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

濟爾哈朗帶領大軍從瀋陽出發的時候,還是有些鬱悶的,就是因爲代善的自尊心,他這次帶領鑲藍旗出征,顯得不明不白,這對於大軍的士氣是有着不小的影響的,其實大軍就是奔赴宣州,對付駐守在宣州的江寧營將士的,這是規規矩矩的戰鬥任務,鑲藍旗的軍士從瀋陽出發,經過遼陽、甜水站,直插岫巖,從正面想駐守宣州的江寧營發起攻擊,承擔着主要的作戰任務,從平壤出發的代善,帶領正紅旗的將士,經過須彌島方向,從側面向江寧營發動進攻,兩路夾擊駐守宣州的江寧營,這是皇太極確定下來的任務,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駐守宣州的江寧營軍士,只有兩萬人,四萬大軍對付兩萬人,可謂是勝券在握。

濟爾哈朗一貫都是以大局爲重,也因爲自己身份特殊,濟爾哈朗顧全大局,有些事情寧願自己吃虧,代善是曾經的四大貝勒之一,是皇太極的哥哥,崇德元年大清國成立的時候,也是被敕封爲排名第一的親王,濟爾哈朗是不會和代善去爭論長短的,反正大軍的主要任務,就是打敗駐守宣州的江寧營,有可能的情況下,更多的剿滅江寧營的有生力量,不過困難也是很大的,關鍵是江寧營的水師厲害,大清國沒有了水師,一旦江寧營軍士逃竄到海上,他們就沒有絲毫辦法了。

皇太極派出范文程隨軍行動,這令濟爾哈朗更加的惱火。

長期在瀋陽,朝廷裡面發生的一切事情,濟爾哈朗都是看在眼裡的,他很清楚范文程的想法,也知道範文程是一心爲了大清國。但范文程的有些觀念和做法,與滿人的認識是不一樣的,滿人看重親情,雖然皇太極是皇上,但在有些時候,代善、多爾袞等人。在皇太極的面前是比較隨便的,想到了什麼也是敢說的,不管相互之間有着什麼不同的認識,可大家都是爲了大清國,爲了大清國能夠打敗大明王朝,入主中原,也正是因爲這樣的氛圍,大清國的發展是迅猛的。

當然,濟爾哈朗也明白。若是有人的動作威脅到了皇太極的權威,甚至是威脅到皇權了,那皇太極也不會客氣的,前面有不少例子了,包括自己的父親和兄弟,都是在這樣的事情上面栽跟頭,濟爾哈朗在這方面很是注意,努力維護皇太極的威信。做任何的事情,都不能夠觸及到皇權。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努力,濟爾哈朗得到了皇太極的重視。

不過最近兩年時間,皇太極的心思略有轉變了,可能是受到了范文程的影響,雖說皇太極和滿人權貴看上去還是親密無間的,大家有機會在一起吃飯。一道喝酒,一起商討大清國的重大決策,但皇太極開始慢慢注意對子女的培養了,慢慢開始樹立豪格、葉布舒等人的權勢,這恐怕是未雨綢繆。爲了大清國下一任的皇帝做準備了。

在大清國,皇太極的威信依舊是不可動搖的,一些滿人權貴因爲自身的利益,可能有一些抱怨,皇太極也在想方設法的保持平衡,一方面努力提高漢人的地位,限制滿人的權貴,一方面也在重用滿人,其實朝廷裡面的重要大臣,手握實際權力的大臣,基本都是滿人,范文程儘管受到了皇太極的高度信任,但在朝廷裡面的權力還是有限的,主要還是在決策方面,對皇太極產生影響。

大清國有如此的局面,是很不簡單的事情,經歷了諸多的努力,努爾哈赤與皇太極,一代接這一代,都在孜孜不倦的努力,同漢人比較起來,滿人是很少的,人數上面是微不足道的,要是滿人不能夠空前的團結,不可能與龐大的漢人相抗衡。

多年的觀察,濟爾哈朗也注意到了,漢人的人數雖然衆多,但基本是一盤散沙,都是爲了各自的利益,皇太極曾經總結過,從個人的素質上來說,漢人明顯要強一些的,知書達理,學識不錯,但漢人不團結,都是爲了自身的利益,做出來的事情,更是令人不敢恭維,爲了自身的利益,可以拋卻國家的利益,眼看着大明王朝已經是搖搖欲墜,可朝廷裡面的那些漢人權貴,還是爲自身考慮,根本就沒有想過,一旦大明王朝滅亡了,他們該怎麼辦。或許有些人和范文程的看法一樣,投降大清國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夠保住自身的榮華富貴。

皇太極早就掌握了漢人的這個特性,多年以來,皇太極利用了范文程,多次離間漢人之間的關係,讓一些漢人投靠了大清國,包括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都是死心塌地的投靠了大清國,而且皇太極對於投靠大清國的漢人,是非常關照的,之所以做出來這樣的姿態,目的就是讓更多的漢人能夠投靠大清國。

實話實說,濟爾哈朗跟着皇太極,還是學到了不少的東西的。

至少這次帶着范文程出征,濟爾哈朗會特別注意,不管怎麼說,范文程還是有能力的,而且范文程掌握着大清國的情報網,能夠根據情報,分析出來諸多的情況,上一次在遼東獲得了巨大的勝利,情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滿人權貴之中,無人願意專門從事情報工作,也不合適做這樣的事情,諸多的滿人權貴,想到的就是在戰場上作戰,想到的就是面對面殺敵,再說了,從事情報工作,需要坐得住,需要耗費極大的腦力,這恐怕也不是那些滿人權貴的特長。

