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暗戰(3)

賈吉涵費勁千辛萬苦,總算是進入了大明的京城了。

這次他是肩負重任的,任務之重是他想不到的,皇太極突然召見,要求他代表大清國,與大明朝廷取得聯繫,而且整個的行程必須要保密,不能夠讓大明官員事先知曉。皇太極還有一個特別的要求,那就是賈吉涵暴露身份之後,大清國是不會承認其身份的。

之所以這樣安排,賈吉涵是清楚內涵的,皇太極直言不諱的說出來了原因,大清國正處於困難的時期,這個時候與大明朝廷聯繫,難度是非常大的,遼東與蓋州的戰役都失敗了,大明朝廷在整個的戰役之中,明顯佔據了優勢,遼河以南全部被大明控制,海州與耀州處於危險之中,這樣的情況下,想要與大明朝廷談判,難度非常大,不要說交談,就是想着見到大明朝廷裡面重要的大臣,難度不言而喻。

賈吉涵的任務,就是想盡辦法進入到大明的京城,想方設法與大明的重要大臣聯繫,最好是能夠找到大明內閣大臣,直接說出來大清國的要求。

賈吉涵的時間只有十天,若是十天之內沒有消息,大清國將會派出另外的代表,再次試圖與大明朝廷取得聯繫。

越是危險的任務,越是體現出來價值,賈吉涵是非常明白這裡面道理的,之所以派他到大明京城來,也是因爲他接觸了諸多的情報,對大明朝廷有着一定的分析和了解,能夠隨機應變,很有可能取得與大明朝廷的聯繫。

按說這樣的任務,一般人都是不會接受的,危險重重。看似沒有任何的好處,成功的可能性也是不大的,但賈吉涵還是堅定的接受了任務,而且迅速做好準備,當天就從瀋陽出發了,爲了能夠很好的完成這次任務。賈吉涵剃掉了所有的頭髮,扮作了和尚。

賈吉涵是漢人,熟悉漢人的生活習慣,其分析問題的能力,不比范文程差,而且在開始負責協助譚泰主管大清國情報工作之後,也專門分析了范文程的經歷,從中吸取了諸多的教訓,爲自己的將來做好打算。

功高震主的後果。賈吉涵是非常清楚的,皇太極做出來的簡短的分析,令賈吉涵深有同感,若是大清國能夠在這個時候,與大明朝廷講和,拿出更加實際的行動來,向大明朝廷俯首稱臣,打動大明朝廷。就一定能夠取得休養生息的機會,而且還有很大可能性是。大明朝廷的重點目標很有可能轉向蘇天成。

大明朝廷官員的變動,大清國是掌握的,朱審烜因爲身體的原因,沒有繼續做事情,鹿善繼、徐爾一等人,都致仕了。而這些人與蘇天成的關係是非同一般的,從這些情報來分析,也可以認定,大明朝廷或者是皇上,對蘇天成恐怕是開始防範了。

有了這樣的情報支撐。大清國與大明朝廷之間的談判,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來到京城的時候,賈吉涵已經想好了,他要直接找到的人就是周延儒。

周延儒以前是大明朝廷的內閣首輔,後來被罷免了,但前不久成爲了大明的內閣次輔,取代了朱審烜的地位,這說明大明皇上對周延儒是非常信任的,只要找到了周延儒,打動了周延儒,賈吉涵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完成使命。

賈吉涵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剛剛抵達京城的時候,大明朝廷進行了重大的調整,原內閣大臣傅冠、薛國觀被賜封爲太子太師,免去了內閣大學士的職務,等同於致仕了,原遼東巡撫陳新甲、右都御使錢謙益,進入了內閣,成爲了內閣大臣,可謂是一步登天。

若是賈吉涵知道了這樣的消息,恐怕會有更大的信心了。

來到了京城,如何的見到周延儒,這對於賈吉涵來說,不是太困難的事情,他攜帶的珠寶,足以幫助達到目的。

利用一顆價值十餘萬兩白銀的夜明珠,賈吉涵如願以償的見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這人就是周延儒的管家周康。

周康一直都是跟隨在周延儒左右的,不管周延儒風光的時候,還是落魄的時候,而且周康出面幫助周延儒做了很多的事情,所以是最得周延儒信任的。

周延儒成爲了內閣次輔,拜訪的人還是不少的,不過大部分都有試探的意思,畢竟朝中大臣變動不是很多,有些人在周延儒落魄的時候,起過不好的作用,這些事情周延儒清楚,周康更是清楚,所以在接待前來拜訪的人員的時候,周康態度是比較明確的,也是能夠表露出來周延儒意思的。

賈吉涵送來了夜明珠,這令周康大爲吃驚,能夠送出來這等禮物的,絕非一般人,所以周康馬上就做出來決定,要親自見一見這個人。

第一眼看見賈吉涵,周康的感覺就不一般,接的眼前的這個“和尚”,肯定不是真正的出家人,身份怕是有些玄機。

見到了周康,賈吉涵的感覺也不一般,周康那種飽經風霜的沉穩,不是一般人能夠表現出來的,所以說,賈吉涵沒有絲毫的隱瞞,很快說出來了自己的身份,而且用三寸不爛之舌,讓周康相信,自己這是送給周延儒大人一份絕好的禮物。

