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收復臺灣(3)

龐大的船隊離開金門島之後,駛向了浩瀚的大海,朝着澎湖列島而去,蘇天成的內心,莫名的有些激動了,穿越之前,他沒有到過臺灣,可時常在電視裡面看見臺灣,曾經被譽爲亞洲四小龍的臺灣,發展是非常不錯的,與日本、香港、新加坡一樣名揚世界,可如今的形勢下,這些地方根本就不算什麼,沒有絲毫的名氣,不會爲外界所矚目。

穿越之後,蘇天成做了太多的事情,完全扭轉了歷史的進程,很多本應發生的事情,徹底出現了改變,已經投靠後金的洪承疇,現在還駐守在草原,給予後金韃子巨大的威脅,讓後金韃子恨得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皇太極因爲遇見自己這個強勁的對手,竟然承受住了失去宸妃的打擊,頑強的活下來,依舊是大清國的皇帝,應該四處劫掠的流寇,早已經煙消雲散,不復存在了。

應該說,歷史不會走回頭路了,很多的悲劇不會出現了。

可內心深處,蘇天成還是存在遺憾的,他雖然改變了歷史的進程,但還不能夠把握歷史,只能夠是順利歷史的潮流,做着一些人想做卻沒有做到的事情,蘇天成的目的,是讓大明王朝真正的強大起來,重新煥發青春,但這個目的,在如今的情況下,幾乎沒有可能,京城的那個皇上朱由檢,不可能成爲一代明君,無法開創大好的局面,大明的百姓,生活沒有太多的改變,朝廷內部的黨爭還是存在,或許在局面徹底穩定下來之後,還有爆發的跡象。南方的士大夫階層,還是高高在上,不會也不可能體諒百姓的痛苦。也許有一天,蘇天成與朱由檢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會真正的爆發出來,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因爲某個人的努力。歷史的進程會發生改變,但歷史的潮流是奔涌向前的,蘇天成很清楚,按照自己的這些做法,或許不要多長的時間,朱由檢就無法真正維持自身的皇位了,因爲朱由檢不能夠適應這種前進的潮流,到了那個時候,恐怕自己就必須要做不情願做的事情。

這一切都是蘇天成的分析和想象。穿越這麼多年了,蘇天成深知,有些事情,你不用去預測,也不要耗費心思去思考,按照自身的原則做事情,一切就足夠了。

剿滅後金韃子、摧毀後金的政權,這是目前最大的任務。但接下來的事情,更加的重要。讓大明王朝真正的強盛起來。

蘇天成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夠真正達到這個目標,或許臺灣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要是能夠在短時間之內,真正將臺灣建設好,創立一種全新的管理體制出來。這種貢獻,不亞於剿滅流寇和後金韃子。

這恐怕是蘇天成高度重視臺灣的原因。

金門島的戰鬥,令蘇天成認識到,收復臺灣,恐怕不需要經歷太多的波折。按照目前軍隊的實力來說,荷蘭殖民者是不堪一擊的,人數上面、武器方面的優勢,讓這場戰鬥,沒有太多的懸念,重點還是在後面的建設。

崇禎十五年三月初二,戰船編隊抵達了澎湖列島的外圍。

荷蘭殖民者的大部分戰船,同樣在這一代活動,澎湖列島的位置非常重要,控制了這裡,就等於是控制了臺灣海峽的航路運輸,至少能夠控制整個的臺南,這些年,自詡爲非常強大的荷蘭戰船,不如意的時候總是居多,鄭芝龍的船隊在泉州的時候,完全控制了臺灣海峽,包括整個的南海,荷蘭的戰船,曾經幾次迎戰,都敗下陣來,不得不放棄對海峽的控制,轉而開始將全部的注意力,轉移到經營臺灣,荷蘭人的努力得到了回報,他們打敗了西班牙人,完全控制了臺灣,而且也控制了呂宋和南洋等地,開始瘋狂的聚斂財富。

荷蘭人擊敗了西班牙人,取代了西班牙,成爲了大明和日本的主要貿易伙伴,不過荷蘭人的主要力量在臺灣南部,以前被西班牙人佔據的臺灣北部,尚不是他們控制的重點,何況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的戰鬥,結束不到一年的時間,荷蘭人需要時間來鞏固統治。

鄭芝龍被江寧營擊敗的消息,荷蘭人是知道的,他們曾經欣喜若狂,認爲能夠徹底的控制檯灣海峽,乃至於整個的南海了,在他們看來,大明王朝空有一個龐大的架子了,內部的紛爭不斷,面臨着巨大的麻煩,恐怕無法顧及這裡了,可惜事實的發展,出乎了他們的預料,特別是江寧營水師嚴控走私的舉措,對他們的利益,也是很大的損害。

海上運輸和商貿的利潤是巨大的,這一點荷蘭人非常清楚,西班牙、荷蘭以及葡萄牙等王國的強大,幾乎都是依靠着發展海上的軍事力量,從而能夠通過海洋,向外擴張,掠奪財富,所以說,荷蘭人是非常注重發展海上軍事力量的。

