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自古未聞糞有捐,而今唯獨屁無稅

“還有呢?”

葉向高沉默了一下說道。

這就等於小皇帝把海關收入一下子提高了三倍。

廣州和月港雖然正常每年收取的舶稅只有六萬多,但實際上萬歷的稅監能夠從這兩地搜刮超過三十萬,當然,給萬曆的就很難說了,另外他們的搜刮是多方面的,並不僅限於海外貿易,但本質上源頭還是這個。

像漳州除了海外貿易還有別的能撈錢嗎?

不過算起來對商人傷害不大,因爲稅監和收稅的官員撈是無節制的,相對於萬曆撈的那些,這些人在這個名義下中飽私囊纔是最狠的,這種包稅實行後肯定裁撤收稅的官吏,而稅監已經撤了,最終實際上就是把原本太監和貪官撈的轉到皇帝手中,但商人真正受到的影響反而最小……

當然,也有影響。

因爲包稅者還得發財呢。

但這不關皇帝的事,因爲這就是包稅者和商人之間的鬥爭了,而皇帝的銀子是到手了。

“第二,印花稅。”

楊信說道。

“何爲印花稅?”

黃道周疑惑地說道。

“代表官府認可的稅,所有交易契約,無論房產,田產,借貸甚至於典當等等,包括普通貨物交易的契約,統統都必須到衙門印花,否則這份契約在法律上無效。”

楊信說道。

話說他來無錫才知道,大明朝的商業稅收爛到何種地步,連房產交易都沒有契稅,法律上是有,但沒人去收,據說當年好像海瑞巡撫應天的時候試圖收過,卻立刻遭到民間羣情激憤,差點釀成地方上的鬧事。總之這種稅收最後成了一種被無視的東西,而其他交易如借貸,典當之類,乾脆就是沒有任何稅收,這樣的稅都不收,那簡直就是天理不容啊!

“法律上無效是何意?”

黃道周說道。

“很簡單,高利貸借據必須到官府蓋章或者說印花,否則借貸者不還朝廷也不會管,這張借據沒印花那就是張廢紙,印花之後就是朝廷擔保,出了事情朝廷管,沒有印花就不管了。

借貸者欠錢不還朝廷也不會管。

你們的交易又沒給朝廷好處,朝廷憑什麼給你們操心,相反你要是追債打了人犯了刑律,那朝廷就得處理你了。”

wωw●ttκǎ n●CΟ

楊信說道。

他的主要目的就是這個。

江浙一帶民間借貸極其繁榮,從高攀龍家那一堆借據就知道,這項稅收如果真正實行,每年爲朝廷增加幾十萬兩都沒問題。實際上當年戶部想重新徵收契稅時候,就是計劃每年增加十萬兩,但他們的契稅只是盯着房產和土地交易,高利貸借據這種東西被無視了。

“想法好,但推行不易啊!”

朱國禎說道。

“您是說羣起鼓譟嗎?您忘了晚輩就擅長對付這個?”

楊信笑道。

好吧,朱國禎不想討論了。

不過這算起來還是能行的,田產交易之所以不願意交契稅,並不是因爲這份稅,而是因爲很多田產都是隱田,契稅就得留契尾,這樣也就意味着以後必須交田賦了。

這是羣起鼓譟的主要原因。

但如果是高利貸,房屋交易,大宗貨物交易,要是稅率不高的話大家還是很樂意去蓋章,畢竟一旦有人起了歪心思,到時候契約在官府無效那就麻煩了,而這條稅法如果實行,這種事情是肯定會出現的。那時候放貸的就只能憑本事,實際上也有辦法解決,畢竟放貸的都是地方上有權有勢的,但終究不如去交了稅來的簡單。

唯一的問題是……

“楊僉事也不怕天下人恥笑!”

黃道周鄙視地說道。

“不怕,這錢賺得堂堂正正有何怕人恥笑的?你是不是想說自古未聞糞有捐,而今唯獨屁無稅?”

楊信說道。

黃道周無語中。

“你說對了,在楊某看來人生唯獨兩件事不可避免,第一是死亡,第二就是交稅。

你們想要一個朝廷來維持秩序,確保不會出現動盪的亂世,需要避免外敵入侵再一次血染江山,甚至需要一個朝廷讓這個國度一切都井然有序,不至於出去遊山玩水都會被土匪劫了,那麼你們就得交稅。

不要扯什麼與民爭利。

你們是民嗎?

