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奧妙

渠清澤和蘇俊絕沒有睡大覺。

瀋陽的黃在勝,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努力,已經建立起來一套嚴密的情報網絡,後金的很多情報,都是通過黃在勝這裡送過來的,儘管說渠清澤和蘇俊的事情很多,但他們的大部分精力,還是放在情報方面的,加之兩人都認爲,剿滅後金韃子是不用質疑的事情,不管是什麼樣的情況之下,皇上都是不會忘記這樣的大事情的。

可兩人也有不明白的地方,不管是從江寧營的實力,還是朝廷的承受力來說,直接開始對後金韃子的征伐,不是很過分的事情,更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應該說剿滅後金韃子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了,但他們就是沒有等到皇上發佈命令。

不僅僅是渠清澤與蘇俊着急,包括朱審烜、楊嗣昌、範景文、洪承疇和張溥等人,都是非常着急的,他們甚至直接上過奏摺,要求朝廷開始對後金韃子的征伐,畢竟大晉朝廷的京城在北平,這裡距離遼東不是很遠,讓後金韃子盤踞在遼東,對朝廷也是存在威脅的,何況後金韃子還控制着絕大部分的草原,按照皇上的意思,這些地方全部都是大晉朝廷所統領的地方,必須要在朝廷的控制之下。

馬上就是秋收季節了,秋高氣爽,正是最適宜於徵伐的時候,何況秋收之後,糧食充足,征伐後金韃子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得益於老天的保佑,更得益於皇上的聖明和睿智。大晉二年的氣候一直都不錯,很少有地方遭遇到重大的自然災害。儘管說黑死病曾經造成了巨大的威脅,但波及的地方不是很大,加之控制的很是嚴格,扼殺住了蔓延的苗頭,損失也不是過於的慘重,加之黑死病蔓延的地方,以前基本都是大明朝廷控制的地方,相對來說形成的影響要小一些的。

氣候不錯。加上各級的官府在春耕的時候,傾注了極大的精力去管理和服務,故而誰都能夠想到,大晉二年一定是一個大豐年。

有了糧食,老百姓不會餓肚子了,天下肯定是穩定了,民以食爲天。

如此的情況之下。秋收之後,展開對後金韃子的攻擊,更是不容置疑的事情。

可朱審烜等人感覺到了,皇上似乎沒有這個意思,要說遼東正在大規模的裁撤邊軍,目前主要考慮的是被裁撤的軍士的安置問題。朝廷徹底廢除了軍戶制度,今後完全實施招募的舉措,軍官相對固定,而且軍官和軍士的俸祿也完全不一樣了,應該說遼東裁撤邊軍。對於征伐後金韃子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衆人也是清楚的,皇上是肯定要剿滅後金韃子的。具體什麼時候動手,那是皇上考慮的事情,代管兵部的楊嗣昌認爲,向皇上提出來建議,就是自身的職責,否則兵部豈不是不需要存在了,故而他單獨想皇上遞交了奏摺,建議秋收之後,對後金韃子展開全面的攻擊。

蘇天成已經收到好多的奏摺了,建議對後金韃子展開最後的徵繳,不徹底的剿滅後金韃子不收兵,甚至有朝中官員表態了,若是朝廷一時間無力承擔軍餉和糧草,請願捐出來俸祿。

蘇天成怎麼會不想着徹底剿滅後金韃子,後金韃子的前身是建州女真,這是一個強悍的民族,經過了努爾哈赤的整合之後,變得尤爲強大,若不是自己改變了歷史,統領中原和神州大地的,就是後金韃子了,故而徹底剿滅後金韃子,是他無論如何都要完成的歷史使命。

但如何的把握時機,就需要慎重考慮了。

大晉王朝已經矗立起來了,下一階段的重點事情,就是發展經濟,讓老百姓的日子慢慢的好起來,這是最爲重要的,幾乎可以說,一切的事宜都要爲經濟的發展和老百姓的富裕服務,包括剿滅後金韃子,也需要從這方面做出來思考。

打戰是需要消耗大量的錢財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後金韃子在關內劫掠了那麼多次,早就集聚了大量的財富,而且歷史的發展有着一種自然的規律,那就是強盛起來的民族,往往都是在經濟上有着雄厚實力的,故而蘇天成不僅僅是從武力上面要剿滅後金韃子,從經濟上面也要徹底的幾塊後金韃子,讓後金韃子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只能夠乖乖的服從朝廷的領導,說白了,蘇天成的要求更高了。

蘇天成的這種想法,朝中的文武大臣不明白。

通常情況下,諸多的文武大臣認爲,徹底剿滅後金韃子,就是從肉體上消滅他們,至於說他們擁有的財富,直接搶過來就可以了。

這方面,蘇天成需要做出來解釋。

乾清宮。

蘇天成拿着楊嗣昌的奏摺,看着衆人開口了。

“楊愛卿上了奏摺,建議對後金韃子展開攻擊,時間就是秋收之後,這個時候,我江寧營兵強馬壯,肯定是能夠一鼓作氣的剿滅後金韃子的,朕想,你們也是這樣的看法吧。”

