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五章 大明之大幹快上

火藥庫改革這種事情,無非也就是向天啓提一句而已……

再說這東西的確已經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過去雖然明軍也在大量使用各種火藥武器,數量上終究還是有限,但這幾年以新軍爲代表的朝廷精銳,已經完全進入火器爲主的時代。

而且還多重火器。

這些年遼東光十二磅級別的紅夷大炮,就已經增加到了一百多門,輕型的紅夷大炮數百,九邊各要塞級別的城市,同樣在使用紅夷大炮逐漸替換那些小的千斤弗朗機。而原本的神槍,三眼銃之類也在不斷淘汰,就算是純粹步兵,斑鳩銃之類重火繩槍的數量也越來越多。

而這些東西則代表着火藥需求的大幅增加。

京城依然是最大的火藥基地,王恭廠這個火藥廠每天生產的火藥數量已經超過了五千斤。

同樣火藥庫存也在不斷增加。

畢竟這個都是先入庫,然後再由兵部調用。

本身原本的火藥窖就不夠,原本歷史上崇禎時候就增加了不少,這樣楊信在天啓面前危言聳聽一下,科學知識已經相當淵博的皇帝陛下,立刻意識到自己站在兔兒山就能肉眼看到的地方,其實隨時有可能爆發驚天大爆炸。既然這樣當然要未雨綢繆,無非就是花銀子而已,隨着遼東戰局再次轉入穩定,而且皇極殿完工,剩餘兩殿也進入收尾,九千歲那裡銀子還是頗爲寬裕。

那就修唄。

不就是些水泥嗎?

九千歲就喜歡人家用水泥,因爲那座水泥廠是他的,而且用水泥也同樣讓閹黨的京畿一帶士紳喜歡。

這座水泥廠的確是九千歲的。

但水泥廠需要的煤炭,需要的機械,甚至運輸,統統都是那些士紳的,不用說別的,光裝水泥的木桶就養活一堆拍九千歲馬屁的士紳,因爲這時候不可能有編織袋,而且還得防潮,最後唯一結實而且防潮的就是木桶。

實際上早期水泥都是木桶裝。

當然,再早不用包裝。

但一直到民國時候,水泥多數還是木桶甚至鐵皮桶。

再就是多層紙袋,但那個牛皮紙同樣也超出楊信能力,所以最現實的選擇就是一個個木桶。

然後從伐木到做桶統統都變成那些北方閹黨士紳的財源。

更別說煤炭了。

京西的那些小煤窯已經供不應求。

總之這工程是真正皆大歡喜的,而且九千歲還給天啓提議,將大明門內年年需要不斷除草的御道兩旁,統統用水泥糊死,這樣就不用一年除好幾回草,而且還讓人看了恍如草莽。

WWW▪ttκá n▪¢ 〇 既然這樣……

既然這樣就隨他們高興吧。

楊都督不反對他們勞民傷財,畢竟水泥用的越多,安置的災民也越多,今年隨着各地天災不斷,越來越多流民到京城謀生,目前來講他們主要就是兩個安置區,而最大的就是水泥廠,那裡有超過七萬男女老幼在幹活,從採礦到燒水泥全系列人工……

包括水泥磨細。

燒出來的水泥塊由壯勞力用大錘敲碎。

女人和小孩繼續敲到更碎,大碾子碾,小磨磨細,整個複雜的工序全是各地謀生的流民,工錢少得可憐,但有一條,地瓜飯,摻野菜的高粱米窩頭,陶罐的海魚罐頭管飽。

願意幹就幹,什麼時候願意走隨便。

反正流民不缺,也不需要技術,就是純粹出苦力。

至於住處……

誰管你住處,自己跟運河縴夫一樣搭棚子,反正是燒水泥的,水泥廠周圍全都是破草棚子,後來發生幾次嚴重火災管事的才挖了條壕溝阻斷,總之九千歲不會比其他黑心工廠主更差,但也不會好多少。唯一的原則就是吃飯管飽,反正都是最廉價的地瓜,高粱,魚罐頭也是最差的,都逃荒流民了,他們也沒什麼可挑的。