你們是士,外面那些三餐都無繼的纔是民。”

楊信說道。

“還有別的嗎?”

葉向高說道。

“有,遺產稅!”

楊信笑着說道。

“你先別說話!”

緊接着他指着黃道周說道。

後者深吸一口氣,把剛到嘴邊的諷刺又咽回去。

“這可不是我獨創的,請看這本《名公書判清明集》,這裡面可是有朱熹判案的案例,裡面明明白白記載着宋朝徵收遺囑稅,而且對各種爭產案例都有相應的判決,我想你們應該都看過這個吧?所以我認爲是時候效法先賢,任何遺產繼承都必須交稅,有遺囑的按照遺囑交稅,沒有遺囑的那就按照規矩,但如果繼承人不肯交稅,那就肯定無權繼承了。”

楊信拿起一本書笑着說道。

這可不是他編的,南宋是真收遺囑稅的。

只不過並不是按照遺產徵收,而是按照遺囑的契稅徵收。

而他當然要修改一下,如果有遺囑,那麼就拿着遺囑去官府蓋章,蓋章後交稅後繼承人按照遺囑繼承,不蓋章就視爲這份遺囑不存在,沒有遺囑的該怎麼分還是按照過去的例子,但官府發一份憑證,這份憑證同樣按照遺囑稅來收費,如果什麼都沒有那就無權繼承了。

誰願意交稅就給誰。

但這個稅是階梯徵收的。

遺產數量越高這個稅也就越高。

不過對貧民肯定沒什麼影響,絕大多數佃戶連房子都沒有呢,他們有個屁遺產可繼承,但這個稅對於那些富人影響很大,因爲他們必須面對一個現實,就是地方官員肯定對執行這個稅法充滿熱情。那時候那些繼承者就必須花銀子來收買這些官員,儘量少收他們的稅,實際上最後成了貪官污吏斂財的,但任何稅最終都會如此,關鍵是憑着官員們的執行熱情,朝廷肯定也會撈一部分。

“這還真是自古未聞糞有捐,而今唯獨屁無稅。”

黃道周說道。

“還有嗎?”

葉向高說道。

“還有就是重新設立稅監。”

楊信說道。

“不過不同於過去的稅監,這個稅監的職責不是收稅,而是類似於監察御史巡視地方稅收,依然由中官充任。”

他說道。

稅監的確不是什麼好政策。

那些太監爲非作歹是必然的,萬曆都是給他們定額的,這個定額收不上了或者說他們不敢惹地方士紳,害怕被後者放火燒死或者扔長江,唯一的辦法就是對小商人盤剝。這是必然的結果,他們的職責只是撈錢,撈有錢人的錢和撈窮人的錢哪個安全就不用說了,讓子彈飛裡的社會纔是最真實的,那些太監也一樣會欺軟怕硬。

話說萬曆的稅監有多少被燒死被亂棍打死被扔長江淹死?

他們也得保命第一。

既然這樣就改成巡視員,然後在離京前給他們定額,出去巡視一趟必須帶回多少銀子,帶不回來九千歲會弄死他。

然後這些人就會去禍害地方官員。

шшш▪тTk ān▪℃O

因爲他們無權收稅,他們想禍害老百姓也沒機會,他們的職責只是查那些官員對稅法的執行情況,比如說印花稅收了多少,遺產稅有沒有受賄然後故意少收了的,地方上應該有的哪些稅還有多少沒收。必須得明白一點,明朝並不是缺少稅收項目,而是地方官員根本不收,因爲不收稅的同時,他們可以從中撈銀子中飽私囊。

稅收制度嚴格了他們還怎麼撈?

地方上稅收制度越亂,官員越容易中飽私囊,因爲沒有規矩時候他就是唯一的規矩。

這些稅監就查他們。

最後結果就是他們不得不賄賂稅監以自保。

天啓那裡不管這個,他只要稅監能帶回銀子就行了,無論這個銀子是怎麼來的,是敲詐官員還是查賬查出來,總之有銀子就萬事大吉,沒有銀子的話就亂棍打死。

官員想處罰並不容易。

可太監在皇宮裡亂棍打死就皇帝一句話啊!

