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連環計

蘇天成的估計沒有錯誤,劉大華確實是接受了任務,專門試探他的,當然,這裡面的緣由,劉大華暫時是不會說的。

還有一件事情,蘇天成也是沒有能夠充分估計的,他沒有想到,雷文彤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夠服氣的人,眼見着自家兒子和蘇天成結怨了,而蘇天成的所作所爲,已經表現出來不一般的氣質,今後萬一考取功名了,做官了,自家的兒子,豈不是有了大麻煩。

長期做生意,以己度人是雷文彤的最大特點,所以他要再次出手了。

蘇天成到劉大華家裡做客的事情,再次傳開了,也真的是奇怪了,平陽府城,這段時間,總是在流傳着蘇天成的事蹟,好像他的一舉一動,都有人專門盯着似得。上半年流寇作亂的事情,本來是大傢伙議論的重點,到了這個時候,反而不重要了。

這裡面,當然有讀書人在幫忙宣傳的,如今的讀書人,可不比今後幾百年的樣子,都是相互擡舉的,凡是讀書人之間的事情,大家都是盡力宣傳,歷史都是讀書人寫出來的,如果想着讓蘇天成在平陽府城有一定的名氣,根本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蘇化文這段時間,很是心煩,除了外面有些亟待解決的事情,還有家裡的事情。

搬到太原府城之後,他就感覺到了不對,夫人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做事情或者做決定的時候,還看看他的面子,想到他是一家之主,可自從蘇天浩到國子監去讀書了,夫人就沒有這些估計了,開始插手生意上的事情,要說夫人哪裡會做什麼生意啊,從早到晚都是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夫人插手生意上的事情,不是有什麼好的點子,或者說怎麼讓蘇家掙錢,而是關心分家產的問題。

夫人的意思,所有的家產,都要劃歸蘇天浩和蘇天然兩人的名下,包括平陽府城的祖宅和土地,土地全部劃歸到蘇天然的名下,蘇天浩是監生,按照朝廷的規定,是可以免去賦稅的,至於說鋪面和財產,重點是考慮蘇天然。

蘇化文當然不會這麼做。這裡面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他還有個兒子蘇天成。

不管怎麼說,都要給蘇天成留下財產,否則夫人無所謂輿論的指責,自己反而要承擔所有的責任,要是蘇天成流落街頭了,自己估計是被讀書人罵死。

知子莫若父,蘇天浩和蘇天然兩人,都是紈絝之子,這一點,蘇化文是非常清楚的,夫人就是那樣的德行,兩個兒子不可能好到哪裡去,而且他們最大的毛病,是不顧親情,若是他們繼承所有財產,蘇天成肯定是被掃地出門。

蘇天成讀書是不錯的,可惜這個兒子,性格過於的懦弱了,裡面有夫人的原因,但男人也要有自身的決斷啊。

蘇化文每日裡,就是忙於生意上的事情,哪裡有時間和精力管教兒子啊。

到太原府城,夫人不同意帶着蘇天成,蘇化文也同意了,但他佈置有後手,嚴格說,從讀書的方面看,蘇家有希望的,還就是蘇天成。

第二個原因,爲了維持蘇家的生意,也是爲了自己的今後。

商賈之家的分家,是有着非常嚴格的規矩的,除非自己一命歸西了,或者是病入膏肓了,否則,不會提前分家,自己年紀不是很大,這麼早就分家了,財產全部都屬於兒子了,要是這幾個兒子,花天酒地,胡亂花錢,蘇家敗起來不過眨眼的事情。

散財如水推沙,聚財如針挑土。

至於說自己閉上眼睛之後,身後之事,也管不到那麼多了。

嚴格說,夫人是應該明白這個道理的,爲什麼這麼着急,無非是明年就要進行鄉試了,蘇天成若是考中了舉人,夫人也不敢胡亂說話了,畢竟舉人的身份尊貴,可以入朝做官了,牽涉到家產的分割,夫人絕不敢將蘇天成排斥的乾乾淨淨。

