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海戰(3)

鄭鴻逵率領戰船出發的時候,侄子鄭成功堅決要求跟隨一起出戰,不過這個要求,被鄭芝龍拒絕了,鄭鴻逵其實也想帶着鄭芝龍,讓鄭芝龍見識一下海戰的情形,雖說鄭成功已經是生員了,標準的讀書人了,但鄭家的後代,必須要是文武雙全的,其實鄭成功已經顯露出來了一定的軍事素養了,按照鄭鴻逵的理解,鄭成功今後的前途,肯定是超過大哥鄭芝龍的。

鄭芝龍的心思,鄭鴻逵是知道的,學而優則仕,鄭芝龍自己雖然對世俗禮儀不是很在乎,但考慮到鄭家今後的出路,還是要求鄭成功讀書的,通過科舉的形式進入朝廷做官,大明朝武官的地位,鄭芝龍很清楚,要不是鄭家富可敵國,在泉州也沒有這樣的地位,自己就算是都督同知,但在福建巡撫的面前,也算不了什麼的。

鄭鴻逵歷來服從大哥的決定,稍事準備之後,帶領三百艘戰船出發了,這一次他是帶着必勝的信念的,出發之際,鄭芝龍特意拿出來了珍藏多年的美酒,兩兄弟痛快的喝了一頓,算是提前爲鄭鴻逵慶祝了,兩人對拿下威海衛碼頭,都是有着充足信心的,儘管說江寧營在陸地上威風凜凜,但海上的霸權,還是鄭家所有的。

鄭鴻逵出發的時候,提醒鄭芝龍,必須要注意安全,既然江寧營如此的驍勇,說不定會在遭遇到打擊之後,派出騎兵或者是步卒進攻泉州的,鄭芝龍不以爲意,說是好好過春節,春節之後再來考慮這件事情。

從泉州出發。到達威海衛,海路漫長,航行在大海上,鄭鴻逵有着天然的自豪感,鄭家水師稱霸海上這麼多年。這都是大哥鄭芝龍辛辛苦苦奮鬥的結果,鄭家擁有三千餘艘大大小小的戰船、巡邏船和商船,壟斷了海上貿易,這個時候,突然冒出來一個威海衛碼頭,而且是朝廷准許進行海上貿易的地方。這豈不是搶了鄭家的生意,鄭家展開海上貿易,也就是在福建泉州一帶,到廣東和浙江沿海去貿易,都是偷偷摸摸的,和當地的商賈取得聯繫。暗地裡交易,從來不敢公開,出現這樣的情況,朝廷爲什麼看不見。

和鄭芝龍的想法一樣,鄭鴻逵也是不服氣的,鄭家水師歸順朝廷之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朝廷缺銀子,撥不出來水師的軍餉,這一點鄭家沒有介意,但你總是該允許鄭家的商船在大明沿海各處進行交易吧,退一萬步說,朝廷禁止海運,鄭家暗地裡進行海上貿易,相互之間有着默契,朝廷不追究,鄭家也樂的進行交易賺取銀子。大家相安無事,可現在的情況發生改變了,朝廷允許在威海衛進行海上貿易的交易,也就是說,威海衛是朝廷唯一承認的合法的交易碼頭。

出現這樣的聖旨。情況就發生很大變化了,鄭家暗地裡的海上貿易,成爲了不合法的東西了,雖說鄭家不會在意,但想到威海衛碼頭就不舒服,要是朝廷裡面的哪位大人,突然提出來什麼彈劾的奏章,皇上說不定下旨訓斥的。

開海禁對於大明朝廷來說,是好事情,可以增加收入,在海上貿易日益發達的今天,朝廷頑固的堅持禁海,這是完全錯誤的,先期鄭芝龍和鄭鴻逵都是這麼認爲的,但隨着鄭家財富的增加,他們開始擁護這個決定了,這都是利益作怪,朝廷禁止海運,鄭家擁有的水師,就可以公開在大海上查處過往的商船,你不是要貿易嗎,對不起,朝廷禁止海運,你要是不服氣,我就打的你服氣,你要繼續交易,也好說,拿銀子來,繳納銀子了,我就睜一眼閉一眼,准許你交易,反正你在爲我鄭家賺錢。

而且鄭芝龍同樣擁有衆多的商船,這些商船也在進行着近海和遠海的貿易,賺取大量的銀子,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鄭芝龍和鄭鴻逵一直都認爲,朝廷遲早是要開海禁的,而且選擇的地點就應該在泉州一帶,開海禁的事情,應該交給鄭家來辦理,或者是直接交給福建巡撫衙門,這也等於是交給了鄭家,可惜實際情況不是這樣。

你做的出來初一,我就做得出來十五,鄭家是不會吃虧的,如此情況下,就剩下一種辦法了,那就是毀掉威海衛碼頭,至於鄭芝龍要求的,最好在毀掉碼頭之後,登陸到文登縣騷擾一下,鄭鴻逵可不敢有這樣的想法,人家江寧營威名赫赫,不管是不是帶有吹噓的成分,至少剿滅了幾十萬的流寇,要是鄭家水師遇見了江寧營將士,誰知道是什麼結果,大海上鄭家可以稱霸,陸地上可不敢有這樣的自信。

鄭鴻逵早就習慣了海上的航行,甚至認爲自己就是天生與大海爲伍的,海上生活的枯燥,對於他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的,冬季的大海上面,平靜的時間居多。