反正去哪裡的都是沒有別的活路。

但凡有別的生計人家就走了,這些年一直就是不斷走又不斷來。

甚至還有附近州縣的就跟候鳥一樣,農閒過去農忙離開,這片石灰石礦和水泥廠彷彿一個巨大的漩渦,將京城周圍所有不安定因素統統吸過去,哪怕今年連續多次地震,這一帶也沒有出現過鬧事的。

畢竟有地方吃飯。

而另一個就是楊家僱傭去天津墾荒,而且已經不只限於海河南邊,都開始在北岸蘆臺一帶墾荒引水種稻,楊都督還在叫囂,他要像馬廠減河一樣,從灤縣城南修一條直通蠶沙口的新灤河,然後引水刷鹼灌溉三十萬畝良田,再造一個葛沽奇蹟……

“真能行啊?”

楊夫人說道。

“你就不能讓我吹個牛啊!”

楊都督說道。

楊夫人很無語地白了他一眼。

“也不是純粹吹牛,弄好了灌溉七萬畝還是可以,不過指望和葛沽那邊一樣是不可能的,那裡是從運河引水,水源充足而且穩定,更重要的是運河水裡沒什麼沙子。

挖這條新灤河沒什麼問題。

工程量肯定超過減河,但也無非就是多花些時間。

而且引水刷鹼肯定沒有問題,剩下就是渠道的修建和墾荒,但問題在於那裡地形沒有這邊這麼適合,不會出現想怎麼開墾就怎麼開墾的好事,更重要的是灤河是季節性,可不像運河一樣大明以傾國之力維持穩定。夏季洪水暴漲時候你就得面對洪水順着渠道涌入,而且洪水裡面帶着大量泥沙,在進水口淤積很快到枯水期水就進不去了。

遇上乾旱同樣也就無計可施。

減河不存在這些問題,哪怕再旱靜海天津這一段也不會缺水,整個北直隸的河水都涌向這一段,它永遠不會缺水,但灤河干旱就是真乾旱了。”

楊信說道。

天津墾荒區屬於幾乎不可複製的特例。

關鍵就在於是從運河引水,大明以傾國之力維持運河不會幹旱斷流,同樣在洪水時候不會氾濫。而且天津屬於九河下梢,從黃河北岸開始,整個太行山脈和半個燕山山脈的水,最終全部匯聚到這片土地上,整個北直隸的大河除了灤河和薊運河之外,其他全部共用這一個入海口,要是這裡缺水,那恐怕整個北直隸也沒多少活人了。

要不然他招人嫉恨呢。

可以說整個北直隸的好處,全讓他用那片墾荒區佔了。

可別人也沒法說什麼,畢竟這片土地堪稱亙古荒蕪,你們都知道你們爲什麼不早過來墾荒,人家楊信也是一畝地一畝地開墾出來的,那減河也是人家掏錢挖的。

最後只能默默羨慕嫉妒恨。

但灤河那邊複製不了這樣的輝煌,最多也就是把日本人在那裡搞得六萬七千畝墾荒區搞出來。

再就是蘆臺那邊。

兩處加起來能夠再獲得十萬畝。

“那也值得了。”

楊夫人說道。

她現在已經很有地主婆的氣質了。

十萬畝的確不如葛沽那邊,但有鳥糞這種神器級別的肥料,只要開墾出真正的水田,那麼十萬畝一年也不下四十萬石谷,就算遇上水旱之類減產,再低也不會低於三十萬石。

這就不少了。

京城一年漕運定額才四百萬石啊。

再說了,那裡的土地關鍵是鹽鹼化,只要能引水刷鹼,別說水稻了,就是種地瓜也一樣能豐收,話說現在楊夫人就喜歡給自己家增加田產,實際上目前楊家不算南方的,僅僅在北方控制的田產就已經超過六十萬畝了。

楊家又不是隻種水稻。

甚至河間,冀東,保定都有他家的墾荒團,只不過這裡種水稻,那些地方種玉米地瓜而已,雖然不起眼,但九千歲那裡全是吃這些地方的糧食,畢竟水泥廠每天需要大量的糧食供應,要不然怎麼說是京城第一大糧食供應商,如今的楊夫人在大明那也是嘉吉,邦吉一樣的存在。

