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

大明政客sodu

洪承疇改變了先前做出來的決定。

之所以改變決定,一方面是處於他自身的考慮,另外一方面,也是衆多將士的要求,特別是率領白桿兵的馬祥麟,更是當場要寫下血書。

最初的計劃是賀人龍率領一萬先頭部隊,以最快的速度抵達夔州府城,洪承疇率領其餘的將士隨後趕到,兩軍之間的距離,不超過五十里地。

洪承疇帶領的將士,一共是六萬五千人,除開一萬白桿兵軍士,餘下都是江寧營的將士,這些將士,都是身經百戰的,而且在沙漠和草原進行過鏖戰,素質是不用說的,相對來說,白桿兵的戰鬥力稍微弱一些,所以說,按照洪承疇的計劃,一萬先頭部隊首先投入到戰鬥之中,餘下的四萬江寧營將士,最爲第二梯隊,緊跟着上陣廝殺,至於說一萬五千白桿兵軍士,安排在最後。

這樣的安排也是符合實際情況的,白桿兵的裝備差一些,戰馬奇缺,江寧營將士就不同了,經過互市的補充,基本做到了每人一匹戰馬,行進的速度要快很多,雖說四川的地形複雜,山地居多,但戰馬的速度,還是遠遠超過了行走的速度。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安排,令馬祥麟不幹了。

白桿兵遭遇了慘敗,差點就全軍覆沒了,對於流寇有着刻骨的仇恨,按照土家族的習慣,遭遇了這樣的深仇大恨,一定要親自報仇,手刃仇人,逝去的族人靈魂纔有可能得到安寧,所以說,馬祥麟早就想着。圍剿流寇戰鬥開始之後,白桿兵必須要參與到每一次的戰鬥之中。當然,馬祥麟也有自知自明,白桿兵的戰鬥力,與江寧營將士是不能夠比較的,不管是個人的戰鬥能力。還是綜合素質,都有着一定的差距。

重新組建白桿兵之後,馬祥麟帶領軍士進入了江寧營,一切都按照江寧營的要求進行訓練,這期間還發生了不少的故事。

白桿兵的驍勇,在朝廷之中是有着一定的名氣的,特別是迎戰後金的那一戰,打出了威風,但因爲風俗習慣的問題。白桿兵也存在一些問題,關鍵是在服從指揮方面,或者說是在軍容軍紀方面,存在缺陷,這是致命的缺陷。

軍容軍紀是軍魂非常重要的體現,一支軍隊是不是能夠無敵於天下,關鍵在於軍魂,散漫的作風是能夠很快毀掉一支軍隊的。這樣的軍隊,面臨危險的時候。大家能夠團結一致,若是在和平環境裡面的時間長了,結局一定是一盤散沙。

白桿兵之所以一直都沒有散掉,那是因爲他們的生活環境艱苦,很多的時候,生活都難以維持的。沒有進入到相對優越的環境裡面,大家都有危機感,所以得以維持下來,若是有了江寧營將士這樣的待遇,恐怕早就出問題了。

所以說。進入江寧營之後,洪承疇親自負責訓練白桿兵,蘇天成的心思他是知道的,白桿兵遲早是江寧營的一部分。

整頓白桿兵作風散漫的問題,洪承疇是下定了決心的,訓練初期,強調了軍紀,一次違反,帶隊的軍官跟隨受罰,和違反的軍士一起,領十軍棍,第二次違反,軍士所在的小隊所有人跟着受罰,違反的軍士領二十軍棍,其餘軍士每人領十軍棍,至於說負責的小隊長,撤去小隊長的職務,第三次違反,違反的軍士直接斬首,小隊所有軍士,每人領十軍棍。

這個制度,嚴格執行下去了。

習慣於散漫的白桿兵,初期不以爲意,大家捱了軍棍,還嘻嘻哈哈,只到後來,執法營嚴格執法,一次性斬殺了十餘個白桿兵軍士,大家才知道,什麼是軍法。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白桿兵開始發生變化了。

馬祥麟的思想,也有一個轉變的過程,白桿兵有着這樣的認識,與他的思想有着直接的關係,雖然知書達理,但馬祥麟一直認爲,帶兵打仗就是要愛護軍士,要體會到軍士的難處,打了勝戰,享受一下是理所當然的,大家都是將腦袋別在褲腰上面,說不定哪一天就喪命了,該享樂就要享樂,何況白桿兵一直都很艱苦。

洪承疇不留一點情面,在斬殺十餘名白桿兵軍士的時候,身爲主帥的馬祥麟,也領到了十軍棍,而且是當場執行的,也正是這十軍棍,打醒了馬祥麟,讓他真真切切的明白了,白桿兵和江寧營的差距在什麼地方。

其餘的白桿兵軍士,更是不用說了,上萬人看着自己的主帥被按在地上,軍棍打在屁股上,血肉模糊,斬殺的人頭擺在桌上,看起來是那麼的猙獰,他們開始隱隱明白了,什麼是軍魂,什麼是軍紀。