“朕今日就要詳細說說這件事情。”

“徹底剿滅後金韃子,一直都是朕想要做到的事情,不管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這個決心都是不能夠動搖的,故而諸位不必擔心,朕絕不會因爲登基了,因爲進入京城了,就滿足了,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可如何的剿滅後金韃子,是不是還和從前的考慮一樣,江寧營將士奮勇廝殺,消滅了滿八旗、漢八旗乃至於蒙八旗,一切任務就完成了,朕看不是這樣。”

“朝廷做出來了那麼多的決定,創辦銀行,統一發行紙幣,這一切都是爲了什麼,諸位都是知道的,就是爲了我大晉王朝更加的強盛,爲了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加的好一些,如此的情況之下,朕就要提醒諸位了,剿滅後金韃子,是不是也需要從這方面考慮。”

“後金韃子曾經在我中原多次的劫掠,俘虜了大量的老百姓,搶奪了數不清的錢財,在他們控制的遼東,滿人是有着天然的優越感的,漢人都是他們的奴隸,他們之所以能夠如此的囂張,無非是仗着自身的勇猛,仗着手裡有大量的黃金白銀。”

“朕想到了更多的事情,若是今日朝廷剿滅了後金韃子,剿滅了皇太極,可會不會在明日又冒出來一個皇太極,繼續領着後金韃子造反,朝廷會不會陷入到惡性循環之中,導致遼東成爲最不穩定的地方。”

“或許會有人說了,不服氣就殺唄,人都殺光了,看他們是不是還有資格造反,朕卻不是這樣看的,若是按照這樣的思路下去,遺留的就是仇恨,這種仇恨,經過了多年的醞釀之後,總會有爆發的時間的。”

說到這裡,蘇天成站起來,走下了金鑾殿,來到了衆人的身邊。

“朕說到這裡,或許有些人已經明白了,朕的意思,不僅僅是從肉體上打敗後金韃子,更要從精神上面徹底的擊潰他們,也就是說,後金韃子今後必須依附朝廷才能夠生存,必須服從官府的管理才能夠過上好日子,到了這個時候,後金韃子才能夠徹底的穩定下來。”

“朕的要求很高啊,相信兵部會感覺到頭疼的,腦袋長在別人的頭上,他們想什麼,怎麼能夠控制,況且皇太極也不是尋常人,更是難以被左右的。”

“要做到這一點,銀行的作用,紙幣的作用恐怕就巨大了,若是這方面能夠運作好了,朕相信,不需要動用多少的兵力,朝廷就能夠徹底的剿滅後金韃子,而且讓後金韃子永遠依附朝廷,服從官府的管轄。”

朱審烜等人的眼睛亮了,他們多次商議銀行與紙幣的作用問題,皇上這個時候提到了銀行與紙幣的作用,目的顯而易見的,想想看,若是銀行能夠吸納後金韃子絕大部分的金銀財寶,朝廷的紙幣能夠在瀋陽通行了,到了這個時候,後金韃子的府庫幾乎就等於被朝廷直接控制了,到時候,想要徹底的剿滅後金韃子,就真的簡單很多了。

而且銀行和紙幣完全可以左右後金韃子的生活,讓他們必須要依靠朝廷。

皇上剛剛說完,朱審烜開口了。

“皇上,臣明白了,臣建議,在遼東的錦州、寧遠、大淩河城等地,都開設銀行,同時遼東也必須使用朝廷統一發行的貨幣,至於說與後金韃子的互市,臣建議暫時關閉,後金韃子佔據了廣寧、西平堡和義州等地,互市本來就不存在了,至於說靖邊和安寧堡的互市,臣建議加大扶持的力度。。。”

衆人都是非常聰明的,基本明白了這裡面的意思。

令衆人不得不服的是,皇上看的很遠,衆人根本就沒有想到這一點,還以爲江寧營揮刀殺過去,徹底剿滅了後金韃子,一切的任務都完成了,皇上想的可沒有這麼簡單,不僅僅要揮刀殺過去,還要剝奪後金韃子的財富,讓後金韃子必須依附朝廷,纔有可能真正的過日子,這樣的辦法,不得不說是最爲妥當和徹底的。

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12章 善後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280章 變化(1)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93章 新科會元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012章 誤判?(1)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1283章 太子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239章 鉅變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560章 變通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33章 精心策劃第646章 夜襲(1)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846章 慘敗(4)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117章 秦淮河(1)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20章 雪中送炭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35章 蠢笨如豬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133章 準備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774章 海戰(4)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1034章 聖旨
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12章 善後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280章 變化(1)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93章 新科會元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012章 誤判?(1)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1283章 太子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239章 鉅變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560章 變通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33章 精心策劃第646章 夜襲(1)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846章 慘敗(4)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117章 秦淮河(1)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20章 雪中送炭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35章 蠢笨如豬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133章 準備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774章 海戰(4)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1034章 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