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排兵佈陣

(感謝老衲姓彭陳投出的寶貴月票,謝謝了。)

盧象升還是非常謹慎的,他一直都認爲,將後金的軍隊擋在大門之外,更加的保險一些,若是打狗不成反惹一身騷,那就麻煩了。

可張鳳翼是遼東經略,主政遼東軍政事務,自己雖然是遼東巡撫,但以前就是張鳳翼的下屬,而且也是張鳳翼舉薦自己出任遼東巡撫,若是剛剛上任的時候,就和張鳳翼對着幹,於情於理都有些說不過去的。

按說自己這個遼東巡撫,去指揮大同總兵王樸,是沒有多少問題的,遼東巡撫,同樣可以節制宣府、大同、榆林、山海關、錦州、寧遠一帶的邊軍,這些邊軍的主要任務,就是抗擊後金的軍隊,不過盧象升還是有些擔心的。

大明的邊軍,經過多年的演變,本質上面有些變化了,名義上是朝廷的軍隊,可實際作戰的過程中,僅僅聽命于軍官的調遣,對於朝廷下達的命令,多數時間陽奉陰違。

畢竟朝廷沒有能夠拿出來足夠的軍餉。

非常時刻,他想不到那麼多了,接受任務之後,沒有在昌平府耽誤,帶着幾個軍士,直接趕往居庸關。

盧象升和王樸幾乎同時到達居庸關。

居庸關屬於明長城的一部分,這裡建有一座小型的城池,重點是用來屯軍的,不過平日裡,這裡並非是防衛的重點區域,所以說,駐守的軍士不多。

王樸帶着五千軍士趕來,很快就引起了駐守軍士的好奇,加之遼東巡撫盧象升趕來了。就是傻瓜也知道,可能是後金的軍士要攻打這一帶了。

居庸關的空氣都變得緊張起來了。

偏偏在這個時候,盧象升與王樸之間,產生了一些小矛盾,大戰之前。主要的將帥之間,產生矛盾,這是很致命的事情。

主要原因,還是作戰思路的分歧。

盧象升認爲,不管後金派出來多少的軍士,從喜峰口一路奔襲到居庸關。還要有一段時間,沿路也會和諸多的邊軍作戰,因此,大同來的五千軍士,可以分出去兩千人,沿着喜峰口到居庸關的沿路蠱中人。找到很好的伏擊地點,給予後金軍士突然的襲擊,就算不能夠獲取到很大的勝利,也可以震懾後軍軍士的士氣。

這兩千軍士,不可戀戰,偷襲成功之後,迅速撤離戰場。回到居庸關,做好防守,相信有諸多將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守住居庸關的。

想不到王樸的想法,根本就不是這樣。

王樸帶領五千軍士,晝夜兼程趕到了居庸關,首先提到的問題,竟然是糧餉。

王樸認爲,軍士辛辛苦苦趕到居庸關,本來以爲是臨時調防的事宜。誰知道居然是抗擊後金的軍士,誰知道後金軍士有多少人啊,這五千軍士,難道能夠抵抗後金的侵襲,這樣的想法也太大膽了。再說了,軍士沒有做好準備,貿然出擊,恐怕適得其反。

說到最後,王樸毫不客氣的開口了,既然要抗擊後金軍士,那就要解決糧餉的問題,朝廷調動大軍抗擊後金,每次都是解決了糧餉問題的,軍士們辛辛苦苦打戰,銀子還是要有充足的保證。

至於說調遣兩千軍士,在路途中間伏擊後金軍士,王樸毫不客氣的拒絕了,認爲這種做法,無異於自殺,軍士本來就不多,抱成團之後,還有可能抗擊後金的進攻,若是主動分開了,更加不能夠迎敵了。

王樸堅持自己的意見,所有的軍士,都要守在居庸關,佔據有利的地形,如此總能夠抵擋一陣子的。

盧象升氣的吹鬍子瞪眼睛。

若是按照他以前的性格,早就發脾氣了,自己身爲遼東巡撫,可以調動邊軍抗擊後金,不過這個時候,盧象升沒有勃然大怒,他知道,就是自己發脾氣了,也不一定能夠有作用,諸多的邊軍,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爲了各路總兵的私兵,不會聽從他人的調遣。

關鍵是要應對目前的局勢。

其實盧象升真正短板的地方,還是懷疑後金是不是會進攻,是不是會選擇喜峰口作爲真正的進攻地方,這些都是出自於張鳳翼的安排,若不是這樣,那辛辛苦苦的調兵,辛辛苦苦的佈置,就不會有任何的結果。