周延儒成爲了內閣次輔,作爲管家和主要的參謀,周康當然要掌握朝廷裡面的情況,而且周延儒與蘇天成之間,還是有矛盾的,因爲周順清的事情,也是因爲周順清的事情,周延儒吃虧了,在內閣首輔職位的爭奪與保護之中,敗給了溫體仁。

朝廷和皇上最大的憂慮是什麼,周康當然知道,所以在驗明瞭賈吉涵的身份之後,他迅速做出來了決定,將賈吉涵留在了府邸之內,派出專人看守,接着迅速稟報周延儒。

周延儒的年紀還不大,曾經是內閣首輔,如今成爲內閣次輔,很幸運了,按說經歷了政治上的風暴,吃過了很多虧,周延儒應該是靜下心來,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做好分內的事情,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周延儒的想法是不同的,他還是希望成爲內閣首輔,手握重權,呼風喚雨,體現自身的價值。

賦閒的這些年,周延儒思慮很多,總結了擔任內閣首輔時候的一切失誤,也思考今後該如何做,但豐富的從政經驗,讓他更多的分析了再朝中的鬥爭,如何的通過鬥爭掌握權力,溫體仁爲什麼能夠成功,自己爲什麼失敗等等,也正是因爲有了這些想法,成爲了內閣次輔之後,周延儒非常注意,掌握皇上的心思,知道皇上的一言一行,從中做出來分析,期望通過這些分析,做出來正確的決定,取得皇上最大的信任。

有了這樣的前提,在聽到了周康的稟報之後,稍作思索的周延儒,決定馬上見到賈吉涵,掌握皇太極的真實意思,他非常清楚,只要後金能夠真正的俯首稱臣,皇上肯定是高興的,朝廷裡面最大的危機,已經不是後金韃子,而是蘇天成了。

見到賈吉涵的時候,周延儒擺足了架子,甚至連賈吉涵拿出來皇太極親筆信的時候,他的臉上也沒有多少的表情。

這個時候的賈吉涵,非常的謙遜,一直都是低着頭的,善於察言觀色的賈吉涵,早就清楚,自己的機會來了,若是周延儒沒有其他的想法,自己是不可能見到的,既然得到了周延儒的召見,那就一定要把握機會。

“在下非常佩服大人,早就聽說過大人的威名了,這是在下的一點心意,請大人笑納。”

賈吉涵從懷裡掏出來了檀香盒子,盒子裡面有五顆夜明珠,這是非常重的一份禮物了。

不過周延儒沒有用正眼看這些夜明珠。

賈吉涵注意到的是,周延儒沒有拒絕,所以他更加的有信心了。

“大人,在下以爲,大清國是誠心誠意俯首稱臣的,皇太極的來信,懇請大人仔細看看,大清國決定取消建國的計劃,如今已經停止使用崇德的紀元年份,恢復遼東爲建州衛的建制,願意讓皇子進入大明京城,成爲人質。。。”

周延儒的眼睛眨了一下,這些條件,足夠打動他了。

當然,還有一些關鍵的問題,但那是進一步談判的事宜了,而且這一次不能夠算是真正的談判,而是朝廷提出來要求,後金照辦的問題了。

周延儒認爲自己真的是很幸運的,將這件事情稟報皇上,皇上一定是非常高興的,而且也一定是支持這樣的談判的,那樣朝廷就可以騰出手來,專門對付蘇天成了,自從聖旨和邸報發出去之後,朝廷內外已經引發了很多議論,早朝的時候,諸多的文武大臣都表態了,有些大臣甚至很直接的表示效忠皇上和朝廷,這是很好的情況。

內閣的調整,也是皇上轉移重點目標的動作,恐怕今後一段時間,皇上心裡主要想到的,還是對付蘇天成,這個時候,後金真正的俯首稱臣,豈不是大好事。

一個時辰之後,賈吉涵離開了書房,臉上帶着欣慰的笑容,他終於成功了。(未完待續。。)

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616章 理還亂第774章 海戰(4)第38章 威信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57章 下狠手(2)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42章 人市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1122章 熱鍋(2)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034章 聖旨第239章 故人來(1)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70章 發榜(2)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65章 現實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173章 歹毒第387章 小手腕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60章 震動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225章 贖身第368章 碰撞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084章 廷辯(2)第25章 原來如此第75章 小王爺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225章 贖身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23章 唐海泰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81章 幕僚第1116章 硬骨頭(1)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369章 算計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
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616章 理還亂第774章 海戰(4)第38章 威信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57章 下狠手(2)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42章 人市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1122章 熱鍋(2)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034章 聖旨第239章 故人來(1)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70章 發榜(2)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65章 現實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173章 歹毒第387章 小手腕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60章 震動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225章 贖身第368章 碰撞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084章 廷辯(2)第25章 原來如此第75章 小王爺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225章 贖身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23章 唐海泰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81章 幕僚第1116章 硬骨頭(1)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369章 算計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