遠洋擴張,對於荷蘭人來說,不是什麼陌生的事情了,只不過歐洲的爭奪還很是激烈,這樣的情況下,荷蘭殖民者不可能派出主要的力量,來到臺灣,這也成爲了他們的軟肋,那就是擴張的力量不是特別的強大。

江寧營水師進攻金門島的消息,荷蘭人剛剛知道,還沒有來得及做出來全面的部署,戰船編隊就來到了澎湖列島。

帶領荷蘭人打敗西拔牙人,控制整個臺灣的,是荷蘭將軍宋克。

這個宋克可不簡單,天啓年間就來到了臺灣,曾經用威逼利誘的方式,取得了大量的土地,而且在臺南、嘉義和高雄等地,都建立起來了軍用和貿易的據點,他們的主要據點位於臺南,被稱之爲赤嵌城,這是荷蘭人一手一腳建立起來的。

荷蘭人對於臺灣和澎湖列島的覬覦,時間已久,早在萬曆年間,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就在巴達維亞建立了永久性的軍事基地,也就是後來的印尼雅加達,建立這個基地,目的就是爲了讓荷蘭的軍隊能夠控制澎湖列島,控制檯灣,進而控制檯灣海峽和南海的航線。

宋克帶領的有接近三千的荷蘭軍士,此外還有在本地招募的一些土著居民,包括強徵入伍的一些漢人,總兵力達到了六千人,當然,主要的戰鬥力量,還是兩千八百荷蘭軍士。

因爲有巴達維亞的軍事基地的支持,宋克在打敗了西班牙人之後,能夠很順利的統治整個的臺灣,儘管兩千多荷蘭人,在整個的臺灣不足一提,宋克曾經打敗了臺灣老百姓組織的不少小規模的起義,也對臺灣的百姓進行了殘酷的鎮壓。

宋克指揮的戰船和商船,總數達到了一百餘艘,戰船的戰鬥力還是不錯的,就是數量上面,難以保住,不過就算是鄭芝龍控制整個南海航線的時候,也不能夠輕易的攻打臺灣,畢竟荷蘭的戰船,重點不在於數量,而在於質量,巨大的戰船,是宋克的驕傲。

接到了明軍攻打金門島的消息,宋克敏感的察覺到,明軍很有可能對澎湖列島和臺灣島發動攻擊了,他迅速作出了部署,將集結在臺南的戰船,派往澎湖列島,駐紮在最大的澎湖島上面,要求軍士通過島上的瞭望塔,隨時關注海上的情況。

宋克有着足夠的資本驕傲,且不說他帶領荷蘭人打敗了西班牙人,就是在與鄭芝龍的交鋒之中,他也沒有徹底敗下陣來,雖然因爲戰船數量少,難以抵擋鄭芝龍龐大的船隊,不得不委曲求全,在荷蘭商船通過臺灣海峽時,繳納一定的保護費,可他牢牢控制了澎湖列島,控制了臺灣,控制了大明的海上貿易通道,依靠着少量的兵力和戰船,能夠做到這一點,非常的不簡單了。

宋克曾經向國王建議,派遣大量的戰船,還有軍士,來到臺灣和南洋,打敗明朝的水師,徹底控制這裡的航線,無奈他的建議沒有得到批准。

荷蘭也不是什麼大國,本土的軍力有限,不可能派出那麼多的軍士。

明軍進攻澎湖列島和臺灣,宋克不是特別的緊張,荷蘭戰船的驍勇,是非常聞名的,歷史上的荷蘭軍艦,曾經被稱之爲海上馬車伕,明軍從金門島過來,經過了長途的跋涉,海上的補給,可沒有陸地上那麼簡單,自己佔領了澎湖列島和臺灣島,有着足夠的物資支援,可前來進攻的明軍,就沒有那樣的優勢了。

當然,明軍戰船的速度,出乎了宋克的預料。

就在他剛剛知曉明軍攻下了金門島的消息之後,明軍很快就到了澎湖列島的外圍,被瞭望塔上面的軍士偵查到了,因爲明軍來進攻澎湖列島和臺灣,宋克早就隨着戰船,來到了澎湖島,準備親自指揮這場至關重要的戰鬥。

所有的部署還沒有完成,明軍就來到了澎湖列島,這個時候,宋克也無法埋怨了,只能夠要求所有的軍士,都做好迎戰的準備,萬一不能夠抵抗,戰船可以撤到臺南,繼續堅守,明軍想要拿下赤嵌城,可沒有那麼容易。(未完待續)

第497章 內訌(2)第414章 傷情第127章 密旨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629章 巡視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669章 心結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809章 前兆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60章 剿匪(2)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081章 暗戰(2)第397章 開花彈第1054章 遼東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58章 後續第236章 擴軍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417章 訓斥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258章 花絮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414章 傷情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183章 定局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014章 誤判?(3)第181章 幕僚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176章 升堂第466章 死裡逃生
第497章 內訌(2)第414章 傷情第127章 密旨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629章 巡視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669章 心結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809章 前兆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60章 剿匪(2)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081章 暗戰(2)第397章 開花彈第1054章 遼東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58章 後續第236章 擴軍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417章 訓斥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258章 花絮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414章 傷情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183章 定局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014章 誤判?(3)第181章 幕僚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176章 升堂第466章 死裡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