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

“第一個問題,今日你宴請我等來吃飯,是不是想着責問我的。”

張溥點點頭,沒有說話,彷彿很解氣的樣子。

“第二個問題,你既然是來責問我的,是代表誰,代表朝廷,還是代表個人。”

“蘇天成,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我不是朝廷命官,憑什麼代表朝廷,我是代表復社、代表天下的讀書人來責問你的。”

“好,回答的很好,接着是第三個問題,你代表天下的讀書人,我就很想問問了,我是會試會元、殿試榜眼,勉強算得上讀書人吧,想我江寧縣縣衙,也有諸多的讀書人,還包括了江寧營千戶孫傳庭,天啓年間的進士,他們好像沒有和我說過,你可以代表天下的讀書人啊,你憑什麼代表的天下讀書人。”

“蘇天成,你說出來了那些話,就不配讀書人的稱呼了。”

“張溥,不要過於激動,說話注意一些,先前我就提醒你了,我是官,你是民,要有自知之明。”

張溥的臉色發青,身體輕微的顫抖。

“再來說說復社的問題,請問一下,復社究竟是幹什麼的啊?”

這個問題,令張溥怒不可遏,再也忍不住了。

“蘇天成,雖然你是殿試榜眼,卻不知道復社是幹什麼的,豈不令人齒笑,復社是天下文社彙集而成立的,著書立說,傳揚文化,爲天下人吶喊。”

蘇天成的臉上。終於浮現出來了冷笑,一邊的吳偉業。也發現情況不對了,可這個時候,他無法開口說話。

“看來複社是著書立說的場所了,這我就奇怪了,復社做學問是好事情,不可你說話的語氣,好像是在干涉朝政啊,你說復社爲天下人吶喊。這就更加令我惶恐了,就說我這六品的京畿知縣,說話的時候,也不敢說代表朝廷官員,就算是身爲巡按御史的吳大人,恐怕也不敢說代表朝廷官員,區區一個復社。就敢說代表天下的讀書人,且不說這是不是狂妄的話語,滿朝的文武官員,都是讀書人,復社都能夠代表了,那我要問問了。復社究竟是做什麼的,復社究竟意欲何爲。”

雅間裡面,非常的安靜,吳偉業臉色發白,張溥剛纔的話。確實是有問題的,可能是激動過於了。也可能是將復社看的太高了。

“蘇兄,今日主要是討論事情,不要上火了,恩師剛纔的意思,不是這樣的,還請蘇兄不要介懷,就事論事。”

吳偉業開口了,黃道周和錢謙益也跟着說話了,意思是一樣的,說今日主要是討論相關的事宜,不宜大動干戈,說話難免有錯誤的地方。

張溥臉色也白了,知道自己的話,沒有說好,太狂妄了一些。

“諸位放心,以言獲罪的事情,我是不會做的,我剛纔說的意思,是提醒某些人,包括某些社團組織,說話做事情的時候,多多考慮一下,不要飄飄然了,將自己看的過重了,摔倒之後,是很慘的。”

“下面我就要說到正題了。”

“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這句話的意思,我不想多解釋了,諸位都是讀書人,明白意思,我想說的是,我大明朝很多的讀書人,已經忘記了這個道理,他們自以爲聖明,自以爲學問高,可以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在他們的眼裡,普通百姓和農民,是愚昧的,是什麼都不懂的,離開了他們,百姓和農民,就活不下去了。”

“皇上敬重讀書人,是因爲讀書人的自律自強,爲了家國天下,不在乎自身的待遇,不在乎自身的得失,一心爲公、一心爲民,爲了我大明的發展,甘願拋棄一切。”

“可惜的是,有些讀書人,一旦轉變了身份,想法也就改變了,他們身份不同啊,應該要享受恩惠啊,至於說做出來貢獻的事情,不要說具體了。”

“張溥先生說的很好啊,讀書人需要考慮的,是家國大事,以天下興亡爲己任,浩然正氣盎然充塞於天地之間,至於說細瑣的具體事情,就不用麻煩讀書人了。”

“舉個例子說吧,這上繳賦稅的事情,當然是農民來做了,讀書人幹什麼呢,監督啊,要求農民上繳賦稅啊,因爲讀書人要考慮大事情啊,要考慮家國天下的事情啊,如此的辛苦,如此的勞累,怎麼能夠談到賦稅這些繁瑣的事情啊。”

“更有甚者,讀書人考慮家國天下的大事情啊,不需要做具體的事情,不過吃飯喝酒等諸多享樂的事情,還是要做的,可光憑着嘴巴說,說不來銀子啊,怎麼辦呢,讀書人既然做大事情了,當然要普通百姓和農民養活了,百姓和農民上繳的賦稅,就必須要養活讀書人。”

“讀書人清高啊,還可以做更大的事情,比如說結社,一起來探討學問,這本來是好事情,可我就奇怪了,結社的目的是探討學問,著書立說,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可爲什麼明目張膽的干預朝政了,還打着讀書人的旗號,美其名曰爲天下人說話。”