“隨你便吧。”

楊信隨口說道。

此時他夫妻倆正站在自己的倉庫旁。

這座倉庫在外城,是楊家新建的總庫房,爲此去年剛剛出資修繕了原本的蕭太后河,並且將河堤拓寬成了能行駛四輪馬車的大路,楊家運來的糧食都是在張家灣換成小船或者四輪馬車,沿着這條水陸並行的通道進京。同樣需要運往葛沽的貨物也走這條路線,不過數量不多,目前最多的是水泥,還有就是從陝北運來的石油。

在他們面前就是一支運油的駝隊,上百頭小毛驢馱着一個個木桶,被一羣風塵僕僕的西北漢子牽着,最前面一個二十歲左右的,一臉新奇地四處張望,看到楊夫人後瞬間傻眼了……

“這狗東西,好大膽子!”

旁邊一個家丁怒斥道。

說話間伸手去抓他。

這個人的身手很敏捷,瞬間就避開了,而且本能般一拳回敬,猝不及防的家丁被他一拳打在胸口,緊接着後退幾步,那人上前再次揮拳,但下一刻他眼前一花,緊接着一隻手抓住了他的拳頭,他急忙收拳但卻發現完全徒勞。

他愕然地看着相距咫尺的楊信。

緊接着他大吼一聲收拳,但那拳頭依然不動,任憑他如何用力,楊信的手就像鐵鑄的一樣紋絲不動。

“你叫什麼名字,是哪裡人?”

