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幫倒忙

黃廷平、易禮高和鄒平章來到南京城,是想着大有一番作爲的,他們以前號稱東林四公子,無奈劉雲清跟隨了蘇天成,變成了東林三公子,很長時間以來,劉雲清跟着蘇天成,步步高昇,成爲了朝廷官員,這令黃廷平等人很不爽,可惜這樣的局面,他們也沒有辦法改變,只能夠是忍受,後來錢謙益進入了朝廷,他們就一直都想着能夠依靠着錢謙益的關係,成爲朝廷的官員,好不容易進入了國子監學習,但錢謙益因爲遼東的戰敗,竟然被投入到大牢裡面去了,這更加的令三人沮喪,以爲沒有什麼希望了。

時來運轉,錢謙益進入了內閣,成爲了內閣大學士,三人的苦苦等待,終於有了結果,他們直接進入了都察院,成爲了監察御史,這可算是一步登天了。要知道沒有進士功名的學子,雖然在國子監學習了,最多也就是能夠被外派到縣府去,成爲縣丞主薄之類的官員,就是安排的很不錯了,成爲知縣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的。

監察御史雖然和知縣的品秩是一樣的,但在身份上面是強於知縣的,因爲監察御史是京官,在都察院工作一段時間之後,被外派或者提拔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外派很有可能成爲從五品的知州,或者是進入六部,成爲從五品的員外郎,就算是安排的差一些,也能夠成爲正六品的主事,這樣的升遷速度,是外派的知縣難以企及的。

成爲了都察院的監察御史之後。三人的表現很是搶眼,特別是在蘇天成謀反之後。三人的奏摺言辭激烈,很不能夠生吃了蘇天成。這也令三人頗爲引人注目,加之他們是錢謙益的學生,誰都是要捧着他們的。

這次跟着錢謙益到南京來,其實就是三人的機會,要是能夠做出來一番成績,回到京城之後,提拔是絕對的。運氣好的話,甚至有可能被提拔爲知府。

抱着滿腔的熱情來到南京,三人都是憋足了勁,在他們看來,建功立業是肯定的。

三人最大的不足,就是根本不清楚戰鬥的殘酷,他們都是書生。從來沒有經歷過戰鬥的事宜,甚至都沒有看見過,對待戰爭的想法,完全都是讀書人的眼光,他們天真的認爲,只要付出了足夠的努力。製造出來強烈的輿論,鼓動起來大衆的情緒,就一定能夠擊敗蘇天成,擊敗不可一世的江寧營。

所以三人來到了南京之後,馬上開始按照錢謙益的佈置。聯繫諸多的士子,特別是東林書院的士子。鼓動起來反對和咒罵蘇天成的運動了,讀書人都有着一腔盲目的熱情,在三人的鼓動之下,在錢謙益的肯定之下,熱情很快被挑逗起來了,一時間,整個的南京城內,到處都是咒罵蘇天成的士子,這些士子又以東林學子爲主了。

取得了這樣的成績,黃廷平等人是非常高興的,他們得知的消息,從京城出發的時候,蘇天成就帶領大軍,進入應天府,準備攻打南京了,可他們來到了南京,過去了這麼多天的時間了,蘇天成依舊沒有進攻南京,這一定是他們的鼓吹產生了巨大的作用,蘇天成也是讀書人,一定要考慮到影響的。

得意的三人,接受了東林書院的學子的邀請,竟然到秦淮河去吃花酒了。

經過了這麼多年,秦淮河的名氣更大了,特別是在朝廷平穩一段時間、顯露出來繁華氣息之後,秦淮河更是成爲了文人士子瀟灑風流和展現才華的地方了,曾經的秦淮河風雲女子柳如是、顧橫波和吳三桂,都成爲了蘇天成的女人,這也無形之中擡高了秦淮河姑娘的身價,如今的秦淮河,再次出現了幾位風雲女子,其中以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和寇白門的名氣最大,其中的董小宛和李香君,是名氣最大的,追求的文人士子無數,她們在秦淮河的名氣,隱隱超過了當年的柳如是和顧橫波了。

英雄和美女的故事,永遠吸引人的眼球,黃廷平等人是知道董小宛等人的名氣的,來到了秦淮河,他們當然想着能夠見到董小宛和李香君等人,若是有可能,納入到懷裡更是妙不可言的,做到了這一步,也能夠令他們的名氣更大,成爲衆多文人學子羨慕的對象了。

可惜黃廷平、易禮高和鄒平章沒有想到,現在是什麼時候,南京城正處於危機之中,不知道什麼時候,蘇天成帶領大軍就打過來了,他們作爲朝廷派遣的御史,跟隨錢謙益來到南京,就是要關心南京城的防禦的,就是要思考如何的對付蘇天成和江寧營的。

要說沒有朱由菘和秦三德的事情,黃廷平、易禮高和鄒平章等人到秦淮河去,是沒有多大的問題的,畢竟都是文人出身,展現一下風流的氣度,也不是天大的事情,可惜的是,南京兵部尚書孫泰可不會這麼看。

錢謙益的話語,令孫泰氣歪了鼻子,也感受到了危機,他的心思已經開始慢慢的變化,只不過沒有下定決心罷了,偏偏這個時候,他得到稟報,錢謙益的得意門生、都察院的監察御史黃廷平、易禮高和鄒平章三人,到秦淮河去吃花酒了。