“既然有了這樣的目的,還不如撕去那一層僞裝的面紗,露出來本身的面目,結社的目的,就是想着施展抱負,就是想着干預朝政,何苦要做那立牌坊做婊子的事情。”

張溥和錢謙益的臉色,都變得鐵青了,蘇天成說的話,意思太明確了,直接指向了東林書院和復社了。

“我敬重普通百姓和農民,因爲我知道,文武官員,都是依靠他們養活的,沒有他們的辛勤勞作,我們吃什麼、穿什麼,有些所謂的讀書人,肩不能挑、背不能扛,以爲自己有了二兩的學問,就了不起了,看不起普通百姓和農民,斥責爲盲流,可悲的是,這樣的認識,居然還有着好多人認同。”

“再來說士紳富戶,享受着朝廷的恩惠,可朝廷出現了困難,他們在幹什麼,連續幾年的災荒,難道他們不知道嗎,北方流寇騷擾,究竟是什麼原因,那是因爲好多的農民,沒有飯吃了,快要餓死了,人家造反,是爲了有口飯吃,這個時候,士紳富戶幹什麼去了,自家富得流油,一毛不拔,卻指責朝廷,這件事情沒有做好,那件事情做的不對,談什麼慎獨,談什麼懷柔,以指責他人的缺陷爲榮,博得所謂清流的名聲,我都爲這些所謂的士紳富戶臉紅,他們算什麼士紳,算什麼讀書人。”

“張口就是家國天下,閉口就是以天下興亡爲己任,談論到具體事情的時候,就說這是官府的事情,是知府知州知縣的事情,自己提不出來一絲建設性的意見,卻大言不慚的指責做具體事情的人,如此恬不知恥的讀書人,有什麼臉面,苟活於世。”

“不錯,我是要求江寧縣的士紳富戶,做出來應有的貢獻,他們既然享受了諸多的恩惠,也應該爲官府考慮了,也應該做出來實實在在的貢獻了,我的標準很簡單,空口說空話,在我這裡行不通,不客氣的說,討論學問的事情,我還不一定看得上你,我需要你貢獻出來銀子,你就是說的天花亂墜,沒有銀子,官府什麼事情都辦不好。”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蘇天成臉上再次露出了微笑,他端起了酒杯。

“張溥,黃大人,錢大人,該說的我都說了,至於說如何理解我說的話,那是另外的事情了,有句話我說在前面,不管是復社,還是其他的什麼學社,想要討論學問,我歡迎,還力所能及的支持,想要干預朝政,指手畫腳,不要怪我不客氣。”

“這杯酒喝下之後,我就告辭了,縣衙的事情很多,我沒有功夫在這裡閒聊,吳大人巡按南直隸,也是考覈我的,若是我做的不好,朝廷自然是要降罪的,不勞張溥先生操心了。”

一口氣喝下了這杯酒,蘇天成站起來了,對着衆人稽首之後,轉身離開了。

渠清澤和王大治,也跟着站起來離開了。

吳偉業跟着出來,算是鬆一送蘇天成等人。

氣的臉色鐵青的張溥,好半天才開口說話。

“這個蘇天成,成何體統,以爲自己是江寧縣知縣,以爲自己是朝廷命官,就了不起了,我要彈劾他,一定要彈劾他。”

“張溥先生,還是冷靜一下,好好想想蘇大人說的話吧,有些話,就不要說得太多了。”

張溥吃驚的看着黃道周,不知道黃道周爲什麼會說出來這樣的話,看意思,黃道周似乎是有些支持蘇天成的。

這是他不能夠容忍的,讀書人的面子不能夠遭遇到損害,士紳富戶的利益是一定要維護的,否則,復社和東林黨倡導的有些東西,就站不住腳了。

可惜張溥不能夠預測到形式的發展,賞識他的周延儒,已經辭去內閣首輔的職位了,因爲自己是復社的領導,因爲周延儒的賞識,在翰林院的時候,他是很囂張的,早就引發了諸多官員的不滿,新上任的溫體仁,就是其中之一,是很厭惡他的。

不要多長的時間,他就會知道,處處遭遇排擠和打壓的滋味了。

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647章 夜襲(2)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700章 提醒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256章 悲愴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117章 硬骨頭(2)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495章 宿命論(4)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155章 識趣第1256章 悲愴第210章 廷議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121章 熱鍋(1)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126章 眼藥水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029章 救贖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121章 熱鍋(1)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156章 出發第1173章 歹毒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273章 麻煩事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1章 收拾你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823章 準備(2)第467章 敗退第881章 對決(3)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629章 巡視第584章 情報戰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67章 歸屬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
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647章 夜襲(2)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700章 提醒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256章 悲愴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117章 硬骨頭(2)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495章 宿命論(4)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155章 識趣第1256章 悲愴第210章 廷議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121章 熱鍋(1)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126章 眼藥水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029章 救贖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121章 熱鍋(1)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156章 出發第1173章 歹毒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273章 麻煩事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1章 收拾你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823章 準備(2)第467章 敗退第881章 對決(3)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629章 巡視第584章 情報戰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67章 歸屬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