雖說認爲鄭家是海上的霸主,可不管是鄭芝龍還是鄭鴻逵,對大海是非常敬畏的,那是一種人力無法操縱的歷練,眼前看着風平浪靜的海面,瞬間就有可能驚濤駭浪,大型的戰船如同小孩的玩具一樣,被浪頭隨意的顛簸,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是船毀人亡。

拜祭海神是鄭家水師每次出發之前,必須要做的事情,每次拜祭的程序是非常嚴密的,不容出現絲毫的褻瀆,否則會被認爲不吉利,違背了程序的軍士,甚至有可能會被直接丟進大海里面,平息海神的怒氣。

海上航行二十多天了,距離目的地威海衛已經不遠了。

航行非常的順利,這令鄭鴻逵更加的自信了,他和鄭芝龍都有這樣的認爲,每次的海戰,海神都是知道的,若是海神發脾氣了,肯定是會有所表示的,那麼這次的航行,也就不會那麼順利了,沒有遇見一次的海浪,這是他從來都沒有遇見過的情況,雖說航行都是在近海進行的,沒有深入到外海。

船隊馬上就要到前三島了。

鄭鴻逵以前在這一代航行過,他很清楚,進入了前三島,就意味着進入了山東所轄的地方,對面的陸地就是青州,接着過去就是萊州和登州了。

不管如何的自信,面對即將到來的戰鬥,鄭鴻逵還是謹慎的,這一次出發,因爲鄭芝龍的豪氣,鄭家的水師,沒有掌握多少的情報,對於威海衛碼頭的情況,也知之甚少,至於說江寧營水師的情況,更是沒有打聽過,這算是比較重大的失誤了,不過情況已經是這樣了,就不用考慮其他問題了,再說了,一旦戰船出海了,也就不大可能知曉其他的情報了,所有的臨戰指揮,都要依靠指揮員的智慧了。

進入了前三島,戰船尚需要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才能夠到達威海衛碼頭。

如何展開進攻,鄭芝龍有着大致的打算,十艘大型戰船,主要是起到威懾作用的,真正參與進攻的,還是依靠其他的船隻,一般來說,碼頭的吃水位置都不是很深,大船進入到碼頭,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在退潮的時候,弄得不好就擱淺了,這個時候,戰船就會成爲活靶子,遭遇到陸地上的打擊的,不過鄭鴻逵有着自身的認識,既然威海衛碼頭是朝廷唯一允許進行海上貿易的地方,那麼碼頭一定是建的很大的,大型的戰船也是能夠直接進入的,要不然那些大型的商船,如何交易,若是貨物都需要用小船來進行中轉,這樣的碼頭也太可笑了,按說沒有誰會建設如此無用的碼頭。

威海衛這個地方,鄭鴻逵的印象不是很深,因爲這裡地處敏感地帶,登州和萊州,曾經是朝廷的火炮基地和後勤補給的基地,後來孔有德造反之後,這裡遭遇了很大的破壞,再後來後金韃子佔領了旅順,距離登州府城不遠了,這裡就更是成爲了禁忌之地。

多爾袞乘坐戰船攻擊登州和萊州的事情,鄭芝龍和鄭鴻逵都是知道的,但他們沒有接到朝廷的聖旨,也就沒有出動水師攻打後金的戰船,威海衛、登州府城、蓬萊城以及萊州府城,嚴格說起來,都是屬於渤海灣的範疇了,福建距離這裡地方遙遠,戰船到達這裡,需要很長的時間,再說了,鄭家水師,重點關注的還是南方的海域。

到達威海衛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不過進入到前三島海域,已經是臘月二十八了,春節馬上就要到了,鄭鴻逵發佈了一道命令,船隊進入到前三島海域之後,放緩速度,衆人稍微休整一下,若是有可能,還是要好好慶祝一下春節的。

選擇這個時間展開進攻,鄭芝龍和鄭鴻逵都有着充足的信心,大明的各級官府,特別重視春節這個節日,官員平時也難得有休沐的時間,誰都想着春節好好休息一下,鄭家水師選擇這個時候進攻,蘇天成和江寧營恐怕都沒有什麼防備,就算是有防備了,身在陸地的江寧營將士,根本就奈何不了在大海上面的戰船。

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676章 分析第1015章 誤判?(4)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41章 收服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274章 奧妙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45章 租子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752章 大度第669章 心結第397章 開花彈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823章 準備(2)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700章 提醒第88章 拜訪第92章 會試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420章 頭疼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1084章 廷辯(2)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2章 破局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58章 籌謀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69章 發榜(1)第467章 敗退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117章 硬骨頭(2)第210章 廷議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371章 探究第406章 募捐(2)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210章 廷議第774章 海戰(4)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648章 夜襲(3)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9章 牛二的節日
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676章 分析第1015章 誤判?(4)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41章 收服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274章 奧妙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45章 租子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752章 大度第669章 心結第397章 開花彈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823章 準備(2)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700章 提醒第88章 拜訪第92章 會試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420章 頭疼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1084章 廷辯(2)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2章 破局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58章 籌謀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69章 發榜(1)第467章 敗退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117章 硬骨頭(2)第210章 廷議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371章 探究第406章 募捐(2)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210章 廷議第774章 海戰(4)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648章 夜襲(3)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9章 牛二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