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6章 分店
“如果天子要讓我們在琉球和倭國之間選一個的話.我們選擇琉球。”
幾乎沒有怎麼猶豫,敖藏就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資本討厭風險,他也討厭風險。
現如今,龍宮和琉球之間的合作可以說是蒸蒸日上的,這對雙方來說都有不小的好處。然而倭國,那裡的情況完全不可控。
倭國看起來小,其實一點都不小。它整片領土加起來其實和南直隸差不多大,擱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完全可以說是個大國。
龍宮並沒有許多的行政機構。在此之前,龍宮基本只對琉球本島進行了有效統治。
即使是如今,琉球首都那霸島的人口也不過是50萬。
這比當年15萬的人口確實多了不少,但對大明來說也就是一個零頭。
治理這麼少的人不需要什麼管理機構,龍宮只要把他們全都僱傭了就行了,實際上也確實是如此。
但這套機構在琉球以外的地方都是行不通的,因爲龍宮不可能像僱傭琉球人一樣把所有人都給僱傭了。
那麼在如今的龍宮,就有個關鍵的事項要抉擇——是否需要對龍宮進行改革,以強化對海外領土的控制。
資本討厭風險,敖藏也討厭風險。因爲錢是個好東西,它流通起來可以通神,但風險不是。
“所以,倭國你不要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龍宮只是代天牧守,沒有什麼‘要不要’的意思。只是,在下有這麼個提議。”
“我也覺得你應該是有個提議的。那麼,你的提議是什麼?”
朱先烯知道,龍宮吃進嘴裡的東西斷然沒有再往外吐出來的道理。而且,朝廷也不打算讓龍宮真的把那些地方吐出來。
龍宮和夜勤局這兩個政治實體,雖然現在從屬於朱先烯和商洛兩個人,但是它們都發揮了類似的作用——它們非常適合王畿之外的廣袤土地建立新的【超凡統治】。這些超凡者建立的國家雖然不如天庭更強,但他們可以完全壓制住舊式的所有宗教、文化、地域、王國等等,讓所有的凡人政權在一夜之間黯然失色。因爲他們真的打不贏狂獵和真龍,這是來自超凡者的碾壓。
而且,從他們自身的體系中拔擢超凡者,其本身也有高於凡人國家的天然依據。典型的就是琉球,琉球的信仰本身就是龍宮,現在龍宮就算從帷幕後面跳出來直接統治琉球,在琉球恐怕也沒什麼好說的。
“那麼.天子,我的提議是——並非由我,而是由另一個龍族來統治倭國。我們希望能把倭國轉化爲另一個龍宮體制下的國家。我聽說商天君的夜勤局正在歐洲開疆拓土,爲朝廷分憂。龍宮也可以分憂。”
“嗯”朱先烯想了想,“你這個提法很好。不過我想從你口中確認一件事——你是怎麼看待‘龍宮體制’?”
“陛下。”敖藏躬身道,“‘國必依山川’,此事在左丘明的《國語》中亦有記載。古來封國,其境內必定要有其山川來祭祀。我們希望依照這個體系,廣泛地依靠山川來建立龍宮統治凡人的新體系。”
“這個法理依據很充分。那麼,具體怎麼實行呢?有沒有幾條原則?”