“你倒是用心良苦啊!”

葉向高嘆息道。

“台山公,您就知足吧,陛下雖然不是神宗皇帝,但好歹不是也沒跟着太祖學嗎?就咱大明目前這個爛攤子,您就不怕陛下拿出太祖的魄力?說到底不是我們要荼毒士紳,而是士紳被慣得恃寵而驕,必須得用戒尺讓他們清醒清醒了,小孩子不聽話,該打屁股了。”

楊信說道。

“叔父,南京五百里加急!”

楊寰突然間一臉驚慌地跑了進來。

“慌里慌張,成何體統?”

楊信呵斥道。

“叔父,前江西按察司副使陳幼學,在南京以叔父禍亂無錫,殘害忠良爲由,號召天下士子隨其進京敲登聞鼓鳴冤,南京響應的各地士子超過五千,目前他已經帶着這五千多各地士子北上。”

楊寰說道。

“去就去唄,他們又能奈我何?”

楊信不屑地說道。

“但他們在揚州堵死了運河,江南所有北上的漕船全部被堵在鎮江。”

楊寰說道。

第六十四章 殺建奴啦!第六三零章 大逮捕的開始第五十五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第六二九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三八二章 刺客信條第九十五章 五君子事件第四二零章 諸位,讓我清清白白地去死吧第四十二章 楊氏百科全書第三三二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四九四章 共和國的曙光第三五三章 戰爭?你剛纔說的是戰爭?第三六六章 挑釁,挑釁,再挑釁第三四四章 跪下,這是大明的土地第一九六章 喪心病狂第五八零章 鬥爭不要停第三十四章 小人物,大舞臺第五一五章 小鮮肉第六六零章 末日浩劫第六三一章 先殺完這撥再說第四八五章 最後底線第二九七章 最後的硬骨頭們第二六七章 都玩的很大啊第三零八章 這是塊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牌子第五六八章 清君側,靖國難第六零二章 大明之平西王的誕生第一五七章 他們都是紙老虎第三零七章 我不喜歡銀子,我喜歡殺人第六零九章 皇帝終於上朝啦!第四三三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二三四章 最近瘋了的比較多第四八六章 正義永不倒第四八一章 繼續攤牌第五七九章 火炎昆岡,玉石俱焚第四六六章 日常互吹第二八九章 大明之南北戰爭第四零一章 妖書第五五八章 聽我命令,掉轉槍口第一八六章 這個世界還是充滿愛與正義的第二零零章 我喜歡被人收買的感覺第六十六章 鼠尾巴與鼠尾巴的血戰第一七六章 踏過去就踏過去!第四六七章 圓嘟嘟登場第一一八章 你們要我還是要他第一三五章 你們要幹什麼?搶皇帝嗎?第二三三章 割韭菜第四三八章 這纔是真正的大明第一零四章 浪啊浪!(五更求首訂)第五四五章 南京公社第六五零章 陛下,您怎麼醒了?第二五零章 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四八二章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第五零五章 歡迎楊都督駕臨江南第三三五章 大同之世第三八五章 談判第四九六章 敵人的敵人第六七八章 崇禎與闖王第三一三章 鄭芝龍第四七八章 翰林與反賊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六三六章 朋友妻不可欺第一八三章 公審大會第一五四章 御賜護聖金牌第四九七章 是男人就幹第七十五章 高歌猛進第三十七章 我該怎麼玩弄你呢?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第四九六章 敵人的敵人第一九三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三七零章 楊都督又發飆了第三七九章 這位美人,你願意給我做妾嗎?第六零一章 皇帝的決斷第二零四章 狀元公,我是來抄你家的第一三五章 你們要幹什麼?搶皇帝嗎?第三三六章 海上公敵第二九五章 民意裹挾第九章 表哥表妹第四一七章 都他瑪很囂張啊第二九三章 逼良爲奸第二四三章 大東溝第三零零章 楊都督的密集金手指第二八二章 閹狗奸臣第三六九章 他算個屁呀第四三六章 大明之蒸汽朋克皇帝第五零六章 大炮一吼震天響第四六七章 圓嘟嘟登場第四十二章 楊氏百科全書第三三一章 楊都督的老朋友們第五三三章 大家都來玩造反第四零九章 打土豪分田地啦第六四零章 雌威第六二五章 江浙人民志願軍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四五五章 大明之大幹快上第五五三章 南京保衛戰第三十二章 可憐半夜虛前席第一二六章 我佛慈悲第二一八章 自古未聞糞有捐,而今唯獨屁無稅第四三一章 進過詔獄的人覺悟就是不一樣第二六二章 玉璽第一五零章 一言不合就滅門