可現在的機會很好,蘇天成只不過是生員,每月領着官府發給的癝米,算是沒有多大地位的,此刻動手,分割了家產,既成事實了,蘇天成今後就是考中舉人,也於事無補了。

其實夫人不要蘇天成到太原府城來,就是想着,能夠將這件事情,完全的定下來了,免得蘇天成知道了,一定要鬧出去,面子不好看。

從年初開始,夫人就一直說着這件事情,剛開始,蘇化文還解釋一下,到了現在,解釋的心情都沒有了,乾脆不搭理了。

蘇化文有些心涼,夫人太不明事理了,爲什麼不爲蘇府的將來考慮。

自打成家以來,夫人就是有些跋扈的。

夫人的家世也不怎麼樣,蘇化文當時是商賈,不可能迎娶到官宦人家的姑娘,明朝的等級制度森嚴,高攀的事情,太少見了,基本不允許,門當戶對是最爲重要的。

可舉辦了儀式之後,蘇化文才知道一件事情,原來夫人拜了一個義父。

夫人的義父,是朝廷中間的一個官員,雖然品秩不高,但好像是京官。

至於說是怎麼拜上的,這麼多年了,夫人一直都是諱莫如深,從來不說。

蘇化文本來是高興的,能夠有這樣一層關係,對於商賈之家來說,是大好事,可當他提出來,要去拜訪這位義父的時候,夫人死活都不同意。

時間長了,蘇化文的心思發生了變化,有些懷疑這一層的關係了,當然,他主要想到的,還是夫人的這位義父,到底是不是有着什麼權柄。

可夫人辦好了蘇天浩到國子監去讀書的事情,這令蘇化文有些猶豫了,想要進入國子監讀書,僅僅有銀子是不行的,還需要一定的關係。

清官難斷家務事,這麼多年過去了,蘇化文漸漸也就弱了這一份的心思,家裡的生意做的不錯,有銀子了,重要的是幾個兒子能夠爭氣,光宗耀祖,改換門庭。

到了十二月,蘇化文得到了一個重要的情報。

戶部尚書畢自嚴上疏十二事,其中就有增加糧餉的建議,這次增加的是遼餉,從萬曆年間的九釐,增加到一分二釐,從田賦中間得來,每畝增加三釐。

所謂遼餉,又稱爲新餉,主要用於遼東的軍事需要。

蘇家在太原府和平陽府,都有耕地,而且都是在他蘇化文的名下,他自己沒有功名,必須要上繳賦稅,如此以來,賦稅自然也就增加了,如果說這些田地在蘇天浩或者是蘇天成的名下,就不需要繳納賦稅了。

因爲這個原因,蘇化文開始考慮,如何處置田地的事情,是不是重新劃分一下戶頭,至於說家裡的鋪面,不用考慮,現在肯定是不會動的。

他的想法,太原府城周邊購買的耕地,劃歸到蘇天浩的名下,平陽府城的土地,劃歸到蘇天成的名下,這樣合適一些,蘇天浩畢竟是蘇家的嫡長子。

可這個建議,遭遇了夫人的激烈反對。

蘇化文和夫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一怒之下,準備獨自回到平陽府城,處理這件事情了。

蘇化文畢竟是當家的,真正做出來了決定,夫人暫時也沒有辦法,眼看着府裡的衝突越來越激烈,有着不能夠控制的跡象了。

平陽府城的消息,不斷的傳回來,蘇天成做出來的事情,令蘇化文感覺到吃驚,夫人每天在家裡,都是詛咒蘇天成,說蘇天成是敗家子,甚至準備停了蘇天成每月三十兩銀子的生活費,蘇化文當然是不同意的。

如果不是府裡每日都發生的爭吵,蘇化文和夫人早就回到平陽府城去了。

暗地裡,蘇化文感覺到了奇怪,得到的這些消息,令他吃驚,這好像不是蘇天成所能夠做出來的事情啊。難道說蘇天成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了。

就在這個時候,蘇化文接到了平陽府商會寄來的信函。

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498章 內訌(3)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122章 眉姑娘第413章 羣英會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195章 問責第1101章 帝心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90章 大場景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90章 先手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752章 大度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7章 馬市驚魂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845章 慘敗(3)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231章 大婚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39章 廟會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86章 朝廷嘉獎第67章 歸屬第37章 安排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182章 家信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160章 剿匪(2)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211章 江寧營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773章 海戰(3)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150章 面聖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257章 史無前例
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498章 內訌(3)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122章 眉姑娘第413章 羣英會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195章 問責第1101章 帝心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90章 大場景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90章 先手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752章 大度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7章 馬市驚魂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845章 慘敗(3)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231章 大婚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39章 廟會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86章 朝廷嘉獎第67章 歸屬第37章 安排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182章 家信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160章 剿匪(2)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211章 江寧營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773章 海戰(3)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150章 面聖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257章 史無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