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必須維持

帶着內閣大臣,進入到養心殿的時候,楊嗣昌心情是有些複雜的,皇上突然要討論皇太極的來信,其實這份來信,內閣早就討論過了,當時孫承宗是極力反對的,認爲不能夠和後金皇太極握手言和,不能夠有明確的態度,這樣做,豈不是承認了後金的政權了,再說了,後金是異族,不一定會遵守諾言,若是突然違背諾言,大明是不好應對的。

這裡面的深層次原因,還是牽涉到遼東和邊關的局勢的。

孫承宗剛剛去世,皇上突然提出來,再次討論這件事情,究竟是什麼心思,楊嗣昌想到了,孫承宗曾經和他進行了一次長談,專門說到了皇太極的來信,毫不留情的指出其中的險惡用心,楊嗣昌是完全贊同的,孫承宗這樣的老人,見多識廣,完全能夠看出來皇太極的目的,不會令皇太極得逞的。

其實楊嗣昌也是贊成握手言和的,但那是站在真正和平的基礎上面,一旦離開了這個基礎,楊嗣昌不會堅持自身的觀點,父親楊鶴的遭遇,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當初父親擔任三邊總督,負責剿滅流寇,結果採取了以安撫爲主的思路,卻被流寇戲耍了,導致局勢越來越惡劣,被罷免了官職不說,還被投入到大獄裡面,從此一蹶不振,這是血淋淋的教訓,楊嗣昌不會走老路的。

原則問題,他必須堅持,要不然也不用擔任這個內閣首輔了。

“諸位愛卿,朕今日召集你們。商議與後金言和的事宜,朕仔細思考過了。這件事情,還是需要慎重對待的,朕想着聽聽你們的意見,諸位愛卿暢所欲言,不管說到了什麼,哪怕是對陣不利的話語,都是可以的,朕赦你們無罪。”

朱由檢看着楊嗣昌。楊嗣昌是內閣首輔,當然要表態。

楊嗣昌出列了,他還年輕,沒有孫承宗那樣的待遇,不可能有專門的椅子坐着的。

“皇上,臣以爲,還是請諸位大臣先說。臣認真思慮一下。”

朱由檢滿意的點頭,楊嗣昌不首先發表意見,這有利於其他人發表意見,孫承宗以前就不是很明白,總是首先表態了,弄得其他人也不好說什麼了。要不是自己多次鼓勵唐世濟,恐怕不會有什麼反對的聲音了。

楊嗣昌剛剛說完,唐世濟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皇太極提出來議和的事情。的確是可以考慮的,我大明遭遇了多年的波折。戰亂連連,百姓遭遇了巨大的痛楚,如今需要穩定,朝廷也需要一心改變百姓的窘況,令百姓過上好日子,若是總是處於戰亂之中,肯定是有着很大影響的,攘外必先安內,只要我大明朝強盛起來了,剿滅後金指日可待。。。”

唐世濟依舊是老觀點,只不過這一次,沒有人質問他了,以前唐世濟常常被孫承宗問的無話可說,每次都是吶吶而退。

楊嗣昌低下頭,心裡漸漸有了怒氣,你唐世濟也太不將我看在眼裡了,以爲孫承宗老大人故去了,內閣裡面,你就可以暢所欲言了,皇上所謂的暢所欲言,不過是這麼說,作爲內閣大臣,說話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全局,不能夠有着想象來的。

唐世濟足足說了一刻鐘時間,擺出來了很多的觀點,提出來的幾個具體的意見,就是和後金言和之後,可以削減遼東的軍餉開支,可以暫緩建設登州、萊州、青州以及天津等地,可以暫時不發展水師,這些節約下來的銀子,可以用到其他的方面,朝廷也能夠大大的減輕負擔。

楊嗣昌認爲,這些建議,表面上看,很是不錯的,其實是一派胡言。

大明放鬆遼東、大同、寧夏的防禦,暫時不建設登州、萊州、青州以及天津,甚至暫時不組建水師,這正是皇太極的目的,稍微長點腦子,就應該知道皇太極的目的,人家爲什麼不說不建設水師了,人家是不會放鬆八旗軍和漢軍的建設的,劫掠了登州和萊州,徹底毀掉了這兩個地方,獲取了大量的財富,這個時候要言和了,好比說我打你一頓,你用刀子低着我的胸口,於是我們倆坐下來,喝一杯酒,嘴上說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你在背後暗暗磨刀子,準備結果我的性命,我卻還在沾沾自喜,準備放下刀子了,以爲天下太平了。

唐世濟說完之後,其餘的內閣大臣,暫時都沒有發言。

楊嗣昌一一看過去,劉宇亮和傅冠低着頭,薛國光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劉宗周的臉上,有着不服氣的表情。

楊嗣昌知道,劉宗周肯定要發言了,這是一個很不好的信號,劉宗周一直都是追隨孫承宗的,這個時候發言,必然是激烈的反對,這反而會引發皇上的不滿。

沒有等到劉宗周開口,楊嗣昌開口了。

“傅大人,你是什麼看法啊。”