“有。我們有這麼幾條原則——第一是【龍宮城制度】。龍宮不會在所有區域都廣泛地建立統治,而是會在山川地脈節點建立巨大的龍宮城,每座龍宮城之間在陸地上不會有明確的交界之地,而是通過朝貢和貿易體系來控制凡人的政權。我們並不會干涉凡人統治自己的方式,但我們會通過貢賦和市場建立起嚴密的統治體系,通過貨幣的契約來約束凡人。具體來說,我們並不治理百姓,我們只治理僱員。僱員爲龍宮城服務,龍宮城則效忠於龍王。”
這基本是琉球體系的翻版。龍宮想要通過行政成本最低的方式,來統率廣大的國家。統帥疆域的方式也並非依靠稅收,而是依靠投資和契約。龍宮更傾向於通過持有資產,而非徵稅的方式來治理民衆。
巨大的龍宮城和廣袤的凡人聚集區會成爲新時代的象徵。依靠的授權與契約,一系列受到龍宮承認的凡人政權會以龍宮爲中心建立起來。這些凡人政權彼此之間也不會有明確的上下級關係,而是成爲海量的碎片化國家。
在此之上,多個龍宮城效忠於龍王本人,而龍宮擁有自己最爲宏大的水晶宮。凡人向龍宮城朝貢,龍宮城向水晶宮朝貢,水晶宮向天庭朝貢,由此建立一套圈圈套圈圈的治理體系。
但這在地球上並非什麼新鮮事。
“你們其實是在效仿南洋土邦的曼荼羅體系?”商洛問。
“啊商天君真是好眼力。實際上,那確實很類似。”
曼荼羅,或者叫金剛壇城,其實就是圓圈的意思。曼荼羅體系,就是圓圈套圓圈,一圈一圈往外套。
曼陀羅體系的典型特徵就是一座由神性國王統治的巨大神殿城市,和無數個向神殿城市進貢“金銀花”的附庸部落。
這一體系是符合南洋的地貌的。南洋有巨大的雨林,其全境都屬於傳統意義上的“煙瘴地面”。煙瘴地面不只是對中原生效,對他們自己來說也是如此。
在南洋建立的居民點,就像巨大雨林中的孤島一樣彼此孤立。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通極爲不便,且路途上遍佈大片的無人區。這就讓維持這些文明孤島的聯繫成爲了一件極其麻煩,而且不甚必要的事——畢竟人類想要活着,其實沒有那麼麻煩,國家並非一定要建立。
比如良渚的古國就面臨過類似的情況。良渚古國在環境惡劣的時候得以興旺,但在生態恢復之後迅速瓦解,最後被一場決定性的戰爭摧毀。
這一情況在整個世界都是。因爲不是所有地方都和黃河長江一樣,定期給所在流域的所有人開PVE副本,不抱團就會天上來的黃河水捲走,奔流到海不復回。
而在東南亞,這裡的生存環境雖然惡劣,但勝在穩定。爲了維持國家的存在和權力的擴張,他們選擇了PVP的劇本,也即發動規模浩大而血腥的征服戰爭。在爪哇島和中南半島上的諸多曼荼羅戰爭都死傷甚衆,在朝廷到來之前,爪哇島的土著甚至能殺得幾百年之間人口穩定地下滑,乃至互相殺戮到文明倒退。
而一旦這些曼荼羅建立霸權,就會因爲沒有其他勢力可以打而迅速衰落,然後開始曼荼羅中心的往復循環。 這些曼荼羅國家在歷史上出現過多次,最近的一個就是暹羅。而暹羅的前身阿瑜陀耶,其字面意思就是“大城”,因爲這一體系的典型特徵就是有一座大城。
而實際上除了巨大神殿之外,曼荼羅國家還有一個特質——除了現行存在的暹羅之外,歷史上還有許多曼荼羅的神殿大城瓦解在了雨林之中。比如吳哥窟就曾經是這麼一座神殿城市。許多曼陀羅國家就和吳哥窟一樣,一旦解體之後就會像烈日下的冰川消融。因爲這些國家本就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是依靠強力才凝聚起來的人造產物,一旦失去存在的理由就會迅速瓦解。
南洋的雨林是有生命的。一切沒有人打理的地方,都會被迅速吞噬。那些曾經強大的列國,都如同海市蜃樓一般煙消雲散了。
“話說回來,龍宮學的是哪一點?還是全部都學了?”朱先烯問。
“我想最重要的還是最後一點——像海市蜃樓一樣。因爲我們會確保龍宮體制下的所有地區,都籠罩在蜃氣之中。具體來說,所有的貨幣都會使用蜃氣製造,這會讓龍宮的經濟體系不會影響到外界。錢只是一種方法,它未必需要以實體的方式存在。我們要從這些臣屬中拿到的,歸根到底,就只有時間。我們希望他們把時間花費在龍宮體系之內,爲龍宮提供從工業生產和文化生產在內的服務。我們也相信,這樣的龍宮國家可以廣泛地在各地建立起來,而且能夠直接覆蓋掉當地的凡人勢力。”
“嗯就擴張性這一點來說,我是認同的。畢竟,蘭芳做過一樣事。”
實際上與其說龍宮像曼荼羅體系,倒不如說龍宮更像是蘭芳體系。蘭芳體系本身也是曼荼羅體系的魔改,它建立了坤甸、星洲和爪哇順塔三座“神殿大城”,只是構成這些大城的並非神廟,而是鋼筋混凝土。這些大城中供奉的並非是神佛的神力,而是一串串會讓所有人心驚肉跳的數字。雪茄味可比檀香味衝多了。
“我說,敖藏王啊。”朱先烯看着他,“你很賊啊,你是不是也盯上蘭芳的遺產了?”