所謂五心不定,輸的乾乾淨淨。

王樸堅持意見,盧象升就沒有繼續堅持了。

最後的一次協調會,在居庸關的兵營裡面召開。

參加會議的人,僅僅三人,盧象升,王樸以及居庸關負責的軍官。

盧象升改變了策略,要求王樸率領五千大同軍士,守護居庸關,不能夠有絲毫的閃失,自己帶着守護居庸關的一千軍士,到半路去設伏。

王樸贊成這樣的意見,他巴不得這樣做。

至於說守候居庸關的軍官,當然不敢反駁,面對着遼東巡撫,他還沒有資格反駁。

這樣的安排,符合了雙方的意思,王樸暫時不提糧餉的事情了,做事情不能夠過分,何況盧象升是遼東巡撫,今後也是自己的頂頭上司了,真正的得罪了,日子不好過。

考慮到盧象升率領的軍士太少了,戰鬥力不怎麼樣,王樸還抽調了五百軍士,供盧象升調遣,這也是爲自己今後打下基礎。

這次的會議,表面上看,開的是很不錯的,但致命的缺點也暴露出來了,那就是盧象升和王樸等人,都沒有真正的相信,後金會從喜峰口攻擊大明,而且會選擇居庸關作爲真正的攻擊地點,正是因爲有了這樣的想法,所以說,在安排作戰任務的時候,大家的心情是輕鬆的,還沒有下面軍士的心情緊張。

話說回來,若真的是後金已經從喜峰口朝着居庸關而來了,居庸關的守軍,是絕對不敢離開要塞之地,去迎戰後金軍隊的幸村,你放手最新章節。

盧象升能夠指揮的軍士,有王樸帶來的五千大同軍士,這些軍士的戰鬥力,稍微強一些,畢竟長期在邊關,時刻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下,至少心理素質強一些。此外就是守衛居庸關的兩千軍士了,這些人屬於班軍,也就是輪流在邊關執行勤務的軍隊,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離開這裡,到其他的地方去執行軍務,隨時都處於流動的狀態。

明朝軍隊的四大兵種,戍軍、屯軍、運軍、班軍,其中班軍的戰鬥力是最差的,一般的軍士,都不願意成爲班軍,長年奔波,居無定所,又苦又累,所以說,成爲班軍,大都是戰鬥力差、或者是遭遇排斥的軍士。

盧象升領着一羣班軍打伏擊,不得不說這個選擇是愚蠢的,可也是沒有辦法的。

距離居庸關十二里的地方,有一處峽谷,兩邊的山不高,但很是陡峭,峽谷的中間是官道,若是後金的軍士突襲居庸關,必然要經過這裡的,所以說,在這裡埋伏,地勢還是不錯的,幾乎沒有多少的猶豫,盧象升選中了這個地方。

這裡距離居庸關不遠,就是不能夠完全限制後金軍隊的攻擊,也能夠很快的返回居庸關,協助守住要塞的,再說了,守衛居庸關的,有王樸率領的大同邊軍,戰鬥力算可以。

盧象升親自上山,看了周圍的情況。

王樸也陪着他看了這裡。

“王總兵,本官看,就在這裡伏擊後金軍士,你看如何啊。”

“大人,屬下以爲,這個地方不錯,只是屬下有個建議,不知道該說不該說啊。”

“哦,有什麼建議,直接說出來就是了。”

“大人就不必守候在這裡了,還是在居庸關坐鎮指揮的好啊。”

這句話很受用,盧象升本來對王樸有着一些意見的,聽見這句話,臉上露出了笑容。

“王總兵費心了,不過此戰非同小可,本官還是要在這裡守候的,指揮軍士抗擊後金軍隊。”

“大人的風範,值得屬下學習啊,屬下派遣的五百軍士,都是驍勇善戰之人,這些軍士一定會護衛大人的安全的。”

盧象升點點頭,不再說話。

王樸的臉上,依舊沒有什麼神色,但內心卻是樂開了花,盧象升剛剛上任,自己就巴結上了,以後一定是能夠得到好處的,這次到居庸關來,還真的是賺了,至於說後金進攻居庸關的事情,八字還沒有一撇,放着那麼多的地方不進攻,偏偏選擇居庸關,怎麼說居庸關也是要塞啊,難道後金的指揮官,腦袋出了毛病。

不過這些都是上面考慮的事情,自己只要負責作戰就行了,真正遇見後金的精兵強將了,這樣的安排,無異於紙糊篾扎,絕對不管用的。

王樸甚至認爲,後金軍士,就是選擇進攻的方向,也很有可能是大同和宣府一帶,說不定自己到居庸關來,也是因禍得福了。

選擇好了伏擊的地點,盧象升派出去斥候,開始偵查情報,先前派出去的斥候,沒有得到絲毫的消息,喜峰口一帶,好像也是風平浪靜,喜峰口和居庸關都屬於長城重要的關隘。

兩天的時間過去,依舊沒有得到消息,盧象升都有些懷疑了,是不是張鳳翼的判斷出現了什麼錯誤,難道說後金軍隊,壓根都不會侵犯大明。

等候在居庸關的軍士,也慢慢的鬆弛下來了,主將都不緊張了,他們更加的鬆弛。

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1169章 昏頭了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648章 夜襲(3)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165章 苦嶺關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417章 訓斥第880章 對決(2)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444章 想不到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476章 啓動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39章 廟會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189章 稱帝(1)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44章 戰果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57章 下狠手(2)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167章 迅雷(2)第65章 現實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54章 遇險第647章 夜襲(2)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485章 計劃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
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1169章 昏頭了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648章 夜襲(3)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165章 苦嶺關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417章 訓斥第880章 對決(2)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444章 想不到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476章 啓動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39章 廟會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189章 稱帝(1)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44章 戰果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57章 下狠手(2)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167章 迅雷(2)第65章 現實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54章 遇險第647章 夜襲(2)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485章 計劃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