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有效勸諫

隨着豪格開口訴說,皇太極的神情開始變化,身體也微微顫抖了。

原來,就在皇太極昏迷的第一天,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阿濟格等人都回到了瀋陽,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他們肯定是要回來的,大家首先關心的,還是皇太極的身體,不過,到了第二天,情況沒有什麼變化,皇太極依舊是昏睡不醒,微妙的局面就出現了,因爲代善被大明生擒了,多爾袞成爲了事實上的領頭人,因爲皇太極的身體出現了問題,大清國又處於關鍵的時候,於是有人就提出來了,朝政是不能夠荒蕪的,必須要做出來決斷。

所謂的決斷,其實就是牽涉到皇位的問題,因爲皇太極尚未龍御歸天,沒有人敢說皇位繼承的事宜,但有人提出來了,如此重要的關頭,是否可以恢復以前的四大貝勒坐面朝南的制度,也就是大家一起來作出決策,至於說某一天皇太極真的龍御歸天了,再來商議後面的事宜。

這個建議提出來之後,贊成的意見是不少的,但正黃旗、鑲黃旗和正藍旗是堅決反對的,特別是託尼、鰲拜等人,堅決不同意,而且訓斥提出如此建議的人,就是居心叵測,皇上不過是身體不適,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到了第三日,瀋陽開始變得動盪了,皇太極病危的消息也傳出去了,衆人都開始惴惴不安,一些私下裡的走動也開始了,好多人都在謀求後路了,萬一皇太極病逝了。萬一多爾袞當皇帝了,或者是掌握權力了,今後該怎麼辦,總是要有態度的。

也正是因爲這些暗流涌動,所以說。絕大部分的滿人權貴,都是集中在皇宮的,與其說他們是關心皇太極的身體,倒不如說他們是來觀察風向的。

而且這種暗流,影響到了後宮,皇后娘娘也知曉了。

皇太極氣得臉色發白,隱隱又感覺到眩暈了。

豪格嚇得臉色發白,都不敢站起來了。

這個時候,范文程走上前,跪在了皇太極的面前。斬釘截鐵的開口了。

“皇上,奴才以爲,出現這些事宜,不算是什麼奇怪的事情,皇上還是要保重龍體。”

皇太極點點頭。讓豪格與范文程都站起來了。

豪格稟報的過程中。皇太極一直都沒有開口,自己的這個兒子,他是瞭解的,打戰確實不錯,奮勇殺敵,衝鋒在前,但政治上很是幼稚,作爲一國之君是不行的,不能夠彈壓住滿人權貴,而且不能夠明辨是非。皇宮裡面這幾日發生了那麼多的事情,豪格不參與進去是不大可能的,至於說豪格扮演了什麼角色,皇太極也不想去關心了。

皇太極揮手示意,讓豪格離開了。

屋裡剩下了皇太極與范文程。

“文程,讓你看見了這些事情,朕真的有些心寒啊。”

范文程臉上的神情一直都沒有變化,這樣的事情,在他看來,根本就不算什麼的,按說皇太極是應該有思想準備的,歷朝歷代的皇帝,自稱爲寡人,其實就是孤家寡人的意思,高處不勝寒,皇帝註定是孤獨的,註定是要遇見許許多多鬥爭的,皇太極的身體出現了問題,衆人想到了皇位傳承的事宜,想到了權力分割的問題,再正常不過了。

“皇上,奴才斗膽了,奴才以爲,皇上是應該坦然接受這些事宜的。”

皇太極點點頭。

“朕明白,高處不勝寒啊,這些年,你給朕說到了不少,朕都是知道的,只不過朕的心裡,有些不好受。”

皇太極當然清楚,這麼多年的鬥爭,他才能夠登上皇帝寶座的,這個寶座可不是輕輕鬆鬆就得來的,如今因爲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以前的一些渣滓開始氾濫,很正常。

看見皇太極能夠接受這樣的事情,范文程接着開口了。

“皇上,奴才有三件事情,若是說出來了,還請皇上饒恕臣不敬之罪。”

“儘管說就是了,這屋裡就是你和朕,沒有什麼不敬之罪。”

“奴才說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懇求皇上不要追究皇宮裡面出現的事情,就當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皇上身體康復,就是我大清國最大的福祉,皇上繼續署理朝政,衆人一定會盡心竭力。”

皇太極看着范文程,沒有開口說話。

“奴才這樣說,是覺得衆人在皇上的面前,是忐忑和惴惴不安的,皇上不過是身體不適,衆人就想到了後續的事宜,若是皇上寬宏大度,衆人一定是內心有愧,做事情也就會更加的盡心盡力,至於說覬覦皇權的事情,什麼時候都有可能發生,奴才讀了不少的史書,這方面的記載是不少的,奴才知道,皇上也是清楚的。”