傅冠擡起頭,看了看楊嗣昌,面無表情的開口了。

“皇上召臣等來,商議皇太極言和之事,臣以爲,我大明不能夠與後金言和,後金韃子的驍勇,衆所周知,如今又在組建水師,若是皇太極真正的想着言和,爲何還在努力組建水師,臣不贊成唐大人的意見,若是我大明放鬆防禦,突然遭遇後金韃子哦的進攻,造成了重大損失,甚至危及到關寧錦防線了,這個責任,唐大人是否敢於承擔。”

傅冠以耿直出名,提倡維護老百姓的利益,限制權貴的利益,這方面,和蘇天成的認識有些合拍的地方,但傅冠的思想,沒有達到蘇天成那樣的境地,傅冠提出來的維護百姓的利益,這裡面是包括士紳富戶的。

唐世濟看了看傅冠,再次開口了。

“傅大人,本官的意思,也非是要放棄防禦,只是遼東和邊關,不需要集聚那麼多的軍隊,登州、萊州、青州的天津的建設,也可以暫時緩一緩,不需要那麼着急,水師的組建,可以依託福建的鄭芝龍大人。”

傅冠根本不買賬。

“唐大人的話,下官聽不懂了,什麼叫做緩一緩,水師依託鄭芝龍大人,登州和萊州遭遇侵襲的時候,鄭大人的水師在什麼地方啊,朝廷也曾經調遣水師,結果是什麼,一旦朝廷做出來了決定,與後金言和了,邊關的將士怎麼想,遼東的將士怎麼想,他們的軍餉怎麼保證,邊軍若是調遣,到什麼地方去,只怕做出來這個決定,遼東的局勢,馬上就會亂成一團糟的。”

爭論到了這個時候,楊嗣昌認爲,自己應該要表態了,要是任由這樣的爭論繼續,他這個內閣首輔,也是沒有面子的,儘管說皇上想着在內閣裡面,形成不同的兩面,但自己必須要協調,否則後面的事情不好做。

“皇上,臣是贊同傅大人的意見的,不能夠與後金言和。”

“皇太極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所謂與我大明朝言和,不過是害怕我大明朝強大了,故而想着得到喘息,蘇大人在遼東,拿下了大淩河城,攻打了黑山,皇太極感覺到危險了,故而想着言和,加之蘇大人準備在登州組建水師,這封堵了後金戰船的進攻路線,後金沒有地方能夠入關了,就想着和我大明言和了,臣以爲,這不過是緩兵之計。”

楊嗣昌說出來這些話的時候,唐世濟的臉色有些發白了,這也說的太過了,彷彿唐世濟就是上當受騙了,當然,也包括了皇上。

楊嗣昌很快轉移了話題。

“臣也知曉,能夠避免廝殺,對我大明是非常有利的,朝廷的銀子,源源不斷流出去了,總是捉襟見肘,這樣的情況,不能夠長時間的維繫,唐大人提出來議和,也是從我大明的利益考慮的。”

“不過,臣以爲,如今的情況下,我大明還是要咬牙堅持,不能夠給予後金喘息之機,我大明建設登州、萊州、青州以及天津,組建水師,加強遼東和邊關的防禦,就是對後金皇太極最大的壓力,令後金不敢有絲毫的鬆懈,必然時時刻刻的警惕,這就是角力的過程,看誰能夠堅持到最後。”

“臣以爲,遼東、邊關以及登州等地的建設,不僅不能夠削弱,還需要加強的,皇上可要求蘇大人加快步伐,給予後金皇太極最大的壓力,如此一來,皇太極不得安寧,我大明地大物博,萬衆一心,必然能夠很快剿滅後金政權的。”

朱由檢的臉上,一直沒有什麼表情,他提出來這件事情,目的不在於和後金言和,言和的事情,是不容討論的,這是皇太極的奸計,他能夠看出來,之所以討論這件事情,就是想到了蘇天成的權力,希望通過這次的討論,削弱蘇天成的權勢,但從目前的情況看,機會還不是很成熟,若是強行這樣做了,可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楊嗣昌說完之後,朱由檢開口了。

“朕知曉了,和後金言和之事,今後不要再提了,凡有關這方面的奏摺,朕一律都不看了,內閣直接打回去,朕希望諸位愛卿,團結一心,爲我大明的強盛盡力啊。”

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614章 剪不斷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58章 後續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64章 太原府城第775章 海戰(5)第794章 邀請函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167章 血戰(1)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279章 借銀子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274章 奧妙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87章 禮部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398章 燧發槍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824章 準備(3)第494章 宿命論(3)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273章 麻煩事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646章 夜襲(1)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240章 故人來(2)第675章 計中計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78章 重要情報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86章 朝廷嘉獎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015章 誤判?(4)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59章 剿匪(1)第443章 排兵佈陣
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614章 剪不斷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58章 後續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64章 太原府城第775章 海戰(5)第794章 邀請函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167章 血戰(1)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279章 借銀子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274章 奧妙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87章 禮部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398章 燧發槍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824章 準備(3)第494章 宿命論(3)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273章 麻煩事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646章 夜襲(1)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240章 故人來(2)第675章 計中計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78章 重要情報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86章 朝廷嘉獎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015章 誤判?(4)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59章 剿匪(1)第443章 排兵佈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