這個消息,令孫泰怒不可遏,爲了謹慎,他派出了專人,到秦淮河去查看,果然看到了黃廷平等人的身影,作爲朝廷派來的御史,如此緊急的情況之下,不想着如何的防禦蘇天成和江寧營的事宜,卻到秦淮河去喝花酒,朝廷派出這樣的人到南京來,究竟想怎麼樣,是不是想着將南京拱手送給蘇天成。

氣憤之餘的孫泰,想着直接去找到錢謙益,同錢謙益理論一下,黃廷平等人到南京來,究竟是準備幹什麼的,是不是到秦淮河去嫖妓的,若是這樣的話,三人還是回到京城去,免得他們的所作所爲,令南直隸的官吏和軍士心寒。

就在這個時候,鳳陽總督馬士英來到了南京,稟報鳳陽的防禦事宜,也是在見到了錢謙益之後,專門來拜訪孫泰了。

氣不打一處來的孫泰,這次是忍不住了,南京和鳳陽的防禦重任,就是落在了他和馬士英的頭上,想着錢謙益和曹化淳發揮多大的作用,看來是不可能的,錢謙益住在官驛,曹化淳住在皇宮裡面,見一面都不容易,這等的情況,怎麼可能商議防禦大事。

一番言辭激烈的話語之後,孫泰發現馬士英的臉上,也帶有憂鬱的神情。

“孫大人,在下和你的想法是一樣的,這次見到了錢大人,不過大人對鳳陽的防禦事宜,好像不是怎麼關心,只是強調要籠絡士子學子,在下不好反駁,都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了,士子學子能夠有多大的作用啊,在下這樣說,並非是鄙薄他們,孫大人和在下都是讀書人,只是這戰鬥來臨了,士子學子不可能拿起刀劍去拼搏啊,總是嘴上說說,難道蘇天成就會退兵嗎,就會不進攻南京和鳳陽了嗎,在下聽到了更加可笑的說法,說是大人鼓動了南京的士子和學子,令蘇天成感覺到畏懼了,故而不敢進攻南京了,在下都不知道該怎麼駁斥這等的觀點了,怎麼能夠那樣的幼稚啊。”

孫泰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馬大人怕是還不知曉,錢大人的三位得意門生,在都察院的黃廷平、易禮高和鄒平章,這幾日連續在秦淮河瀟灑啊。”

“孫大人說笑了,如此關鍵的時刻,黃大人、易大人和鄒大人怎麼會如此做。”

“馬大人,在下還有心思說笑嗎,在下正想着去找到錢大人評理,京城來的御史,關鍵時刻居然到秦淮河去嫖妓,讓諸多的官吏和將士怎麼想啊。”

馬士英沒有馬上開口說話,思索了一會纔開口。

“孫大人,這件事情,換做在下,是不會去找到錢大人評理的,剛剛在下已經說過了,錢大人覺得鼓動起來了士子學子,就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如此的理解,顯然是孫大人和在下不能夠接受的,這黃廷平等人,到秦淮河去,也是應了諸多學子士子的邀請,說不定錢大人知道這些事情,認爲能夠籠絡到讀書人,就是不錯的成績了,孫大人這個時候去找到錢大人評理,會得到什麼樣的結局,在下一點都不樂觀。”

孫泰的心再次涼了,看來去找錢謙益是沒有多大的希望了。

看見孫泰不說話了,馬士英突然說出來了一句話。

“孫大人,朱大人的遭遇,在下一直都是銘記在心的,看來孫大人與在下,不得不防啊,若是出現了這等的局面,你我恐怕還比不上朱大人。”

孫泰猛的擡起頭,看着馬士英。

馬士英沒有迴避孫泰的眼神,表現的有些神定氣閒。

接下來,兩人說話的聲音開始小了,最後進入直接到廂房去交談了。

兩人交談的時間是很長的,接近兩個多時辰,馬士英離開的時候,孫泰一直送到了府門外面,兩人的神情都很是凝重,顯然說到了不少重大的事宜。

第21章 周密安排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623章 行刺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413章 羣英會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819章 怒氣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317章 大比武(2)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1117章 硬骨頭(2)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1184章 行動(1)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173章 歹毒第57章 下狠手(2)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153章 吳三桂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767章 波動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406章 募捐(2)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880章 對決(2)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281章 變化(2)第12章 知己知彼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26章 眼藥水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079章 明志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704章 隱患第1030章 妥協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1122章 熱鍋(2)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630章 山海關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413章 羣英會第1118章 硬骨頭(3)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240章 故人來(2)第417章 訓斥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
第21章 周密安排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623章 行刺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413章 羣英會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819章 怒氣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317章 大比武(2)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1117章 硬骨頭(2)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1184章 行動(1)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173章 歹毒第57章 下狠手(2)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153章 吳三桂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767章 波動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406章 募捐(2)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880章 對決(2)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281章 變化(2)第12章 知己知彼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26章 眼藥水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079章 明志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704章 隱患第1030章 妥協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1122章 熱鍋(2)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630章 山海關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413章 羣英會第1118章 硬骨頭(3)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240章 故人來(2)第417章 訓斥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