說完第一件事情,范文程低下頭了,皇太極是什麼意見,他不清楚,但他感覺到,憑着自己對皇太極的瞭解,皇太極是一定會採納這個建議的。

果然,皇太極點點頭。

“文程,你的心思朕知道,大清國處於關鍵時期,大家必須要齊心協力,此時此刻,我大清國絕不能夠出現內訌,要不然不用蘇天成來進攻,自己就垮了,你說的這個建議,朕記住了,朕不會追究任何人的。”

范文程頭上豆大的汗滴,皇太極看見之後,臉上出現了微笑,從袖帶裡面掏出了錦帕。

“文程,在朕的面前,不要如此緊張,擦擦汗。”

皇太極的態度,終於令范文程平靜下來。

“皇上,奴才的第二個建議,是懇求皇上,儘快確立皇太子,確立皇太子,乃是我大清國穩定之根基啊。”

這個建議,范文程僅僅說了一句話,沒有解釋,也不需要解釋,放在以前,范文程不敢提出來這樣的建議,任何的一個皇帝,都是期盼自己長命百歲的,只不過是制度的約束,需要立下皇太子和繼承人,但在擔任皇帝期間,對太子也是嚴加防範的,預防太子奪權,歷史上也有這樣的教訓。更加關鍵的是,大清國剛剛建立,時間不長,而且征伐的任務很重,貿然的說到皇位繼承的問題,皇太極肯定是不高興的。

這一次的情況不同了,范文程可以直截了當的說出來了。

皇太極點點頭,輕輕嘆了一口氣。

“朕明白,這件事情,必須要考慮了,朕總是以爲身體好,不會有什麼問題的,想不到這一次,竟然出現了這麼大的麻煩,朕老了,人總是要死的,朕以前沒有考慮到皇位傳承的事宜,這是朕的失誤,這一次,朕需要仔細考慮了。”

皇位繼承人的事宜,皇太極不可能直接徵求范文程的意見,所以這件事情,說到這裡也就可以了,不需要繼續說下去了。

“奴才的最後一個建議,是懇請皇上,將這次征伐復州和宣州的失利,全部都歸結到奴才的身上,這些日子,奴才徹夜難眠,想到了禮親王,想到了正紅旗的勇士,心裡就不是滋味,奴才甘願承擔責任,接受一切的處罰。”

范文程說到這件事情,令皇太極有些奇怪了,其實他早就想到了,這次征伐宣州和復州的失利,自己是有責任的,要是不顧及代善的面子,要求代善必須要與濟爾哈朗合軍一處,發動進攻,就不會有這樣的結局了,而且被生擒的代善,本身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沒有認識到蘇天成和江寧營的厲害。至於說范文程,也有一定的責任,但這種責任,可以忽略不計,因爲范文程不可能從宣州或者是復州得到蘇天成的任何情報,說得不客氣一些,蘇天成從宣州發動的進攻,大明朝廷都不知道,范文程憑什麼能夠知道。

“文程,你說到的前面兩件事情,朕都答應了,這件事情不行,宣州和復州征伐的失利,的確是我大清國慘重的損失,可這個責任,不在你,朕要承擔主要責任。”

皇太極說完這句話,范文程跪下了。

“奴才之所以懇請承擔責任,就是害怕皇上承擔責任,若說是小的失利,奴才以爲,皇上承擔責任,完全是可行的,也令下面的人,無法有什麼議論,但這一次的情況不同了,皇上萬萬不能夠承擔責任,否則朝政有可能再次出現波折,一些王公貴族可以說出來坐面朝南的建議,恐怕內心也是有想法的,我大清國正處於關鍵時刻,皇上一旦承擔了責任,衆人就有口實了,皇上決策部署下一步的事宜,就會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出現,到了那個時候,皇上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來平穩內部啊。”

皇太極的神情有些嚴肅了,范文程說的是很有道理的,當年三國的曹操,攻打袁術的時候,糧草不足,密令糧官以小斛代替大斛稱糧食,引發了軍士的不滿,最終殺掉了糧官,穩住了局面,這種借刀殺人之辦法,有些時候是不得不採用的。

范文程是漢人,在這些方面,考慮是周全的。

“文程,你的意思朕明白了,但你不能夠承擔責任,你也無法承擔這個責任,否則朕也保不住你了,這件事情,朕會考慮的。”

第6章 老乞丐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793章 都不笨第78章 重要情報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1179章 幫倒忙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118章 秦淮河(2)第406章 募捐(2)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41章 收服第165章 劉鐵漢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493章 宿命論(2)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444章 想不到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1082章 暗戰(3)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51章 遊歷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41章 收服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824章 準備(3)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482章 大禮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809章 前兆第481章 準備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317章 大比武(2)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824章 準備(3)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084章 廷辯(2)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
第6章 老乞丐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793章 都不笨第78章 重要情報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1179章 幫倒忙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118章 秦淮河(2)第406章 募捐(2)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41章 收服第165章 劉鐵漢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493章 宿命論(2)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444章 想不到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1082章 暗戰(3)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51章 遊歷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41章 收服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824章 準備(3)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482章 大禮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809章 前兆第481章 準備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317章 大比武(2)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824章 準備(3)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084章 廷辯(2)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