大軍抵達遼陽,在遼陽城外安頓下來之後,濟爾哈朗與多鐸進入了遼陽。

遼陽的官吏早就安排好了府邸,不過兩人是不會入住的,他們和自己的軍隊在一起,翌日兩人就要朝着不同的方向行軍,多鐸前往海州的方向,濟爾哈朗前往甜水站的方向。

進入酒樓,剛剛坐下,多鐸就開口了。

“鄭親王,爲何沒有邀約範大人前來啊。”

濟爾哈朗有些吃驚,他壓根沒有這樣的意識,范文程是皇太極最爲信任的漢臣,在今後的作戰之中,濟爾哈朗會不自覺的迴避,至於說范文程提出來的一些意見建議,他會根據實際情況,明確是不是採納,皇太極相信的漢臣,自己不能夠太過於的親近,否則皇太極會怎麼看,長期在瀋陽,濟爾哈朗早就注意到這些情況了。

濟爾哈朗一直都很謹慎,和諸多滿人權貴的關係一般,從來不搞那些拉幫結夥的事情,面對代善、多爾袞、多鐸、阿濟格等人的時候,更是特別注意。多鐸突然說出來這樣的話,他不清楚是什麼用意。

“豫親王說笑了,範大人很是忙碌,一路行軍之時,都是不斷的分析情報,爲了大軍能夠順利的征伐,範大人是廢寢忘食啊,我倒是輕鬆很多了,可以和豫親王一起來吃飯飲酒,若是有機會,我還準備請範大人給豫親王出出主意啊。”

多鐸臉上帶着微笑。

“鄭親王這話說的,其實我已經感覺到了,宣州纔是皇上關注的重點,鄭親王和禮親王聯手進攻宣州,駐守宣州的江寧營軍士,不過兩萬人,豈能抵擋我四萬大軍,我這邊進攻復州,主要任務還是穩住復州的江寧營軍士,令他們無法去增援宣州,一旦鄭親王和禮親王獲得了勝利,三路大軍夾擊駐守復州的江寧營軍士,令他們無法立足。”

濟爾哈朗點點頭,皇太極的這種安排,他也注意到了,這可能就是皇太極要求范文程跟隨自己到宣州的原因吧,很有可能翌日范文程也會說到這些事情的。

“豫親王說的是啊,此次征伐,你我任務都不輕,皇上一直都強調,江寧營乃是我大清國最大的對手,此次你我都要直面江寧營軍士,還是不能夠疏忽,若是能夠取得完勝,那再好不過,若是不能夠完勝,至少需要攆走他們。”

濟爾哈朗說出來這句話,多鐸也是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鄭親王,不瞞你說,在京城的這段時間,見識不少啊,以前駐紮在朝鮮,腦子裡想到的就是那邊的事情,也不需要操心那麼多的事情,現在的情況不同了,就說這江寧營,若是不能夠剿滅江寧營的有生力量,他們駐紮在登州,皇上豈能安寧啊,他們時時刻刻都可以跨海作戰,覆蓋的範圍廣闊,令我大清國防不勝防,故而我認爲,皇上這次的要求,還是要剿滅江寧營的有生力量,要不然也不會派出十萬大軍了。”

濟爾哈朗看了看多鐸,沒有繼續說到征伐的事宜,轉移了話題,他不清楚,爲什麼多鐸會明白這麼多的事情,會想到那麼遠的事情,這是很少有的情況,若是說多爾袞想到這些,那不算什麼稀奇的,畢竟多爾袞的見識,是遠遠強於多鐸的。

濟爾哈朗不想繼續說這些事情,幾天之後,他和多鐸都要開始惡戰了,大戰之前,重在調節自身的情緒,不要顯得那麼緊張。(未完待續……)

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57章 遇匪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994章 整合(2)第791章 偶遇(2)第629章 巡視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792章 偶遇(3)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444章 想不到第123章 唐海泰第790章 偶遇1第1082章 暗戰(3)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50章 面聖第158章 籌謀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167章 迅雷(2)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882章 對決(4)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646章 夜襲(1)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7章 馬市驚魂第419章 賀瘋子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82章 家信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116章 硬骨頭(1)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483章 抉擇第1118章 硬骨頭(3)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497章 內訌(2)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53章 目不忍睹第703章 遠見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21章 周密安排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53章 吳三桂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273章 麻煩事第33章 精心策劃第273章 麻煩事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387章 小手腕第682章 屠城
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57章 遇匪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994章 整合(2)第791章 偶遇(2)第629章 巡視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792章 偶遇(3)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444章 想不到第123章 唐海泰第790章 偶遇1第1082章 暗戰(3)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50章 面聖第158章 籌謀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167章 迅雷(2)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882章 對決(4)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646章 夜襲(1)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7章 馬市驚魂第419章 賀瘋子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82章 家信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116章 硬骨頭(1)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483章 抉擇第1118章 硬骨頭(3)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497章 內訌(2)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53章 目不忍睹第703章 遠見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21章 周密安排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53章 吳三桂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273章 麻煩事第33章 精心策劃第273章 麻煩事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387章 小手腕第682章 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