零章 烏嶺之戰(下)第二六三章 大阪之役 (下)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三二六章 騎兵對決第一零八章 林姑娘第一八三章 杭州城下第三六三章 基隆之戰第一四三章 冰河時代第二十六章 狗咬狗第四五四章 揚州效應第三章 歸化人第二九七章 釜山海戰(下)第七十九章 狼羣戰術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四九零章 攻滅馬杜賴第三八四章 殿前會議 (上)第八十二章 聲名遠播(下)第八十八章 疑兵計第七章 倭寇來襲第四七零章 南洋天平第一四三章 冰河時代第一七七章 舟山海戰第二四七章 家有喜事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二九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十章 海上決戰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二十八章 榜樣在先第三零零章 老謀深算第一一七章 肢解林家第一三七章 甘薯之父第三零零章 老謀深算第九十五章 赤間關下第二二三章 西狩平壤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二七八章 關東天險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一六九章 無恥之徒第三六七章 西寇侵閩(下)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四零零章 整肅世風第四九一章 外交斬敵第二六九章 關原會戰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三三六章 日本末日第一零一章 關門失守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一一六章 兩岸形勢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二零八章 他欺負我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二一七章 門戶失守第三八八章 微服巡視(下)第三十九章 強渡決戰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四九五章 望加錫戰爭(上)第十章 江湖兒女第六章 匹夫有責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二八五章 久留米會戰(下)第四三三章 杭州會戰(下)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四十章 放大招第四三九章 攻滅蘇祿第一六三章 占城起兵第二三六章 朝鮮累贅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一四八章 倭寇行蹤第三六六章 西寇侵閩(中)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二五七章 捲土重來第一三二章 精彩表演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三九五章 寧波會戰 (中)第二四五章 趨之若鶩 (一)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一零四章 狡兔鄭迥第二一零章 後院三國第一六三章 占城起兵第二二三章 西狩平壤第五十九章 自掘墳墓第一百章 天下人
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十六章 特戰隊第一四零章 人各有志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三三一章 封貢貿易第一五三章 明目張膽第二八一章 平定關東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二一五章 移風易俗第一二五章 商談歸順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一四五章 以鄰爲壑第三二零章 烏嶺之戰(下)第二六三章 大阪之役 (下)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三二六章 騎兵對決第一零八章 林姑娘第一八三章 杭州城下第三六三章 基隆之戰第一四三章 冰河時代第二十六章 狗咬狗第四五四章 揚州效應第三章 歸化人第二九七章 釜山海戰(下)第七十九章 狼羣戰術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四九零章 攻滅馬杜賴第三八四章 殿前會議 (上)第八十二章 聲名遠播(下)第八十八章 疑兵計第七章 倭寇來襲第四七零章 南洋天平第一四三章 冰河時代第一七七章 舟山海戰第二四七章 家有喜事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二九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十章 海上決戰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二十八章 榜樣在先第三零零章 老謀深算第一一七章 肢解林家第一三七章 甘薯之父第三零零章 老謀深算第九十五章 赤間關下第二二三章 西狩平壤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二七八章 關東天險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一六九章 無恥之徒第三六七章 西寇侵閩(下)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四零零章 整肅世風第四九一章 外交斬敵第二六九章 關原會戰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三三六章 日本末日第一零一章 關門失守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一一六章 兩岸形勢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二零八章 他欺負我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二一七章 門戶失守第三八八章 微服巡視(下)第三十九章 強渡決戰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四九五章 望加錫戰爭(上)第十章 江湖兒女第六章 匹夫有責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二八五章 久留米會戰(下)第四三三章 杭州會戰(下)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四十章 放大招第四三九章 攻滅蘇祿第一六三章 占城起兵第二三六章 朝鮮累贅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一四八章 倭寇行蹤第三六六章 西寇侵閩(中)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二五七章 捲土重來第一三二章 精彩表演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三九五章 寧波會戰 (中)第二四五章 趨之若鶩 (一)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一零四章 狡兔鄭迥第二一零章 後院三國第一六三章 占城起兵第二二三章 西狩平壤第五十九章 自掘墳墓第一百章 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