楊信用陝北話問道。

第八十一章 全民皆兵第六章 熊廷弼第三一三章 鄭芝龍第三三三章 你瘦了第五三零章 神兵天降第六八九章 滿門忠烈衍聖公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三七二章 一觸即發第六四三章 崇禎,魏忠賢與張嫣第三零零章 楊都督的密集金手指第一六零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四十章 會見汝在荊棘中耳!第二四三章 大東溝第六四四章 大明之常山趙子龍第三四一章 反楊聯盟第三一一章 他來了第三零二章 羣英(奸)會第七十一章 兩個騙子第二七一章 快,快跪下迎接第四零四章 割韭菜與連根刨第九十一章 陰謀第二一三章 大明新農村建設第二十八章 曹文詔第一四八章 終於抓住把柄了第四九四章 共和國的曙光第三零一章 龍的巢穴第二零二章 突襲上海第六九五章 殖民主義者的嘴臉第六七三章 露餡了第六三七章 帶過來,在他面前凌遲第五十二章 登聞鼓第六二四章 人民的汪洋大海第一二三章 咱們這樣太囂張了吧?第三九七章 好端端的媳婦飛了第五十五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第四二零章 諸位,讓我清清白白地去死吧第四七八章 翰林與反賊第四四二章 皇后與楊都督私通啦第五六九章 天子十二軍第三四六章 海上拼刺刀第一六七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五五三章 南京保衛戰第五三六章 聽說你還有個女兒第二七二章 真英雄第四五七章 毛驢救國計劃第四四九章 資本家第六零三章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第五八二章 權力的高傲第六五七章 勤王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爭鳴,如今遍地政治家第二一八章 自古未聞糞有捐,而今唯獨屁無稅第四八四章 危機邊緣第二七零章 炸出來的魑魅魍魎第四二九章 朝鮮太上皇第六三五章 九千歲怒斬閣老第五五六章 野豬皮之死第四七六章 天網第三四六章 海上拼刺刀第三五九章 歲月靜好第十七章 十步殺一人第五九四章 有進無退第四二七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七十一章 兩個騙子第三六零章 屁股底下埋火藥第二十五章 有個詞叫走光你知道嗎?第三三二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二七三章 臨危一死報君王第三一六章 跟咱們鬥,他還嫩點第二三二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四二四章 乾綱獨斷第四十九章 大明朝最橫的人第三十三章 咱爺倆今天就行兇了第五一五章 小鮮肉第四零六章 天怒啦第六一六章 鎮南王的魔爪第二九五章 民意裹挾第六七四章 誓師,祭旗,勤王第五零零章 地瓜盛世第六五八章 天下太平第一六五章 狗男女第四九九章 天災第五四一章 一鍋端第五八二章 權力的高傲第四六零章 奸臣的自我修養第四一一章 楊信,你這個反賊!第八十一章 全民皆兵第一七六章 踏過去就踏過去!第二五三章 先抓起來再說第三七四章 欺騙感情的人渣第四二三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五九五章 南京武德衛俘獲北京武德衛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五四九章 銀彈攻勢第四二四章 乾綱獨斷第二零四章 狀元公,我是來抄你家的第一一五章 他來了,踏着七彩祥雲!第二七一章 快,快跪下迎接第六十八章 若有不幸,汝妻子吾養之!第七十三章 來啊,快活啊!
第八十一章 全民皆兵第六章 熊廷弼第三一三章 鄭芝龍第三三三章 你瘦了第五三零章 神兵天降第六八九章 滿門忠烈衍聖公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三七二章 一觸即發第六四三章 崇禎,魏忠賢與張嫣第三零零章 楊都督的密集金手指第一六零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四十章 會見汝在荊棘中耳!第二四三章 大東溝第六四四章 大明之常山趙子龍第三四一章 反楊聯盟第三一一章 他來了第三零二章 羣英(奸)會第七十一章 兩個騙子第二七一章 快,快跪下迎接第四零四章 割韭菜與連根刨第九十一章 陰謀第二一三章 大明新農村建設第二十八章 曹文詔第一四八章 終於抓住把柄了第四九四章 共和國的曙光第三零一章 龍的巢穴第二零二章 突襲上海第六九五章 殖民主義者的嘴臉第六七三章 露餡了第六三七章 帶過來,在他面前凌遲第五十二章 登聞鼓第六二四章 人民的汪洋大海第一二三章 咱們這樣太囂張了吧?第三九七章 好端端的媳婦飛了第五十五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第四二零章 諸位,讓我清清白白地去死吧第四七八章 翰林與反賊第四四二章 皇后與楊都督私通啦第五六九章 天子十二軍第三四六章 海上拼刺刀第一六七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五五三章 南京保衛戰第五三六章 聽說你還有個女兒第二七二章 真英雄第四五七章 毛驢救國計劃第四四九章 資本家第六零三章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第五八二章 權力的高傲第六五七章 勤王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爭鳴,如今遍地政治家第二一八章 自古未聞糞有捐,而今唯獨屁無稅第四八四章 危機邊緣第二七零章 炸出來的魑魅魍魎第四二九章 朝鮮太上皇第六三五章 九千歲怒斬閣老第五五六章 野豬皮之死第四七六章 天網第三四六章 海上拼刺刀第三五九章 歲月靜好第十七章 十步殺一人第五九四章 有進無退第四二七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七十一章 兩個騙子第三六零章 屁股底下埋火藥第二十五章 有個詞叫走光你知道嗎?第三三二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二七三章 臨危一死報君王第三一六章 跟咱們鬥,他還嫩點第二三二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四二四章 乾綱獨斷第四十九章 大明朝最橫的人第三十三章 咱爺倆今天就行兇了第五一五章 小鮮肉第四零六章 天怒啦第六一六章 鎮南王的魔爪第二九五章 民意裹挾第六七四章 誓師,祭旗,勤王第五零零章 地瓜盛世第六五八章 天下太平第一六五章 狗男女第四九九章 天災第五四一章 一鍋端第五八二章 權力的高傲第四六零章 奸臣的自我修養第四一一章 楊信,你這個反賊!第八十一章 全民皆兵第一七六章 踏過去就踏過去!第二五三章 先抓起來再說第三七四章 欺騙感情的人渣第四二三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五九五章 南京武德衛俘獲北京武德衛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五四九章 銀彈攻勢第四二四章 乾綱獨斷第二零四章 狀元公,我是來抄你家的第一一五章 他來了,踏着七彩祥雲!第二七一章 快,快跪下迎接第六十八章 若有不幸,汝妻子吾養之!第七十三章 來啊,快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