第六十四章 殺建奴啦!第六三零章 大逮捕的開始第五十五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第六二九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三八二章 刺客信條第九十五章 五君子事件第四二零章 諸位,讓我清清白白地去死吧第四十二章 楊氏百科全書第三三二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四九四章 共和國的曙光第三五三章 戰爭?你剛纔說的是戰爭?第三六六章 挑釁,挑釁,再挑釁第三四四章 跪下,這是大明的土地第一九六章 喪心病狂第五八零章 鬥爭不要停第三十四章 小人物,大舞臺第五一五章 小鮮肉第六六零章 末日浩劫第六三一章 先殺完這撥再說第四八五章 最後底線第二九七章 最後的硬骨頭們第二六七章 都玩的很大啊第三零八章 這是塊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牌子第五六八章 清君側,靖國難第六零二章 大明之平西王的誕生第一五七章 他們都是紙老虎第三零七章 我不喜歡銀子,我喜歡殺人第六零九章 皇帝終於上朝啦!第四三三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二三四章 最近瘋了的比較多第四八六章 正義永不倒第四八一章 繼續攤牌第五七九章 火炎昆岡,玉石俱焚第四六六章 日常互吹第二八九章 大明之南北戰爭第四零一章 妖書第五五八章 聽我命令,掉轉槍口第一八六章 這個世界還是充滿愛與正義的第二零零章 我喜歡被人收買的感覺第六十六章 鼠尾巴與鼠尾巴的血戰第一七六章 踏過去就踏過去!第四六七章 圓嘟嘟登場第一一八章 你們要我還是要他第一三五章 你們要幹什麼?搶皇帝嗎?第二三三章 割韭菜第四三八章 這纔是真正的大明第一零四章 浪啊浪!(五更求首訂)第五四五章 南京公社第六五零章 陛下,您怎麼醒了?第二五零章 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四八二章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第五零五章 歡迎楊都督駕臨江南第三三五章 大同之世第三八五章 談判第四九六章 敵人的敵人第六七八章 崇禎與闖王第三一三章 鄭芝龍第四七八章 翰林與反賊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六三六章 朋友妻不可欺第一八三章 公審大會第一五四章 御賜護聖金牌第四九七章 是男人就幹第七十五章 高歌猛進第三十七章 我該怎麼玩弄你呢?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第四九六章 敵人的敵人第一九三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三七零章 楊都督又發飆了第三七九章 這位美人,你願意給我做妾嗎?第六零一章 皇帝的決斷第二零四章 狀元公,我是來抄你家的第一三五章 你們要幹什麼?搶皇帝嗎?第三三六章 海上公敵第二九五章 民意裹挾第九章 表哥表妹第四一七章 都他瑪很囂張啊第二九三章 逼良爲奸第二四三章 大東溝第三零零章 楊都督的密集金手指第二八二章 閹狗奸臣第三六九章 他算個屁呀第四三六章 大明之蒸汽朋克皇帝第五零六章 大炮一吼震天響第四六七章 圓嘟嘟登場第四十二章 楊氏百科全書第三三一章 楊都督的老朋友們第五三三章 大家都來玩造反第四零九章 打土豪分田地啦第六四零章 雌威第六二五章 江浙人民志願軍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四五五章 大明之大幹快上第五五三章 南京保衛戰第三十二章 可憐半夜虛前席第一二六章 我佛慈悲第二一八章 自古未聞糞有捐,而今唯獨屁無稅第四三一章 進過詔獄的人覺悟就是不一樣第二六二章 玉璽第一五零章 一言不合就滅門