實際上蘭芳也確實面臨着這個問題。因爲隨着飛昇的到來,在南洋的所有國人都要回撤,蘭芳體系便無法維持了。朝廷正在想辦法從中重組一個體系在飛昇之後管理南洋,只是還沒有找到合適方案。
現在龍宮就提供了方案。
“這件事,蘭芳知道嗎?”
“蘭芳,知道。”敖藏目視着朱先烯,“蘭芳是知道的。鄭世傑那邊,我會去說服他的。”
“嗯”雖然朱先烯也沒問過,但他知道,敖藏與國姓的父親——前任延平侯之間有非常複雜的關係。現在想來,他們當年的關係可能也就是爲了今日。
“那麼,你們決定吧。”朱先烯開口道,“蘭芳是延平侯的私產,延平侯自己決定就可以。只是最終的原則是,龍宮不可以越界。”
“明白,那麼這就是我要向您提供的最終方案——我打算,退位。”
“退位?退給誰?”
“我打算退位後,把王位交給小乙,並且把未來可能存在的其他龍宮國家分封爲其他龍子。如果計劃得以批准,我們初步決定在倭國設立兩座龍宮城。其中一處沒有決定,但另一處已經決定了,會設立在千葉。屆時從南到北,會有九座龍宮城設立起來。這些龍宮城會嚴守自己的海疆,絕不會逾越。”
“啊”朱先烯注意到一件事,“我之前聽你提到,你的龍宮城在陸地上沒有明確的分界線,但是在海中有?”
“是的,龍宮的領海會有明確的邊界,但會盡量減少對陸地生活的干涉。”
“商洛你怎麼看?”
朱先烯向商洛詢問——在得到商洛的肯定後,朱先烯也做出了最終決定:
“天庭同意了。雖然你還沒有拿出來細則,但我們在原則上同意這個‘龍宮體制’的方案。江河湖海里,本就應該交給龍王來管理,這是很正常的。我在想,是不是可以把你們的體系推廣一下,畢竟把井龍王也安排一下什麼的。”
“啊這.天子陛下,沒有那麼龍能填到井裡。”
“那你不能加把勁多生一點嗎?還挺好用的。”
“龍每年就這麼多,哪來那麼多量產的龍啊.”
“那你們自己琢磨好了。總之,你們近期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來,然後搞一搞實地的實驗,把報告交給我,我來審閱一下就行。你還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有一個問題——請問,龍宮之間是否可以交戰?”
“我不建議你們交戰。我更希望你們建立一個和平的競爭機制。但如果你們一定要開戰,那麼應該依照禮法來進行。這都取決於你們——不過話說回來,你們打算承包多少地盤。”
“這是我們能選的?”
“是啊。”朱先烯點頭道,“我們也在找人管理地上的事情,畢竟今後天庭不太適合干涉那麼多。我想,你們能不能把整個太平洋承包下來。”
“哈???”敖藏愣了一下,他怕自己聽錯了,因爲這聽着像是要承包什麼魚塘似的。
“我就問你幹不幹。太平洋總要有人管理的,你不承包我就找別人嘍。”
“承包!太平洋我們就承包龍。龍宮向天子承諾,整個太平洋都會在龍宮體制下繁榮而和諧地發展起來,不給天庭添一點麻煩。”
“嗯很好,你知道關鍵在於不添麻煩,那就對路了,非常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