能吃苦是白桿兵最大的優勢,也是土家族的巨大優勢,從上生活在艱苦的環境裡面,認爲吃苦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說,洪承疇的訓練,進展還是很快的,只不過白桿兵長期在山區生活,對於平原野戰和草原、大漠作戰的技巧,還需要進一步的熟悉,說白了,白桿兵習慣於遊擊作戰,神出鬼沒,但對於大兵團的正式作戰,還是有些陌生的。

幾個月的訓練,馬祥麟感受到了白桿兵的變化,內心裡面,他完全認可了江寧營,甚至認爲自己就是江寧營的一份子了,其實蘇天成曾經也詢問過,若是剿滅了流寇,白桿兵是不是希望到遼東戰場去再續輝煌,馬祥麟當然是一口答應下來了。

江寧營是什麼身份啊,大明朝最爲強悍的軍隊,走到了任何的地方,人家都不敢小覷的,白桿兵雖然勇猛,但畢竟是少數民族的軍隊,土司的軍隊,在朝廷文武官員看來,是低人一等的,一旦白桿兵進入了江寧營,身份發生徹底的改變,大明爲人敢小覷了。

至於說拉山頭和保持自身實力的想法,馬祥麟是完全沒有的,這方面,讀過很多書,還是幫助了他,沒有保存自身實力的狹隘思想。

洪承疇做出來具體的佈置之後,馬祥麟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賀人龍帶領先頭部隊,他沒有意見,但一萬五千白桿兵,至少要有一萬人加入到先頭部隊,自己也跟着,統一歸賀人龍指揮,若是白桿兵軍士拖慢了軍隊的行程,甘願接受軍法處置。

馬祥麟提出來反對意見之後,一些江寧營衛指揮使也開始提出來不同的看法。

熊子健的發言很是關鍵,他指出來,李自成帶領九萬流寇,下定決心攻打夔州府城,也就是破釜沉舟的做法了,沒有留下任何的後路,也知道江寧營將士一定會增援的,這樣的情況下,先頭部隊的人數太少,可能起不到決定乾坤的作用,五萬江寧營將士和一萬五千白桿兵,先頭部隊至少達到三萬五千人,這樣才能夠形成聲勢,給予流寇沉重的打擊,就好比是五根指頭,一巴掌扇到臉上,和捏成拳頭打到臉上,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洪承疇稍微思考之後,接受了大家的建議。

他做出來了調整,先頭部隊依舊是賀人龍負責,自己跟隨先頭部隊行動,江寧營三萬將士組成先頭部隊,馬祥麟帶領五千白桿兵,也跟隨先頭部隊行動,先頭部隊的總人數達到了三萬五千人,餘下的三萬人作爲第二梯隊,熊子健負責指揮,兩軍之間的距離,不能夠超過一百里地,先頭部隊必須在八月十一的午時之前,抵達夔州府城,熊子健帶領的三萬將士,必須在八月十一日申時之前,抵達夔州府城。

大軍迅速開始行動了。

考慮到流寇有可能在距離夔州府城不遠的地方,埋伏軍士,洪承疇專門做出來了強調,不理會小股的流寇,不管遇見什麼樣的情況,都必須朝着夔州府城的方向前進,沿途不要計較將士的傷亡,若是有將士落伍了,自己想辦法回到夔州府城,大隊人馬繼續前進,不會照顧落伍的將士,這似乎和不拋棄不放棄的要求有些違背,但洪承疇的解釋非常清楚,夔州府城有太子殿下、蘇天成大人,還有一萬二千江寧營將士,孰輕孰重,根本不需要解釋。

軍士行軍的速度快的驚人,大家甚至不顧惜戰馬的體力了。

蘇天成是江寧營的靈魂,在將士的內心深處,蘇天成就是江寧營,江寧營就是蘇天成,若是蘇天成出現了什麼意外,將士有活不下去的感覺,至於說太子殿下,在衆多將士的心目中,地位稍微遜色一些。

望着飛奔的將士,洪承疇臉色稍微好了一些,他知道,身在夔州府城的蘇天成等人,一定在苦戰,面對九萬流寇,夔州府城內的江寧營將士,面臨着巨大的壓力,自己這邊的速度越快,越能夠減少江寧營將士的傷亡。

至於說流寇攻破夔州府城的後果,洪承疇沒有想過,他相信,李自成做不到,根本不要想着攻破夔州府城,哪怕流寇的人數再多一倍,也不要有這樣的妄想。(未完待續。。)

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1187章 行動(4)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211章 江寧營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25章 原來如此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108章 恩榮宴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560章 變通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034章 聖旨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843章 慘敗(1)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274章 奧妙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8章 交易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252章 北平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1192章 稱帝(4)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59章 收穫季節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65章 現實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157章 遇匪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1185章 行動(2)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247章 協調會(1)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2章 知己知彼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879章 對決(1)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39章 廟會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
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1187章 行動(4)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211章 江寧營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25章 原來如此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108章 恩榮宴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560章 變通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034章 聖旨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843章 慘敗(1)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274章 奧妙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8章 交易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252章 北平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1192章 稱帝(4)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59章 收穫季節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65章 現實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157章 遇匪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1185章 行動(2)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247章 協調會(1)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2章 知己知彼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879章 對決(1)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39章 廟會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